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8773发布日期:2019-08-20 23:3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车载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和娱乐性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车载影音功能技术也日渐完善,由最初的模拟收音到数字收音,再到随后的车载多媒体播放器,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汽车行驶时,由于汽车的启动、转弯和刹车会导致汽车速度突变,车内的水容易泼溅至车载多媒体播放器上,液体进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内部,容易造成电路的短路或腐蚀,造成设备的损坏。此外,由于汽车行驶不平稳的特性,用户触控触摸屏时的力度难以掌握,若触摸屏安装不牢固,则可能发生屏幕的内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避免液体进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内部造成电路短路或腐蚀。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液体入口、导流槽和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前侧,所述液体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液体入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液体出口的高度;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及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且与所述主板通讯连接。

作为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沿所述导流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流肋。

作为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面框、内框、支架和散热板,所述面框扣设在所述内框上形成容纳所述显示屏模组的空间,所述内框、所述支架和所述散热板依次连接形成容纳所述主板的空间。

作为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优选方案,所述面框上设置有控制键,所述控制键的周围设置有挡水墙。

作为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体入口设置在所述面框的前侧,所述导流槽设置在所述面框内侧的底部,所述面框扣设在所述内框上时,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内框存在空隙形成所述液体出口。

作为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支架与所述主板适配。

作为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触摸面板、显示屏和显示屏电路板,所述触摸面板和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显示屏电路板通讯连接,所述显示屏电路板与所述主板通讯连接。

作为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电路板间还设置有显示屏挡板。

作为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显示屏挡板和所述显示屏之间设置有减震棉。

作为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优选方案,所述触摸面板粘接在所述显示屏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依次连通的液体入口、导流槽和液体出口,使泼溅到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液体通过导流通道排出壳体,避免液体进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内部造成电路短路或腐蚀,以适应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使用场景;通过将液体入口的高度设置为高于液体出口的高度,使泼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顺畅地流出车载多媒体播放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框内侧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框前侧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1-面框,111a-液体入口,111b-导流槽,111c-液体出口,112-导流肋,113-通讯接口,114-控制键,115-挡水墙,12-内框,13-支架,131-上支架,132-下支架,14-散热板,151-左支架,152-右支架,

2-主板,21-功放器,

3-显示屏模组,31-触摸面板,311-双面胶,32-显示屏,33-显示屏挡板,331-支撑筋,332-减震棉,34-显示屏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多媒体播放器,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包括壳体、主板2和显示屏模组3。主板2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壳体前侧设置有开口,显示屏模组3设置在壳体的开口处,显示屏模组3与主板2通讯连接。具体而言,壳体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面框11、内框12、支架13和散热板14,面框11扣设在内框12上形成容纳显示屏模组3的空间,内框12、支架13和散热板14依次连接形成容纳主板2的空间。

汽车行驶时,由于汽车的启动、转弯和刹车会导致汽车速度突变,车内的水容易泼溅至车载多媒体播放器上,液体进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内部,容易造成电路的短路或腐蚀,造成设备的损坏。为解决这一问题,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可以设置有导流通道,该导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液体入口111a、导流槽111b和液体出口111c。液体依次流经液体入口111a、导流槽111b和液体出口111c,并由液体出口111c排出,避免液体进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内部造成主板2和显示屏模组3中的电路短路或腐蚀。液体入口111a的高度可以高于液体出口111c的高度,有利于液体在重力作用下由液体入口111a顺畅地经导流槽111b流至液体出口111c,排出壳体。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面框11的前侧开设有液体入口111a,液体入口111a贯穿面框11的前板;导流槽111b设置在面框11内侧的底部,面框11扣设在内框12上时,导流槽111b与内框12存在空隙,形成液体出口111c。导流槽111b可以设置为倾斜槽,导流槽111b靠近液体入口111a的高度高于导流槽111b靠近液体出口111c的高度,以使液体更容易地由导流通道排出壳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壳体底部设置有竖直开设的液体出口111c,液体出口111c贯穿面框11的底板,且其他能够实现液体依次流经液体入口111a、导流槽111b和液体出口111c,并由液体出口111c排出壳体的结构均可以被采用。导流槽111b的两侧均设置有沿导流槽111b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流肋112。通过设置导流肋112,能够使液体沿导流槽111b流出壳体,避免液体溢出导流槽111b,流至壳体的其他位置。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导流通道的导流效果,面框11前侧还可以设置有凹槽,液体入口111a与凹槽连通,且位于凹槽的最低处,液体滴溅至面框11后,由凹槽流至液体入口111a,并通过导流通道排出车载多媒体播放器。

为了方便用户控制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面框11前侧还可以设置有控制键114,包括旋钮和按键,控制键114卡接在面框11上,且与显示屏模组3相连。具体而言,控制键114和面框11中的一个设置有导向筋,另一个设置有与导向筋配合的导向槽,导向筋和导向槽的配合长度为9mm以上,导向筋与导向槽一侧的间隙为0.03mm。通过设置导向筋和导向槽,可以实现较高的定位效果,增加车载多媒体播放器整体的美观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播放器的防水效果,避免液体通过控制键114与面框11的间隙进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内部造成主板2和显示屏模组3中的电路短路或腐蚀,控制键114的周围还可以设置有挡水墙115。挡水墙115沿控制键114的周向环绕在控制键114的周围。本实施例中,挡水墙115的高度和宽度均为0.5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水墙115的尺寸也可以根据面框11的结构和尺寸设计。

为了使车载多媒体播放器能够与手机等移动通讯类设备或存储设备相连,实现数据的传递,面框11前侧还设置有通讯接口113。该通讯接口113外侧还设置有翻盖,通过设置翻盖,可以防止液体和灰尘通过通讯接口113进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

继续参照图1,显示屏模组3包括依次设置的触摸面板31、显示屏32和显示屏电路板34,触摸面板31和显示屏32均与显示屏电路板34通讯连接,显示屏电路板34与主板2通讯连接。本实施例中,触摸面板31、显示屏32、显示屏电路板34和主板2均可以通过柔性扁平电缆连接以实现信号的传递,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他能够实现通讯连接的方式均可以被采用。

触摸面板31为触摸控制的物理媒介,当有用户触碰触摸面板31时,触摸面板31内的触摸电路产生相应的变化,并由触摸电路读取转化成触摸信号,输出至显示屏电路板34。触摸面板31与显示屏电路板34配合实现触摸控制功能。通过设置触摸面板31能够进一步方便用户的操作,将用户的命令输入至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置控制键114和触摸面板31中的一个,仅通过其中一种方式实现用户对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控制。显示屏电路板34还能够实现显示屏32驱动、图形界面生成与处理等功能。显示屏电路板34将信号输出至显示屏32,显示屏32为显示图形化操作界面,能够显示视频、影像等内容。通过显示屏电路板34与显示屏32的配合实现视频、影像的输出。此外,显示屏电路板34还具有音视频文件解码、播放控制等功能。主板2上设置有功放器21,通过显示屏32与主板2配合,可以实现音频的输出。

触摸面板31粘接在显示屏32上。本实施例中,沿触摸面板31和显示屏32的边缘设置有双面胶311,触摸面板31通过位于边缘的双面胶311粘接在显示屏32上,触摸面板31与显示屏32的中心区域存在一定的间隙。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工作时,显示屏32产生的光线依次穿过触摸面板31与显示屏32的中心区域的间隙和触摸面板31,光的传递过程中发生光的折射,容易造成显示屏32显示带有重影的影像。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尽量减小双面胶311的厚度,以减小触摸面板31与显示屏32的中心区域的间隙。本实施例中,双面胶311的厚度为0.1mm,能够有效的避免影像重影,避免用户感到眼晕。此外,通过减小双面胶311厚度,也有利于减小贴合触摸面板31和显示屏32时,二者之间空气对流,降低灰尘进入触摸面板31与显示屏32的中心区域间隙的可能,提高产品良率,减少返工。

由于汽车行驶不平稳的特性,用户触控触摸面板31时的力度难以掌握,若触摸屏安装不牢固,则可能发生触摸面板31、显示屏32的变形和松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面框11内侧设置有屏幕定位结构,显示屏32与显示屏电路板34间还设置有显示屏挡板33。通过设置屏幕定位结构可以实现对触摸面板31和显示屏32在面框11内的位置定位,避免触摸面板31和显示屏32沿平行于面框11的方向晃动。通过设置显示屏挡板33能够将触摸面板31和显示屏32固定至面框11上,避免触摸面板31和显示屏32沿垂直于面框11的方向晃动。显示屏挡板33和面框1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具有拆装方便、连接紧固的优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屏挡板33和面框11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以实现二者的紧固连接,且方便触摸面板31和显示屏32的维修和更换。

显示屏挡板33采用1010钢制成,1010钢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不易在冲击下变形。此外,显示屏挡板33还可以设置有支撑筋331,通过设置支撑筋331进一步提高显示屏挡板33的结构强度,减小显示屏挡板33变形。本实施例中沿水平方向设置两个支撑筋331,支撑筋331可以通过冲压等方式一体成型,该支撑筋331朝向显示屏电路板34的一侧凸出,朝向显示屏32的一侧凹陷,冲压成型的支撑筋331加工工艺简单,效果好。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内的震动环境对显示屏模组3的冲击,同时避免用户使用不当对显示屏模组3的损伤,显示屏挡板33和显示屏32之间设置有减震棉332。减震棉332的一侧粘接在显示屏挡板33上,另一侧与显示屏32抵接,以稳定显示屏32和触摸面板31。减震棉332采用架桥发泡棉制作,减震棉332的厚度为2.5mm,在将减震棉332粘接在显示屏挡板33上之前可以对减震棉332预压,使减震棉332的厚度减小至2mm,以提高减震棉332的硬度,使触摸膜片牢牢的顶住贴着前面框11,保证抗震性能,且不会在被按压时塌陷进去。

支架13包括上支架131和下支架132,上支架131和下支架13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下支架132与主板2适配,且设置有主板2定位结构,主板2与下支架132可以为螺纹连接。由于下支架132需要固定主板2,当需要变更主板2的尺寸和结构时,只需要调整下支架132即可,上支架131可以制造为标准件,节省制造成本。

散热板14盖设在支架13上,且与支架13的形状适配,当上支架131与下支架132的宽度不同时,散热板14也对应设置为阶梯型。阶梯型的散热板14有利于增大散热面积,改善散热效果。散热板14可以采用铜合金、铝合金等散热性好的材料,有效地提高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散热性能。散热板14上开设通孔,电缆可以由通孔穿过散热板14并连接至主板2。通孔与主板2的电路元件相对设置,有利于电路元件的散热。

连接该车载多媒体播放器时,可以将触摸面板31、显示屏32和显示屏挡板33固定在面框11内,随后将显示屏电路板34安装在面框11上,并安装内框12固定显示屏模组3。将主板2安装在支架13中,并将散热板14连接到支架13上。随后将内框12固定至支架13,实现前后两个部分的连接。为了使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连接更加可靠,壳体还包括左支架151和右支架152,将内框12固定至支架13后,可以将左支架151和右支架152连接至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的两侧。左支架151和右支架152还可以起到将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固定在汽车内的作用。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