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容量光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671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大容量光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盘的结构,尤其是一种大容量的光盘。目前,随着高科技迅速发展,光盘作为存储信息的介质,由于其存储容量大等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存储各类数据,如图像、声音及其它信息等。现有的VCD光盘其容量比DVD光盘低,同时图像解析度也较低,但是DVD光盘的成本较高,其相应的读取设备也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并且DVD机的图像解析度远远高于一般电视机的分辩率,所以无法在一般电视机上表现出DVD机图像的解析度,因此其而不适于一般家庭等场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提供一种大容量的光盘,其基本容量可达1.7G。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一般电视机上,使用本新型大容量光盘在改进的VCD机上输出的图像质量效果与DVD机一样,而并不增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使单片本新型光盘具有相当于两片VCD光盘的信息存储量,由此可降低存储信息的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大容量光盘,其外部尺寸同现有的VCD光盘,表面上刻有多个记录轨迹,其上记录有数据。其轨迹间距在1.10~1.30μm之间,最小pit长度为0.3~0.5μm,最大pit长度为1.3~1.8μm。所述数据可被记录成为压刻压痕。本实用新型成本较低,容量较大,其应用于VCD机时的输出图像的效果与DVD机一样,但成本比DVD机低许多,并且其生产制造十分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参见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它是在CD-ROM(VCD)光盘基础上的一种改进型光盘。本光盘具有多道记录轨迹。其在表面1上,记录轨迹间距为1.2μm(1.10~1.30μm范围内),刻痕2的最小Pit长度为0.46μm(0.3~0.5μm范围内),最大Pit长度为1.5μm(13~1.8μm范围内),容量为1.7G,比一般CD-ROM(VCD)光盘的容量大1.6倍。本实用新型可在目前的CD-ROM(VCD)光盘生产设备上生产。在目前的CD-ROM(VCD)光盘读取装置上作一些不必变动硬件设备的改进,即可读取本实用新型存储的数据。其可存储120分钟的活动图像(528×480)及声音信号。目前一般电视机的分辩率为500×300。本实用新型应用于VCD机时,由于光轨间距、最小Pit及最大Pit的物理尺寸作缩小,因此可以记录图像的数据容量大大增加,图像可被描述的十分细致,使得输出图像的解析度达到528×480(480为240点内插点),高于一般电视机的分辩率,所以能达到在一般电视机上可表现的最佳图像质量。而目前VCD机的输出图像的解析度只有352×240,所以图像质量比较低。DVD机的输出图像的解析度为704×480,远远高于一般电视机的分辩率,所以在一般电视机上能表现的图像的解析度只有500×300。由此可见,在一般电视机上,本实用新型应用于VCD机时的输出图像的表现与DVD机一样。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存放各类数据,如图像、声音及其它信息的记录。现有的单片VCD光盘存储信息量为650M,播放时间为74分钟,输出图像解析度为325×240。单片本新型光盘存储信息量为1.7G,播放时间为135分钟,输出图像解析度为528×480。现有的VCD光盘与本新型大容量光盘的结构对比如下</tables>本实用新型应用效果与其它产品的对比</tables>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大容量光盘,其外部尺寸同现有的VCD光盘,表面上刻有多个记录轨迹,其上记录有数据,其特征在于其轨迹间距在1.10~1.30μm之间,最小pit长度为0.3~0.5μm,最大pit长度为1.3~1.8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容量光盘,其特征在于数据可被记录成为压刻压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大容量光盘,其外部尺寸同现有的VCD光盘,表面上刻有多个记录轨迹,其上记录有数据。其轨迹间距在1.10~1.30μm之间,最小pit长度为0.3~0.5μm,最大pit长度为1.3~1.8μm,数据可被记录成为压刻压痕。本实用新型成本较低,容量较大,其应用于VCD机时,在一般电视机上的输出图像的效果与DCD机一样,但成本比DVD机低许多,并且其生产制造十分方便。文档编号G11B7/24GK2296058SQ9721895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申请日期1997年6月9日优先权日1997年6月9日发明者方维行申请人:方维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