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选择按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064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选择按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独立专利权要求的上位概念用以控制接触元件的组合式选择按钮(modulare Wahltaste)。
背景技术
根据文件DE-C2-35 41 390,已经了解到有这样一种带有一可旋转操作机构(Handhabe)、一传动构件和若干止档的选择按钮。基本上为圆柱形的传动构件按照抗扭要求连接在操作机构上,具有一闭合的、在轴向起作用的控制曲面和一止档凸缘,并被安置在一外壳内。止档的作用是同止档凸缘一起限制转动角度,并被安排在止动环内,其中的一个环按照不可置换和不可转动的要求被布置在外壳内。在止档之间有一段圆弧形的轨道,该段轨道从止动环到止动环构成不同的夹角,并各有一止档凸缘与之配合。控制曲面在传动构件的外表面上形成凸出的肩部,至少并与一个接触元件的一个控制推杆协同动作。控制推杆布置在外壳内相对弹簧的作用是可轴向移动的,并确定控制接触元件的接触推杆。操作机构(Handhabe)的转动方向决定移动两个控制推杆的哪一个控制推杆。由相应的止动环限定的操作机构(Handhabe)的转动,一方面决定可能有的切换位置的数量,即两个或三个切换位置,另一方面决定操纵方式,操纵方式在转动45°时是按键式的,即单稳态的;在转动90°时是卡入式的,即双稳态的。其缺点是,为了改变操纵方式,使用者必须拆开选择按钮才能更换止动环。

发明内容
据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基本任务是,简化改变操纵方式的过程,增加变型方案的数量。
从本文开头所述那种类型的组合式选择按钮(modulare Wahlttaste)出发,通过提出独立权利要求的一些特征性标志解决本发明提出的任务,同时,从独立的权利要求中可以获得本发明进一步有益的拓展。
按照本发明所提任务的第一个解决方案,通过具有背面凸出的控制曲面元件的传动构件采用圆盘形构造物,以及通过形成连续保持的第一套、第二套和可根据需要形成的第五套止动元件,不仅对于拟采用的操作机构的类型而言,而且对于操纵方式而言,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作为可转动的操作机构(Handhabe),可以采用扳键(Knebel)(Knebel)、旋钮或这类构件的同类物这些有效的操作元件。选择按钮可以配置二个或三个切换位置,另一方面同时采用卡入式或按键式的操纵方式。不必拆下选择按钮,选择按钮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在背面插入或拔除2号止动滑板由卡入式操纵方式程序化为按键式操纵方式,反之亦然。
按照本发明所提任务的第二个解决方案,通过具有背面凸出的控制曲面元件的传动构件采用圆盘形构造物,以及通过形成连续保持的第三套和可根据需要构成的第四套或第五套止动元件,操纵方式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作为可转动的操作机构(Handhabe),将采用成本略高或略低的钥匙操纵器。选择按钮可以配置二个或三个切换位置,并同时采用卡入式或按键式的操纵方式。另外,卡入式操纵方式将作进一步改进,处在转动位置的钥匙要么如同在静止位置上一样可以释放,要么保持固定,就是说,在转动位置上要么能拔出来,要么不能拔出来。不必拆下选择按钮,选择按钮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在背面插入、拔除或互换1号或2号止动滑板由卡入式操纵方式程序化为按键式操纵方式,反之亦然;或者在卡入式操纵方式下,由钥匙可释放方式程序化为钥匙保持固定方式,反之亦然。
按照本发明所提任务的第三个解决方案,通过具有背面凸出的控制曲面元件的传动构件采用圆盘形构造物,以及通过形成连续保持的第一套到第三套和可根据需要构成的第四套或第五套止动元件,不仅对于拟采用的操作机构(Handhabe)的类型而言,而且对于操纵方式而言,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作为可转动的操作机构(Handhabe),将采用扳键(Knebel)、旋钮或这类构件的同类物这些有效的操作元件或成本略高或略低的钥匙操纵器。选择按钮可以配置二个或三个切换位置,并同时采用卡入式或按键式的操纵方式。此外,在采用钥匙操纵器时,卡入式操纵方式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处在转动位置的钥匙要么如同在静止位置上一样可以释放,要么保持固定,就是说,在转动位置上要么能拔出来,要么不能拔出来。不必拆下选择按钮,选择按钮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在背面插入、拔除或互换1号或2号止动滑板由卡入式操纵方式程序化为按键式操纵方式,反之亦然;或者在卡入式操纵方式下,由钥匙可分离方式程序化为钥匙保持固定方式,反之亦然。这样,第三解决方案本身综合了第二和第三解决方案的全部特征和优点。
本发明可以进一步作如下有益的发展,即预先设计配有止动件的1号或2号条状止动滑板,其中,为了构成相应的止动面,与1号止动滑板相比,2号止动滑板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前部有一切口。
本发明可以进一步作如下实用的发展,即预先设计各自成对的控制推杆和1号、2号或3号止档,而且可插入1号或2号止动滑板。这种情况下,在给选择按钮配置三个切换位置时,采用一个1号传动构件,分别配以镜面对称的控制曲面元件和4号成对逆止档,被证明是适宜的;与此不同的是,在给选择按钮配置两个切换位置时,则适宜采用一个2号传动构件,配以成对控制曲面元件对和2号成对逆止档,其中成对的元件分别对角布置和非对称布置,即形成从侧面置换的形式。
给选择按钮配置两个切换位置时,为了保证有一个明确的静止位置,一项有益的改进在于第六套止动元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扳键(Knebel)、旋钮或同类操作元件可经过肋状和槽状扇形体与传动构件刚性连接。另一个优点产生于采用两个切换位置时,这种情况下,与外壳相比,操作机构(Handhabe)至少在两个结合位置上可与传动构件相连接。例如使操作机构可以有选择地或者实现一个垂向静止位置和一个相对垂向发生角位移的转动位置,或者实现一个相对垂向发生角位移的静止位置和一个相反地发生对称角位移的转动位置。
为传动构件配置一个透光断口可使选择按钮适合于使用发光元件。
与钥匙操纵器相联系,本发明的另一项有益的改进在于,弹子锁作为外壳附加部件,通过一块封板与外壳这个不可转动地结合起来,可借助于钥匙转动的锁芯与传动构件刚性连接,而第三套止动元件是在固定的弹子锁与传动构件之间起作用。


下面,结合用附图阐明的实施例介绍本发明进一步的细节和优点。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整个选择按钮的分解透视图;并分别个别地根据图1用另一透视图和放大的比例表示;图2是外壳;图3是扳键(Knebel);图4是钥匙操纵器;图5是1号传动构件;以及图6是2号传动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表示出了本发明整个组合式选择按钮(modulareWahlttaste)的所有三个解决方案的具体部件,即一个扳键(Knebel)10,一个旋钮11和一个作为旋转操作机构(Handhabe)的钥匙操纵器2,一个正面止动环3,一个1号传动构件4,一个2号传动构件5,一个变态的1号传动构件4′,一个变态的2号传动构件5′,一个外壳6,一个控制推杆81,控制推杆各带一个压力弹簧82,以及1号止动滑板91和2号止动滑板92。
在按照本发明第一解决方案的选择按钮上,根据需要设有扳键(Knebel)10或按钮11,正面止动环3,根据需要设有1号或2号传动构件4或5,外壳6,一个或两个配有各自的压力弹簧82的控制推杆81,根据需要不设或设有一个或两个2号止动滑板92。
在按照本发明第二解决方案的选择按钮上设有钥匙操纵器2,正面止动环3,根据需要设有变态的1号或2号传动构件4′或5′,外壳6,一个或两个配有各自的压力弹簧82的控制推杆81,根据需要不设或设有一个或两个1号或2号止动滑板91或92。
在按照本发明第三解决方案的选择按钮上,根据需要设有扳键(Knebel)10或按钮11或钥匙操纵器2,正面止动环3,根据需要设有1号或2号传动构件4或5或变态的1号或2号传动构件4′或5′,一个或两个配有各自的压力弹簧82的控制推杆81,根据需要不设或设有一个或两个1号或2号止动滑板91或92。
由于三个解决方案有许多特征和作用都是相同的,下面一起说明相应的二个或全部三个解决方案的特征和作用。
两个控制推杆81从背面插入外壳6,其中,它们各自的两外边棱83起导向和固定作用,在基本上呈圆柱形的外壳6(图2)的内部被两块宽间距的导向板61包围。螺旋形的压力弹簧82分别支承在控制推杆81上的一个1号支座84与外壳6内的一个2号支座62之间,因而控制推杆81可通过压力弹簧82朝操作机构方向加载。一个在控制推杆81上位于1号支座84对面的3号支座85限制沿操作机构(Handhabe)方向通过止档向2号支座62的背面的运动。圆盘形的传动构件4、4′、5或5′将从前面插入外壳6。操作机构(Handhabe)10、11或2装到外壳6上之后,经过操作机构(Handhabe)10、11或2套上正面止动环3,并借助于一般的卡紧元件在正面卡紧在外壳6上。这样,使操作机构(Handhabe)10、11或2与外壳永久紧固相连,并不会脱落,同时,扳键(Knebel)10或旋钮11带着一个背面导向卡圈13可转动。相反地,钥匙操纵器2则带着一个背面固定卡圈27是不可转动,并嵌在外壳正面的一个导向槽65内。止动滑板91和92被设计成条形,其后部有径向凸出的卡件93,从后面插入两块窄的固定导向板61之间后,关紧在外壳6相应的窗口形的逆卡件64中。1号传动构件4和2号传动构件5在中部设有一透光断口45或55(图5和图6),该透光断口允许利用背面与选择按钮相连的光源对扳键(Knebel)10或旋钮11进行照明。传动构件4、4′、5或5′在周边配有环形密封件40,用来防止潮气进入选择按钮的内部,并在活动零件之间保持公差均衡。
根据图1和图5或图6,在1号传动构件4或4′和2号传动构件5或5′的背面41或51上各设有两个轴向凸出的控制曲面元件42和52,该控制曲面元件与控制推杆81在正面的顶面86以这样的方式共同起作用,即在转动传动构件4、4′、5或5′离开其静止位置时,控制推杆81对着压力弹簧82的作用向后移动,操纵图中没有表示出的接触元件。在扳键(knebel)10和旋钮11上设有在背面对置的肋状扇形体12(图3),当抬起扳键(knebel)10或旋钮11时,该肋状扇形体刚性地嵌入相应设计的1号传动构件4正面44上对置的槽状扇形体43,或嵌入2号传动构件5正面54上的槽状扇形体53。借此,扳键(knebel)10或旋钮11的转动运动被传递到1号或2号传动构件4或5上。
根据图1和图4,钥匙操纵器2由一把钥匙21和一把弹子锁22组成,该弹子锁刚性固定在封板23上,所以不能转动。封板23在其卡圈27上有两个边棱凸耳24,外壳6在上边缘区域内有相应设计的凹槽63,封板23在其一侧利用该凹槽位置准确地安装在外壳6中。卡圈27上背面沿直径方向对置的凹穴29,在外壳6导向槽65中1号止档66的协同作用下,保证封板23不会连带着外壳6中的弹子锁转动。可以用钥匙转动的锁芯25在背面有两个条状构造物26,当钥匙操纵器2放置到外壳6上时,该条状构造物刚性地嵌入变态的1号或2号传动构件4′或5′的正面44′或54′上相应设计的沟槽43′或53′中。这样,钥匙21的转动运动将会传递到变态的1号或2号传动构件4′或5′。
在使用扳键((knebel)10或旋钮11作为操作机构(Handhabe)时,选择按钮可以配置三个切换位置,就是说,可以配置一个中部静止位置和各一个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位置。在实施例中,使用图1和图5中表出1号传动构件,其控制曲面元件42对称地对置在一个锐角内。在静止位置,控制曲面元件42位于两控制推杆81之间的中央。在一个方向或在另一个方向上转动扳键(knebel)10或旋钮11时,两个控制曲面元件42中总是有一个控制曲面元件顶着所属的控制推杆81的压力弹簧82,它向一个总是毗连的顶面86的倾斜面87加载。如果没有止动滑板插进,有关的控制曲面元件42则以其曲面峰点46到达所属的控制推杆81顶面86的卡槽88范围内。选择按钮停留在这一被卡住的转动位置,直到通过有意识的操作使它离开这一位置为止。为了限制两个方向上的转动角,预先规定了第一套止动元件。第一套止动元件由两个沿直径方向对置的1号止档66和两个沿直径方向对置的1号逆止档14组成,其中,1号止档66被设计成凸耳形,沿半径方向朝外指向外壳6的导向槽65中,而1号逆止档14者则被设计成在扳键(knebel)10或旋钮11的导向卡圈13上沿半径方向朝内的弓形段,同时,1号止档66的不仅沿径向变化而且沿轴向变化的侧面67与相应的1号逆止档14的侧面15共同起作用。
通过将2号止动滑板92插入外壳6中,形成了第五套止动元件,该套止动元件在转动选择按钮离开第一套止动元件前的静止位置时有效。第五套止动元件由沿直径方向对置的两个2号止动面95和两个4号逆止档47构成,其中,2号止动面95由相应设计的2号止动滑板92的与转动方向相对的窄边前部形成,而4号逆止档47则在轴向拉开间距,在一锐角中对称对置,布置在1号传动构件4的背面41上,同时,2号止动面95与相对于控制曲面元件42发生角位移的逆止档47不仅沿径向而且沿轴向变化的边棱面471共同起同作用。这样,使选择按钮的转动角度受到限制,以至于这种情况下的控制曲面元件42不再能使其曲面峰点46进入所属的控制推杆81的顶面86的卡槽88的范围。这种情况下,选择按钮在两个转动位置上显示为按键式操纵方式,因为在释放操作机构(Handhabe)10和11之后,选择按钮通过压力弹簧82的作用以及控制推杆81的倾斜面87与控制曲面元件42的互相配合作用,自行离开转动位置,返回到静止位置。
在使用扳键(knebel)10或旋钮11作为操作机构(Handhabe)时,选择按钮也可以配置两个切换位置,就是说,可以配置一个静止位置和一个顺时针方向转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将使用图1和图6表出2号传动构件5,其控制曲面元件52是对置的,不同寻常地沿直径互换位置,即位移180°。在静止位置,控制曲面元件52与转动时总是走在前面的两个控制推杆81的倾斜面87毗连。在转动扳键(knebel)10或旋钮11时,两个控制曲面元件52的每一个顶着其压力弹簧82向所属的控制推杆81对应的倾斜面87加载。如果没有止动滑板插进,有关的控制曲面元件52则以其曲面峰点56到达所属的控制推杆81顶面86的卡槽88范围内。这样就卡住了转动位置。为了限制转动角度,预先提供了第二套止动元件。第二套止动元件由两个沿直径方向对置的2号止档68和两个沿直径方向对置的2号逆止档59组成,其中,2号止档68在顺时针方向作为两个沿直径方向在外壳6内形成的扇形凹穴69的端面出现,而2号逆止档59则在轴向拉开间距,沿直径方向对置,在2号传动构件5的背面51上形成,并分别沿径向布置在一个控制曲面元件52前面的外部,同时,2号止档68与2号逆止档59相应沿转动方向的前边棱591协同作用。通过压力弹簧82的作用以及控制推杆81的倾斜面87与控制曲面元件52的互相配合作用才能达到的静止位置,选择按钮配置了第六套止动元件。该套止动元件是由在逆时针方向总是作为扇形凹穴69的端面出现的4号止档70和2号逆止档59组成的,其中,4号止档70与2号逆止档59的相应的后边棱592共同起作用。
为了实现按键式操纵方式,将通过一个2号止动滑板92插入到外壳6中,重新形成了第五套止动元件,该套止动元件在转动选择按钮离开第二套止动元件前的静止位置时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第五套止动元件由在唯一的2号动动滑板92上的2号止动面95和一个4号逆止档57组成,该4号逆止档在轴向拉开间距,在2号传动构件5的背面51上形成,其中,2号止动面95与相对于控制曲面元件52发生角位移的逆止档57不仅在径向而且在轴向变化的边棱面571协同作用。这样,使选择按钮的转动角度受到限制,以至于控制曲面元件52不再能使其曲面峰点56进入相关控制推杆81的顶面86的卡槽88的范围。
扳键(knebel)10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肋状扇形体12,其数量超过了2号传动构件5上槽状扇形体53的数量。因此,扳键(knebel)10可以有选择地利用2号传动构件5被送入两个不同的配合位置。在一个配置了两个切换位置的选择按钮的水平安装位置,扳键(knebel)10在一个配合位置上占据一个垂直的静止位置(0°)和一个与该位置发生角位移的转动位置(例如+30°),相反地,在另一各配合位置上则占据一个相对于垂线发生角位移的静止位置(例如-15°)和一个与之对称的转动位置(例如+15°)。
在使用钥匙操纵器2作为操作机构(Handhabe)的情况下,选择按钮也可以配置三个切换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将使用图1中所表示变态的1号传动构件4′,其控制曲面元件42和4号逆止档47与上面所述的1号传动构件4上的的情况相同。在没有卡入滑块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卡入式操纵方式,这种情况下将达到全转动角度,允许释放或拔出处在转动位置上的钥匙21。为了在两个方向上确定全转动角度,设置了第三套止动元件。该套止动元件由两个沿直径方向对置的3号止档28和两个沿直径方向对置的3号逆止档48′组成,其中,3号止档28是作为弓形段设计的,轴向定向在固定的弹子锁22的背面上,而3号逆止档48′则被设计成凸耳形,径向朝内定向在变态的1号传动构件4′的正面44′上,同时,3号止档28不仅沿径向变化而且沿轴向变化的侧面281与3号逆止档48′相应的侧面481′共同起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变态的1号传动构件4′的4号逆止档47与插入到外壳6中的2号止动滑板92的2号止动面95共同构成用以实现按键式操纵方式的第五套止动元件。由于转动角度受限制,在转动位置上不可能拔出钥匙21。
通过插入1号止动滑板91代替插入2号止动滑板92,将形成第四套止动元件,该套止动元件在转动钥匙操纵器2离开静止位置时,既在第三套止动元件之前的转动方向起作用,又在上文所述第五套止动元件后面的转动方向起作用。因此,虽然再一次实现了卡入式操纵方式,但由于转动角度仍然受到限制,钥匙21还是不能在转动位置上拔出来,因为它在没有达到在弹子锁22中的全转动角度时就将固定住。第四套止动元件由对置的1号止动面94和变态的1号传动构件4′的4号逆止档47组成,其中,1号止动面94由位于1号止动滑板91的与相应的转动方向对立的窄边96的前部的切口97在后部的表面构成。两块止动滑板91镜面对称于其作为对称轴的窄边96,与2号止动滑板92的主要区别在于切口97。两块止动滑板91中有一块止动滑板在其后部用一个1号刻槽99作为识别码,该1号刻槽与外壳6内一个逆卡件64下面的2号刻槽71一致,以便保证能把两块镜面对称的1号止动滑板91的每一块止动滑板安置到外壳6内的正确位置上。
在使用钥匙操纵器2作为操作机构(Handhabe)时,选择按钮也可以配置两个切换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将使用图1中表出变态的2号传动构件5′,其控制曲面元件52、2号逆止档59和4号逆止档57在设计上与上文所述2号传动构件4的情况相同。在转动位置上,在没有卡入滑块的情况下,也可以释放钥匙21。在卡入转动位置时和可释放钥匙21的运动仍然受到第三套止动元件的限制,该套止动元件由弹子锁22上所具有的3号止档28以及在变态的2号传动构件5′的正面54′上形成的3号逆止档58′组成,该3号逆止档相当于变态的1号传动构件4′的3号逆止档48′。这里,在静止位置上的限制是由包括在外壳6中的4号止档70和2号逆止档59的第六套止动元件造成的。
通过只有一个1号止动滑板91插入到外壳6内,在与变态的2号传动构件5′的4号逆止档57的协同作用下,又形成了第四套止动元件,该套止动元件在与弹子锁22的协同作用下,将钥匙21固定在卡入的转动位置。
这里,在按键操纵方式下对转动运动的限制也可由第五套止动元件造成,该套止动元件由2号止动滑板92和4号逆止档57组成。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所述的实施形式,而是还包括在本发明的本意上具有同样作用的实施形式。还可以采用一种具有同样作用的操作机构(Handhabe),以取代所述操作机构(Handhabe),例如,采用在顶面上有相应造型的操作杆,该操作杆从前面直接与变态的1号或2号传动构件4′或5′的沟槽43′或53′配合,并能重新脱离该沟槽。在选择按钮配置三个切换位置的情况下,为了仅在一个相应的转动方向(必要时钥匙可以释放或保持固定)实现卡入式或按键式操纵方式,还有可能单独使用一个1号止动滑板91本身,一个2号止动滑板92本身,或组合使用一个1号和2号止动滑板91和92。还可以通过仅使用一个单一的控制推杆81来简化某种用途实施本发明的规定途径。为了减轻可靠性的负担,还可以只设计一个1号、2号和3号止档66、68和28。
代号一览表10扳键(knebel)11旋钮 56 曲面峰点12肋状扇形体 57 4号逆止档13导向卡圈 571边棱面141号逆止档59 2号逆止档15侧面 591前边棱2 钥匙操纵器 592后边棱21钥匙 5′变态的2号传动构件22弹子锁 53′ 沟槽23封板 54′ 正面24凸耳 58′ 3号逆止档25锁芯 6 外壳26条状构造物 61 导向板27固定卡圈 62 2号支座283号止档 63 凹槽281 侧面 64 逆卡件29凹穴 65 导向槽3 面止动环 66 1号止档4 1号传动构件 67 侧面40环形密封件 68 2号止档41背面 69 凹穴42控制曲面元件 70 4号止档43槽状扇形体 71 2号刻槽44正面 81 控制推杆45透光断 82 压力弹簧46曲面峰点 83 外边棱474号逆止档84 1号支座471 边棱面 85 3号支座4′ 变态的1号传动构件86 顶面43′ 沟槽 87 倾斜面44′ 正面 88 卡槽48′ 3号逆止档91 1号止动滑板481′ 侧面 92 2号止动滑板5 2号传动构件 93 卡件51背面 94 1号止动面52控制曲面元件 95 2号止动面53槽状扇形体 96 窄边54正面 97 切口55透光断口 98 窄边99 1号刻槽
权利要求
1.用以控制接触元件的组合式选择按钮,包括1一个外壳(6);2一个扳键(knebel)(10),一个旋钮(11)或同等物作为可转动的操作机构(Handhabe);3一个不可转动地连接在操作机构(Handhabe)(10、11)上和在外壳(6)内安置的传动构件(4、5),该传动构件支承着一个可在轴向起作用的控制曲面;4由相对于外壳(6)固定的止档和可随操作机构(Handhabe)(10、11)转动的逆止档组成的,用以限制操作机构(Handhabe)(10、11)转动角度的止动元件;5至少一个不可转动地置于外壳(6)内和可顶着弹簧元件(82)位移的控制推杆(81),该控制推杆向前经过一个对称形成的顶面(86)与控制曲面共同起作用,其中,控制曲面和顶面(86)是这样设计的,即在达到相对静止位置的规定转动角度时,传动构件(4、5)卡在控制推杆(81)上;其特征在于,3.1传动构件(4、5)被设计成圆盘形,并在背面(41、51)支承轴向拉开间距的控制曲面元件(42、52);4.1在相对于静止位置卡入到转动位置时,作为每一转动方向的止动元件4.1.1.1配置三个切换位置时使用第一套止动元件,由外壳(6)中的一个1号止档(66)和操作机构(Handhabe)(10、11)中的1号逆止档(14)组成;4.1.1.2而在配置两个切换位置时使用第二套止动元件,由外壳(6)中的一个2号止档(68)和传动构件(5)上的一个2号逆止档(59)组成;4.2在相对于静止位置按键到转动位置时,作为每一转动方向的止动元件使用第五套止动元件,由可采用卡入方式插入外壳(6)的一个2号止动滑板(92)和传动构件(4、5)上的一个4号逆止档(47、57)组成,其中,在转动方向上在决定性的2号止动滑板(92)的2号止动面(95)与4号逆止档(47、57)之间的角度间距小于第一或第二套止动元件(66、14,68、59)之间的角度间距。
2.用以控制接触元件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 Wahltaste),包括1一个外壳(6);2一个可转动的操作机构(Handhabe)(2);3一个不可转动地连接在操作机构(Handhabe)(2)上和在外壳(6)内安置的传动构件(4′、5′),该传动构件支承着一个可在轴向起作用的控制曲面;4由相对于外壳(6)固定的止档和可随操作机构(Handhabe)(2)转动的逆止档组成的,用以限制操作机构(Handhabe)(2)的转动角度的止动元件;5至少一个不可转动地置于外壳(6)内和可顶着弹簧元件(82)位移的控制推杆(81),该控制推杆向前经过一个对称成形的顶面(86)与控制曲面共同起作用,其中,控制曲面和顶面(86)是这样设计的,即在达到相对静止位置的规定转动角度时,传动构件(4′、5′)卡在控制推杆(81)上;其特征在于,2.1操作机构(Handhabe)是一个钥匙操纵器(2);3.1传动构件(4′、5′)被设计成圆盘形,并在背面(41、51)支承轴向拉开间距的控制曲面元件(42、52);4.1在相对于静止位置卡入到转动位置时,作为每一转动方向的止动元件4.1.2.1释放的钥匙(21)在转动位置上时使用第三套止动元件,由一个相对于外壳(6)固定的3号止档(28)和一个在传动构件(4′、5′)上的3号逆止档(48′、58′)组成;4.1.2.2固定的钥匙(21)在转动位置上时使用第四套止动元件,由可用卡入方式从后面插入背面敞开的外壳(6)中的一个1号止档(91)和传动构件(4′、5′)上的一个4号逆止档(47、57)组成,其中,在转动方向上在决定性的2号止动滑板(91)的1号止动面(94)与4号逆止档(47、57)之间的角度间距略小于第三套止动元件(28、48′,28、58′)之间的角度间距;4.2在相对于静止位置按键到转动位置时,作为每一转动方向的止动元件使用第五套止动元件,由可采用卡入方式插入外壳(6)的一个2号止动滑板(92)取代1号止动滑板(91)和传动构件(4′、5′)上的一个4号逆止档(47、57)组成,其中,在转动方向上在决定性的2号止动滑板(92)的2号止动面(95)定位在1号止动滑板(91)的1号止动滑板(94)之前。
3.用以控制接触元件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 Wahltaste),包括1一个外壳(6);2一个可转动的操作机构(Handhabe)(10、11、2);3一个不可转动地连接在操作机构(Handhabe)(10、11、2)上和在外壳(6)内安置的传动构件(4、4′、5、5′),该传动构件支承着一个可在轴向起作用的控制曲面;4由相对于外壳(6)固定的止档和可随操作机构(Handhabe)(10、11、2)转动的逆止档组成的,用以限制操作机构(Handhabe)(10、11、2)的转动角度的止动元件;5至少一个不可转动地置于外壳(6)内和可顶着弹簧元件(82)位移的控制推杆(81),该控制推杆向前经过一个对称形成的顶面(86)与控制曲面协同作用,其中,控制曲面和顶面(86)是这样设计的,即在达到相对静止位置规定的转动角度时,传动构件(4、4′、5、5′)卡在控制推杆(81)上;其特征在于,3.1传动构件(4、4′、5、5′)被设计成圆盘形,并在背面(41、51)支承轴向拉开间距的控制曲面元件(42、52);4.1在相对于静止位置卡入到转动位置时,作为每一转动方向的止动元件4.1.1并以一个扳键(Knebel)(10)、旋钮(11)和同类物时作为操作机构(Handhabe),4.1.2 4.1.1.1配置三个切换位置时使用第一套止动元件,由外壳(6)中的一个1号止档(66)和操作机构(Handhabe)(10、11)中的1号逆止档(14)组成,4.1.1.2而在配置两个切换位置时使用第二套止动元件,由外壳(6)中的一个2号止档(68)和传动构件(5)上的一个2号逆止档(59)组成,4.1.2但在以一个钥匙操纵器(2)时作为操作机构(Handhabe),4.1.2.1当释放的钥匙(21)可在转动位置上时使用第三套止动元件,由一个相对于外壳(6)固定的3号止档(28)和一个在传动构件(4′、5′)上的3号逆止档(48′、58′)组成;4.1.2.2而当固定的钥匙(21)在转动位置上时使用第四套止动元件,由可用卡入方式从后面插入背面敞开的外壳(6)中的一个1号止档(91)和传动构件(4′、5′)上的一个4号逆止档(47、57)组成,其中,在转动方向上在决定性的2号止动滑板(91)的1号止动面(94)与4号逆止档(47、57)之间的角度间距略小于第三套止动元件(28、48′,28、58′)之间的角度间距;4.2在相对于静止位置按键到转动位置时,作为每一转动方向的止动元件使用第五套止动元件,由可采用卡入方式插入外壳(6)的一个取代1号止动滑板(91)的2号止动滑板(92)和传动构件(4、4′、5、5′)上的一个4号逆止档(47、57)组成,其中,在转动方向上在决定性的2号止动滑板(92)的2号止动面(95)定位在1号止动滑板(91)的1号止动滑板(94)之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 Wahltaste),其特征在于,2号止动滑板(92)被设计成条形,其与操作机构(Handhabe)(10、11)转动方向相对的窄边(98)前部设有止动面(95),其后部有卡件(93),以卡入外壳(6)的相应的逆卡件(64)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Wahltaste),其特征在于,1号和2号止动滑板(91、92)被设计成条形,其与操作机构(Handhabe)(10、11、2)转动方向相对的窄边(96、98)前部设有止动面(94、95),其后部有卡件(93),以卡入外壳(6)的相应的逆卡件(64)中;与2号止动滑板(92)相对的1号止动滑板(91)在前部设有一切口(97)以形成1号止动面(9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 Wahltaste),其特征在于,在外壳(6)中沿直径方向对立地分别引出两个相同的控制推杆(81),设有两个相同的1号和2号止档(66、68),2号止动滑板(92)还设有两个相同的逆卡件(6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 Wahltaste),其特征在于,在外壳(6)中沿直径方向对立地分别引出两个相同的控制推杆(81),设有两个相同的3号止档(28),1号和2号止动滑板(91、92)还设有两个相同的逆卡件(6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 Wahltaste),其特征在于,在外壳(6)中沿直径方向对立地分别引出两个相同的控制推杆(81),设有两个相同的1号、2号和3号止档(66、68、28),1号和2号止动滑板(91、92)还设有两个相同的逆卡件(64)。
9.根据权利要求6到8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Wahltaste),其特征在于,为三个切换位置规定了一个1号传动构件(4、4′),在其背面(41)上,两个控制曲面元件(42)和对其发生角度移位的两个轴向拉开间距的4号逆止档(47)围绕一个锐角度分别转动,使形成的对称加以相互移位。
10.根据权利要求6到8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Wahltaste),其特征在于,为两个切换位置规定了一个2号传动构件(5、5′),在其背面(51)上,两个控制曲面元件(52)和两个轴向拉开间距的2号逆止档(59)分别围绕180°角度转动的形成并加以相互位移。
11.根据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Wahltaste),其特征在于,为静止位置规定了第六套止动元件,由两个在外壳(6)内沿直径方向对置的4号止档(70)和2号逆止档(59)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Wahltaste),其特征在于,在背面布置在被设计成扳键(Knebel)(10)和旋钮(11)或同类物的操作机构(Handhabe)上的肋状扇形体(12),与在正面布置在传动构件(4、5)上的槽状扇形体(43、53),彼此可以实现刚性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Wahltaste),其特征在于,操作机构(Handhabe)(10、11)与2号传动构件(4、5)至少有两个相互发生角度移位的配合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Wahltaste),其特征在于,传动构件(4、5)设有一个透光断口(45、55)。
1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合式选择按纽(modulareWahltaste),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一钥匙操纵器(2)作为操作机构(Handhabe)时,一弹子锁(22)借助一封板(23)不可转动地与外壳(6)相连接;可转动的锁芯(25)背面的条状构造物(26)刚性地嵌入一变态的1号传动构件(4′、5′)的正面沟槽(43′、53′)内;3号止档(28)布置在弹子锁(22)的背面,3号逆止档(48′、58′)布置在变态的传动构件(4′、5′)的正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控制接触元件的组合式选择按钮(modulareWahltaste)。它由一外壳6、弹簧加载的控制推杆81、一根据需求提供的扳键(Knebel)10、一旋钮11或钥匙操纵器2作为旋转的操作机构(Handhabe)、以及多个将操纵器10、11、2的运动经过控制曲面元件42、52传送到控制推杆81的传动构件4、4′、5、5′中的一个传动机构构成。相对于外壳6固定的止档和活动逆止档构成了可用来选择切换位置的数量和操纵方式的不同的止动元件。不同的止档设置在在外壳6上、钥匙操纵器2上以及插入外壳6中的2号止动滑板92上。不同的逆止档设置在扳键(Knebel)10内、旋钮11内和传动构件4、4′、5、5′上。
文档编号H01H19/14GK1341264SQ00804178
公开日2002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3日
发明者W·库博, A·希格斯 申请人:默勒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