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990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伸缩天线,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
参照

图1,目前市面上应用无线网络传输的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10必须装设一天线12于该笔记型计算机10中的调制解调器(modem)或PCMCIA卡,以进行数据的接收及传送。因该天线直接连接于该调制解调器或PCMCIA卡,故其位置将紧临该笔记型计算机10的侧边。当使用该笔记型计算机10进行无线传输时,为了得到较佳的数据接收及传输效果,该天线12于使用时需朝上,故使用时人手14常会不经意触碰到该天线12,而造成键盘(keyboard)操作上的不便,甚而不慎撞击该天线12,而造成该天线12折断的现象。另外,由于该天线12仍将突出于收合时的该笔记型计算机10,故无法直接置放于电脑袋中。目前实务上,该天线12作为一附加装置,在欲使用该笔记型计算机10进行无线传输时才将其装上,平常携带时则将其取下置于电脑袋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包含复数个套管、一天线端、一固定座及一金属导线。该复数个套管中空的细长管体,各两个套管彼此套合,其中一套管的外径略小于另一套管的内径,使该两个套管可彼此滑动伸缩及旋转,借此将该复数个套管组成一可伸缩的细长杆。该天线端包含一收发端及一连接端,该收发端可调整至向上的方位以增进电波的收发效果,该连接端与该细长杆的一端的套管套合。该固定座连接于该细长杆的另一端的套管,用以将该伸缩天线固定于该无线网络装置。该金属导线包含于该天线端、复数个套管及固定座中,作为传导电波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将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天线端的收发端及连接端以一旋转轴连接,而可调整该收发端的方向,以方便该伸缩天线的拉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包含一天线端、一旋转轴、一固定座、一套管、一弹簧(spring)及一金属导线(metal conducting line)。该旋转轴连接于该天线端,且使该天线端可调整其方向。该固定座用以将该伸缩天线固定于该无线网络装置,且其外壳包含一导孔。该套管的一端连接该旋转轴,其中间部位套合于该固定座,且使该套管可于该固定座中滑动。该套管表面包含一形状及大小可通过该导孔的凸块。该弹簧包含于该套管中,一端固定于该旋转轴,另一端固定于该固定座。该金属导线包含于该天线端、复数个套管及固定座中,作为传导电波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包含一天线端、一横杆、一第一旋转轴、一固定座、一第二旋转轴及一金属导线。该横杆为中空的细长管体。该第一旋转轴连接该天线端及该横杆,可使该天线端旋转至向上方位或可叠置于该横杆。该固定座用以将该伸缩天线固定于该无线网络装置。该第二旋转轴,连接该横杆及该固定座,使该横杆可水平转动。该金属导线包含于该天线端、第一旋转轴、横杆、第二旋转轴及固定座中,作为传导电波之用。
参照图2(c),将该伸缩天线20装设于一笔记型计算机28。当不使用该笔记型计算机28进行无线传输时,压缩该伸缩天线20的该L形天线端21、第一套管22及第二套管23,且调整该L形天线端21至其收发端为水平状态。此时该伸缩天线20并不会突出于该笔记型计算机28的键盘表面,而紧贴于该笔记型计算机28的侧边,故该笔记型计算机28可直接装入电脑袋中而方便于携带。
参照图2(d),当欲使用该笔记型计算机28进行无线传输时,可先将该伸缩天线20旋转朝上,并使该L形天线端21、第一套管22及第二套管23向外延伸,使得由其组成的细长杆的长度增加。换言之,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延伸段,使该L形天线端21与该笔记型计算机28相隔一距离,而不致妨碍使用者的操作。
因以下的较佳实施例牵涉到旋转的机制,为求说明的精确性且易于了解,故以下的图式中皆附加一X、Y、Z轴的参考坐标以便于说明。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的示意图。一伸缩天线30包含一天线端31、一旋转轴32、一第一套管33、一第二套管34、一第三套管35、一固定座36、一金属导线37及一螺丝38。该金属导线37及螺丝38作为电波传导至一无线网络卡之用。本第二较佳实施例利用近似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伸缩技术,通过该第一套管33、第二套管34、第三套管35及固定座36中各两者彼此的套合重叠以进行伸缩。该旋转轴32可绕着Y轴旋转,使该天线端31可旋转至X轴方向,即该第一套管33、第二套管34及第三套管35所形成的细长杆的轴向方向。如此一来,可先握住该天线端31将第一套管33、第二套管34及第三套管35一并拉出,再将该天线端31沿Y轴向上旋转至较佳的电波接收位置,而更便利于该伸缩天线30的操作。
图4(a)及图4(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参照图4(a),其表示一伸缩天线40伸展时的状态。该伸缩天线40包含一天线端41、一旋转轴42、一套管43、一固定座44、一金属导线45、一弹簧47及一螺丝46。该弹簧47的一端固定于该旋转轴42,另一端则固定于该固定座44尾端。一凸块48位于该套管43的前端表面,且其方位恰对应该固定座44上的一导孔49,该导孔49的大小及形状必须可容许该凸块48通过。
参照图4(b),当不进行无线传输时,可压缩该套管43中的弹簧47直到该凸块48进入该固定座44中,然后将该套管43连同该天线端41绕着X轴旋转,直到该天线端41为一水平状态。此时由于该凸块48的位置将因旋转而与该导孔49错开,而由该固定座44所牵制,故不会弹出。当欲使用该伸缩天线40时,只要将该套管43连同该天线端41绕着X轴旋转至使该天线端41为朝上的位置,因该凸块48恰位于该导孔49的位置,故该被压缩的弹簧47将被释放,而将该套管43弹出,即回复图4(a)的状态。
图5(a)及图5(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参照图5(a),其显示一伸缩天线50伸展时的状态,该伸缩天线50包含一天线端51、一第一旋转轴52、一横杆53、一第二旋转轴54、一固定座55、一金属导线56及一螺丝57。当不进行无线传输时,该第一旋转轴52可使该天线端51绕着Y轴旋转而附贴于该横杆53,该第二旋转轴54可使该横杆绕着Z轴旋转,而贴近其使用的计算机侧壁,其收缩后的状态如图5(b)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公开如上,然而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复数个中空套管,其中任两相邻的一套管的外径略小于另一套管的内径,使该相邻的任两个套管可彼此滑动伸缩;一天线端,包含一收发端,可调整至向上的方位以增进电波的收发效果;一连接端,可套合于该复数个中空套管的一端;一固定座,连接于该复数个中空套管的另一端;一金属导线,内嵌于该天线端、复数个中空套管及固定座内,作为传导电波信号之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套管的一端具有一环形外凸缘,而另一端具有一环形内凸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中空套管利用一挡块作为其相互旋转定位之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导线可附加一用以电气连接至一无线网络卡的螺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端为一L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端另包含一旋转轴,用于使该收发端旋转至该复数个中空套管的轴向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导线为电气连接至一PCMCIA卡。
8.一种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天线端;一旋转轴,调整该天线端的方向;一固定座,其外壳包含一导孔;一中空套管,其一端连接至该旋转轴,且可于该固定座中滑动;一弹簧,内嵌于该中空套管中,其一端固定于该旋转轴,另一端固定于该固定座;一金属导线,内嵌于该天线端、复数个中空套管及固定座中,作为传导电波之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导线为电气连接至一PCMCIA卡。
10.一种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天线端;一横杆,其中空的细长管体;一第一旋转轴,连接该天线端及该横杆,可使该天线端旋转至向上方位及叠置于该横杆;一固定座,用以将该伸缩天线固定于该无线网络装置;一第二旋转轴,连接该横杆及该固定座,使该横杆可水平转动;及一金属导线,内含于该天线端、第一旋转轴、横杆、第二旋转轴及固定座中,作为传导电波之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无线网络装置的伸缩天线(antenna),其包含复数个套管、一天线端、一固定座及一金属导线。该复数个套管系中空的细长管体,各两个套管彼此套合,其中一套管的外径略小于另一套管的内径,使该两个套管可彼此滑动伸缩及旋转,借此将该复数个套管组成一可伸缩的细长杆。该天线端包含一收发端及一连接端,该收发端可调整至向上的方位以增进电波(radiation)的收发效果,该连接端与该细长杆的一端的套管套合。该固定座连接于该细长杆的另一端的套管,用以将该伸缩天线固定于该无线网络装置。该金属导线包含于该天线端、复数个套管及固定座中,作为传导电波之用。
文档编号H01Q1/10GK2596563SQ02282678
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8日
发明者王俊杰, 林世偀 申请人: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