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反复再现的录音再现装置及录音再现方法

文档序号:674141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进行反复再现的录音再现装置及录音再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录音再现装置及录音再现方法,在将录音了一定时间的素材进行反复再现的同时、对该反复再现的素材多重录音新的素材。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在将录音了一定时间的素材进行反复再现的同时、对该反复再现的素材多重录音新的素材的技术。
作为这种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11-11267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自动演奏装置,对由多个层(音轨)构成的录音区中完成事件记录的层进行反复再现,并在该反复再现中新指定的层上,进行对根据演奏操作而生成的事件进行记录的多重录音,由此制作出反复进行即兴的尝试而实施了用户所期望的音乐上的修饰的伴奏模式。
上述日本特开2011-112679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为,作为进行录音(记录)的素材,将根据演奏操作而生成的MIDI事件作为对象。另一方面,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循环录音器(loopeHloop sampler:循环采样器))的录音再现装置也被实用化,该录音再现装置为,将所采样的声音数据、声源产生的乐音数据等作为录音素材而录音一定时间,并在将其反复再现的同时陆续地多重录音新的素材而制作乐曲短句。
在上述被称为循环录音器的录音再现装置中,在未录音任何声音的无录音状态(初始状态)下,对用于取得速度的节奏引导音进行初次录音而制作循环数据。此处所述的循环数据,例如是指节奏模式等的被反复再现的录音数据。
通常,在这种录音再现装置中,具备产生点击音(节拍器音)、节奏音的功能,并进行使用了由此生成的点击音、节奏音的初次录音而制作循环数据的情况较多。因此,当不以正确的定时来进行录音的开始、停止时,则不能够制作正确速度的循环数据。换言之,存在不能够简单地制作正确速度的循环数据的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单地制作正确速度的循环数据的录音再现装置及录音再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录音再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声音数据取得单元,每当所输入的声音数据的振幅超过阈值时,就取得多个规定时间长度量的该声音数据;循环数据形成单元,将上述声音数据取得单元取得的多个声音数据连结而形成循环数据;以及反复再现单元,反复再现由上述循环数据形成单元形成的循环数据。
本发明的录音再现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声音数据取得步骤,每当所输入的声音数据的振幅超过阈值时,就取得多个规定时间长度量的该声音数据;循环数据形成步骤,将在上述声音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多个声音数据连结而形成循环数据;以及反复再现步骤,反复再现由上述循环数据形成步骤形成的循环数据。


图1是表示具备一个实施方式的录音再现装置的电子乐器100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与录音再现装置有关的操作开关的构成例的图。
图3是表示RAM14的存储器构成的存储器映像。
图4是表示主程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初次录音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无声区间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初次录音处理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A.构成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录音再现装置(循环录音器功能)的电子乐器100的整体构成的框图。在该图中,键盘10产生根据演奏操作(按键离键操作)的键接通/键切断信号、键编号及速率等演奏信息。开关部11具有配设在装置面板上的各种操作开关,并产生与被操作了的开关种类相对应的开关事件。作为本发明的主旨所涉及的操作开关,除了对成为后述的初始录音处理的动作参数的“速度(BPM值)”、“拍子”进行设定的操作开关以外,还具备录音再现装置(循环录音器功能)的操作开关。
此处,参照图2对与录音再现装置(循环录音器功能)有关的操作开关的一例进行说明。在图2中,REC/0VERDUB开关Ila为,根据按下操作而产生指示录音、原带配音(overdub)的开始/停止的事件。在该REC/0VERDUB开关Ila的附近配设有红色LEDlla-Ι。当根据REC/0VERDUB开关Ila的按下操作而成为录音待机状态时红色LEDlla-1闪烁,当成为录音状态时红色LEDlla-1点灯。
PLAY/ST0P开关Ilb根据按下操作而产生指示再现的开始/停止的事件。在该PLAY/ST0P开关Ilb的附近配设有蓝色LEDl Ib-1,该蓝色LEDllb-1在再现状态下点灯。另夕卜,在一边进行再现一边进行录音的原带配音时,上述红色LEDl Ia-1及蓝色LEDl Ib-1—起点灯。CLEAR开关Ilc根据按下操作而产生指示删除所录音的循环数据的事件。
返回图1,对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1中,CPU12根据开关部11产生的开关事件来控制装置各部。关于本发明的主旨所涉及的CPU12的特征性处理动作将随后进行详细说明。在R0M13中存储有向CPU12装载的各种程序数据。此处所述的各种程序包括后述的主程序及初次录音处理。
如图3所示,RAM14具备工作区WE、输入缓冲区IB及录音区RE。在RAM14的工作区WE中,临时存储CPU12的处理所使用的各种寄存器、标志数据。在RAM14的输入缓冲区IB中,临时存储在CPU12的控制下经由后述的输入输出部16而取入的声音数据或从声源17输出的乐音数据。RAM14的录音区RE为,具有能够一边进行读出一边进行写入的多个录音音轨,在录音时在未录音音轨上记录从上述输入缓冲区IB读出的声音数据,在再现时并列地反复读出录音完成音轨。
显示部15根据从CPU12供给的显示控制信号,对装置的动作状态、设定状态等进行画面显示。输入输出部16具有A/D转换器,在CPU12的控制下,例如将对从未图示的麦克风输入的声音信号进行采样而得到的声音数据存储到RAM14的输入缓冲区IB中、或者将从RAM14的录音区RE中的录音完成的各音轨分时地读出的声音数据输出到声音系统18。
声源17通过公知的波形存储器读出方式来构成,除了按照从键盘10供给的演奏信息来产生与CPU12产生的乐音指令(音符事件)相应的乐音数据以外,还产生按照用户指定的节奏模式的节奏音数据。声音系统18在对从声源17输出的乐音数据或从输入输出部16输出的声音数据进行了 D/A转换之后,在实施了除去无用噪声等的滤波之后进行级放大而由扬声器发声。
B.动作
接着,对上述构成的电子乐器100所具备的录音再现装置(循环录音器功能)的动作进行说明。以下,在参照图4说明了主程序之后,参照图5 图7对初次录音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
(I)主程序的动作
图4是表示主程序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Al中,进行待机直到REC/0VERDUB开关Ila被按下操作。当REC/0VERDUB开关Ila被按下操作时,上述步骤SAl的判断结果成为“是”,经由步骤SA2而执行初次录音处理。
如后述那样,在初次录音处理中,当输入数据超过阈值时开始录音,在RAM14的输入缓冲区IB中的由音节数SPLITl指定的区域中录音了一拍长度量的输入数据之后,使音节数SPLIT步进,并进行待机直到所录音的输入数据成为无声。通过反复进行这一系列处理直到所步进的音节数SPLIT的值达到“4”,由此在与音节数SPLITl SPLIT4相对应的输入缓冲区IB(I) IB(4)中分别保存有录音了一拍长度(0.5秒)量的输入数据,将这些输入缓冲区IB(I) IB(4)的输入数据,以依次连接而形成I小节量的循环数据的方式复制到RAM14的录音区RE中。
接着,在步骤SA3中转移到再现状态,该再现状态为,对在上述步骤SA2中复制到RAM14的录音区RE中的I小节量的循环数据进行反复再现。接着,在步骤SA4中,判断在再现状态下PLAY/ST0P开关Ilb是否被按下操作。当PLAY/ST0P开关Ilb被按下操作时,判断结果成为“是”,进入后述的步骤SA8,并转移到停止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再现状态下PLAY/ST0P开关Ilb未被按下操作,则上述步骤SA4的判断结果成为“否”,进入步骤SA5,并判断REC/0VERDUB开关Ila是否被按下操作。如果REC/0VERDUB开关Ila未被按下操作,则判断结果成为“否”,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A3,并维持再现状态。
与此相对,当在再现状态下REC/0VERDUB开关Ila被按下操作时,上述步骤SA5的判断结果成为“是”,而进入到步骤SA6,转移到原带配音状态,该原带配音状态为,在对初次录音的循环数据进行反复再现的同时、将新录音的输入数据向该反复再现的循环数据中进行多重录音(原带配音)。
接着,在步骤SA7中,判断在原带配音状态下PLAY/ST0P开关Ilb是否被按下操作。如果在原带配音状态下PLAY/STOP开关Ilb未被按下操作,则判断结果成为“否”,而将处理返回上述步骤SA6,维持原带配音状态。
当在原带配音状态下PLAY/ST0P开关Ilb被按下操作时,上述步骤SA7的判断结果成为“是”,而进入到步骤SA8,转移到将反复再现及原带配音停止的停止状态。
然后,在步骤SA9中,判断在停止状态下REC/0VERDUB开关Ila是否被按下操作。当REC/0VERDUB开关Ila被按下操作时,判断结果成为“是”,而将处理返回步骤SA6,恢复到原带配音状态。
如果在停止状态下REC/0VERDUB开关Ila未被按下操作,则上述步骤SA9的判断结果成为“否”,而进入到步骤SA10。在步骤SAlO中,判断在停止状态下CLEAR开关Ilc是否被按下操作。如果CLEAR开关Ilc未被按下操作,则判断结果成为“否”,而将处理返回上述步骤SA8,维持停止状态。
另一方面,当在停止状态下CLEAR开关Ilc被按下操作时,上述步骤SAlO的判断结果成为“是”,而进入到步骤SA11,在执行了将RAM14的工作区WE、输入缓冲区IB及录音区RE进行零位复位的初始化处理之后,将处理返回上述步骤SAl。
(2)初次录音处理的动作
图5是表示初次录音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当经由上述主程序的步骤SA2来执行本处理时,CPU12进入到步骤SBl,在寄存器SPLIT中存储初始值“ I ”。以下,将寄存器SPLIT的内容称为音节数SPLIT。
接着,在步骤SB2 SB3中,在将RAMl4的输入缓冲区IB初始化了之后,维持录音待机状态直到被供给超过阈值的输入数据。另外,此处所述的输入数据是成为录音对象的数据,具体是指经由输入输出部16而采样的声音数据、从声源17输出的乐音数据。通过用户操作来进行成为录音对象的输入数据的选择。
然后,当输入数据超过阈值时,步骤SB3的判断结果成为“是”,而进入到步骤SB4。在步骤SB4中开始录音动作,该录音动作为,将输入数据存储到RAM14的输入缓冲区IB中的由音节数SPLIT指定的区域中。成为录音对象的输入数据,优选为作为用于取得速度的节奏引导音而容易听到的声音、例如大鼓、小军鼓、铙钹、踩镲等的节奏音,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击掌的声音、敲击的声音。
接着,在步骤SB5中,判断从开始录音起是否经过了一拍量的时间。另外,所谓一拍量的时间,是由通过用户操作而预先设定的速度(BPM值)及拍子来决定的时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速度(BPM值)设定为“120”、4/4拍子,因此一拍量的时间成为“0.5秒”。如果从开始录音起未经过一拍量的时间(0.5秒),则上述步骤SB5的判断结果成为“否”,而将处理返回步骤SB4来继续进行录音动作。
然后,当从开始录音起经过一拍量的时间(0.5秒)时,上述步骤SB5的判断结果成为“是”,而进入到步骤SB6。在步骤SB6中,判断是否录音完成了音节数SPLIT为“4”、SPI小节量的输入数据。如果未录音完成I小节量的输入数据,则判断结果成为“否”,而进入到步骤SB7,使音节数SPLIT增量而步进。
接着,在步骤SB8中,如图6所示那样,进行待机直到所录音的输入数据成为无声的区间经过一拍量的时间(0.5秒)量。另外,此处所述的无声区间是指上述阈值一半以下的振幅级持续的期间。此外,设置这种无声区间的理由为,防止即使用户打算停止所发声的声音、但其混响声在下一个音节的录音待机中超过阈值而进入到意外的录音动作。
然后,当无声持续一拍量的时间(0.5秒)量、并由此检测到无声区间时,上述步骤SB8的判断结果成为“是”,而将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B2。以后,反复执行上述步骤SB2 SB8,直到所步进的音节数SPLIT的值达到“4”。由此,在RAM14的输入缓冲区IB中,在与音节数SPLITl SPLIT4相对应的各区域IB(I) IB(4)中,分别保存有录音了一拍长度(0.5秒)量的输入数据。
如此,当录音完成与音节数SPLITl SPLIT4相对应的输入数据时,上述步骤SB6的判断结果成为“是”,而进入到步骤SB9。在步骤SB9中,如图7所示那样,将RAM14的输入缓冲区IB(I) IB (4)中所保存的与音节数SPLITl SPLIT4相对应的输入数据,以依次连接而形成I小节量的循环数据的方式复制到RAM14的录音区RE中,而结束本处理。
如此,在初次录音处理中,当输入数据超过阈值时开始录音,在RAM14的输入缓冲区IB中的由音节数SPLIT指定的区域中录音了一拍长度量的输入数据之后,使音节数SPLIT步进,并进行待机直到所录音的输入数据成为无声。通过反复进行上述处理直到所步进的音节数SPLIT的值达到“4”,由此在与音节数SPLITl SPLIT4相对应的输入缓冲区IB(I) IB(4)中分别保存有录音了一拍长度(0.5秒)量的输入数据,将这些输入缓冲区IB(I) IB (4)的输入数据,以依次连接而形成I小节量的循环数据的方式复制到RAM14的录音区RE中。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RAM14的录音区RE中未录音任何声音的无录音状态(初始状态)下、对REC/0VERDUB开关Ila进行按下操作而供给超过阈值的输入数据时,在RAM14的输入缓冲区IB中的由音节数SPLIT指定的区域中录音了一拍长度量的输入数据之后,使音节数SPLIT步进,并进行待机直到所录音的输入数据成为无声。
通过反复进行上述处理直到所步进的音节数SPLIT的值达到“4”,由此在与音节数SPLITl SPLIT4相对应的输入缓冲区IB(I) IB(4)中分别保存有录音了一拍长度(0.5秒)量的输入数据,将这些输入缓冲区IB(I) IB(4)的输入数据,以依次连接而形成I小节量的循环数据的方式复制到RAM14的录音区RE中,因此能够简单地制作正确速度的循环数据。此外,在人声打击乐那样的应用中,可以不配合节奏而进行发声,因此还能够更简单地制作节奏模式。并且,通过音节的区分来检测无声区间,因此能够防止进行用户意外的录音。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一拍长度量的音节分为四次进行录音而制作I小节量的循环数据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成为将多拍量的音节分为多次进行录音而制作多个小节量的循环数据的形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I个音节成为预先设定的固定长度,但并非限定于此,也能够成为任意时间长度的音节。例如,如果在声音输入成为无声时、视为正录音的音节的终端,则能够成为任意时间长度的音节。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还包括本申请的专利请求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均等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录音再现装置,具备: 声音数据取得单元,每当所输入的声音数据的振幅超过阈值时,就取得多个规定时间长度量的该声音数据; 循环数据形成单元,将上述声音数据取得单元取得的多个声音数据连结而形成循环数据;以及 反复再现单元,反复再现由上述循环数据形成单元形成的循环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音再现装置,其中, 上述录音再现装置进一步具有设定速度及拍子的单元, 上述声音数据取得单元取得多个与根据上述所设定的速度及拍子而决定的拍相对应的时间长度的声音数据, 上述循环数据形成单元连结规定小节量的上述所取得的多个声音数据而形成循环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音再现装置,其中, 上述声音数据取得单元具备: 无声区间检测单元,检测当前取得中的声音数据成为无声的区间;和开始指示单元,在由该无声区间检测单元检测到当前取得中的声音数据的无声区间的情况下,指示开始取得接下来输入的声音数据。
4.一种录音再现方法,具备: 声音数据取得步骤,每当所输入的声音数据的振幅超过阈值时,就取得多个规定时间长度量的该声音数据; 循环数据形成步骤,将在上述声音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的多个声音数据连结而形成循环数据;以及 反复再现步骤,反复再现由上述循环数据形成步骤形成的循环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录音再现方法,其中, 上述录音再现方法进一步具有设定速度及拍子的步骤, 在上述声音数据取得步骤中,取得多个与根据上述所设定的速度及拍子而决定的拍相对应的时间长度的声音数据, 在上述循环数据形成步骤中,连结规定小节量的上述所取得的多个声音数据而形成循环数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录音再现方法,其中, 上述声音数据取得步骤具备: 无声区间检测步骤,检测当前取得中的声音数据成为无声的区间;和开始指示步骤,在由该无声区间检测步骤检测到当前取得中的声音数据的无声区间的情况下,指示开始取得接下来输入的声音数据。
全文摘要
进行反复再现的录音再现装置及录音再现方法,简单地制作正确速度的循环数据。CPU(12)当被供给超过阈值的输入数据时,在RAM(14)的输入缓冲区(IB)中的由音节数(SPLIT)指定的区域中录音了一拍长度量的输入数据后,使音节数(SPLIT)步进,进行待机直到录音的输入数据成为无声。反复进行这一系列处理直到音节数(SPLIT)的值达到“4”,由此在与音节数(SPLIT1~SPLIT4)相对应的输入缓冲区(IB(1)~IB(4))中分别保存有录音了一拍长度(0.5秒)量的输入数据,将这些输入数据以依次连接而形成1小节量的循环数据的方式复制到RAM(14)的录音区(RE)中,而形成循环数据。
文档编号G11B19/02GK103208296SQ20131001092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濑户口克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