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和将数据写入光盘或从光盘读出的光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1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和将数据写入光盘或从光盘读出的光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在该光盘上可记录数据並能通过该光盘再现数据;一种盘驱动装置,用于把数据写入光盘和从光盘上读出数据。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在该光盘中能把数据追加写入到一个只读型光盘上;还涉及到一种驱动装置,用于把数据写入此光盘並能从光盘中读出数据。作为一种能储存大量数据的外部存储器,应对使用只读型光盘(下文中称作R/O盘)的光盘驱动装置给予注意。在所述的只读型光盘中,数据以亚微米级凹槽和凸槽的形式记录到盘形塑料材料上,並通过用大约1μm直径的激光束照射来再现数据。
该R/O盘用以下方式构成。在由聚碳酸酯或类似物制成的厚度约1.2mm的塑料树脂上形成由数据调制的亚微米级凹槽和凸槽。由铝或类似物制成的反射层被蒸镀在塑料树脂的表面,然后把保护层涂覆在该反射层上。虽然R/O盘有12Cm直径和数百兆信息组的存储容量,但是不能记录追加的数据。
这样一种R/O盘的各种用途和应用被认为应归功于诸如存储容量大,能进行随机存取,能容易地生产大量的复制盘,而且成本低等各种优点。例如,R/O盘能用作一种盘,在这种盘中可储存供数据库或字码处理机使用的字典或铅字模;或作为一种盘,该盘中储存计算机的程序或操作方式。
然而,上述的R/O盘是只读型的,並且只能在特殊工厂里生产。因而,对于用户来说,要想通过在供给R/O盘的数据库或字码处理机的字典或铅字模上追加他优先选用的额外数据来使用该盘是不可能的。另外,不能为修正程序中的缺陷而添加补码。因而,R/O盘有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受到限制的问题。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在这种光盘中,用户能够把追加数据记录到R/O盘上,而且,从这种光盘上用户能在只读区中以及在数据记录区中完全再现这种数据。同时,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用于把数据写入光盘和从光盘中将数据读出。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光盘以下列方式构成。即,在整个记录道中铺设记录材料,而且在记录道上划分多个扇形区,一个扇形区具有该扇形区的扇形区标识符和数据段部分,在扇形区标识符中记录了地址信息,数据段部分用于记录数据。具有只读区或数据记录/再现区特征的数据段识别标记记录在相应的扇形区标识符中。在这种光盘中,数据段识别标记可被检测出,並能在检测数据段识别标记的基础上对现行扇形区的种类加以区分。这样,便能防止把数据误记录入只读区。再现数据信号的波形均衡性和双钳位电平能按照数据再现的需要进行控制。伺服回路的增益能够调整。检索记录道的操作能稳定地完成。
图1(a)和图1(b)分别是按照本发明所述光盘实施例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2表示该实施例的信号排列方式;
图3是该实施例中光盘记录道的放大剖视图和对应的再现信号波形;
图4是本发明中光盘盒实施例的外部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光盘驱动装置的写入保护(能或不能)电路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光盘驱动装置的写入保护(能或不能)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7示范性地表示本发明中光盘记录道的分配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中,用于在光盘上完成数据再现的数据读出电路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9是该实施例中光检测系统和伺服系统的方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光盘驱动装置的伺服电路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1是该实施例中的光检测系统、伺服系统和检索系统的方框图;以及图12(a)和图12(b)分别是本发明中光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1表示本发明中光盘的一个实施例的外部视图。图1(a)是光盘的平面视图,图1(b)是沿图1(a)中A-A′线的剖视图。在图1中,标号1代表光盘;2是中心孔,用来把光盘连接到盘马达上;3表示由扇形区组成的多个记录道的数据记录区,所述扇形区具有未记录数据的数据段部分DF;4是由扇形区组成的多个记录道的数据只读区,所述扇形区具有预先已记录数据的数据段部分DF;5是由聚碳酸酯树脂或类似物制成的盘衬;6是在盘衬中形成的槽状记录道;6a是数据记录区;6b是数据只读区;7是记录材料,在该材料中利用激光束可对信号进行光或热记录;8是防护层,用来保护记录材料7。S0,S1,S2,……,Sn代表扇形区;ID代表扇形区标识符部分,其中记录了扇形区S0到Sn的地址信息;DF表示用于记录数据的数据段部分。
光盘1按下列方式构成。槽形记录道6在盘衬5中形成。每个记录道分成多个扇形区,这些扇形区包括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和数据段部分DF。记录材料7均匀地蒸镀在带有记录道6的盘衬5上,以便盖住盘的整个表面。
通过把大功率的记录激光束照射到在数据记录区3中的记录材料7上,随着反射或孔的排列形式的变化,能够把光束信号记录在数据记录区内。如果记录材料7是一种磁光材料,那么通过磁畴的变换能够读出由法拉弟效应引起的以反射光的偏振波阵面的转动为基础的记录信号。在数据只读区4中,记录材料7起反射膜的作用,以便反射小功率的读出激光束。
如上所述,按照该实施例,只要在数据只读区4和数据记录区3中形成同样的记录材料7,就能很容易地制造出带有可进行记录扇形区的只读型光盘。
图2是一个解释性的数据段识别标记F(F1,F2)图,该标记位于上述实施例中光盘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中。
在该图里,图2(a)表示数据只读区4的扇形区安排格式。在数据只读区4中,数据以凹的和凸的形式记录在数据段部分DF中。图2(b)是数据记录区3的扇形区安排格式。在数据记录区3中,数据段部分DF是等深度的槽形记录道段。图2(c)表示在数据只读区4中的地址ADR,数据段识别标记F1和误差检测码CRC的实例。图2(d)表示在数据记录区3中的地址ADR,数据段识别标记F2和误差检测码CRC的实例。
在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中,PR代表再现一个时钟脉冲的前同步信号;AM是指示地址信息启动的地址标记;ADR是地址;F2是具有数据记录区3特征的数据段识别标记;F1是具有数据只读区4特征的数据段识别标记;CRC是误差检测码,比如循环冗余码或类似码;PO是后同步信号。G1和G2代表间隙,为了吸收光盘转动时的波动,在该间隙中不记录信息。
在数据段部分DF中,SYNC代表再现时钟脉冲的时钟脉冲同步信号;DM是有数据启动特征的数据标记;DATA指数据;ECC代表误差检测修正码;RESYNC代表RE-SYNC模,用于数据解调的字码同步。
地址ADR包括记录道地址信息的两个信息组;一个记录道地址(高信息组)TA(H);一个记录道地址(低信息组)TA(L);扇形区地址信息SA。根据图2所示的例子进行的过程将在下面叙述。
当光盘驱动装置读出任意一个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时,数据段识别标记F就会如图2(c)或(d)所指出的那样被检测出,例如F1=1或F2=0。光盘驱动装置立即就知道该扇形区是属于数据只读区4还是数据记录区3,並完成诸如防止数据误写、再现信号波形的均衡性、伺服回路增益的优选和所期望的记录道检索的稳定性等的控制,这些将在下文进行解释。
图3是上述实施例中光盘记录道的放大剖面图。图3(a)表示在数据只读区4中,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间隙G1和数据段部分DF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b)表示在数据记录区中,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间隙G1和数据段部分DF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c)是在图3(b)的数据记录区中再现信号的波形图。
在图3中,数据只读区4和数据记录区3中的记录道是用同样的记录材料7构成的。扇形区的地址信息通过凹槽和凸槽P形成在每个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另外,在数据只读区4中的数据段部分DF里,通过类似于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的凹槽和凸槽P来形成数据。在数据记录区3中,数据段部分DF是等深度的槽。其中,由用户记录的数据以点D的形式记录在记录材料7中。点D反映了诸如反射的变化,磁畴的变化,孔或类似物的变化等。
如图3(c)所示,槽部分P的再现幅度A1不同于点部分D的再现幅度A2。当蒸镀的相变记录材料使得槽的深度等于波长的1/8时,一般说来反射满足下列关系即,点部分的反射>台部分的反射>槽部分的反射。另一方面,由于点部分和台部分的光特性不同,所以再现信号的频率特性也可能不同。因而,波形均衡度和双钳位电平需要按照数据记录区3和数据只读区4来控制。
由于区域3和区域4由同样的记录材料7构成,所以没有必要象传统的光盘那样在区域4中单独设置诸如铝或类似物构成的反射层和在区域3设置记录材料7。因此,不需要在区域3和区域4之间的边界处专门设置无记录数据的缓冲部分。
图4是本发明中光盘盒一个实施例的外部视图。在图4中,标号10代表盒;11是一个窗口活门,该窗口是为了把激光束射到光盘1上以便进行记录和再现而设置的;12是盘标识符,用来识别盘的种类,例如R/O(只读)型、WO(写入一次)型、WE(可清除)型等等;13是写入保护选择开关,用来使数据写入光盘1的数据记录区3的功能被置于许可/阻止挡位。
图5表示一个写入保护电路实施例的方框图。该电路可许可/阻止把数据写入本发明光盘驱动装置的光盘中。
标号14代表盘标识符检测部件,该部件用于检测盒的盘标识符12;15是写入保护选择开关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写入保护选择开关13的置位情况,並输出一个写入保护检测信号101;16是地址读出部件,该部件能从一个现行扇形区的扇形区标识符ID上读出地址信息,並输出一个数据段识别标记信号102;17是译码部件,用来翻译盘标识符检测部件的输出和产生R/O盘检测信号100;18和19为双输入与非门;21是反向器;20和22是与门;23是激光器驱动部件;24是半导体激光器。
如图5所示光盘驱动装置的工作过程和图1和图4所示光盘1和盒10的使用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当R/O盘1的盒10置入光盘驱动装置时,盘标识符检测部件14读出盒10的盘标识符12,並且通过译码部件17进行译码,然后输出R/O盘检测信号100。另一方面,选择开关检测部件15读出盒10的写入保护选择开关13的置位状态,並输出写入保护检测信号101。此外,地址读出部件16通过激光束读出光盘1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並输出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的数据段识别标记作为数据段识别标记信号102。当信号102是有效的而且指向数据只读区4时,与非门18的输出由于信号100和102的作用而成为低电平,因此,使写入保护信号103作为与门20的输出也成为有效的(低电平)。由于信号103处于低电平,通过与门22的作用,写入数据信号104作为对激光驱动电路23的输入而成为无效的,所以半导体激光器24不产生读出的功率输出。
当标记信号102无效並指向数据记录区3时,如果信号101指示阻止写入,因而置作为与门20输出的写入保护信号103成为有效(低电平)时,由于写入保护检测信号101以及信号102经反向器21反向的信号的作用,使与非门19的输出被置于低电平。这样,就防止了半导体激光器24产生上述数据只读区4那样读出的功率输出。
如果检测信号101指示许可写入,与非门的输出19成为高电平,因此使作为与门20输出的信号103成为无效(高电平)。这样,写入数据信号104通过与门22被传输,並驱动激光驱动部件23。半导体激光器24的功率通过记录功率输出进行调制,因此,把写入数据信号104记录到现行有关扇形区。
如上所述,按照以上实施例,通过在光盘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中保持数据段识别标记F,並通过对盒设置盘标识符和写入保护选择开关,就能阻止将数据误写入数据只读区,同时,能够有选择地和自由地把数据写入数据记录区置于许可/阻止挡位。
图6表示写入保护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所述的写入保护电路用于许可/阻止把数据写入本发明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的光盘驱动装置中。
标号25代表写入保护选择开关检测部件,该部件用于检测写入保护选择开关13的置位状态,並用于输出写入保护检测信号105;26是地址读出部件,用于读出地址信息107和数据段识别标记信号110,该信号包含在来自再现信号106的扇形区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27是地址比较部件,用来比较地址信息107和目标地址信息108;28是标记比较部件,用来比较标记信号110和由下文将提到的中央处理机产生的输入标记111;29是数据调制部件,用于调制输入数据115;30是激光驱动电路部件;31是半导体激光器;32是反向器;33和34是与门。
如图6所示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工作过程将在下文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的光盘1和盒10的使用进行描述。
当R/O盘1的盒10置入信息记录装置时,写入保护选择开关检测部件25读出盒10的写入保护选择开关13的置位状态,並输出写入保护检测信号105。进而,地址读出部件26通过激光束读出光盘1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並且把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的地址信息107输出到地址比较部件27,把数据段识别标记信号110输出到标记比较部件28。
部件27对地址信息107和目标地址信息108进行比较,並把地址吻合输出109传送到与门33。
标记比较部件28对输入标记111和标记信号110进行比较,並把标记吻合输出112送到与门34。
首先先对阻止把数据写入数据只读区4的过程作如下的阐述。
由于数据只许可写入数据记录区3,所以通过中央处理机把数据标记111置于同具有数据记录区3特征的数据段识别标记相应的状态。
即,就数据只读区4而论,标记信号110不同于输入标记111,因而标记比较部件28的标记吻合输出112成为无效(低电平)。因此,即使应用目标地址信息108和写入指令113(其中区域4中的扇形区用作目标扇形区),並且地址比较部件27输出地址吻合输出109,以及使数据调制部件29工作,来自部件29的写入数据信号116也会被与门34阻止,並且使得对激光驱动部件30的输入无效,从而阻止了半导体激光器31产生记录功率输出。这样,就避免了把数据误写入数据只读区4中的扇形区数据段部分

把数据写入数据记录区3的工作过程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通过中央处理机把输入标记111置于同具有数据记录区3特征的数据段识别标记相应的状态,使标记吻合信号112成为有效(高电平)。
如果写入保护检测信号105显示阻止写入(高电平),则检测信号105经反向器32反向后的信号117把与门34的输出置于低电平,因此,就防止了半导体激光器31产生类似于上述数据只读区4情况下的记录功率输出。如果检测信号105显示许可写入(低电平),则反向器32的输出成为高电平。因而,预定目标地址信息108和写入指令113即得到应用。当地址比较部件27检测所期望的扇形区並使得地址吻合输出109有效(高电平)时,与门33使信号114有效(高电平),並使数据调制部件29工作,因而通过部件29使得输入数据115得到调制,並且作为写入数据信号116通过与门34进行传输,驱动激光驱动部件30。这样,半导体激光器31的功率被记录功率输出进行调制,从而把写入数据信号116记录到有关的扇形区。
如上所述,按上述实施例,通过将光盘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中的数据段识别标记F同需比较的地址信息相比较,並通过设置写入保护选择开关,就能阻止把数据误写入数据只读区,並且能自由地和有选择地把数据写入数据记录区置位于许可/阻止挡位。
图7是本发明中光盘的记录道分配图。图7(a)表示记录道分配的一个实施例。该记录道分成以扇形区为基础的数据只读区35a和35b以及数据记录区36a。该分配是这样构成的数据只读区35a是由各记录道部分构成的,这些记录道部分是记录道0和扇形区S0~Sn,记录道1和扇形区S0~Sn,……直到记录道2和扇形区S1;数据记录区36a从记录道2和扇形区S2直到记录道(i+1)和扇形区S0;而数据只读区35b从记录道(i+1)和扇形区S1直到记录道n和扇形区Sn。对应于记录道2和扇形区S2的空白扇形区DS2设置在区域35a和36a之间的边界上並属于数据记录区36a。对应于记录道(i+1)和扇形区S1的空白扇形区DS2设置在区域36a和35b之间的边界上并属于数据只读区35b。
图7(b)表示记录道分配的一个实施例。该记录道分成以扇形区为基础的数据只读区35c和35d以及数据记录区36b。该分配是这样构成的数据只读区35c从记录道0和扇形区S0直到记录道(i-1)和扇形区Sn;数据记录区36b从记录道i和扇形区S0直到记录道(l-1)和扇形区Sn;而数据只读区35d从记录道l和扇形区S0直到记录道n和扇形区Sn。对应于记录道i和扇形区S0及S1的两个空白扇形区DS36a和DS36b设在区域35c和36b之间的边界上并属于数据记录区36b。对应于记录道l和扇形区S0及S1的两个空白扇形区DS35a和DS35b设在区域36b和35d之间的边界上并属于数据只读区35d。
属于数据记录区36a和36b的空白扇形区DS1、DS36a和DS36b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该部分具有表现数据记录区特征的数据段识别标记F;和未记录数据的数据段部分DF。属于数据只读区35b和35d的空白扇形区DS2、DS35a和DS35b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该部分具有表现数据只读区特征的数据段识别标记F;和未预先记录数据的数据段部分DF。
参看图7,正如下文所要解释的那样,即使在记录数据的扇形区中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内出现错误而找不出该扇形区时,在最佳读出条件下也能把再现信号从每个区域中读出,这里利用了数据段识别标记,该标记位于数据只读区35b和35d或数据记录区36a和36b开头的空白扇形区的扇形区标识符DF中。
图8表示数据读出电路的方框图。该电路用于从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里的光盘中实现数据再现。图8中,标号37代表数据均衡和二进制信号发生部件,用于完成波形的均衡,以纠正再现信号106的频率特性变差,同时,把模拟信号转换成二进制信号;38是数据解调部件,用于对部件37的输出进行数字解调;39是电平控制部件,用于产生电平控制信号118来控制波形均衡度和响应数据段识别标记信号110的部件37的双钳位电平;26是地址读出部件,用于从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中读出地址信息和数据段识别标记;27是地址比较部件,用于检测目标地址信号108和读出地址信号107之间的吻合情况,并输出地址吻合信号109;40是中央控制处理机,用于产生目标地址信号108以控制目标扇形区的数据解调,并检测地址吻合信号109,同时输出一个数据解调指令使信号119能够启动数据解调部件38;120是读出数据信号。
如图8所示光盘驱动装置的工作过程将在下面描述。
当光盘1置入光盘驱动装置时,地址读出部件26通过激光束再现光盘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并读出地址信息和扇形区标识符ID的数据识别标记,同时输出地址信号107和数据段识别标记信号110。
把地址读出部件26的波形均衡度和双钳位电平置在用于数据只读区4的电平。在改变电平控制部件39的电平控制信号118时,涉及到数据段识别标记信号110,需要使部件37中的波形均衡度和双钳位电平有这样的置位状态,即当再现信号106通过数据解调部件38解调时,读数信号120的误码率变为最小值。例如,在双钳位电平情况下,如果标记信号110指向数据只读区4,则电平控制信号118把图3(c)中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的再现信号增益A1的1/2的双钳位电平置位于数据均衡和二进制信号发生部件37。另一方面,如果标记信号110指向数据记录区,那么电平控制信号118就会把图3(c)中数据段部分DF的再现信号增益A2的1/2的双钳位电平置位于部件37。
中央控制处理机40把目标地址信号108输出到地址比较部件27。当读出地址信号107和目标地址信号108相吻合时,部件27输出地址吻合信号109。当中央控制处理机40检测地址吻合信号109时,它把数据解调许可信号119输出到数据解调部件38,从而启动数据解调工作。部件38对从部件37来的二进制信号进行数字解调,并输出读数信号120。
如果没有检测出地址吻合信号109,则中央控制处理机40把具有(目标地址值-1)的地址值的目标地址信号108输出到部件27。当读出地址信号107和新的目标地址信号108相吻合时,部件27输出地址吻合信号109。从对应于目标地址信号108的扇形区读出的数据段识别标记信号110提供了电平信号118,其中信号108具有(目标地址值-1)的地址值,因此使部件37得以完成最佳读出工作。其次,中央控制处理机40检测出地址吻合信号109并仅仅停留相应于一个扇形区的时间间隔之后,就把数据解调许可信号119输出到数据解调部件38,从而启动目标扇形区的数据解调程序。上述过程符合于图7(a)中空白扇形区DS1和DS2的情况。
进一步说,如果在扇形区标识符部分ID中仍然伴随有误差,甚至伴随在上述带有(目标地址值-1)地址值的过程中,那么,可以借助于图7(b)所示的带有两个空白扇形区DS36a和DS36b或DS35a和DS35b的分配形式,把(目标地址值-2)的地址值送给目标地址信号108。按照这种分配,中央控制处理机40在测出地址吻合信号109之后仅仅停留相应于两个扇形区的时间间隔,然后,中央处理机40把数据解调许可信号119输出到部件38中,从而读出目标扇形区。通过产生具有(目标地址值-1)的地址值和(目标地址值-2)的地址值特征的目标地址信号108,甚至能从带有两个连续缺陷的扇形区标识符的数据只读区或记录区中恢复和再现数据。因而,能非常可靠地得到最佳双钳位电平状态和波形均衡度,并且增加了数据读出的可靠性。
如上所述,按照上述实施例,为了检测光盘扇形区标识符部分的数据段识别标记,对数据只读区和数据记录区的开头扇形区设置了空白扇形区,并利用这些空白扇形区克服扇形区标识符部分中造成的可能误差,使数据恢复工作得以完成。因此,在现行相关区域中的所有扇形区的数据段识别标记都能非常可靠地测出。数据读出条件能被控制,以便修正数据段部分的再现信号幅度的差异以及频率特性的差异。用这种方法,能够从R/O盘读出数据,所指R/O盘具有非常可靠的数据可记录区域。
图9表示在光盘驱动装置中的光检测系统和伺服系统的方框图。标号1代表记录和再现信息的光盘;41是波长为入的半导体激光器;42和43是聚光镜;44是偏振光束分离器;45是1/4波片;46是聚焦透镜;47是聚焦透镜调节器;48是分离反射光的平面镜;49是聚焦光检测器;50是记录道光检测器;51和52是差动放大器;53是聚焦伺服电路部分;54是记录道伺服电路部分。
从半导体激光器41发射的光如虚线所示穿过聚焦透镜46并聚焦在盘的记录道上,由此完成记录和再现工作。然后如实线所示的反射光穿过光束分离器44和聚光镜43并被平面镜48分开。分离的光分别进入聚焦光检测器49和记录道光检测器50。这样,聚焦误差信号121和记录跟踪误差信号122分别通过差动放大器51和52输出。聚焦透镜调节器的驱动信号123和124通过聚焦伺服电路53和记录道伺服电路54输出,从而使聚焦透镜46被调到最佳位置而使误差信号121和122变为零。用这种方式,完成已知的聚焦控制和记录道控制。
图10是聚焦伺服电路部分53的详图。在这个图里,从聚焦伺服光检测器49中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121,通过增益调整部件55和相位补偿部件56而输入到驱动电路部分57。驱动信号123的输出用来驱动聚焦透镜46,使聚焦误差信号121变为零。把标记信号110送到聚焦伺服电路部分53中的增益调整部件55,用来调整增益而使聚焦伺服回路的增益恒定。
用这种方式,在数据记录区3中,就可以限制由于聚焦误差信号的幅值过大而引起的伺服特性的不稳定和由于反射过强引起的聚焦伺服回路的增益过大。在数据只读区4中,由于反射太少而使聚焦伺服回路的增益减小,以及伺服器记录跟踪特性的变劣均能得到补偿,从而使回路增益总是保持恒量。
至于记录道伺服器,也能用构成上述聚焦伺服器类似的电路来做出稳定的记录道伺服器。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通过调整增益使聚焦伺服回路的增益和记录道伺服回路的增益在每一数据只读区和数据记录区内成为常量,即能完成具有数据可记录区的R/O盘的最佳记录和再现过程。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中的光检测系统、伺服系统和检索系统的方框图。在图11里,标号41~54指示的零部件和图9里表示的一样。标号58代表差动放大器;59是横向记录道数目计数电路部分;60是比较器部件,用来比较目标记录道和计数电路部分59的输出,以检测它们的吻合情况;61是目标记录道地址寄存器,用于存储目标记录道地址值;62是驱动电路部分的线性马达;63是用来使以虚线框出的光头移动的线性马达。
差动放大器58的聚焦总信号125同记录跟踪误差信号122一起输入计数电路部分59。正如此处一并参照的美国专利No.4484319“用于在盘式光信息载体上确定记录道的装置”中所公开的那样,对激光束横扫过的实际记录道数目进行计数,並且利用作为参考信号的聚焦总信号125的相位,通过修正光盘1相对于记录跟踪误差信号122的极性可能有的偏心率,来得出此实际记录道的数目。
由线性马达63进行的粗检索是用以下方式完成的把目标记录道地址寄存部件61的值同计数电路部分59的输出通过比较部件60进行比较,当它们吻合时,线性马达驱动电路部分62就停止驱动。
完成粗检索之后,使记录道伺服电路54开始工作,并记录一个预定的记录道。
当读出被记录的记录道地址,並且如果它与目标记录道不同时,要对记录道再进行检索。被检索记录道和目标记录道之间的差别称作检索误差,这种误差是由横移记录道数目的可能不准确的计数造成的。如果检索误差小于预定值,聚焦透镜调节器47就由记录道伺服电路54驱动而跳过记录道,完成移动到目标记录道的细检索,同时通过信号107检索记录道地址。如果检索误差大,就再次驱动线性马达,再一次进行粗检索。
图12是本发明中光盘的一个实施例的外部视图。在该图中,标号64a和64b代表不记录数据的保护区。在图12中,由于在保护区64a和64b中不记录数据,所以这些区域既不用来检索初始地址,也不用来检索目标地址。因此,如果保持数据只读区4和数据记录区3中的保护区64a和64b大于被误检索的记录道数目,那么当检索过程从数据只读区4(或数据记录区3)移至数据记录区3(或数据只读区4)时,在刚才描述的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最坏的条件下,通过线性马达63,在完成粗检索之后也能找到区域3(或区域4)中的记录道。因此,在数据记录区3(或数据只读区4)的同样部分里能进行细检索,从而使记录道伺服器的不稳定性问题能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如果不设置两个保护区,或者即使设置了,但由于检索误差而使它们少于记录道数目时,也不可能精确确定一个由线性马达63进行粗检索后的被测记录道是属于数据记录区3还是属于数据只读区4。当检索过程是从区域4(或区域3)移至区域3(或区域4)时,如果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即在那里取出区域3和区域4之间边界附近的一部分进行检索初试,並且在依次对记录道进行细检索之前跳越边界,那么就会因为反射光量变化很大而使记录变得不稳定,这就可能引起诸如不规则地跳越记录道,以及需要多次初试使之跳过预定数目的记录道,或者无法达到目标记录道等结果。所以,在对区域3和4的记录道进行检索时,由于在区域3和4之间的边界区里设置保护区使之超过检索误差,就一定可获得能通过检索初试的目标记录道所属的区域,这样,任何所期望的记录道都能得到稳定的检索。
如上所述,按照上述实施例,在光盘的数据只读区和数据记录区之间的边界里,通过分别设置没有数据的保护区,使任何所期望的带有可记录数据区域的R/O盘的记录道都能进行稳定地检索。
综上所述,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这样一种光盘和光盘驱动装置,在这种光盘中,用户可自由地把数据记录到R/O盘中,而且能对数据只读区和数据记录区进行稳定的检索,并能精确地读出数据。本发明的实际效果是很大的。
(续上页)文件名称 页 行 补正前 补正后说明书 10 24 记录道0和扇形 记录道0的扇形11 1 记录道1和扇形 记录道1的扇形区…区……记录道2 记录道2的和2 记录道2和扇形区记录道2的扇形区S3S23 (i+1)和扇形 (i+1)的扇形区S0区S04 和扇形区S1… 的扇形区S1…记录道记录道n和扇形区 n的扇形区Sn……记Sn……记录道2 录道S2的扇形区和扇形区6 (i+1)和扇形 (i+1)的扇形区S1区S111 记录道0和扇形区记录道0的扇形区S0S012 (i-1)和扇形 (i-1)的扇形区Sn区Sn……i和扇 ……i的扇形形
(续上页)文件名称 页 行 补正前 补正后说明书 11 13 (l-1)和扇形 (l-1)的扇形区Sn区Sn14 记录道1和扇形区记录道1的扇形区S0S0…记录道n ……记录道n的扇形区和扇形区SnSn15 和扇形区S0的扇形区S017 录道1和扇形区录道1的扇形区S0S0权利要求
书 3 8 比较数据段 比较检测数据段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记录道的光盘,其记录道分成多个扇形区,扇形区中具有记录地址信息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以及数据段部分,其中所说的记录道确定了一个已预先记录数据的数据只读区和一个可记录数据的具有数据段部分的数据记录区;记录材料至少设置在所说记录道的数据记录区,以便在所说的数据记录区中通过把光束发射到扇形区的记录材料上来记录数据。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光盘,其中所说的记录材料设置在整个记录道上。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光盘,其中用来区分上述数据只读区和上述数据记录区的数据段识别标记被记录在所说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上。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光盘,其中数据以凹槽和凸槽的形式被记录在上述数据只读区中。
5.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光盘,其中,当一个现行扇形区处于数据只读区时,该现行扇形区标识符部分中的数据段识别标记阻止把数据写入该现行扇形区的数据段部分。
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光盘,还包括多个信息装置,该装置具有许可/阻止把数据记录到数据记录区。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光盘,其中,当在现行扇形区标识符部分中的数据段识别标记显示所说数据记录区时,进入所说现行扇形区数据段部分的数据的写入就得到许可或阻止,它取决于所说信息装置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光盘,其中所说数据只读区和/或所说数据记录区的开头部分至少设有一个空白扇形区,在该扇形区的数据段部分里不记录数据。
9.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光盘,其中所说的空白扇形区设在记录道单元上。
10.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光盘,其中不进行数据记录和再现的保护区分别设置在所说数据只读区和所说数据记录区之间界面的之前和之后。
11.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光盘,其中保护区里记录道的数目不少于记录道检索时可能被误检索的记录道数目。
12.一种用于把数据写入光盘和从光盘读出数据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一种记录材料被铺设在全部记录道上,以及在所说记录道上设置多个扇形区,该扇形区具有记录地址信息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和记录数据的数据段部分,並且具有数据只读区和数据记录区,在数据只读区里可以凹槽和凸槽的形式把数据记录在上述数据段部分,而数据记录区具有可记录数据的数据段部分,其中用于鉴别所说数据只读区和所说数据记录区的数据段识别标记设置在上述扇形区标识符部分里;上述光盘驱动装置包括记录道检索装置,用于检索目标记录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说数据段识别标记;控制装置,用于依据检测出的数据段识别标记来识别现行扇形区的区域种类,并用于控制数据的记录和再现。
1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当所说的控制装置识别的上述现行扇形区是上述数据只读区的扇形区时,该控制装置即阻止数据写入上述现行扇形区数据段部分。
14.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当所说的控制装置测定的上述现行扇形区是数据记录区时,该控制装置即以许可或阻止数据记录到数据记录区的信息特征为基础而许可或阻止数据写入所说现行扇形区的数据段部分。
15.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读出扇形区标识符部分的装置;地址比较装置,用于比较扇形区标识符部分中的地址信息和目标扇形区地址;标记比较装置,用于比较数据段识别标记和输入标记;从上述数据只读区再现数据的装置;把数据记录到所说数据记录区和从所说数据记录区再现数据的装置;阻止数据记录的装置,以及其中所说的标记比较装置的输出成为无效是有赖于输入标记,因而可阻止数据写入所说的数据只读区。
16.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无论何时该扇形区的数据都应能读出,在从扇形区标识符部分读出的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相吻合的情况下,上述地址比较装置的输出才成为有效,这样控制装置才启动数据再现装置,而与上述数据段识别标记无关。
17.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还包括读出许可/阻止置位装置,该装置用于把数据记录到数据记录区置于许可/阻止挡位,并且其中把数据写入现行扇形区的数据段部分是由所说标记比较装置和由所说记录许可/阻止置位装置的置位挡位来控制的。
18.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伺服器增益,以便在检测数据段识别标记的基础上在每一个数据只读区和所说数据记录区内获得最合适的增益。
19.如权利要求
18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说的控制装置控制聚焦伺服回路的增益,使其在上述数据只读区和上述数据记录区分别保持为常数。
20.如权利要求
18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说的控制装置控制记录道伺服回路的增益,使其在上述数据只读区和上述数据记录区保持为常数。
21.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光盘的数据只读区和/或数据记录区的开头部分至少有一个在数据段部分不记录数据的空白扇形区,所说的装置包括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有关检测出的数据段识别标记来控制再现信号读出条件,使之在每个数据只读区和数据记录区内达到最佳条件;数据读出装置,通过对目标扇形区或该目标扇形区前面的扇形区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的检测,来读出目标扇形区的数据段部分,以及,其中当所说现行扇形区的数据段识别标记不能准确地被读出时,所说控制装置就通过有关能准确读出的前面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的数据段识别标记来控制再现信号的读出条件,使之达到最佳条件。
22.如权利要求
21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说的控制装置通过空白扇形区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的数据段识别标记来控制再现信号的读出条件,使之达到最佳条件。
2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保护区由不少于记录道检索装置可能误检索的记录道数目的记录道构成,该保护区分别设置在所说数据只读区和所说数据记录区之间的界面之前和之后,而且在所说的保护区中不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再现。
24.如权利要求
23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说的记录道检索装置包括用于对目标记录道进行粗检索的粗检索装置和用于对目标记录道进行细检索的细检索装置;以及保护区域,该区域由不少于误检索记录道数目的记录道组成,该保护区设置在所说数据只读区和所说数据记录区之间的界面之前和之后,而且在所说的保护区中不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再现。
专利摘要
一种读出/追加数据的只读型光盘和盘驱动装置,有多个扇形区,每个都有记录地址信息的扇形区标识符部分和记录数据的数据段部分。具有只读区和写/读区特征的数据段识别标记记录在相应的标识符部分上。在读或写时,检测数据段识别标记,以识别区域种类,避免把数据误记入只读区。读出时,能很好地控制波形均衡性和双钳位电平。伺服回路的增益能调整。检索记录道的操作能稳定完成。改善了把数据读出和写入写/读区的工作过程。
文档编号G11B7/007GK87101879SQ87101879
公开日1987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7日
发明者佐藤勋, 福岛能之, 一之濑亮, 黑木让, 高木裕司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