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990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其主要是通过排列成横列相互错置的数组的插脚及插孔、一第一连接器前端内接端口顶部的一卡孔及一第二连接器前端接合头中的容置槽所装设的一扣接组件,可达到防呆作用,并提供方便操作且具有足够接合强度的连接器扣合及脱离结构,同时又可简化制程而降低其成本。
目前连接器的接合固定结构通常是以螺栓结构锁合为主,或少数也具有扣合结构。然而,此类的螺栓结构虽具有不错的连接器接合强度,但其接合及脱离操作性却非常不方便;而此类的扣合结构虽具有方便的连接器接合及脱离操作性,但其接合强度却不足以供大部分的连接器使用,尤其是不适合使用在四十二信道的连接头结构。
因此,本实用新型基于公用的四十二信道连接头结构所具有的缺失及使用需求进行创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良该四十二信道连接头结构,其是将连接器的插脚及插孔排列成横列相互错置的数组,使得可通过该插脚及插孔本身结构而达到防呆作用。并且,其具有一可通过按压操作的扣合组件,使得可方便地完成扣合及脱离的操作,并提供足够的接合强度。
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扣接组件结构简单而有利于制造,因此可简化制程,并降低其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其是一连结座的前端延伸形成一开口状的内接端口,该内接端口顶部穿透形成一卡孔,且该内接端口内侧表面上具有复数个凸缘,该连结座中具有提供信号传输的金属导线自该内接端口内向外延伸而形成复数个插脚;一第二连接器,其是一连结座中前端延伸形成一接合头所构成,且该接合头中具有由内向外穿透并配合该内接端口所形成的复数个插孔,各个插孔中具有连接该连结座中提供信号传输的金属导线;所述的第一连接器中的内接端口开口内缘与该第二连接器的接合头外缘,形成一紧配合套接结构;所述的第二连接器中的连结座顶部具有一凹槽延伸至该接合头而形成一容置槽,使得一扣接组件可容置于该容置槽中,该扣接组件一端的一固定部固设在容置槽内并自该固定部向外延伸适当距离至该接合头内部而形成具有适当弹性的一延伸臂,该延伸臂顶部固设一按压键且前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斜面朝外的楔形状的卡笋;所述的延伸臂底面与该容置槽底面具有适当的距离,使得当压掣该按压键时,该延伸臂前端会向下弯曲而让该卡笋完全没入该容置槽内部;所述的第二连接器中的延伸臂及卡笋是配合该第一连接器的卡孔,使得当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相互对接时,该卡笋可卡入该卡孔中。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中该扣接组件卡合前的局部剖面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中该扣接组件卡合后的局部剖面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的第一连接器的连结座前视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的第二连接器的连结座前视图。图中第一连接器1连结座10卡孔11内接端口12凸缘13插脚14第二连接器2连结座20容置槽21接合头22扣接组件23插孔24固定部25延伸臂26
按压键27卡笋28
前述的第一连接器1中的内接端口12开口内缘与该第二连接器2的接合头22外缘,形成一紧配合套接结构。
前述的第二连接器2中的连结座20顶部具有一凹槽延伸至该接合头22而形成一容置槽21,使得一扣接组件23可容置于该容置槽21中,该扣接组件23一端的一固定部25固设在容置槽21内并自该固定部25向外延伸适当距离至该接合头22内部而形成具有适当弹性的一延伸臂26,该延伸臂26顶部固设一按压键27且前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斜面朝外的楔形状的卡笋28。其中,该延伸臂26底面与该容置槽21底面具有适当的距离,使得当压掣该按压键27时,该延伸臂26前端会向下弯曲而让该卡笋28完全没入该容置槽21内部。
前述的第二连接器1中的延伸臂26及卡笋28是配合该第一连接器1的卡孔11,使得当该第一连接器1与该第二连接器2相互对接时,该卡笋28可卡入该卡孔11中。
由前所述并参考图3及图4,当该第一连接器1与该第二连接器2相互对接时,该第一连接器1中的卡笋28会受到该第一连接器1的内接端口12内表面压迫,使得该卡笋28会沿着斜面而逐渐下降,并使得该扣接组件23的延伸臂26前端向下弯曲。随着该第一连接器1与该第二连接器2相互接近,直到该卡笋28进入该卡孔11后,该扣接组件23的延伸臂26恢复平直,即完成该第一连接器1与该第二连接器2的连接。当该第一连接器1与该第二连接器2相互脱离时,按压该扣接组件23的按压键27,使得该扣接组件23的延伸臂2 6前端向下弯曲而带动该卡笋28下降至脱离该卡孔11,并随着该第一连接器1与该第二连接器2相互远离,即可完成该第一连接器1与该第二连接器2的分离。
另外,该第一连接器1的内接端口12开口内缘固设的复数个凸缘13,可使得该内接端口12开口内缘与该接合头22外缘结合时更为紧密,因此形成一紧配合套接结构。
前述的复数个插脚14及复数个插孔24是一一对应而分别排列成一横列相互错置的数组(如图5及图6所示)。
前述的复数个插脚14及复数个插孔24的数量均为四十二,其分别是一一对应该连结座10及20中的信号传输导线,且排列成横列相互错置数组。
由前所述,当该第一连接器1与该第二连接器2相互对接时,若该第一连接器1与该第二连接器2配合的方向不对,其具有排列成横列相互错置数组的插脚14及插孔24具有防呆作用,以防止该第一连接器1与该第二连接器2的结合,而避免损坏该插脚14及该插孔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即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及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其是一连结座的前端延伸形成一开口状的内接端口,该内接端口顶部穿透形成一卡孔,且该内接端口内侧表面上具有复数个凸缘,该连结座中具有提供信号传输的金属导线自该内接端口内向外延伸而形成复数个插脚;一第二连接器,其是一连结座中前端延伸形成一接合头所构成,且该接合头中具有由内向外穿透并配合该内接端口所形成的复数个插孔,各个插孔中具有连接该连结座中提供信号传输的金属导线;所述的第一连接器中的内接端口开口内缘与该第二连接器的接合头外缘,形成一紧配合套接结构;所述的第二连接器中的连结座顶部具有一凹槽延伸至该接合头而形成一容置槽,使得一扣接组件可容置于该容置槽中,该扣接组件一端的一固定部固设在容置槽内并自该固定部向外延伸适当距离至该接合头内部而形成具有适当弹性的一延伸臂,该延伸臂顶部固设一按压键且前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斜面朝外的楔形状的卡笋;所述的延伸臂底面与该容置槽底面具有适当的距离,使得当压掣该按压键时,该延伸臂前端会向下弯曲而让该卡笋完全没入该容置槽内部;所述的第二连接器中的延伸臂及卡笋是配合该第一连接器的卡孔,使得当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相互对接时,该卡笋可卡入该卡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插脚及复数个插孔是一一对应而分别排列成一横列相互错置的数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插脚及复数个插孔的数量均为四十二,且排列成横列相互错置数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其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其是一连结座前端延伸形成的一开口状且具有数个插脚的内接端口顶部穿透形成一卡孔,并在该内接端口内侧表面上固设复数个凸缘;一第二连接器,其是一连结座中前端延伸形成一具有数个插孔的接合头所构成。其中,该第二连接器中的连结座顶部具有一凹槽延伸至该接合头而形成一容置槽,并在该容置槽中装设一扣接组件,通过压掣该扣接顶部固设的一按压键及一楔形状卡榫则可完成连接器的接合或分离。本实用新型中将连接器的插脚及插孔排列成横列相互错置的数组,并具有一可通过按压操作的扣合组件,且同时该扣接组件结构简单而有利于制造。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575880SQ0228269
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30日
发明者陈茂雄, 黄福龙 申请人:弼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