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和内容数据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675500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和内容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记录介质的记录内容与存储内容的库进行同步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和内容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出现具有内部硬盘驱动器且被小型化的可以记录和再现音乐等的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该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连接到个人计算机以便管理记录在该设备中的音乐数据。
例如,大量音乐数据存储在个人计算机的内部硬盘驱动器中。音乐数据形成库。个人计算机形成音乐服务器。音乐数据通常从CD(致密盘)提取(rip),或者使用在诸如因特网的网络上运行的音乐分发系统从网络下载。
个人计算机与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通过电缆连接。存储在个人计算机的库中的音乐数据被传输到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将所传输的音乐数据记录到内部硬盘驱动器。当用户随身携带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时,他或她可以在任何地方例如室外欣赏存储在个人计算机的库中的音乐数据。
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第2002-108350号描述了一种用于根据用户请求从存储大量音乐数据的服务器下载音乐数据并且在用户的终端单元中存储所下载的音乐数据的结构。
另一方面,作为向其记录数字音频数据且从其再现数字音频数据的记录介质,在盒子(cartridge)中包含64毫米直径磁光盘的小型盘(MD)已经普及。MD系统使用ATRAC(自适应变换声学编码)作为音频数据的压缩系统。音乐数据采用U-TOC(用户TOC(内容表))来管理。换句话说,在盘的可记录区域的内圆周上形成称作U-TOC的记录区域。在当前MD系统中,U-TOC是根据歌曲次序、轨道(音频轨道/数据轨道)的记录、擦除等而重写的管理信息。另外,U-TOC管理每个轨道和组成轨道的每个部分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和模式由于MD系统使用与个人计算机通常使用的FAT(文件分配表)文件系统不同的文件管理方法,因此MD系统与通用计算机如个人计算机所使用的数据记录和管理系统不具有兼容性。因而,一种使用与个人计算机具有高兼容性的通用管理系统如FAT系统的系统已被提出。
使用与个人计算机具有兼容性的盘作为记录介质的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可以使用前述个人计算机连接到音乐服务器。可以将存储在音乐服务器中的库记录到盘上。
传统MD系统的盘的记录容量为大约160MB。可以认为,通过与传统MD具有兼容性且具有增大记录容量的盘,可以完成与使用前述硬盘驱动器的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相同的功能。为了增大传统MD系统的盘的记录容量,有必要改善激光的波长和光头的数值孔径(NA)。然而,其改善具有其极限。因而,一种使用诸如磁性超分辨率的技术来增大记录容量的系统已被提出。
然而,当使用个人计算机作为音乐服务器并且将音乐数据从个人计算机传输到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时,期望将个人计算机的库与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侧的记录内容进行同步。然而,难以同步音乐服务器的库的所有内容与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的记录内容。
当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使用前述MD系统的盘作为记录介质时,由于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侧的记录容量小于库的容量,因此不能将库的所有内容与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侧进行同步。
另外,在库与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侧的记录内容不被自动同步的情况下,每当连接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与个人计算机时,用户都应当执行同步它们的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容易地同步音乐服务器侧的库与装载到便携式记录和再现设备中的记录介质的记录内容的内容传输系统和内容数据传输方法。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用于将从记录了多个内容数据的第一记录介质中选择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第二记录介质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该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记录和再现设备,用于再现各种类型的唯一于第二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并且将从第一记录介质传输的内容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第一集合创建装置,用于创建第一集合,第一集合用来相互关联记录介质标识信息与第二集合,第二集合用来根据预定规则对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进行归类;第二集合创建装置,用于创建与第一集合相互关联的第二集合;再现控制信息创建装置,用于通过第二集合创建有关内容数据的再现控制信息;以及内容传输控制装置,用于将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第二记录介质,以便根据再现控制信息将内容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其中再现控制信息根据有关第二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来创建,该记录介质标识信息由记录和再现设备再现。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将从记录了多个内容数据的第一记录介质中选择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第二记录介质的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记录和再现设备将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并且从其再现数据,该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该记录介质标识信息唯一于由记录和再现设备从其再现数据的第二记录介质;根据从第二记录介质再现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创建与第一集合相互关联的第二集合,第一集合用来相互关联记录介质标识信息与第二集合,第二集合用来根据预定规则对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进行归类;通过第二集合创建有关内容数据的再现控制信息;以及将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传输到记录和再现设备,以便根据再现控制信息将内容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其中再现控制信息根据从第二记录介质再现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来创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当将从记录了多个内容数据的第一记录介质中选择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由记录和再现设备将数据记录到其上并且从其再现数据的第二记录介质时,接收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该记录介质标识信息唯一于由记录和再现设备从其再现数据的第二记录介质。创建根据从第二记录介质再现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与第一集合相互关联的第二集合,第一集合用来相互关联记录介质标识信息与第二集合,第二集合用来根据预定规则对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进行归类。通过第二集合创建有关内容数据的再现控制信息。将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传输到记录和再现设备,以便根据再现控制信息将内容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其中再现控制信息根据从第二记录介质再现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来创建。因而,用户可以根据再现控制信息针对每个第二集合同步第二记录介质的记录内容与第一记录介质的记录内容。
根据本发明,当将从记录了多个内容数据的第一记录介质中选择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由记录和再现设备将数据记录到其上并且从其再现数据的第二记录介质时,接收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该记录介质标识信息唯一于由记录和再现设备从其再现数据的第二记录介质。创建根据从第二记录介质再现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与第一集合相互关联的第二集合,第一集合用来相互关联记录介质标识信息与第二集合,第二集合用来根据预定规则对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进行归类。通过第二集合创建有关内容数据的再现控制信息。将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传输到记录和再现设备,以便根据再现控制信息将内容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其中再现控制信息根据从第二记录介质再现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来创建。因而,本发明具有这样的效果,即用户可以根据再现控制信息针对每个第二集合同步第二记录介质的记录内容与第一记录介质的记录内容。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个人计算机中形成库。该库具有动态改变的内容的动态组。个人计算机具有相互关联动态组与盘ID的盘ID数据库。当连接个人计算机与盘驱动设备时,从个人计算机侧获得装载到盘驱动设备中的盘的盘ID。在盘ID数据库中搜索所获得的盘ID,以便确定该盘ID是否与动态组相互关联以及从上次连接个人计算机和盘驱动设备时开始动态组的内容是否发生改变。当确定结果表示动态组发生改变时,个人计算机侧执行盘内容的转出(check-out)并且盘侧执行对个人计算机的内容转入(check-in)。因而,可以容易地在装载到盘驱动设备中的盘上更新动态组。


图1是描述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的盘的示意图;图2是描述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的盘的记录区域的示意图;图3A和3B是描述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的示意图;图4是描述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的记录区域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UID的概要格式的例子的示意图;图6是描述下一代MD 1和下一代MD 2的纠错码编码过程的示意图;图7是描述下一代MD 1和下一代MD 2的纠错码编码过程的示意图;图8是描述下一代MD 1和下一代MD 2的纠错码编码过程的示意图;图9是描述使用摆动生成地址信号的透视图;图10是描述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系统的ADIP信号的示意图;图11是描述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系统的ADIP信号的示意图;图12是描述下一代MD 2系统的ADIP信号的示意图;图13是描述下一代MD 2系统的ADIP信号的示意图;图14是示出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系统的ADIP信号与帧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下一代MD 1系统的ADIP信号与帧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16是描述下一代MD 2系统的控制信号的示意图;图17是示出盘驱动设备的方框图;图18是示出介质驱动部分的结构的方框图;图19是示出下一代MD 2系统的盘的初始化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图20是示出下一代MD 2系统的盘的初始化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图21是描述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示意图;图22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音频数据文件的示意图;图23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轨道索引文件的示意图;图24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播放次序表的示意图;图25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编程播放次序表的示意图;图26A和26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组信息表的示意图;图27A和27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轨道信息表的示意图;图28A和28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部分信息表的示意图;图29A和29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名称表的示意图;图30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过程的例子的示意图;图31是描述可以引用名称表的多个名称槽(name slot)的示意图;图32A和32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的用于从音频数据文件删除一部分的过程的示意图;图33是描述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示意图;
图34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音频数据文件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5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轨道索引文件的示意图;图36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播放次序表的示意图;图37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编程播放次序表的示意图;图38A和38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组信息表的示意图;图39A和39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轨道信息表的示意图;图40A和40B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名称表的示意图;图41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过程的例子的示意图;图42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采用索引将一个文件的数据分成多个索引区域的示意图;图43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轨道连接的示意图;图44是描述根据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的另一方法的轨道连接的示意图;图45A和45B是描述在个人计算机和盘驱动设备连接的状态下根据所要写入的数据的类型转移管理权(management power)的示意图;图46是描述转出音频数据序列的步骤的示意图;图4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结构的例子的示意图;图48A和48B是示出由点播机应用(jukebox application)管理的数据库的结构的例子的示意图;图49是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同步组内容的概念的示意图;图50是示出用于在个人计算机侧新创建动态组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以及图51是示出在创建了新动态组之后当个人计算机连接到盘驱动设备时所执行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以下十个章节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盘系统。
1.记录系统的概述2.关于盘3.信号格式4.记录和再现设备的结构5.关于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的初始化过程6.关于第一音乐数据管理系统7.音乐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8.连接到个人计算机时盘系统的操作9.记录在盘上的音频数据的拷贝限制10.关于与库的同步1.记录系统的概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磁光盘作为记录介质。根据本实施例的盘的物理属性如波形因数基本上与根据所谓的MD(小型盘)系统的盘相同。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盘上的数据和数据在盘上的安排与传统MD不同。
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使用FAT(文件分配表)系统作为文件管理系统,以记录和再现内容数据如音频数据。因而,该设备可以确保与传统个人计算机使用的文件系统的兼容性。
在本例中,如上所述,本说明书中的术语“FAT”或“FAT系统”一般用来代表各种基于PC的文件系统。因而,这些术语不旨在代表在DOS(盘操作系统)中使用的预定的基于FAT的文件系统、在Windows95/98(注册商标)中使用的VFAT(虚拟FAT)、在Windows98/ME/2000(注册商标)中使用的FAT 32、以及NTFS(NT文件系统(也称作新技术文件系统))。NTFS是在Windows NT(注册商标)操作系统或(可选地)Windows 2000中使用的文件系统。当从/向盘读取/写入数据时,NTFS记录和读取文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修改当前MD系统的纠错系统和调制系统,以便改善记录容量和数据可靠性。而且,根据本发明,对内容数据进行加密,并且防止其被非法拷贝,以便保护内容数据的版权。
作为记录/再现格式,存在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使用与当前MD系统的盘相同的盘(即,物理介质)。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使用其波形因数和外部形状与当前MD系统的盘相同但是其线性记录方向上的记录密度使用磁性超分辨率(MSR)而增大的盘。这些系统已由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开发出来。
当前MD系统使用装在盒子内的64毫米直径磁光盘作为记录介质。盘的厚度为1.2毫米。在盘的中心处形成直径为11毫米的中心孔。盒子为68毫米长、72毫米宽和5毫米厚。
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的盘的形状及其盒子与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相同。在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中,导入区域如同当前MD系统的盘一样从离其中心29毫米处开始。
下一代MD 2系统将规定轨道间距为1.2微米到1.3微米(例如,1.25微米)。相反地,使用当前MD系统的盘的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轨道间距为1.6微米。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比特长度为0.44微米/比特。下一代MD 2系统将规定比特长度为0.16微米/比特。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和下一代MD 2系统将规定冗余度为20.50%。
下一代MD 2系统的盘的线密度方向上的记录容量将使用磁性超分辨率技术而增大。磁性超分辨率技术利用这样的现象,即当以预定温度加热切割层(cut layer)时,由于切割层变成磁性上中性的状态,并且传输到再现层的磁畴壁(magnetic wall)被移动,因此小标记显现为大束斑。
换句话说,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至少具有作为在其中记录信息的记录层的磁层、切割层和从其再现信息的另一磁层,这些层形成在透明衬底上。切割层是调节交换粘合力的层。当以预定温度加热切割层时,切割层变成磁性上中性的状态。已传输到记录层101的磁畴壁被传输到再现信息的磁层。结果,小标记以束斑显现。当记录数据时,使用采用磁场调制激光脉冲的技术,可以生成精细标记。
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具有比传统MD盘形成得更深且更锐的凹槽,以便改善轨道(de-track)容限,并且抑制来自平台的串扰、摆动信号的串扰以及聚焦漏损(focus leakage)。在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上形成的凹槽具有例如从160纳米到180纳米的范围内的深度。该盘的凹槽具有例如从60度到70度的范围内的斜度。该盘的凹槽具有例如从600纳米到700纳米的范围内的宽度。
作为光学规范,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激光的波长λ为780纳米并且光头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为0.45。同样地,作为光学规范,下一代MD 2系统将规定激光的波长λ为780纳米并且光头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为0.45。
作为规范,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规定使用凹槽记录系统作为记录系统。换句话说,这些系统使用在盘表面上形成的凹槽作为向其记录数据和从其再现数据的轨道。
当前MD系统规定使用基于ACIRC(高级交叉交织里德-所罗门码)的卷积码作为纠错码编码系统。相反地,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规定使用组合RS-LDC(里德所罗门-长距离码)和BIS(突发指示子码)的块完整型码作为纠错码编码系统。采用块完整型纠错码,无需使用链接扇区。在组合LDC和BIS的纠错系统中,如果发生突发错误,则可以采用BIS检测错误位置。可以采用对应于错误位置的LDC码来执行清除纠正。
作为寻址系统,使用带摆动凹槽系统。在带摆动凹槽系统中,形成单个螺旋凹槽,并且在凹槽的两侧形成作为地址信息的摆动。该寻址系统称作ADIP(预刻凹槽中的地址)。当前MD系统、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在其线密度上不同。当前MD系统使用称作ACRC的卷积码作为纠错码,而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使用组合LDC和BIS的块完整型码。因此,当前MD系统在其冗余度以及ADIP和数据的相对位置上不同于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因而,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处理与当前MD系统的规范不同的ADIP信号。下一代MD 2系统规定根据其规范的ADIP信号。
当前MD系统使用EFM(8到14调制)系统作为调制系统,而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规定称作1-7pp调制系统的RLL(1,7)PP(RLL游程长度受限,PP奇偶保持/禁止rmtr(重复最小转换游程长度))。下一代MD 1系统为数据检测系统规定采用部分响应PR(1,2,1)的维特比解码系统,而下一代MD 2系统为数据检测系统规定采用部分响应PR(1,-1)ML的维特比解码系统。
当前MD系统、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为盘驱动系统规定CLV(恒定线速度)或ZCAV(区域恒定角速度)。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规定标准线速度为2.4米/秒。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规定标准线速度为1.98米/秒。另一方面,当前MD系统的规范规定60分钟盘和74分钟盘的标准线速度分别为1.2米/秒和1.4米/秒。
使用当前MD系统的盘的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规定每80分钟盘的总数据记录容量为大约300兆字节。由于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为调制系统规定1-7pp调制系统而非EFM系统,因此新一代MD 1系统的盘的窗口容限为0.666而非当前MD系统的盘的0.5。结果,新一代MD 1系统的盘实现高于当前MD系统的盘1.33倍的高密度。另外,由于下一代MD 1系统为纠错系统规定BIS和LDC的组合而非ACIRC系统,并且由于下一代MD 1系统的数据效率提高,因此该系统可以实现1.48倍于当前MD系统的记录密度。总之,下一代MD 1系统可以实现两倍于当前MD系统的数据容量。
使用磁性超分辨率技术的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具有比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系统更高的密度。根据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的总记录容量大至约1吉字节。
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作为标准线速度的数据速率为4.4兆比特/秒。下一代MD 2系统规定数据速率为9.8兆比特/秒。
2.关于盘图1示出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的结构。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使用当前MD系统的盘。换句话说,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由透明聚碳酸酯衬底、介电膜、磁膜、另一介电膜和反射膜组成。这些膜连续地形成在透明聚碳酸酯衬底上。在反射膜上,形成保护膜。
如图1所示,在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上,在盘记录区域的最内圆周上的导入区域内形成P-TOC(预控制(Pre-mastered)TOC(内容表))区域。记录区域的最内圆周表示从盘的中心开始的径向上的最内侧。该区域成为作为物理结构的预控制区域。换句话说,采用压印凹坑(embosspit),记录控制信息等作为例如P-TOC信息。
P-TOC区域的导入区域的外圆周是可记录区域。在可记录区域内,形成凹槽作为用于记录轨道的导向凹槽。在可记录区域的内圆周上形成U-TOC(用户TOC)。在本例中,外圆周表示从盘的中心开始的径向上的外圆周。
U-TOC具有与用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管理信息的U-TOC相同的结构。当前MD系统的U-TOC是根据轨道的次序、记录、擦除等而重写的管理信息。采用U-TOC,管理每个轨道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模式和组成每个轨道的部分。在本例中,轨道一般代表音频轨道和/或数据轨道。
在U-TOC的外圆周上形成告警轨道。在该轨道上,记录报警声音。当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被装载到MD播放器中时,由当前MD系统的MD播放器输出报警声音。报警声音表示该盘可以在下一代MD 1系统中使用,而不能在当前MD系统中再现。可记录区域的其余部分在径向上延伸至导出区域。图2详细地示出可记录区域的其余部分。
图2示出图1所示的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的盘的可记录区域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可记录区域的内圆周侧的开始处,形成U-TOC和告警轨道。在用于U-TOC和告警轨道的区域内,记录根据EFM系统而调制的数据,使得数据可以由当前MD系统的播放器再现。在用于根据EFM系统而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的外圆周上,形成用于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用于根据EFM系统而调制的数据的区域和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数据的区域以称作“保护带”的预定距离隔开。采用该保护带,当根据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的盘被装载到当前MD系统的播放器中时,可防止播放器出现故障。
在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的开始处,形成DDT(盘描述表)和保留轨道。DDT区域是为了对物理受损区域的替代处理而形成的。在DDT区域内,记录唯一于盘的标识码。唯一于盘的标识码称作UID(唯一ID)。在下一代MD 1中,根据以预定方式生成的随机数生成UID。当初始化盘时,如后所述记录UID。采用UID,可以管理盘的记录内容的安全性。在保留轨道上,存储了用于保护内容的信息。
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数据的区域具有FAT(文件分配表)区域。FAT区域是根据FAT系统管理数据所用的区域。FAT系统基于在通用个人计算机中使用的FAT系统来管理数据。FAT系统使用描述根目录中的文件、表示文件入口点的目录和FAT簇的连接信息的FAT表,通过FAT链管理文件。术语“FAT”通常用于PC操作系统的各种不同文件管理方法。
在根据下一代MD1系统的规范的盘上,在U-TOC区域内,记录告警轨道的起始位置信息和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的起始位置信息。
当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被装载到当前MD系统的播放器中时,从盘读取U-TOC区域。采用U-TOC的信息,获得告警轨道的位置。然后,访问告警轨道并且从中再现数据。表示数据不能被当前MD系统的播放器再现的报警声音已被记录在告警轨道中。用户可以通过报警声音知道该盘不能用于当前MD系统的播放器。
报警声音可以是语音报警如“该盘不能被该播放器使用”。当然,报警声音也可以是简单的蜂鸣声报警、音调(tone)或其他报警信号。
当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被装载到下一代MD 1系统的播放器中时,读取U-TOC区域。采用U-TOC区域的信息,检测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数据的区域的起始位置。从该区域,读取DDT、保留轨道和FAT区域。在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数据的区域内,根据FAT系统而非U-TOC来管理数据。
图3A和3B示出下一代MD 2的盘。该盘由透明聚碳酸酯衬底、介电膜、磁膜、另一介电膜和反射膜组成。这些膜连续地形成在透明聚碳酸酯衬底上。在反射膜上,形成保护膜。
如图3A所示,ADIP信号的控制信息记录在导入区域内,其中导入区域在从盘中心开始的径向上形成在其内圆周上。在下一代MD 2的盘上,在导入区域内不形成压印凹坑的P-TOC。相反地,使用ADIP信号的控制信息。可记录区域从导入区域的外圆周开始。可记录区域是作为记录轨道的导向凹槽形成凹槽的可记录/可再现区域。在可记录区域内,记录了根据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数据。
如图3B所示,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由作为信息记录层由磁膜构成的磁层101、切割层102和用于再现信息的另一磁层103组成。切割层102是调节交换粘合力的层。当以预定温度加热切割层时,切割层102变成磁性上中性的状态。传输到记录层101的磁畴壁被传输到用于再现信息的磁层103。因而,记录层101中的微小标记在用于再现数据的磁层103中显现为束斑内的放大标记。
在下一代MD 2的盘上,前述UID记录在可记录区域的内圆周上的区域内。用于UID的区域是用于消费类记录和再现设备的可再现和不可记录区域。在下一代MD 2的盘上,UID在生产盘时根据与用于DVD(数字多功能盘)等的BCA(突发切割区域)技术相同的技术来记录。当生产出盘时,由于UID已被生成且记录在其上,因此可以管理UID。因而,与例如当初始化盘时根据随机数生成UID的下一代MD 1的盘相比,可以更加改善下一代MD 2的盘的安全性。后面将描述UID的格式等的详细信息。
为了防止描述变得复杂,把用于下一代MD 2的盘的UID的预记录区域称作BCA。
导入区域的信息可以区分下一代MD 1的盘与下一代MD 2的盘。换句话说,当在导入区域内检测到压印凹坑的P-TOC时,检测结果表示当前MD系统的盘或下一代MD 1的盘。当从导入区域检测到ADIP信号的控制信息而非压印凹坑的P-TOC时,检测结果表示下一代MD 2的盘。可选地,根据记录在BCA中的UID,下一代MD 2的盘可以与下一代MD 1的盘相区分。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可以通过不同于前述方法来区分。
图4示出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的可记录区域的结构。如图4所示,根据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数据记录在可记录区域内。在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区域的内圆周上,形成了DDT区域和保留轨道。DDT区域是为管理物理受损区域的替代区域所用的数据而形成的。
实际上,在DDT区域内,记录了管理表,该管理表用于管理替代物理受损区域的替代区域包括可记录区域。在管理表中,记录了被确定为受损簇的逻辑簇。而且,在管理表中,记录了被分配为替代逻辑簇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簇。在DDT区域内,记录了前述UID。在保留轨道中,存储了用于保护内容的信息。
另外,用于根据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数据的区域具有FAT区域。FAT区域是用于根据FAT系统管理数据的区域。FAT系统根据在通用个人计算机中使用的FAT系统来管理数据。
下一代MD 2的盘没有U-TOC区域。当下一代MD 2的盘被装载到下一代MD 2的播放器中时,读取在预定位置形成的DDT、保留轨道和FAT区域,并且根据FAT系统管理数据。
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无需花费大量时间的初始化操作。换句话说,根据下一代MD 1的规范的盘和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无需初始化操作,但是创建最小数目的表如DDT、保留轨道和FAT表。因而,当根据下一代MD 1或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的盘是未用盘时,可以将数据直接记录在其可记录区域内,并且从其再现数据。
如上所述,当生产出下一代MD 2的盘时,UID已被创建且记录在其上。因而,与当前MD系统的盘相比,可以更安全地管理下一代MD2的盘。然而,下一代MD 2的盘的层数大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层数。下一代MD 2的盘的成本比当前MD系统的盘的成本更昂贵。因而,提出了称作下一代MD 1.5的盘。下一代MD 1.5的盘具有与下一代MD 1的盘相同的可记录区域、导入区域和导出区域。另外,下一代MD 1.5的盘如同下一代MD 2的盘一样具有作为用于DVD的BCA的UID。
以下,除非需要,否则将省略下一代MD 1.5系统的描述。换句话说,关于UID,下一代MD 1.5基于下一代MD 2。另一方面,关于音频数据的记录和再现,下一代MD 1.5基于下一代MD 1。
接下来,将详细地描述UID。如上所述,当生产出盘时,UID已使用用于DVD的称作BCA的技术记录在下一代MD 2的盘上。图5示出U-TOC的概要格式的例子。整个UID称作UID记录块。
在UID块中,前两个字节是用于UID代码的字段。UID代码的两个字节即16比特的高位四比特用于确定盘。当该四比特为 时,它表示下一代MD 2的盘。当该四比特为 时,它表示下一代MD 1.5的盘。其他值被保留用于将来扩展。UID代码的低位12比特是可以区分4096种服务的应用ID。
UID代码之后是一字节的版本号字段。版本号字段之后是一字节的数据长度字段。数据长度字段表示数据长度字段居于其前的UID记录数据区域的数据长度。UID记录数据区域被分配不超过188字节的4m(其中m=0,1,2,...)字节。UID记录数据区域可以存储采用预定方法创建的唯一ID。该唯一ID可以标识盘本身。
在下一代MD 1的盘上,在UID记录数据字段内可以记录根据随机数创建的ID。
可以创建多个其数据长度不超过188字节的UID记录块。
3.信号格式接下来,将描述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信号格式。当前MD系统使用作为卷积码的ACIRC作为纠错系统。在当前MD系统中,使用由与子码块的数据量对应的2352字节组成的扇区作为记录/再现访问单元。当使用卷积码时,纠错码序列遍布多个扇区。因而,当重写数据时,有必要在相邻扇区之间形成链接扇区。作为寻址系统,使用ADIP作为形成单个螺旋凹槽且在凹槽的两侧形成作为地址信息的摆动的带摆动凹槽系统。在当前MD系统中,安排ADIP信号,使得可以最优地访问均由2352个字节组成的扇区。
另一方面,下一代MD 1系统的规范和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规定使用组合LDC和BIS的块完整型码,并且记录/再现访问单元为64千字节。块完整型码无需链接扇区。因而,使用当前MD系统的下一代MD 1的规范规定根据新记录系统改变ADIP信号。下一代MD 2的规范规定据此改变ADIP信号。
参照图6、图7和图8,将描述在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中使用的纠错系统。在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中,组合使用图6所示的LDC和图7所示的BIS系统的纠错码编码系统。
图6示出采用根据LDC的纠错码编码的块的结构。如图6所示,块在二维上由304字节(水平方向上)×216字节(垂直方向上)组成。该块具有均由2千字节组成的32个扇区。向每个扇区添加四个字节的错误检测码EDC。在块的垂直方向上添加32字节的里德所罗门码的奇偶信息(parity)。
图7和图8示出BIS的结构。如图7所示,每38字节的数据放置一字节的BIS。(38×4=152字节)的数据、三字节的BIS数据和2.5字节的帧同步信息(sync)即总共157.5字节组成一帧。
如图8所示,一个BIS块由均具有前述结构的496帧组成。BIS数据(3×496=1488字节)包含576字节的用户控制数据、144字节的地址单元号和768字节的纠错码。
由于BIS数据由1488字节的数据和768字节的纠错码组成,因此可以较强地纠正错误。当每38个字节嵌入一BIS码时,如果发生突发错误,则可以检测其错误位置。根据错误位置,可以采用LDC码执行清除纠正。
如图9所示,作为在单个螺旋凹槽的两侧形成的摆动记录ADIP信号。换句话说,ADIP信号具有经过FM调制的地址数据。ADIP信号作为盘材料的凹槽摆动来记录。
图10示出下一代MD 1的ADIP信号的扇区格式。
如图10所示,对应于ADIP信号的一个扇区的ADIP扇区由四个比特的同步信息、八比特的ADIP簇号的高位比特部分、八比特的ADIP簇号的低位比特部分、八比特的ADIP簇号和14比特的错误检测码CRC组成。
同步信息是检测ADIP扇区的开始处所用的具有预定模式的信号。由于当前MD系统使用卷积码,因此系统需要链接扇区。链接扇区号具有负值“FCh”、“FDh”、“FEh”和“FFh”(其中h表示十六进制数)。另一方面,由于下一代MD 1使用当前MD系统的盘,因此下一代MD 1的ADIP扇区的格式与当前MD系统相同。
如图11所示,下一代MD 1系统规定ADIP簇由ADIP扇区号“FCh”到“FFh”和“0Fh”到“1Fh”的36个扇区组成。如图10所示,两个记录块(均为64千字节)的数据安排在一个ADIP簇中。
图12示出下一代MD 2的ADIP扇区的结构。下一代MD 2的规范规定ADIP扇区由16个扇区组成。因而,ADIP扇区号可以采用四比特表示。由于下一代MD系统使用块完整型纠错码,因此该系统无需链接扇区。
如图12所示,下一代MD2的ADIP扇区由四个比特的同步信息、四比特的ADIP簇号的高位比特部分、八比特的ADIP簇号的中间位比特部分、四比特的ADIP簇号的低位比特部分、四比特的ADIP扇区号和18比特的纠错奇偶信息组成。
同步信息是检测ADIP扇区的开始处所用的信号。作为ADIP簇号,描述了高位四比特、中间位八比特和低位四比特的16比特。由于ADIP簇由16个ADIP扇区组成,因此ADIP扇区号由四比特组成。当前MD系统规定错误检测码由14比特组成,并且纠错奇偶信息由18比特组成。如图13所示,下一代MD 2系统的规范规定向一个ADIP簇分配一个记录块(64千字节)的数据。
图14示出根据下一代MD 1的ADIP簇与BIS帧的关系。
如图11所示,下一代MD 1的规范规定一个ADIP簇由“FC”到“FF”和“00”到“1F”的36个ADIP扇区组成。向一个ADIP簇分配两个记录块(均为64千字节)。一个记录块对应于记录/再现单元。
如图14所示,一个ADIP扇区分成18扇区的第一半部分和18扇区的第二半部分。
作为记录/再现单元的一个记录块的数据被分配给由496帧组成的BIS块。在对应于BIS块的496个数据帧(帧“10”到帧“505”)之前,添加了10帧(帧“0”到帧“9”)的前置信息。在这些帧之后,添加了六帧(帧506到帧511)的后置信息。在ADIP扇区“FCh”到ADIP扇区“0Dh”的ADIP簇的第一半部分中分配总共512帧的数据。数据帧之前的前置信息的帧和后置信息的帧用来保护与相邻记录块链接的数据。例如,前置信息用来操作用于数据的PLL、控制信号幅度,并且控制信号偏移。
向其记录记录块的数据并从其再现该数据的物理地址由ADIP簇及其第一半或第二半指定。当为所记录或再现的数据指定了物理地址时,根据ADIP信号读取ADIP扇区。在从ADIP扇区再现的信号中读取ADIP簇号和ADIP扇区号。结果,ADIP簇的第一半与其第二半相区分。
图15示出根据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ADIP簇与BIS帧的关系。如图13所示,下一代MD 2的规范规定一个ADIP簇由16个ADIP扇区组成,并且在一个ADIP簇中分配一个记录块(64千字节)的数据。
如图15所示,作为记录/再现单元的一个记录块(64千字节)的数据被分配给由496帧组成的BIS块。在对应于BIS块的496帧(帧“10”到帧“505”)之前,添加了10帧(帧“0”到帧“9”)的前置信息。在数据帧之后,添加了六帧(帧506到帧511)的后置信息。总之,512帧的数据被分配给ADIP扇区“Oh”到ADIP扇区“Fh”的ADIP簇。
作为数据帧前置信息的帧和作为数据后置信息的帧用来保护与相邻记录块链接的数据。例如,前置信息用来操作用于数据的PLL,控制信号幅度并且控制信号偏移。
向其记录记录块的数据并从其再现该数据的物理地址由ADIP簇指定。当为所记录或再现的数据指定了物理地址时,从ADIP信号读取ADIP扇区。在从ADIP扇区再现的信号中读取ADIP簇号。
当将数据记录到该盘上或者从其再现数据时,需要各种控制信息来控制激光功率。根据下一代MD 1的规范的盘在如图1所示的导入区域内具有P-TOC。从P-TOC中获得各种控制信息。
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没有由压印凹坑构成的P-TOC。控制信息作为ADIP信号记录在导入区域内。另一方面,由于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利用磁性超分辨率技术,因此控制激光功率是重要的。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在导入区域和导出区域内具有用于调整激光功率的校准区域。
图16示出根据下一代MD2的规范的盘的导入区域和导出区域的结构。如图16所示,盘的导入区域和导出区域具有功率校准区域作为激光束功率控制区域。
另外,导入区域具有用于ADIP控制信息的控制区域。通过被分配为ADIP簇号的低位比特部分的区域记录ADIP的控制信息。
换句话说,ADIP簇号以可记录区域的起始位置开始。导入区域内的ADIP簇号是负值。如图16所示,下一代MD 2的ADIP扇区由四比特的同步信息、八比特的ADIP簇号的高位比特部分、八比特的控制数据(ADIP簇号的低位比特部分)、四比特的ADIP扇区号以及18比特的纠错奇偶信息组成。如图16所示,在被分配为ADIP簇号的低位比特部分的八比特中描述了诸如盘类型、磁相位、强度和读取功率的控制信息。
由于保留了ADIP簇的高位比特,因此可以以足够的准确度检测当前位置。当保留了ADIP簇号的低位八比特时,通过ADIP扇区“0”和“8”,可以准确地检测ADIP簇。
采用ADIP信号记录的控制信息公开于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已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1-123535的说明书中。
4.记录和再现设备的结构接下来,参照图17和图18,将描述可以将数据记录到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上且从其再现数据的盘驱动设备的例子。
图17示出可以连接到例如个人计算机100的盘驱动设备1。
盘驱动设备1包括介质驱动部分2、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簇缓冲存储器4、辅助存储器5、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6和8、USB集线器(hub)7、系统控制器9和音频处理部分10。
介质驱动部分2向/从所装载的盘90读取/记录数据。盘90是下一代MD 1的盘、下一代MD 2的盘和当前MD的盘之一。介质驱动部分2的内部结构将在后面参照图18进行描述。
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控制从介质驱动部分2再现的数据和提供给介质驱动部分2的数据。
簇缓冲存储器4缓冲在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的控制下由介质驱动部分2以记录块为单元从盘90的数据轨道读取的数据。
辅助存储器5存储在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的控制下由介质驱动部分2从盘90读取的各种管理信息和专用信息。
系统控制器9控制整个盘驱动设备1。另外,系统控制器9控制与连接到其的个人计算机100的通信。
换句话说,系统控制器9可以通过USB接口8和USB集线器7与连接到其的个人计算机100进行通信。系统控制器9从个人计算机100接收诸如写入请求、读取请求等的命令,并且将状态信息和其他必要信息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00。
当盘90被装载到介质驱动部分2中时,系统控制器9命令介质驱动部分2从盘90读取管理信息等并且使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将管理信息等存储到辅助存储器5中。
当个人计算机100发出了对特定FAT扇区的读取请求时,系统控制器9使介质驱动部分2读取包含所请求的FAT扇区的记录块。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将所读取的记录块的数据写入到簇缓冲存储器4。
系统控制器9致使从写入在簇缓冲存储器4中的记录块的数据读取所请求FAT扇区的数据,并且通过USB接口6和USB集线器7将数据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00。
当个人计算机100发出了对特定FAT扇区的写入请求时,系统控制器9使介质驱动部分2读取包含该FAT扇区的记录块。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将所读取的记录块写入到簇缓冲存储器4。
系统控制器9通过USB接口6将从个人计算机100接收的FAT扇区的数据(记录数据)提供到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系统控制器9使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在簇缓冲存储器4中重写FAT扇区的数据。
系统控制器9使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将其中所需FAT扇区已被重写且已被存储在簇缓冲存储器4中的记录块的数据作为记录数据传输到介质驱动部分2。介质驱动部分2对记录块的记录数据进行调制,并且将经过调制的记录数据写入到盘90。
开关50连接到系统控制器9。开关50选择下一代MD 1系统或当前MD系统作为盘驱动设备1的操作模式。换句话说,盘驱动设备1可以根据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系统的格式之一将音频数据记录到当前MD系统的盘90上。开关50向用户明确地表示盘驱动设备1的操作模式。虽然附图所示的开关是机械开关,但是该开关也可以是电气或磁性开关或者混合型开关。
由例如LCD(液晶显示器)组成的显示器51安设在盘驱动设备1中。显示器51可以显示文本数据、简单图标等。显示器51根据从系统控制器9提供的显示控制信号,显示有关盘驱动设备1的状态的信息、用户消息等。
音频处理部分10具有例如模拟音频信号输入部分如线路输入电路/麦克风输入电路、A/D转换器和数字音频数据输入部分作为输入系统。音频处理部分10具有ATRAC压缩编码器/解码器和用于压缩数据的缓冲存储器。另外,音频处理部分10具有数字音频数据输出部分、D/A转换器和模拟音频信号输出部分如线路输出电路/耳机输出电路作为输出系统。
当盘90是当前MD系统的盘并且音频轨道记录在盘90上时,将数字音频数据(或模拟音频信号)输入到音频处理部分10。根据ATRAC压缩编码系统对所输入的线性PCM数字音频数据或作为模拟音频信号输入且由A/D转换器转换之后的线性PCM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并且将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以预定定时从缓冲存储器读取数据(以对应于ADIP簇的数据为单元)并且将其传输到介质驱动部分2。介质驱动部分2根据EFM系统对所传输的压缩数据进行调制,并且将经过调制的数据作为音频轨道写入到盘90。
当盘90是当前MD系统的盘并且从盘90再现音频轨道时,介质驱动部分2对再现数据进行解调,获得ATRAC压缩数据,并且通过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将所解调的数据传输到音频处理部分10。音频处理部分10对解调数据进行解码,获得线性PCM音频数据,并且将线性PCM音频数据输出到数字音频数据输出部分。可选地,D/A转换器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以进行线路输出/耳机输出。
盘驱动设备1可以不通过USB而通过其他外部接口例如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等连接到个人计算机100。
记录数据和再现数据根据FAT系统来管理。记录块与FAT扇区之间的转换参见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已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1-289380的说明书。
接下来,参照图18,将描述介质驱动部分2的结构,其中假定介质驱动部分2具有用于记录和再现数据轨道和音频轨道的功能。
图18示出介质驱动部分2的结构。介质驱动部分2具有当前MD系统的盘、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放置在其上的转台。介质驱动部分2使主轴电机29根据CLV系统驱动放置在转台上的盘90的旋转。当向或从90记录/再现数据时,光头19向盘90发射激光。
当将数据记录到盘90上时,光头19输出高电平激光,以便加热记录轨道直到居里温度。相反地,当从盘90再现数据时,光头19输出低电平激光以便通过克尔效应从反射光检测数据。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细节,但是光头19具有作为激光输出装置的激光二极管、由偏转光束分光镜和物镜组成的光学系统以及检测反射光的检测器。光头19所具有的物镜由例如双轴机构支持,该双轴机构可在盘的径向和物镜靠近和远离盘的方向上移动。
另外,磁头18通过盘90安设在光头19的相反侧。磁头18将以记录数据调制的磁场施加到盘90上。另外,安设了在盘的径向上移动整个光头19和磁头18的螺纹电机(thread motor)和螺纹机构(threadmechanism)(未示出)。
当盘90是下一代MD 2的盘时,光头19和磁头18执行脉冲驱动磁场调制以便形成精细标记。相反地,当盘90是当前MD系统的盘或下一代MD 1的盘时,光头19和磁头18采用DC发射光执行磁场调制。
除了使用光头19和磁头18的记录/再现头系统和使用主轴电机29的盘旋转驱动系统之外,介质驱动部分2还具有记录处理系统、再现处理系统、伺服系统等。
所装载的盘90可以是当前MD系统的盘、下一代MD 1的盘或下一代MD 2的盘。这些盘在线速度上不同。主轴电机29可以以与在线速度上不同的多种类型的盘对应的旋转速度旋转。放置在转台上的盘90以根据当前MD系统的规范的盘、根据下一代MD 1的规范的盘或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的线速度旋转。
记录处理系统具有用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部分和用于下一代MD1的盘或下一代MD 2的盘的部分。用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部分根据使用ACIRC的纠错码对音频轨道进行编码,根据EFM系统对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并且将经过调制的数据记录到盘上。用于下一代MD 1系统的盘或下一代MD 2的盘的部分根据BIS和LDC的组合系统对音频轨道进行编码,根据1-7pp调制系统对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并且将经过调制的数据记录到盘上。
再现处理系统具有用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部分和用于下一代MD1的盘或下一代MD 2的盘的部分。用于当前MD系统的盘的部分根据EFM解调系统对从盘再现的数据进行解调,并且根据CIRC系统进行纠错。用于下一代MD 1的盘或下一代MD 2的盘的部分根据部分响应和维特比解码系统对从盘再现的数据进行解调,并且根据BIS和LDC进行纠错。
另外,再现处理部分具有对根据当前MD系统和下一代MD 1的ADIP信号的地址进行解码的部分,以及对根据下一代MD 2的ADIP信号的地址进行解码的部分。
检测光头19向盘90的激光照射的反射光作为信息(由光电检测器检测光电流作为激光反射光)并且将其提供给RF放大器21。
RF放大器21对所检测的信息执行电流-电压转换、放大、矩阵计算等,并且获得作为再现信息的再现RF信号、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和凹槽信息(作为盘90上轨道的摆动而记录的ADIP信息)。
当从当前MD系统的盘再现数据时,由EFM解调部分24和ACIRC解码器25处理由RF放大器获得的再现RF信号。换句话说,EFM解调部分24数字化再现RF信号,获得EFM信号序列,并且对EFM信号序列进行解调。ACIRC解码器25对解调信号执行纠错处理和解交织处理。换句话说,此时,获得了ATRAC压缩数据。
当从当前MD系统的盘再现数据时,选择器26置于B触点侧。结果,输出经过解调的ATRAC压缩数据作为盘90的再现数据。
另一方面,当从下一代MD 1的盘或下一代MD 2的盘再现数据时,由RLL(1-7)PP解调部分22和RS-LDC解码器23处理由RF放大器获得的再现RF信号。换句话说,RLL(1-7)PP解调部分22作为采用PR(1,2,1)ML或PR(1,-1)ML和维特比码的RLL(1-7)码序列检测再现数据,并且对RLL(1-7)码序列执行RLL(1-7)解调处理。另外,RS-LDC解码器23对解调数据执行纠错处理和解交织处理。
另一方面,当从下一代MD 1的盘或下一代MD 2的盘再现数据时,选择器26置于A触点侧。因而,输出解调数据作为盘90的再现数据。
从RF放大器21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TE和聚焦误差信号FE被提供给伺服电路27。凹槽信息被提供给ADIP解调部分30。
ADIP解调部分30使带通滤波器消除凹槽信息的频带,并且从带通滤波器提取摆动分量。然后,ADIP解调部分30对摆动分量执行FM解调和双相位解调,并且获得ADIP信号。所获得的ADIP扇区被提供给地址解码器32和地址解码器33。
如图10所示,当前MD系统的盘和下一代MD 1的盘的ADIP扇区号为八比特。相反地,如图12所示,ADIP扇区号为四比特。地址解码器32对当前MD系统或下一代MD 1的ADIP地址进行解码。地址解码器33对下一代MD 2的地址进行解码。
由地址解码器32或地址解码器33解码的ADIP地址被提供给驱动控制器31。驱动控制器31根据ADIP地址执行预定控制处理。凹槽信息被提供给控制主轴伺服的伺服电路27。
伺服电路27生成主轴误差信号,该主轴误差信号用来根据通过综合例如凹槽信息与再现时钟(对数据进行解码所用的PLL系统时钟)之间的相位差而获得的误差信号执行CLV伺服控制或CAV伺服控制。
另外,伺服电路27根据从RF放大器21提供的主轴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或者从驱动控制器31接收的轨道跳转命令、访问命令等生成各种类型的伺服控制信号(跟踪控制信号、聚焦控制信号、螺纹(thread)控制信号、主轴控制信号等),并且将所生成的信号输出到电机驱动器28。换句话说,伺服电路27依照前述伺服误差信号和命令执行所需处理如相位补偿处理、增益处理和目标值设置处理,并且生成各种类型的伺服控制信号。
电机驱动器28根据从伺服电路27提供的伺服控制信号生成预定伺服驱动信号。伺服驱动信号是驱动双轴机构所用的双轴驱动信号(用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的两个信号)、驱动螺纹机构所用的螺纹电机驱动信号以及驱动主轴电机29所用的主轴电机驱动信号。采用这些伺服驱动信号,执行盘90的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以及主轴电机29的CLV控制或CAV控制。
当将音频数据记录到当前MD系统的盘上时,选择器16连接到B触点。因而,ACIRC编码器14和EFM调制部分15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从音频处理部分10接收的压缩数据被提供给ACIRC编码器14。ACIRC编码器14对压缩数据进行交织,并且向其添加纠错码。然后,EFM调制部分15根据EFM调制系统对编码数据进行调制。
通过选择器16将EFM调制数据提供给磁头驱动器17。磁头18根据EFM调制数据将磁场施加到盘90上。结果,将音频轨道记录在盘90上。
当将数据记录在下一代MD 1的盘或下一代MD 2的盘时,选择器16连接到A触点。因而,RS-LDC编码器12和RLL(1-7)PP调制部分13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将高密度数据从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提供给RS-LDC编码器12。RS-LDC编码器12对高密度数据进行交织并且根据RS-LDC系统添加纠错码到交织数据。然后,RLL(1-7)PP调制部分13根据RLL(1-7)调制系统对编码数据进行调制。
通过选择器16将作为RLL(1-7)码序列的记录数据提供给磁头驱动器17。磁头18根据调制数据将磁场施加到盘90上。结果,将数据轨道记录在盘90上。
当再现或记录数据时,激光驱动器/APC 20使激光二极管发射激光。另外,激光驱动器/APC 20执行所谓的APC(自动激光功率控制)操作。
换句话说,光头19具有监测激光功率的检测器(未示出)。从检测器输出的监测信号反馈到激光驱动器/APC 20。激光驱动器/APC 20将作为监测信号获得的电流激光功率与预设激光功率进行比较,并且将差值作用于激光驱动信号,以便使从激光二极管输出的激光功率稳定于预设值。
作为激光功率,例如再现激光功率或记录激光功率的值由驱动控制器31设置到激光驱动器/APC 20的内部寄存器。
驱动控制器31根据从系统控制器9接收的命令来控制,以便执行前述访问操作、各种伺服操作、数据写入操作和数据读取操作。
图18所示的由虚线围绕且以部分A和B表示的块被构造成单芯片电路部分。
5.关于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的盘的初始化过程在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上,如上所述,除了FAT之外,还记录了UID(唯一ID)。采用所记录的UID,管理安全性。通常,在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上,当装运它们时,UID已被记录在其预定位置上。在下一代MD 1的盘上,UID记录在例如导入区域内。记录UID的位置不局限于导入区域。当在初始化盘之后UID记录在固定位置上时,可以在固定位置上预先记录UID。在下一代MD 2的盘和下一代MD 1.5的盘上,在前述BCA中预先记录UID。
相反地,在下一代MD 1的盘上,可使用当前MD系统的盘。因而,当前MD系统的很多盘已经散布,使用它们作为下一代MD 1的盘。
因而,对于已经散布而没有UID的当前MD系统的盘,形成根据该标准而规定的区域。当初始化盘时,盘驱动设备1将随机数信号记录到该区域,并且使用它作为UID。另外,该标准禁止用户访问用于UID的区域。UID不局限于随机数信号。例如,UID可以由制造者代码、机器代码、机器序列号和随机数的组合创建。另外,UID可以由制造者代码、机器代码、机器序列号和随机数至少之一的组合创建。
图19是示出下一代MD 1的盘的初始化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第一步骤S100,访问盘的预定位置。确定UID是否已被记录在预定位置上。当确定结果表示UID已被记录时,读取UID。将所读取的UID临时存储到辅助存储器5。
在步骤S100访问的位置例如为导入区域,而非下一代MD 1系统的格式的FAT区域。当盘90如同已被初始化的盘一样具有DDT时,可以访问其区域。步骤S100的处理可被省略。
在步骤S101,根据EFM调制系统记录U-TOC。将分配图2所示的告警轨道和DDT之后的轨道的信息,即记录根据1-7pp调制系统而调制的数据的区域写入到U-TOC。在下一步骤即步骤S102,将根据EFM调制系统而调制的告警轨道记录到在步骤S101在U-TOC中分配的区域内。在步骤S103,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DDT,并且对其进行记录。
在步骤S104,在不同于FAT的区域例如DDT中记录UID。当在步骤S100从盘的预定位置读取了UID并将其存储在辅助存储器5中时,记录UID。当步骤S100的确定结果表示UID未被记录在盘的预定位置上或者步骤S100的处理被省略时,根据随机数信号创建UID。记录所创建的UID。UID由例如系统控制器9创建。所创建的UID通过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提供给介质驱动器2,并且记录到盘90上。
接下来,在步骤S105,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诸如FAT的数据。换句话说,用于UID的区域是不同于FAT的区域。如上所述,下一代MD 1的盘不总是需要初始化根据FAT管理的可记录区域。
图20是示出下一代MD 2的盘和下一代MD 1.5的盘的初始化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第一步骤S110,访问盘上用于BCA的区域。确定UID是否已被记录。当确定结果表示UID已被记录时,读取UID,并且将其临时记录在例如辅助存储器5中。由于UID的记录位置在格式中是固定的,因此可以直接访问UID而无需引用盘的其他管理信息。这也适用于参照图19所述的过程。
在下一步骤S111,根据1-7pp调制系统调制DDT,并且对其进行记录。然后,在步骤S112,在不同于FAT的区域例如DDT内记录UID。此时,使用在步骤S110读取且存储在辅助存储器5中的UID。当步骤S110的确定结果表示UID未被记录在盘的预定位置上时,根据随机数信号创建UID。记录所创建的UID。UID由例如系统控制器9创建。所创建的UID通过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提供给介质驱动部分2,并且记录到盘90上。
在步骤S113,记录FAT等。换句话说,用于UID的区域是用于FAT的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另外,如上所述,对于下一代MD 2的盘,根据FAT而管理的可记录区域不被初始化。
6.关于第一音乐数据管理系统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根据FAT系统管理数据。另外,所记录的音频数据根据期望压缩系统而压缩。而且,为了包含版权所有者的权利,对音频数据进行加密。音频数据的压缩系统可以是例如ATRAC3、ATRAC5等。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压缩系统例如MP3(MPEG1音频层-3)、AAC(MPEG2高级音频编码)等。除了音频数据之外,还可以处理静止图像数据和活动图像数据。当然,由于使用FAT系统,因此可以记录和再现通用数据。另外,计算机可以读取和执行的命令可以经过编码且记录在盘上。因而,下一代MD 1或下一代MD 2可以包含可执行文件。
接下来,将描述将音频数据记录到根据下一代MD 1的规范的盘和根据下一代MD 2的规范的盘上并且从其再现音频数据的管理系统。
由于下一代MD 1系统和下一代MD 2系统允许长时间地再现高质量音乐数据,因此它们在一个盘上管理很多歌曲。另外,由于下一代MD 1和下一代MD 2系统根据FAT系统管理很多歌曲,因此这些系统具有与计算机的兼容性。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认识到虽然这些系统具有用户友好性,但是它们具有音乐数据被非法拷贝的危险,因此版权所有人的权利不能受到保护。根据本发明的管理系统考虑到这一点。
图21示出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如图21所示,在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中,在盘上创建轨道索引文件和音频数据文件。轨道索引文件和音频数据文件是根据FAT系统而管理的文件。
如图22所示,音频数据文件作为一个文件存储多首歌曲的音乐数据。FAT系统作为大型(Jumbo)文件处理音频数据文件。音频数据文件分成多个部分。音频数据被视作一组部分。
轨道索引文件是描述管理包含在音频数据文件中的音乐数据所用的各种信息的文件。如图23所示,轨道索引文件具有播放次序表、编程播放次序表、组信息表、轨道信息表、部分信息表和名称表。
播放次序表是表示缺省定义的再现次序的表。如图24所示,播放次序表存储表示信息TINF1、TINF2、...,其表示到轨道号(歌曲号)所对应的轨道信息表上的轨道描述符(图27A和图27B)的链接。轨道号是从例如“1”开始的号码。
编程播放次序表是每个用户定义了播放次序的表。如图25所示,编程播放次序表包含轨道信息PINF1、PINF2、...,其描述到轨道号的轨道描述符的链接。
如图26A和图26B所示,组信息表包含关于组的信息。组是具有连续轨道号的一组轨道(或具有一个轨道号的一个轨道)或者具有连续编程轨道号的一组轨道(或者具有一个编程轨道号的一个轨道)。如图26A所示,组信息表包含组的组描述符。如图26B所示,组描述符描述轨道起始号、轨道结束号、组名称和标志。
如图27A和图27B所示,轨道信息表包含有关每首歌曲的信息。如图27A所示,轨道信息表由轨道(歌曲)的轨道描述符组成。如图27B所示,每个轨道描述符描述编码系统、版权管理信息、内容的解密密钥信息、指向作为歌曲以其开始的入口的部分号的指针信息、艺术家名称、标题名称、原始歌曲次序信息、记录时长信息等等。作为艺术家名称和标题名称,不包含其名称,而是包含指向名称表的指针信息。编码系统表示编解码系统,并且成为解码信息。
如图28A和图28B所示,部分信息表包含根据部分号访问真实歌曲的位置的指针。如图28A所示,部分信息表由各部分的部分描述符组成。部分是整个轨道(歌曲)或一个轨道被划分的每个部分。图28B示出部分信息表的部分描述符的条目。如图28B所示,每个部分描述符描述音频数据文件的部分起始地址及其结束地址以及到下一部分的链接。
作为部分号的指针信息、名称表的指针信息和表示音频文件位置的指针信息的地址,可以使用文件的字节偏移、部分描述符号、FAT的簇号、用作记录介质的盘的物理地址等等。文件的字节偏移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偏移方法。部分指针信息是音频文件以其开始的偏移值。部分指针信息的值以预定单位(例如,字节、比特或n比特块)表示。
名称表是表示作为名称实体的字符的表。如图29A所示,名称表由多个名称槽组成。每个名称槽被链接,并且从每个表示名称的指针调用。调用名称的指针是轨道信息表的艺术家名称和标题名称、组信息表的组名称等。每个名称槽可以从多个指针调用。如图29B所示,每个名称槽由作为字符信息的名称数据、作为字符信息属性的名称类型以及链接组成。不能包含在一个名称槽中的长名称可以分成多个部分,使得它们可以包含在多个名称槽中。当名称不能包含在一个名称槽中时,包含到包含名称其余部分的名称槽的链接。
如图30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一例子中,当在播放次序表(图24)上指定要再现的轨道号时,从轨道信息表读取所链接的轨道描述符(图27A和图27B)。从轨道描述符,读取编码系统、版权管理信息、内容的解密密钥信息、指向歌曲起始部分号的指针信息、指向艺术家名称和标题名称的指针、原始歌曲次序信息、记录时长信息等等。
部分信息表(图28A和图28B)根据从轨道信息表读取的部分号信息来链接。在与来自部分信息表的轨道(歌曲)起始位置对应的部分位置处访问音频数据文件。当访问在音频数据文件的部分信息表上指定的位置处的部分的数据时,从该位置开始音频数据的再现。此时,根据从轨道信息表的轨道描述符读取的解码系统对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当音频数据经过加密时,使用从轨道描述符读取的密钥信息。
当该部分之后是另一部分时,在部分描述符中描述其链接。根据链接,连续读取部分描述符。跟踪部分描述符的链接,并且再现由部分描述符指定的位置上的部分的音频数据。结果,可以再现期望轨道(歌曲)的音频数据。
名称槽(图29A和29B)根据从轨道信息表读取的艺术家名称指针和标题名称指针从名称表调用。从名称槽读取名称数据。名称指针信息可以例如是名称槽号、FAT系统的簇号或者记录介质的物理地址。
如上所述,可以从多个指针引用名称表的名称槽。例如,可以记录相同艺术家的多首歌曲。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1所示,从多个轨道信息表引用作为艺术家名称的名称表。在图31所示的例子中,轨道描述符“1”、轨道描述符“2”和轨道描述符“4”是相同艺术家“DEF BAND”的歌曲。作为艺术家名称,引用相同的名称槽。另一方面,轨道描述符“3”、轨道描述符“5”和轨道描述符“6”是相同艺术家“GHQ GIRLS”的歌曲。作为艺术家名称,引用相同的名称槽。当可以从多个指针引用名称表的名称槽时,可以减小名称表的容量。
另外,可以采用到名称表的链接显示相同艺术家名称的信息。例如,为了显示艺术家名称“DEF BAND”的歌曲列表,回溯引用名称槽“DEF BAND”的地址的轨道描述符。在本例中,当回溯引用名称槽“DEF BAND”的地址的轨道描述符时,获得轨道描述符“1”、轨道描述符“2”和轨道描述符“4”的信息。因而,可以显示艺术家名称“DEFBAND”的歌曲列表。由于可以从多个指针引用名称表,因此不存在允许从名称表回溯轨道信息表的链接。
当记录新音频数据时,在FAT表上分配期望数目记录块例如四个或更多连续块的未用区域。当分配用于音频数据的期望数目连续记录块的区域时,可以无损地对它进行访问。
当分配了用于音频数据的区域时,在轨道信息表上分配新轨道描述符。另外,创建对音频数据进行加密所用的内容密钥。对输入音频数据进行加密。在所分配的未用区域内记录加密音频数据。将用于音频数据的区域连接到FAT文件系统上音频数据文件的最后端。
当将新音频数据连接到音频文件时,创建有关连接位置的信息。在新分配的部分描述中记录新创建的音频数据的位置信息。在新分配的轨道描述符中描述密钥信息和部分号。另外,必要时,在名称槽中描述艺术家名称、标题名称等等。在轨道描述符中描述链接艺术家名称和标题名称的指针。将轨道描述符号登记到播放次序表中。另外,更新版权管理信息。
当再现音频数据时,从播放次序表获得对应于指定轨道号的信息。获得要再现的轨道的轨道描述符。
从轨道信息表的轨道描述符获得密钥信息。另外,获得表示用于该条目数据的区域的部分描述信息(part description)。从该部分描述信息获得音频数据文件的期望音频数据部分的起始位置。从该位置获得数据。采用所获得的密钥信息对从该位置再现的数据进行解密。结果,再现音频数据。当该部分描述信息描述到另一部分的链接时,它被链接,并且重复执行相同的过程。
当在播放次序表上将具有轨道号“n”的歌曲变至轨道号“n+m”时,从播放次序表的轨道信息TINFn获得描述轨道信息的轨道描述符Dn。轨道信息TINFn+1到TINFn+m(轨道描述符号)的值均减一。将轨道描述符Dn的号码存储在轨道信息TINFn+m中。
当从播放次序表中删除具有轨道号“n”的歌曲时,从播放次序表的轨道信息TINFn获得描述轨道信息的轨道描述符Dn。播放次序表的条目TINFn+1之后的所有有效轨道描述符号均减1。另外,由于轨道“n”需要被删除,因此播放次序表中轨道“n”之后的所有轨道信息条目均减1。根据在删除轨道时所获得的轨道描述符Dn从轨道信息表获得编码系统和解密密钥。另外,获得表示用于第一音乐数据的区域的部分描述符Pn的号码。从FAT文件系统中的音频数据文件分离由部分描述符Pn指定的音频块。另外,从轨道信息表中删除轨道的轨道描述符Dn。而且,从部分信息表中删除部分描述符。从文件系统中释放(deallocate)部分描述。
例如,在图32A中,假定部分A、部分B和部分C连接在一起,并且要删除部分B。部分A和部分B共用相同音频块(和相同FAT簇),并且FAT链是连续的。另外,假定虽然在音频数据文件中部分C紧邻在部分B之前,但是这些部分在FAT表中是分开的。
在本例中,如图32B所示,当删除部分B时,可以从FAT链释放不与当前部分共用簇的两个FAT簇(变成空白区域)。换句话说,音频数据文件减至四个音频块。结果,在部分C之后记录的音频块号均减4。
可以删除部分轨道而非整个轨道。当删除部分轨道时,可以根据从轨道信息表上的部分描述符Pn获得的解密系统和解密密钥对轨道其余部分的信息进行解密。
当在播放次序表中连接轨道n和轨道n+1时,从播放次序表中的轨道信息TINFn获得描述轨道n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号Dn。另外,从播放次序表中的轨道信息TINFn+1获得描述轨道n+1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号Dm。播放次序表中TINFn+1之后的有效TINF的所有值(轨道描述符号)均减1。在编程播放次序表中搜索引用轨道描述符Dm的所有轨道,并且删除所获得的轨道。创建新加密密钥。从轨道描述符Dn提取部分描述符的列表。将从轨道描述符Dm提取的部分描述符列表连接到从轨道描述符Dn提取的部分描述符列表的最后端。
当连接轨道时,有必要比较其轨道描述符,以便检查是否不存在有关版权管理的问题。另外,有必要从轨道描述符获得部分描述符,并且确定当在FAT表中连接轨道时是否满足片断规则。而且,必要时,有必要更新指向名称表的指针。
当将轨道n分成轨道n和轨道n+1时,从播放次序表的TINFn获得描述轨道n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号Dn。另外,从播放次序表的轨道信息TINFn+1获得描述轨道n+1的轨道描述符号Dm。播放次序表的TINFn+1之后的所有有效轨道信息TINF(轨道描述符号)的值均增1。创建轨道描述符Dn的新密钥。从轨道描述符Dn中提取部分描述符列表。分配新部分描述符。将预先划分的部分描述符的内容拷贝到新部分描述符。在划分点的位置上划分描述划分点的部分描述符,并且删除紧邻在划分点之后的部分。删除划分点之后的部分描述符的链接。紧邻在划分点之后分配新部分描述符。
7.音乐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接下来,将描述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图33示出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如图33所示,在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中,在盘上创建轨道索引文件和多个音频数据文件。轨道索引文件和多个音频数据文件是根据FAT系统管理的文件。
如图34所示,音频数据文件通常在一个文件中包含一首歌曲的音乐数据。音频数据文件具有首标。该首标包含标题、解密密钥信息以及版权管理信息。另外,该首标包含索引信息。索引将一个轨道的歌曲分成多个部分。该首标包含与索引号对应的轨道划分部分的位置。索引可包含例如255个索引号。
轨道索引文件是包含管理存储在音频数据文件中的音乐数据所用的各种信息的文件。如图35所示,轨道索引文件由播放次序表、编程播放次序表、组信息表、轨道信息表和名称表组成。
播放次序表是表示缺省定义的再现次序的表。如图36所示,播放次序表存储信息TINF1、TINF2、...,其表示到轨道号(歌曲号)的轨道信息表上的轨道描述符(图39A和图39B)的链接。轨道号是从例如“1”开始的号码。
编程播放次序表是每个用户定义了播放次序的表。如图37所示,编程播放次序表包含轨道信息PINF1、PINF2、...,其描述到轨道号的轨道描述符的链接。
如图38A和图38B所示,组信息表包含关于组的信息。组是具有连续轨道号的一组轨道(或具有一个轨道号的一个轨道)或者具有连续编程轨道号的一组轨道(或者具有一个编程轨道号的一个轨道)。如图38A所示,组信息表包含组的组描述符。如图38B所示,组描述符描述轨道起始号、轨道结束号、组名称和标志。
如图39A和图39B所示,轨道信息表包含有关每首歌曲的信息。如图39A所示,轨道信息表由轨道(歌曲)的轨道描述符组成。如图39B所示,每个轨道描述符描述指向歌曲的音频数据文件的指针、索引号、艺术家名称、标题名称、原始歌曲次序信息、记录时长信息等等。作为艺术家名称和标题名称,不包含其名称,而是包含指向名称表的指针信息。
名称表是表示作为名称实体的字符的表。如图40A所示,名称表由多个名称槽组成。每个名称槽被链接,并且从每个表示名称的指针调用。调用名称的指针是轨道信息表的艺术家名称和标题名称、组信息表的组名称等。每个名称槽可以从多个指针调用。如图40B所示,每个名称槽由名称数据、名称类型以及链接组成。不能包含在一个名称槽中的长名称可以分成多个部分,使得它们可以包含在多个名称槽中。当名称不能包含在一个名称槽中时,包含到包含名称其余部分的名称槽的链接。
如图41所示,在音频数据管理系统的第二例子中,当在播放次序表(图36)上指定要再现的轨道号时,从轨道信息表读取所链接的轨道描述符(图39A和图39B)。从轨道描述符,读取指向歌曲的文件指针、索引号、指向艺术家名称和标题名称的指针、原始歌曲次序信息、记录时长信息等等。
从歌曲文件的指针访问音频数据文件。读取音频数据文件的首标信息。当音频数据经过加密时,使用从音频数据文件读取的密钥信息。再现音频数据文件。如果指定了索引号,则从首标信息检测指定索引号的位置。从索引号的位置开始再现。
根据从轨道信息表读取的艺术家名称指针和标题名称指针,从名称表调用名称槽。从名称槽读取名称数据。
当记录新音频数据时,在FAT表上分配期望数目记录块例如四个或更多连续块的未用区域。
当用于音频数据的区域已被分配时,在轨道信息表上分配新轨道描述符。另外,创建对音频数据进行加密所用的内容密钥。对输入音频数据进行加密,并且创建音频数据文件。
在新分配的轨道描述符中描述指向新创建的音频文件的指针和密钥信息。另外,必要时,在名称槽中包含艺术家名称、标题名称等等。在轨道描述符中描述链接艺术家名称和标题名称的指针。将轨道描述符号登记到播放次序表中。另外,更新版权管理信息。
当再现音频数据时,从播放次序表获得对应于指定轨道号的信息。从轨道信息表获得要再现的轨道的轨道描述符。
从轨道描述符提取作为音乐数据的音频数据的文件指针和索引号。访问音频数据文件。从该文件的首标获得密钥信息。采用所获得的密钥信息对音频数据文件的数据进行解密,并且再现音频数据。当指定了索引号时,从指定索引号的位置开始再现。
当将轨道n分成轨道n和轨道n+1时,从播放次序表的TINFn获得描述轨道n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号Dn。另外,从播放次序表的轨道信息TINFn+1获得描述轨道n+1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号Dm。播放次序表的TINFn+1之后的所有有效轨道信息TINF(轨道描述符号)的值均增1。
如图42所示,当使用索引时,可以将一个文件的数据分成多个索引区域。在音频轨道文件的首标上记录索引号和索引区域的位置。在轨道描述符Dn中描述音频数据的文件指针和索引号。在轨道描述符Dm中描述音频数据的文件指针和索引号。因而,音频文件的一个轨道的歌曲M1表面上分成两个轨道的歌曲M11和歌曲M12。
当在播放次序表中连接轨道n和轨道n+1时,从播放次序表中的轨道信息TINFn获得描述轨道n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号Dn。另外,从播放次序表中的轨道信息TINFn+1获得描述轨道n+1的信息的轨道描述符号Dm。播放次序表中TINFn+1之后的所有有效TINF值(轨道描述符号)均减1。
如图43所示,当轨道n和轨道n+1记录在相同音频数据文件中且以索引划分时,如果删除首标的索引信息,则可以连接它们。因而,两个轨道的歌曲M21和M22被连接成一个轨道的歌曲M23。
如图44所示,当轨道n是一个音频数据文件被索引划分的第二半而轨道n+1处于另一个音频数据文件的开头时,将首标添加到由索引划分的轨道n的数据。结果,创建歌曲M32的音频数据文件。删除轨道n+1的音频数据文件的首标,并且将歌曲M41的轨道n+1的音频数据连接到轨道n+1的音频数据文件。因而,两个轨道的歌曲M32和M41被连接为一个轨道的歌曲M51。
为了完成前述过程,提供了用于将首标添加到由索引划分的轨道、采用另一个加密密钥对轨道进行加密并且将由索引划分的音频数据转换成一个音频数据文件的功能以及用于删除音频数据文件的首标并且连接音频数据文件与另一音频数据文件的另一功能。
8.连接到个人计算机时盘系统的操作为了允许下一代MD 1和下一代MD 2具有与个人计算机的兼容性,这些系统使用FAT系统作为数据管理系统。因而,下一代MD 1的盘和下一代MD 2的盘可以不仅处理音频数据,而且处理由个人计算机读取和写入的计算机数据。
盘驱动设备1从盘90读取和再现音频数据。因而,考虑到便携式盘驱动设备1的可访问性,最好连续记录音频数据。另一方面,当个人计算机将数据写入到盘上时,个人计算机在盘上分配空白区域而不考虑连续性。
因而,在根据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中,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设备1通过USB集线器7连接。当将数据从个人计算机100写入到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的盘90时,一般计算机数据在盘驱动设备1侧的文件系统的控制下被写入到盘90上;音频数据在盘驱动设备1侧的文件系统的控制下被写入到盘90上。
图45A和图45B是描述在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设备1通过USB集线器7(未示出)连接的状态下根据所要写入的数据的类型转移管理权的示意图。图45A示出将一般计算机数据从个人计算机100传输到盘驱动设备1并且将其记录到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的盘90上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盘90的FAT由个人计算机100侧的屏幕上的文件系统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假定盘90是根据下一代MD 1或下一代MD 2格式化的盘。
换句话说,个人计算机100侧如同由个人计算机100管理的可移动盘一样处理与其连接的盘驱动设备1。因而,个人计算机100可以从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的盘90读取数据并且向其写入数据,以便个人计算机100从活动盘读取数据并且向其写入数据。
个人计算机100侧的文件系统可以作为OS(操作系统)的功能而被提供为安装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基本软件。众所周知,OS作为预定程序文件记录在例如个人计算机100的硬盘驱动器中。当启动个人计算机100时,读取并执行该程序文件,以便提供OS的每个功能。
图45B示出将音频数据从个人计算机100传输到盘驱动设备1并且将其记录到装载在盘驱动设备1中的盘90上的例子。例如,音频数据已被记录在例如是个人计算机100的硬盘驱动器(HDD)的记录介质上。
假定使个人计算机100根据ATRAC压缩系统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将音频数据写入到装载在盘驱动设备1中的盘90上、以及从盘90上删除音频数据的工具软件已经安装在个人计算机100中。该工具软件还具有用于引用装载在盘驱动设备1中的盘90的轨道索引文件、以及浏览记录在盘90上的轨道信息的功能。该工具软件作为程序文件记录在例如个人计算机100的HDD中。
例如,将描述在装载在盘驱动设备1中的盘90上记录个人计算机100的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音频数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前述工具软件已被启动。
首先,用户操作个人计算机100,以便将记录在HDD中的预定音频数据(称作音频数据A)记录到装载在盘驱动设备1中的盘90。根据用户操作,由工具软件输出使音频数据A记录在盘90上的写入请求命令。将写入请求命令从个人计算机100传送到盘驱动设备1。
然后,从个人计算机100的HDD读取音频数据A。安装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工具软件根据ATRAC压缩系统对音频数据A执行编码处理,并且将音频数据A转换成ATRAC压缩数据。将转换成ATRAC压缩数据的音频数据A从个人计算机100传输到盘驱动设备1。
盘驱动设备1侧从个人计算机接收写入请求命令。结果,盘驱动设备1识别转换成ATRAC压缩数据的音频数据A已从个人计算机100传输,并且所传输的数据已作为音频数据记录到盘90上。
盘驱动设备1通过USB集线器7从个人计算机100接收音频数据A。盘驱动设备1通过USB接口6和存储器传输控制器3将音频数据A发送到介质驱动部分2。当系统控制器9发送音频数据A到介质驱动部分2时,系统控制器9控制介质驱动部分2以便根据盘驱动设备1的FAT管理方法将音频数据A写入到盘90上。换句话说,根据盘驱动设备1的FAT系统将音频数据A连续写入到盘90上,使得每次作为最小记录长度将四个记录块即64千字节×4的音频数据A写入到盘90上。直到数据被完全写入到盘90上为止,根据预定协议在个人计算机100与盘驱动设备1之间交换数据、状态和命令。因而,控制数据传输速率,以便在盘驱动设备1侧的簇缓冲器4中不发生上溢和下溢。
除了前述写入请求命令之外,可以在个人计算机100侧使用的命令还有例如删除请求命令。删除请求命令是使盘驱动设备1删除装载在盘驱动设备1中的盘90上所记录的音频数据的命令。
当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设备1连接,并且盘90被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时,前述工具软件使盘驱动设备1从盘90读取轨道索引文件。从轨道索引文件读取数据,并且将其从盘驱动设备1传送到个人计算机100。个人计算机可以显示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的标题列表。
当个人计算机100试图从所显示的标题列表中删除特定音频数据(音频数据B)时,随同删除请求命令一起将表示所要删除的音频数据B的信息传送到盘驱动设备1。当盘驱动设备1接收到删除请求命令时,盘驱动设备1在盘驱动设备1本身的控制下删除所请求的音频数据B。
由于在盘驱动设备1的FAT系统的控制下删除音频数据,因此可以执行从由多首歌曲的音频数据组成的巨大文件中删除音频数据的处理。
9.记录在盘上的音频数据的拷贝限制为了保护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的版权,应当限制将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拷贝到另一记录介质等中。可以考虑,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从盘驱动设备1传输到个人计算机100并且记录在个人计算机100的HDD等中。
在本例中,假定盘90是根据下一代MD 1或下一代MD 2格式化的盘。另外,假定在安装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前述工具软件的控制下执行后面将要描述的转出(check-out)操作、转入(check-in)操作等等。
在图46所示的步骤A,将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200移动到个人计算机(PC)100。术语“移动”是指将目标音频数据200拷贝到个人计算机100且从源记录介质(盘90)删除目标音频数据的操作序列。换句话说,当移动数据时,从源处删除数据,并且将数据移动到目的地。
将数据从一个记录介质拷贝到另一个记录介质的操作并且允许拷贝次数减1的操作称作转出。相反地,从转出目的地删除数据并且将转出源的允许拷贝次数增1的操作称作转入。
当音频数据200被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时,将音频数据200(作为音频数据200’)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的记录介质,例如HDD,并且从源盘90删除音频数据200。在步骤46所示的步骤B,个人计算机100对所移动的音频数据200’设置允许转出(CO)(或预定)次数201。在本例中,允许转出(CO)次数201被设为以“@”表示的3次。换句话说,音频数据200’可以以允许转出次数201从个人计算机100转出到外部记录介质。
如果从源盘90删除了转出音频数据200,则用户可能对此感到不便。因而,将转出到个人计算机100的音频数据200’恢复到盘90。
当将音频数据200’从个人计算机100重写到源盘90时,在图46所示的步骤C,允许转出次数被消耗1次。因而,所得到的允许转出次数变成(3-1=2)次。在图46所示的步骤C,所消耗的允许转出次数以“#”表示。由于存储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音频数据200’的剩余允许转出次数为2次,因此不从个人计算机100删除音频数据200’。换句话说,存储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音频数据200’从个人计算机拷贝到盘90。在盘90上,记录作为音频数据200’的副本的音频数据200”。
允许转出次数201由轨道信息表的轨道描述符的版权管理信息管理(参见图27B)。由于轨道描述符是针对每个轨道来描述的,因此可以为每个轨道如音乐数据设置允许转出次数201。从盘90拷贝到个人计算机100的轨道描述符用作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的音频数据的控制信息。
当将音频数据从盘90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时,将与所移动的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拷贝到个人计算机100。个人计算机100根据轨道描述符管理从盘90移动的音频数据。当音频数据已被移动且记录在个人计算机100的HDD等中时,将轨道描述符中的版权管理信息的允许转出次数201设为预定次数(在本例中为3次)。
作为版权管理信息,除了允许转出次数201之外,还管理标识源转出机器的机器ID和标识已被转出的内容(音频数据)的内容ID。在图46所示的步骤C,根据与所要拷贝的音频数据对应的版权管理信息中的机器ID认证拷贝目的机器的机器ID。当版权管理信息的机器ID不匹配拷贝目的机器的机器ID时,可以禁止拷贝音频数据。
在图46所示的步骤A到C的转出过程序列中,将盘90上的音频数据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然后将其从个人计算机100重写到盘90。因而,用户应当执行复杂且麻烦的步骤。另外,由于用户需要从盘90读取音频数据的读取时间和将音频数据重写到盘90的写入时间,因此他或她可能感到时间的浪费。另外,用户不愿从盘90删除音频数据。
因而,当转出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时,前述中间步骤被省略,就像是它已被执行一样,从而仅实现图46所示的步骤C的结果。接下来,将描述该步骤的例子。该步骤由用户的单个命令如“转出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文件A的音频数据”执行。
(1)将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数据拷贝到个人计算机100的HDD。另外,使用于音频数据的管理数据部分无效,以便删除盘90上的音频数据。例如,从播放次序表中删除到对应于音频数据的轨道描述符的链接信息TINFn。另外,从编程文件次序表中删除到对应于音频数据的轨道描述符的链接信息PINFn。可选地,可以删除对应于音频数据的轨道描述符本身。因而,不能在盘90上使用音频数据。结果,音频数据已从盘90移动到个人计算机100。
(2)当在步骤(1)将音频数据拷贝到个人计算机100时,也将对应于音频数据的轨道描述符拷贝到个人计算机100的HDD。
(3)接下来,个人计算机100将与从盘90拷贝且移动的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中版权管理信息的允许转出次数设为预定次数例如三次。
(4)接下来,个人计算机100根据从盘90拷贝的轨道描述符获得所移动音频数据的内容ID。内容ID被记录为表示可以转入的音频数据的内容ID。
(5)接下来,个人计算机100从在步骤(3)设置的预定次数中将与所移动的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的版权管理信息中的允许转出次数减1。在本例中,允许转出次数变成(3-1=2)次。
(6)接下来,盘90已被装载到其中的盘驱动设备1(未示出)使与所移动的音频数据对应的轨道描述符有效。例如,恢复或重建在步骤(1)删除的链接信息TINFn和PINFn。结果,使对应于音频数据的轨道描述符有效。当在步骤(1)删除了对应于音频数据的轨道描述符时,重建轨道描述符。可选地,可以将记录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对应轨道描述符传输到盘驱动设备1,并且将其记录到盘90上。
在执行了步骤(1)到(6)之后,可以认为转出处理序列已经完成。因而,可以将音频数据从盘90拷贝到个人计算机100,同时保护音频数据的版权,并且减少用户的时间和工作量。
最好将步骤(1)到步骤(6)的音频数据拷贝操作应用于用户通过盘驱动设备1记录到盘90上的音频数据。
当转入已被转出的音频数据时,个人计算机100搜索音频数据和轨道描述符的控制信息,例如,版权管理信息,根据所获得的音频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确定,并且执行转入操作。
10.关于与库的同步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将在存储于个人计算机100中的内容库中创建的组与盘90的盘ID相互关联,使得每个盘90可以与库同步。
图47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结构的例子。点播机应用300安装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点播机应用300将从CD(致密盘)提取和/或从网络如因特网下载的内容如音乐数据存储在例如硬盘驱动器中,创建所存储内容的库,并且提供用于操作库的用户接口。另外,点播机应用300控制个人计算机100与盘驱动设备1的连接。前述工具软件的功能可以包含在点播机应用300中。
点播机应用300具有数据库管理模块301。数据库管理模块301通过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相互关联地管理标识盘90的盘ID和库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使用UID作为盘ID。后面将描述数据库管理模块301管理的组以及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
点播机应用300通过安全模块302在安装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OS 303上运行。安全模块302具有在SDMI(安全数字音乐倡议)中规定的许可遵循模块(LCM)。LCM执行点播机应用300与盘驱动设备1之间的认证处理。另外,安全模块302检查内容ID和UID的一致性。通过安全模块302在点播机应用300与盘驱动设备1之间执行交换操作。
另一方面,在盘驱动设备1中安装下一代MD驱动固件320。下一代MD驱动固件320是控制盘驱动设备1本身的操作的软件。个人计算机100控制盘驱动设备1,并且通过下一代MD设备驱动程序304在下一代MD驱动固件320与OS 303之间通信而与盘驱动设备1交换数据。
下一代MD驱动固件320可以通过例如连接个人计算机100与盘驱动设备1的电缆或者通信接口310如网络在个人计算机100侧升级版本。
另外,点播机应用300记录在记录介质如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中,并且随其提供。当将记录介质装载到个人计算机100中并且执行预定操作时,将记录在例如记录介质中的点播机应用300存储在例如个人计算机100的硬盘驱动器中。可选地,可以通过网络如因特网将点播机应用300(或者点播机应用300的安装程序)提供给个人计算机100。
接下来,将描述数据库管理模块301所管理的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该库可以设置内容组。当按照适当标准将内容与组相互关联时,可以对内容进行归类。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相互关联标识盘90的盘ID和组。作为盘ID,可以使用前述UID。
接下来,参照图48A和图48B,将简要描述由点播机应用300管理的数据库。图48A示出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的结构的例子。数据库管理模块301通过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相互关联地管理组和盘ID。作为更实际的例子,如图48A所示,组名称与盘ID、由盘ID标识的盘90的未用容量、动态标志和改变标志相互关联。另外,组名称可以与其他属性相互关联。
图48A和图48B所示的数据库的结构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子。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结构。
字段“组名称”是用于组名称的字段。用户可以通过点播机应用300设置组名称。可选地,用户可以使用点播机应用300所提供的组名称。在图48A所示的例子中,点播机应用300提供例如组名称“本周常听歌曲”和“新歌曲”(以下称作组“本周常听歌曲”和组“新歌曲”)。
字段“动态标志”描述确定当前组是否是其内容可被动态改变的动态组的动态标志。点播机应用300可以预设动态标志。可选地,用户可以设置动态标志。在图48A所示的例子中,点播机应用300将组“本周常听歌曲”和“新歌曲”预设为动态组。这些组的每一个的动态标志具有表示动态组的值。在本例中,当组的动态标志的值为“1”时,它表示该组是动态组。当组的动态标志的值为“0”时,它表示该组不是动态组。
字段“改变标志”描述确定在个人计算机100的库与盘驱动设备1同步之后直到执行下一同步处理为止当前组的内容是否发生改变的改变标志。在本例中,当组的改变标志的值为“1”时,它表示该组发生改变。当组的改变标志的值为“0”时,它表示当前组未发生改变。
另外,每个组与有关其内容的信息相互关联。可选地,组信息与库的每个内容相互关联。图48B示出用来相互关联有关内容的信息的内容数据库或内容列表的结构的例子。在内容数据库或内容列表中,标识包含在组(组名称“本周常听歌曲”)中的内容的内容ID与组名称相互关联。例如,为图48A所示的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中的动态标志值为1的每个组动态创建内容数据库或内容列表。
字段“内容ID”是用于内容ID的字段。每个内容ID具有例如128比特的数据长度。当内容由点播机应用300捕获且存储在库中时,安全模块302向内容分配内容ID。库内容可以由内容ID标识。
另外,内容属性与内容ID相互关联。在图48B所示的例子中,组的每个内容的允许CO(转出)次数、组的每个内容的累积再现次数和组内容的再现次序登记在字段“允许CO次数”、“再现次数”和“再现次序”中。内容的这些属性与字段“内容ID”中的内容ID相互关联。当然,其他信息可以与内容ID相互关联。在图48B中,内容ID与组相互关联。可选地,组可以与登记在库中的内容ID相互关联。可选地,可以根据音乐数据的前述第一管理方法或第二管理方法来管理库。
接下来,参照图49,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同步组内容的概念。在图49中,状态A和状态C表示个人计算机100侧的状态。状态B、状态D和状态E表示盘驱动设备1侧的状态(在图49中以PD便携式设备表示)。
接下来,将描述把个人计算机100侧的库的组“本周常听歌曲”转出到盘90的情况。组“本周常听歌曲”是一周内再现次数排名靠前的一组内容。因而,由于组“本周常听歌曲”是动态组,因此该组的动态标志的值设为“1”。
最初,如图49的状态A举例示出的那样,在个人计算机100侧,组“本周常听歌曲”包含轨道(1)、轨道(2)、轨道(3)和轨道(4)作为按照次序再现的内容。内容按照轨道(1)、轨道(2)、轨道(3)和轨道(4)的次序再现。
当下一代MD 1、下一代MD 1.5或下一代MD 2的盘90已被装载到其中的盘驱动设备1连接到个人计算机100时,安全模块302的LCM认证所连接的盘驱动设备1和所装载的盘90。
当盘驱动设备1和盘90分别被认证为授权设备和授权盘时,将个人计算机100的组“本周常听歌曲”的轨道(1)、轨道(2)、轨道(3)和轨道(4)转出到盘驱动设备1。将这些内容随同对应于内容的内容ID一起传输到盘驱动设备1。另外,将组名称和再现次序信息传输到盘驱动设备1。如图49的状态B举例示出的那样,将个人计算机100的组“本周常听歌曲”的内容随同对应内容ID一起记录到盘90上。另外,将组名称和再现次序反映到记录在个人计算机100中的内容。
然后,断开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设备1。用户通过个人计算机100上的点播机应用300反复再现内容。结果,每个内容的再现次数发生变化。如图49的状态C举例示出的那样,组“本周常听歌曲”的内容发生改变。在图49的状态C下,从图49的状态A下的内容中删除了轨道(1)和轨道(4)。但是,添加了轨道(5)和轨道(6)。在图49的状态C下,以轨道(3)、轨道(2)、轨道(5)和轨道(8)的次序再现内容。
在图49的状态C下,将向其转出组“本周常听歌曲”的内容的盘90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然后,连接个人计算机100和盘驱动设备1。当它们被连接时,安全模块302对盘驱动设备1和盘90执行认证处理。当点播机应用300执行认证处理时,点播机应用获得盘90的UID。在点播机应用300完成认证处理之后,点播机应用300读取盘90的信息。
根据盘ID参考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和内容数据库或内容列表,点播机应用300比较记录在盘90上的内容和库中与盘ID相互关联的组的内容。对应于比较结果,同步个人计算机100的库和盘90的内容。
在图49所示的例子中,个人计算机100上的组“本周常听歌曲”的内容的轨道(5)和轨道(8)未被记录在盘90上。另一方面,记录在盘90上的轨道(1)和轨道(4)不包含在个人计算机100的库中与盘90的盘ID相互关联的组“本周常听歌曲”内。
如图49的状态C举例示出的那样,点播机应用300将库的轨道(5)和轨道(8)转出到盘90。如图49的状态D举例示出的那样,将轨道(1)和轨道(4)转入到个人计算机100的库。另外,点播机应用300改变盘90的内容的再现次序,使得再现次序匹配个人计算机100上的组“本周常听歌曲”的内容的再现次序。
当连续执行前述过程时,如图49的状态E举例示出的那样,盘90的记录内容变得与个人计算机100侧的组“本周常听歌曲”的内容相同。结果,个人计算机100的库与盘90同步。此时,记录在盘90上的内容的内容ID变得与个人计算机100的库的内容的内容ID相同。结果,记录在盘90上的内容的内容ID与库内容的内容ID同步。
当盘90已被装载到其中的盘驱动设备1连接到个人计算机100时,自动且连续地执行从图49的状态A到状态E的过程。当用户将盘90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并且将盘驱动设备1连接到个人计算机100时,盘90可以与个人计算机100的库同步。
图50是示出用于在个人计算机100侧新创建动态组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步骤S200,将盘90已被装载到其中的盘驱动设备1连接到个人计算机100。另外,在个人计算机100(未示出)上启动点播机应用300。
在步骤S201,用户操作点播机应用300,并且选择要作为动态组从库转出的内容。用户可以使用点播机应用300预先提供的动态组,或者他或她作为动态组创建的组。当用户通过操作点播机应用300来定义新组时,他或她设置组名称,并且指定该组为动态组。
作为例子,点播机应用300在个人计算机100的显示器上显示具有组显示部分和库显示部分的库管理屏幕。用户根据在组显示部分上显示的数据设置组名称,并且指定该组为动态组。组显示部分显示例如用户设为动态组的组名称的图标。另一方面,库显示部分显示例如内容列表。用户根据在库显示部分上显示的数据选择内容,并且向该库登记所选内容。
在步骤S202,确定下一代MD 1的盘90、下一代MD 1.5的盘90或下一代MD 2的盘90是否已被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缩写为PD)中。当盘90已被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时,安全模块302读取盘90的UID,以便对盘90执行认证处理。
当盘90未被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时,例如,用户将盘90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此时,最好点播机应用300向用户警告盘90未被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并且向用户提示将盘90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当盘90被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时,安全模块读取盘90的UID,并且对盘90执行认证处理。
在步骤S203,点播机应用300获得盘90的UID。将盘ID与已在步骤S201设置的动态组相互关联。数据库管理模块301将盘ID和动态组登记到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例如,将组名称登记到前述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的字段“组名称”,并且将对应于该组的动态标志值设为“1”。
在步骤S204,将在步骤S201被选择为动态组的内容转出到盘90。换句话说,将从个人计算机100的库选择的内容随同这些内容的内容ID一起从个人计算机100传输到盘驱动设备1。此时,在个人计算机100的内容数据库中,将所传输的每个内容的允许转出次数减1。
盘驱动设备1将所传输的内容记录到所装载的盘90。当盘驱动设备1根据前述第一管理方法管理内容时,作为音频数据文件的音频块记录内容。另外,描述轨道索引文件。在个人计算机100侧在播放次序表中描述内容的再现次序。在组信息表的组描述符中描述所传输内容的轨道号。另外,在组信息表中描述在个人计算机100侧由点播机应用300设置的组名称。在轨道信息表中描述随同内容一起从个人计算机100传输的内容ID。另外,以预定方式描述部分信息表和名称表。
当盘驱动设备1根据前述第二管理方法管理内容时,以前述方式将数据记录到盘上。
在指定了新动态组并且已将其内容记录到盘90上之后,当该动态组的内容在个人计算机100侧发生改变时,将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中对应于该动态组的改变标志值设为“1”。
最好,当改变标志的值设为“1”时,改变对应于动态组的图标的指示,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该组发生了改变。
图51是示出在执行了图50所示的过程之后当将个人计算机100连接到盘驱动设备1时所执行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步骤S210,将个人计算机100连接到盘驱动设备1。在步骤S211,个人计算机100侧确定盘90是否已被装载到所连接的盘驱动设备1(缩写为PD)中。当盘90已被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时,安全模块302读取盘90的UID以便对盘90执行认证处理。
当盘90未被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时,例如,用户将盘90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此时,最好点播机应用300向用户警告盘90未被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并且向用户提示将盘90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当将盘90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时,安全模块读取盘90的UID,并且对盘90执行认证处理。
在步骤S212,例如,数据库管理模块301确定盘90的UID是否已被登记为个人计算机100的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中的盘ID,并且动态组是否已与盘ID相互关联。当盘90的盘ID未被登记到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时,或者即使盘90的盘ID已被登记到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但是当确定结果表示盘ID未与动态组相互关联时,该过程完成(未示出)。
另一方面,当盘90的盘ID已被登记到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并且盘ID已与动态组相互关联时,该流程前进到步骤S213。在步骤S213,例如,数据库管理模块301根据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确定动态组的改变标志值是否设为“1”。当确定结果表示改变标志值未被设为“1”时,该过程完成(未示出)。
当步骤S213的确定结果表示对应于动态组的改变标志值设为“1”时,例如,数据库管理模块301将个人计算机100侧的动态组的内容与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的盘90的内容进行比较。
当步骤S213的确定结果表示它们不匹配时,该流程前进到步骤S214。在步骤S214,将仅存在于盘90上的内容从盘90转入到个人计算机100。换句话说,在盘驱动设备1侧,从盘90中删除仅存在于其中的内容。另外,点播机应用300将内容数据库或内容列表中这些内容的每一个的允许转出次数增1。
然后,在步骤S215,在个人计算机100侧,将仅存在于动态组中的内容转出到盘90。换句话说,点播机应用300将内容及其对应内容ID从个人计算机100传输到盘驱动设备1。以预定方式将所传输的内容和内容ID记录到盘90上。
当盘驱动设备1根据前述第一管理方法管理内容时,作为音频文件的音频块记录这些内容。另外,描述轨道索引文件。在组信息表的组描述符中描述所传输内容的轨道号。另外,在组描述符中描述在个人计算机100侧由点播机应用300设置的组名称。在轨道信息表中描述随同内容一起从个人计算机100传输的内容ID。另外,以预定方式描述部分信息表和名称表。
另外,点播机应用300将每个内容的允许转出次数减1。
在步骤S216,改变已被转出到盘90且记录到盘90上的内容的再现次序,使得其再现次序匹配个人计算机100侧的动态组的再现次序。例如,点播机应用300将表示内容再现次序的信息从个人计算机100传输到盘驱动设备1。盘驱动设备1根据所传输的信息重写播放次序表。
然后,在步骤S217,在个人计算机100侧,将对应于动态组的改变标志的值设为“0”。结果,该过程完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连接个人计算机100侧和盘驱动设备1时,根据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中的改变标志的值自动执行用于同步库与盘90的记录内容的过程。换句话说,当连接个人计算机100侧和盘驱动设备1时,根据盘ID数据库或盘ID列表动态生成有关盘90的管理信息。
在前述例子中,在转入记录在盘90上的内容(在步骤S214)之后,个人计算机100将内容转出到盘90(在步骤S215)。可选地,在转出内容之后,可以转入记录在盘90上的内容。实际上,期望的是,在转入盘90之后,由于装载到盘驱动设备1中的盘90的有限容量而转出内容。
在前述例子中,将一个组的内容转出到盘90。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该例子。当盘90具有足够容量时,有可能将多个组的内容转出到盘90。在盘90上,可以参考组信息表识别多个组。
在这种情况下,当盘90已被装载到其中的盘驱动设备1连接到个人计算机100时,点播机应用300确定盘90的盘ID是否已被登记在ID数据库301中。另外,点播机应用300在组信息表中检查有关盘90的信息,以便确定是否存在描述作为动态组的组的组描述符。当存在描述作为动态组而转出的组的组描述符时,以前述方式同步该组的内容与库。当存在多个作为动态组而转出的组时,以前述方式同步每个组的内容与库。当然,当仅一个组的内容已被记录在盘90上时,也可以应用前述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其用于将从记录了多个内容数据的第一记录介质中选择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第二记录介质,该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记录和再现设备,用于再现各种类型的唯一于第二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并且将从第一记录介质传输的内容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第一集合创建装置,用于创建第一集合,第一集合用来相互关联记录介质标识信息与第二集合,第二集合用来根据预定规则对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进行归类;第二集合创建装置,用于创建与第一集合相互关联的第二集合;再现控制信息创建装置,用于通过第二集合创建有关内容数据的再现控制信息;以及内容传输控制装置,用于将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第二记录介质,以便根据再现控制信息将内容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其中再现控制信息根据有关第二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来创建,该记录介质标识信息由记录和再现设备再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其中内容传输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将所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传输到记录和再现设备,以便将所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其中当确定出根据从第二记录介质再现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不匹配记录在第二记录介质上的再现控制信息时,根据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将未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第二记录介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根据从第一记录介质传输到其他记录介质的每个内容数据的允许记录次数管理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并且其中当向第二记录介质传输未记录在第二记录介质上的每个内容数据时,递减每个内容数据的允许记录次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其中当向第二记录介质传输未记录在第二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时,将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传送到记录和再现设备,以便将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根据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从第二记录介质删除不根据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管理的内容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根据从第一记录介质记录到其他记录介质上的每个内容的允许记录次数管理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每个内容数据,并且其中当从第二记录介质删除每个内容数据时,递增每个内容数据的允许记录次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其中再现控制信息是用来控制内容数据再现次序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其中可以将第二记录介质装载到记录和再现设备中和从其卸载第二记录介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每当将第二记录介质装载到记录和再现设备时,创建再现控制信息。
11.一种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其用于将从记录了多个内容数据的第一记录介质中选择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由记录和再现设备将数据记录到其上并且从其再现数据的第二记录介质,该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该记录介质标识信息唯一于由记录和再现设备从其再现数据的第二记录介质;根据从第二记录介质再现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创建与第一集合相互关联的第二集合,第一集合用来相互关联记录介质标识信息与第二集合,第二集合用来根据预定规则对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进行归类;通过第二集合创建有关内容数据的再现控制信息;以及将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传输到记录和再现介质,以便根据再现控制信息将内容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其中再现控制信息根据从第二记录介质再现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来创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将所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传输到记录和再现设备,以便将所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当确定出根据从第二记录介质再现的记录介质标识信息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不匹配记录在第二记录介质上的再现控制信息时,根据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将未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第二记录介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从第一记录介质传输到其他记录介质的每个内容数据的允许记录次数管理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并且其中当向第二记录介质传输未记录在第二记录介质上的每个内容数据时,递减每个内容数据的允许记录次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当向第二记录介质传输未记录在第二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数据时,将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传送到记录和再现设备,以便将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介质上。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从第二记录介质删除不根据新创建的再现控制信息管理的内容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从第一记录介质记录到其他记录介质上的每个内容的允许记录次数管理记录在第一记录介质上的每个内容数据,并且其中当从第二记录介质删除每个内容数据时,递增每个内容数据的允许记录次数。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再现控制信息是用来控制内容数据再现次序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可以将第二记录介质装载到记录和再现设备中和从其卸载第二记录介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容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当将第二记录介质装载到记录和再现设备时,创建再现控制信息。
全文摘要
有可能容易地同步PC上的库与装载在记录/再现设备上的盘的记录内容。PC具有将其内容动态变化的动态组与包含属于该动态组的内容的盘的ID相互关联的数据库。当将PC连接到PD时,读出装载在PD上的盘ID,并且参考数据库。如果存在对应的动态组,则将该动态组与盘的记录内容进行比较。结果,将包含在动态组中但不存在于盘上的内容转出到盘上,同时将存在于盘上但不包含在动态组中的内容转入到PC中。而且,在盘上的内容中反映动态组中的内容再现次序。用户可以仅通过将PC连接到PD来同步盘的记录内容与PC上的库。
文档编号G11B27/00GK1698120SQ20048000066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9日
发明者川上高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