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4154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灯座。
在现有的灯座,其壳体呈圆柱状,接线端子是设置在顶端,其外设有端盖,用以罩住接线端子,防止触电。在一些灯饰生产安装中,如要在一个具有一定面积的平整的灯具面上安装若干个灯泡或者使多个灯泡串接成长串,如

图1中所示,此时,接线非常不方便,不但接线操作慢,而且线与线之间产生交叉,显得凌乱,容易产生接错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操作快捷,接线整齐,不易出错的改良的灯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改良的灯座,包括壳体,电极片,所述的壳体设置成能够闭合成一体的双半壳,所述的双半壳侧壁上设有闭合后能够通过电线的线半孔,线半孔处设有空心半柱,在所述的电极片通过电线处设有刺针。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原有的灯座连接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灯座连接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灯座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2、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良的灯座,是在原有灯座结构的基础上作出的技术改进,包括壳体4,电极片3。所述的壳体呈圆柱结构,从其中间分开,设置成能够闭合成一体的双半壳4-1、4-2。在两个双半壳4-1、4-2的下部设有用于接纳螺口式灯泡的螺管筒电极7,上部设有电极片3-1、3-2,电极片3-1、3-2分别嵌置在各个双半壳4-1、4-2中。其中电极片3-2呈平整状,其下端与筒电极7侧壁接触,实现电连接,而电极片3-1下端折起呈一定的角度,设置于筒电极7的中间部位。在每个双半壳4-1、4-2侧壁上设有可嵌置一根电源线的线半孔4-3,当两个双半壳4-1、4-2闭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通过电源线的线孔。线半孔4-3处设有空心半柱6-1,用以增加电线在线孔中接触面积,以使电源线在壳体上固定牢固,减少因电源线在壳体外部的弯折或抽动而直接将作用力传至壳体内部,影响电源线与电极片的接触。在所述的电极片3-1、3-2通过电线处设有刺针3-3。当两个双半壳4-1、4-2闭合成一体时,穿过其线半孔4-3的电源线不需拨去绝缘层,利用电极片3-1上的刺针3-3直接刺入电源线的绝缘层,就可与其中的铜线接触。特别是在多个改良的灯座串接时,只需将电源线夹于双半壳的线半孔中,使双半壳闭合,即完成灯座的串连接。这不但省去电源线与电极片连接时需要拨去铜线外层绝缘层麻烦,只要使两根电源线分别嵌置在两个线半孔中,就可实现连接,而且不易错接。如图4中所示,此时只见到一条线穿过所有的灯座,接线方便、整齐,便于实现快速电连接。锁紧环8不但可便于灯座固定在固定板9上,同时还可将两个双半壳固紧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原有技术,由于采用壳体设置成能够闭合成一体的双半壳,所述的双半壳侧壁上设有闭合后能够通过电线的合成线半孔,线半孔处设有合成空心半柱,在所述的电极片通过电线处设有刺针结构。具有接线简单、快捷,不易错接,而且接线连接牢固,便于接线整齐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灯座,包括壳体,电极片,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设置成能够闭合成一体的双半壳(4-1)、(4-2),所述的双半壳(4-1)、(4-2)侧壁上设有闭合后能够通过电线的线半孔(4-3),线半孔(4-3)处设有空心半柱(6-1),在所述的电极片(3-1)、(3-2)通过电线处设有刺针(3-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灯座。克服现有技术中接线不方便,接线操作慢,而且线与线之间产生交叉,显得凌乱,容易产生接错线的情况的缺陷。其结构包括壳体,电极片,所述的壳体设置成能够闭合成一体的双半壳,所述的双半壳侧壁上设有闭合后能够通过电线的合成线半孔,线半孔处设有合成空心半柱,在所述的电极片通过电线处设有刺针。具有接线简单、快捷,不易错接,而且接线连接牢固,便于接线整齐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R33/00GK2458744SQ0023961
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9日
发明者杨文和 申请人:东莞大朗金准电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