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读/写磁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067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读/写磁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头,尤其是指一种读/写磁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诸如磁条读写器等之类的磁记录介质读写设备有着越来越多的功能要求,这类设备也较为广泛地配置了多信道读/写磁头。为了防止相邻信道之间的电磁干扰,通常地,于相邻两信道之间设置有一电磁屏蔽片,以对相邻信道的磁头单元进行隔离。现有的电磁屏蔽片多为采用铜或者铜合金制备的单层结构,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隔离电磁干扰的目的,但其隔离效果并不突出,难以满足使用上的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现有读/写磁头所存在的各信道之间信号隔离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各信道之间信号隔离效果的读/写磁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读/写磁头,包括有读一外壳及至少二磁头单元,所述磁头单元通过一磁芯座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相邻两磁头单元之间设有一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包括有一由软磁材料制备的中板及二分别设置于所述中板两侧的由隔磁材料制备的侧板。上述读/写磁头中,所述中板采用镍或者镍合金制备,而所述侧板采用铜或者铜合金制备。上述读/写磁头中,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与磁芯座之间设置一金属压板。上述读/写磁头中,所述磁头单元包括有一写磁芯、一读磁芯及二辅磁芯,所述写磁芯与读磁芯相互对接,两者在顶端部对合处设置有一间隔片,二辅磁芯分别设置于读磁芯的两侧,且在所述辅磁芯与读磁芯的接触处设置有隔磁片,所述写磁芯上套设有一第一线架,所述第一线架上绕设有一第一电感线圈,所述第一电感线圈与插设于所述第一线架的第一接线脚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接线脚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外壳之外,所述读磁芯上套设有一第二线架,所述第二线架上绕设有一第二电感线圈,所述第二电感线圈与插设于所述第二线架上的第二接线脚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接线脚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外壳之外。上述读/写磁头中,所述写磁芯的下端部与所述读磁芯的下端部焊接。上述读/写磁头中,所述第一接线脚为Γ形,具有一竖部及一横部,所述第一电感线圈的引出线接在所述第一引线脚的横部处;所述第二接线脚为Γ形,具有一竖部及一横部,所述第二电感线圈的引出线接在所述第二引线脚的横部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屏蔽板具有一中板及分设于该中板两侧的二侧板,由软磁材料制备的中板可起到吸收磁信号的作用,而由隔磁材料制备的侧板可起到隔离磁信号的作用,这样,采用上述结构的屏蔽板,可大幅度提高读/写磁头各信道之间的电磁隔尚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参考图I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读/写磁头包括有一外壳10及多个磁头单元20,其中,该外壳10设计为下端开口、具有容置空间的大致箱状结构,其上端面为供于磁记录介质(例如银行卡)滑动的工作面100,该工作面100的中央处形成有一开口 101,多个磁头单元20通过一磁芯座30而设置于该外壳10的内部,相邻两磁头单元20之间设有一屏蔽板40,藉由该屏蔽板40的设置,以对各个磁头单元20进行隔离,防止各信道之间的信号干扰。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磁头单元20为三个,当然,读/写磁头所设置的磁头单元20并不限定于三个,其可以设置二个以上的磁头单元20。结合图5所不,该屏蔽板40包括有一由软磁材料制备的中板400及二分别设置于该中板400两侧的由隔磁材料制备的侧板401,优选地,该中板400采用镍或者镍合金制备,而侧板401则采用铜或者铜合金制备。由于该屏蔽板40具有一中板400及分设于该中板400两侧的二侧板401,由软磁材料制备的中板400可起到吸收磁信号的作用,而由隔磁材料制备的侧板401可起到隔离磁信号的作用,这样,采用上述结构的屏蔽板40,可大幅度提高读/写磁头各信道之间的电磁隔离效果。参阅图2,于外壳10的内表面与磁芯座30之间设置一金属压板50,以保证外壳10和磁芯座30之间的电气接触,提高读/写磁头的接地效果。该磁头单元20包括有一写磁芯200、一读磁芯210及二辅磁芯220,该写磁芯200与读磁芯210均设计为大致-形结构,两者相互对接,并在顶端部对合处设置有一间隔片230,二辅磁芯220分别设置于该读磁芯210的两侧,且在该辅磁芯220与读磁芯210的接触处设置有隔磁片240。该写磁芯200上套设有一第一线架201,该第一线架201上绕设有一第一电感线圈202,该第一电感线圈202与插设于该第一线架201的第一接线脚203电气连接,该第一接线脚203的一端伸出于该外壳10之外;该读磁芯210上套设有一第二线架211,该第二线架211上绕设有一第二电感线圈212,该第二电感线圈212与插设于该第二线架211上的第二接线脚213电气连接,该第二接线脚213的一端伸出于该外壳10之外。该磁头单元20的设有间隔片230的顶端部对应于该外壳10的开口 101而设置,并于该磁芯座30的内部填充环氧树脂并使之固化,从而起到固定的作用。在此实施例中,写磁芯200的下端部焊接于读磁芯210的下端部,而实现两者的对接设置。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来实现写磁芯200和读磁芯210的对接,相比于采用螺钉螺接或采用弹簧压接的方式,更能保证两者对接的可靠性。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接线脚203设计为Γ形,具有一竖部及一横部,第一电感线圈202的引出线接在第一引线脚203的横部处;第二接线脚213设计为Γ形,具有一竖部及一横部,第二电感线圈212的引出线接在第二引线脚213的横部处。这样,使得线圈的引出线深埋于外壳10之内,提高了读/写磁头的产品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读/写磁头,包括有读一外壳(10)及至少二磁头单元(20),所述磁头单元(20)通过一磁芯座(30)而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部,相邻两磁头单元(20)之间设有一屏蔽板(40),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40)包括有一由软磁材料制备的中板(400)及二分别设置于所述中板(400 )两侧的由隔磁材料制备的侧板(401)。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读/写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400)采用镍或者镍合金制备,而所述侧板(401)采用铜或者铜合金制备。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读/写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内表面与磁芯座(30)之间设置一金属压板(50)。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读/写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头单元(20)包括有一写磁芯(200)、一读磁芯(210)及二辅磁芯(220),所述写磁芯(200)与读磁芯(210)相互对接,两者在顶端部对合处设置有一间隔片(230),二辅磁芯(220)分别设置于读磁芯(210)的两侧,且在所述辅磁芯(220 )与读磁芯(210)的接触处设置有隔磁片(240 ),所述写磁芯(200 )上套设有一第一线架(201),所述第一线架(201)上绕设有一第一电感线圈(202),所述第一电感线圈(202)与插设于所述第一线架(201)的第一接线脚(203)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接线脚(203)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外壳(10)之外,所述读磁芯(210)上套设有一第二线架(211),所述第二线架(211)上绕设有一第二电感线圈(212),所述第二电感线圈(212)与插设于所述第二线架(211)上的第二接线脚(213)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接线脚(213)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外壳(10)之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写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写磁芯(200)的下端部与所述读磁芯(210)的下端部焊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写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脚(203)为Γ形,具有一竖部及一横部,所述第一电感线圈(202)的引出线接在所述第一引线脚(203)的横部处;所述第二接线脚(213)为Γ形,具有一竖部及一横部,所述第二电感线圈(212)的引出线接在所述第二引线脚(213)的横部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读/写磁头,包括有读一外壳及至少二磁头单元,所述磁头单元通过一磁芯座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相邻两磁头单元之间设有一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包括有一由软磁材料制备的中板及二分别设置于所述中板两侧的由隔磁材料制备的侧板。屏蔽板具有一中板及分设于该中板两侧的二侧板,由软磁材料制备的中板可起到吸收磁信号的作用,而由隔磁材料制备的侧板可起到隔离磁信号的作用,这样,采用上述结构的屏蔽板,可大幅度提高读/写磁头各信道之间的电磁隔离效果。
文档编号G11B5/11GK202632753SQ20122029437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
发明者刘业增, 陈炳君, 杨惠林, 陈德招 申请人:深圳粤宝电子工业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