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348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触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触开关。
现有的轻触开关主要由基座、中心静触点、外围静触点、动触簧片、按钮及触脚等组成,基座上开设有内凹的型腔,一中心静触点固定设置在基座型腔底面的中部,若干外围静触点对称设置在型腔底面的四边,外围静触点的数量通常为两个,动触簧片设置在外围静触点上,动触簧片的中部对应于中心静触点,基座的型腔口设置有按钮,按钮的底部与动触簧片相抵,触脚分别与中心静触点和外围静触点相联接。轻触开关动触簧片的边缘部始终与外围静触点保持接触,使用时,按下按钮,按钮底部作用于动触簧片,使动触簧片向下弯曲变形,直到动触簧片与中心静触点的上表面相接触,此时,轻触开关则被导通。由于这种轻触开关的尺寸通常较小,并且中心静触点的上表面通常是光滑的曲面或平面,动触簧片与中心静触点相抵时,其接触点较小,因此,当一些空气中的尘埃进入开关内部时,它们就有可能影响开关元器件之间的接触性能,从而影响开关使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尤其是在使用该轻触开关的过程中,往复按动按钮进行开关的切换,开关动触簧片的中心部位在中心静触点的上表面作上下往复运动,根据空气流动的力学原理,动触簧片在动作时会扇起空气中的尘埃,并带动这些尘埃大量积聚在中心静触点上表面的中间部位,由此,进一步影响了开关使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因此,在加工和装配轻触开关的过程中,对生产现场的环境都要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尘措施,以防止尘埃带入生产现场。但是,即便如此,仍难以彻底避免工人与开关元器件的直接接触、以及人体皮肤分泌物和碎屑等各类尘埃对轻触开关带来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加中心静触点与动触簧片之间的接触点和接触面,提高开关使用可靠性及稳定性,且能在一般环境下加工和装配的轻触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静触点与动触簧片之间为线接触,使用更为可靠、稳定的轻触开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轻触开关,由基座、中心静触点、外围静触点、动触簧片、按钮及触脚组成,基座上开设有内凹的型腔,一中心静触点固定设置在基座型腔底面的中部,外围静触点设置在型腔底面的四周,动触簧片设置在外围静触点上,动触簧片的中部对应于中心静触点,基座型腔口通过盖板设置有按钮,按钮底部与动触簧片相抵,触脚分别与中心静触点和外围静触点相联接,在所述中心静触点上表面开设有内凹的凹坑。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一种轻触开关,还包括在所述中心静触点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相应的的圆形凹坑。
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的优点是开关元器件设计巧妙合理,增加了中心静触点与动触簧片的接触点和接触面,且加工制造方便;开关使用时,尘埃不会在中心静触点的上表面积聚,开关的接触性能更稳定可靠。
下面结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中基座与中心静触点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中第二种基座与中心静触点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中第三种基座与中心静触点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中第四种基座与中心静触点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中第五种基座与中心静触点的立体示意图。
1、基座,2、中心静触点,3、外围静触点,4、动触簧片,5、按钮,6、触脚,7、型腔,8、盖板,9、凹坑。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轻触开关,由基座1、中心静触点2、外围静触点3、动触簧片4、按钮5及触脚6组成,基座1上开设有内凹的型腔7,一中心静触点2固定设置在基座1型腔7底面的中部,两外围静触点3对称设置在中心静触点2两侧的型腔7底面上,动触簧片4设置在外围静触点3上,动触簧片4的中部对应于中心静触点2,基座1型腔7口通过盖板8设置有按钮5,按钮5底部与动触簧片4相抵,两触脚6分别与中心静触点2和外围静触点3相接触,中心静触点2呈圆柱形凸台结构,在中心静触点2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相应的圆形凹坑9。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的第二种实基座与中心静触点结构,其中的中心静触点2呈正方形的凸台结构,在中心静触点2的中间开设有圆形的凹坑9。
在上述两实施例中,由于在中心静触点2的中部均开设有圆形的凹坑9,因此,这种轻触开关在使用时,其中心静触点2与动触簧片4之间可以进行圆形的环线接触,这种结构可大大增加中心静触点2与动触簧片4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由于空气动力的作用,空气中的尘埃不能在中心静触点2与动触簧片4之间积聚,因此,可以有效确保轻触开关使用时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的第二种实基座与中心静触点结构,其中的中心静触点2呈圆柱形凸台结构,在中心静触点2的中间开设有三角形凹坑9。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的第二种实基座与中心静触点结构,其中的中心静触点2呈正方形的柱状凸台结构,在中心静触点2的中间开设有相应的正方形凹坑9。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的第二种实基座与中心静触点结构,其中的中心静触点2呈三角形柱状的凸台结构,在中心静触点2的中间开设有三角形凹坑9。
在本实用新型中,中心静触点2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以是矩形、梯形、多边形及其它任意形状,而开设在中心静触点2上表面中部的凹坑9也可以是三角形、矩形、梯形、多边形或其它任意形状,除了圆形的凹坑9外,它们与动触簧片4之间均为多点接触,因而,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中心静触点2中部的圆形凹坑9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中心静触点2与动触簧片4为多点接触的,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轻触开关,由基座[1]、中心静触点[2]、外围静触点[3]、动触簧片[4]、按钮[5]及触脚[6]组成,基座[1]上开设有内凹的型腔[7],一中心静触点[2]固定设置在基座[1]型腔[7]底面的中部,外围静触点[3]设置在型腔[7]底面的四周,动触簧片[4]设置在外围静触点[3]上,动触簧片[4]的中部对应于中心静触点[2],基座[1]型腔[7]口通过盖板[8]设置有按钮[5],按钮[5]底部与动触簧片[4]相抵,触脚[6]分别与中心静触点[2]和外围静触点[3]相联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静触点[2]上表面开设有内凹的凹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围静触点[3]有两个,它们对称设置在中心静触点[2]两侧的型腔[7]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静触点[2]的横截面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静触点[2]上表面的中部可以开设任意形状的凹坑[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静触点[2]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相应的的圆形凹坑[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静触点[2]为圆形凸台。
专利摘要一种轻触开关,由基座、中心静触点、外围静触点、动触簧片、按钮及触脚组成,基座上开设有内凹的型腔,一中心静触点固定设置在基座型腔底面的中部,外围静触点设置在型腔底面的四周,动触簧片设置在外围静触点上,动触簧片的中部对应于中心静触点,基座型腔口通过盖板设置有按钮,按钮底部与动触簧片相抵,触脚分别与中心静触点和外围静触点相联接,在中心静触点上表面开设有内凹的凹坑,优点是开关元器件设计巧妙合理,增加了中心静触点与动触簧片的接触点和接触面,且加工制造方便;开关使用时,尘埃不会在中心静触点的上表面积聚,开关的接触性能更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H01H13/02GK2566436SQ0226339
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6日
发明者陆亚洲, 邹永兵, 王奕 申请人:张家港华杰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