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跌落砸开的固态硬盘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9220发布日期:2020-04-21 17:53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跌落砸开的固态硬盘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跌落砸开的固态硬盘盒。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目前的固态硬盘盒包括外壳和底盖,外壳四周内墙设有凹槽,底盖设有凸台,通过凸台嵌入凹槽内使的外壳和底盖安装在一起,电路板安装于外壳和底盖之间。

目前技术的缺陷是:1.外壳四周内墙上的凹槽所对应的外部有缩水、水印及颜色有差异,影响产品美观。2.安装不牢固,不防跌落松开,产品部件分开,容易造成产品损坏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跌落砸开的固态硬盘盒,包括外壳、底盖、电路板,所述外壳与所述底盖安装在一起,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盖之间,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多个卯孔,所述底盖内表面设有多个榫勾,多个所述榫勾分别嵌入多个所述卯孔中,从而使所述底盖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设有转接插座,所述外壳顶部为敞开式,所述外壳端部设有开口,所述底盖安装于所述外壳顶部,所述转接插座位于所述外壳的开口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设有多个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开有孔以形成所述卯孔,所述第一挡片位置临近所述外壳内端面,所述第一挡片与所述外壳内端面之间具有间隙以供所述榫勾插入后与所述卯孔卡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设有多个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位置临近所述外壳内端面,所述第二挡片与所述外壳内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挡片与所述外壳内端面之间的间隙形成凹卯,所述底盖设有多个榫头,多个所述榫头分别嵌入多个所述凹卯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外壳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榫头上端面两侧成倒角,所述榫勾呈7字形,且所述榫勾上端面设计成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挡片顶部和所述第二挡片顶部为底盖支承面,所述底盖位于所述底盖支承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设有电路板支撑面和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支撑面上,所述电路板设有定位孔,所述底盖设有空心柱,所述电路板压在所述电路板支撑面上,所述定位柱穿所述定位孔伸入所述空心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外壳端部之间形成线路板安装区域,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线路板安装区域内,所述电路板支撑面和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线路板安装区域,所述第二加强筋和所述第三加强筋平行排列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外壳另一端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设有顶面螺丝孔和侧面螺丝孔,所述顶面螺丝孔和所述侧面螺丝孔相通,所述底盖设有螺丝柱避空区,所述底盖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时,所述螺丝柱避空区避开所述顶面螺丝孔,通过第一螺丝柱插入所述顶面螺丝孔内,通过第一螺丝柱的螺帽压紧所述底盖,通过第二螺丝柱旋入所述侧面螺丝孔内锁紧所述第一螺丝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榫卯的结构方式设计,安装速度快,劳动强度低,防震性强,跌落不易开裂。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的底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盖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盖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底盖;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10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跌落砸开的固态硬盘盒,包括外壳100、底盖200、电路板300,所述外壳100与所述底盖200安装在一起,所述电路板300安装于所述外壳100和所述底盖200之间,所述外壳100内部设有多个卯孔101,所述底盖200内表面设有多个榫勾201,多个所述榫勾201分别嵌入多个所述卯孔101中,从而使所述底盖200固定在所述外壳100上。

榫勾201在组装时镶入卯孔101里相互紧扣,使产品跌落不会松开、散件、损坏或报废。

电路板300为pcba板。

所述电路板300设有转接插座301,所述外壳100顶部为敞开式,所述外壳100端部设有开口102,所述底盖200安装于所述外壳100顶部,所述转接插座301位于所述外壳100的开口102位置。

所述外壳100设有多个第一挡片103,所述第一挡片103开有孔以形成所述卯孔101,所述第一挡片103位置临近所述外壳100内端面,所述第一挡片103与所述外壳100内端面之间具有间隙以供所述榫勾201插入后与所述卯孔101卡紧。

所述外壳100设有多个第二挡片104,所述第二挡片104位置临近所述外壳100内端面,所述第二挡片104与所述外壳100内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挡片104与所述外壳100内端面之间的间隙形成凹卯105,所述底盖200设有多个榫头202,多个所述榫头202分别嵌入多个所述凹卯105中。

榫头202插入凹卯105中,形成榫卯结合成一个整体。

位于所述外壳100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挡片103和所述第二挡片104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榫头202上端面两侧成倒角,用于组装时,减小阻力。榫头202的高度略低于凹卯105的深度。

所述榫勾201呈7字形,且所述榫勾201上端面设计成三角形,在组装时减少阻力。

所述第一挡片103顶部和所述第二挡片104顶部为底盖支承面106,所述底盖200位于所述底盖支承面106上。

所述外壳100设有电路板支撑面107和定位柱108,所述定位柱108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支撑面107上,所述电路板300设有定位孔302,所述底盖200设有空心柱203,所述电路板300压在所述电路板支撑面107上,所述定位柱108穿所述定位孔302伸入所述空心柱203内。

所述外壳设100有第一加强筋109、第二加强筋110和第三加强筋111,所述第一加强筋109与所述外壳100端部之间形成线路板安装区域112,所述电路板300位于所述线路板安装区域112内,所述电路板支撑面107和所述定位柱108设于所述线路板安装区域112,所述第二加强筋110和所述第三加强筋111平行排列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09与所述外壳100另一端部之间。

所述外壳100设有顶面螺丝孔113和侧面螺丝孔114,所述顶面螺丝孔113和所述侧面螺丝孔114相通,所述底盖200设有螺丝柱避空区204,所述底盖200安装在所述外壳100上时,所述螺丝柱避空区204避开所述顶面螺丝孔113,通过第一螺丝柱插入所述顶面螺丝孔113内,通过第一螺丝柱的螺帽压紧所述底盖200,通过第二螺丝柱旋入所述侧面螺丝孔114内锁紧所述第一螺丝柱。

本实用新型采用榫卯的结构方式设计,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塑性外壳100四周墙壁注塑均匀,外观美观。

本实用新型采用榫卯的结构方式设计,安装速度快,劳动强度低,防震性强,跌落不易开裂。防止人为恶心意破坏(一旦人为打开,外壳报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