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进户线连接压接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593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进户线连接压接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工工具,特别是一种进户线连接的压接钳。
背景技术
在敷设线路时,常常会遇到导线连接问题。由于导线接头连接不当,往往会烧坏导线,引起火灾等事故。有资料统计,导线接头故障在火灾事故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在敷设线路时,应尽量避免接头,如需接头,也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连接,接头的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导线机械强度的80%;其绝缘强度也应保持一样。
导线连接的方法较多,采用何种连接方法将取决于使用导线截面积的大小,而不论使用何种连接方法,导线连接都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要求连接点的电阻小而且稳定;(2)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3)要能够耐腐蚀、抗氧化;(4)要能耐震动。
目前,主要的连接方法有锡焊导体连接,机械冷压导体连接等。铜芯导线锡焊连接虽然质量是可靠的,工艺上也不复杂,但是与机械冷压法相比较,存在着施工效率较低,需消耗有色金属锡和铅,需明火操作和劳动条件较差等问题。而铜芯导线冷压接在技术性能上则容易满足上述基本要求。而且铜与铜之间可以通过表面的紧密接触来达到导电的目的,一般不严格要求形成一个金属渗透的表面层,所以铜芯导线的机械冷压接继锡焊连接之后,得到了推广应用。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并非所有的导线产品的种类和规格都选用机械冷压接方法。自一九五八年起,我国的导线机械冷压接,经全国各部门研究应用,已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已形成了统一的连接管、接线端子的形状标准及规格的系列产品,从导线截面10-400平方毫米,再到0.9-0.2截面的导线连接配套产品一应俱全,唯独导线截面积6.0-1.5平方毫米的有关导线连接相配套的品种和规格及冷压接的技术使用形成一片空白,形成上述原因的主要因素是与电力部颁发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线路施工的质量标准及工艺要求)的其中条例即只有铜导线允许使用捻接和缠接的连接方法规程有着密切关系,几十年一贯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电业发展和安全用电的要求。根据近年来的生活用电及办公用电的电流值和安全载流量,进户线的适用截面积导线应在6.0-1.5平方毫米。进户线不仅导线连接工作量极大,也是潜在事故的高发区,既有进户线与接户线的导线连接,又有进户线与进户线的导线连接,导线连接质量如何,是与安全用电、防止火灾有着重大责任。由于铜导线捻接和缠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基本是手工操作,所以手工操作有一定的随意性,导线连接质量高低,不仅取决于专业技术水平,也取决于良好道德意识,因而也很难界定质量和操作标准。大量用电事故和火灾事故表明,允许铜导线捻接和缠接的操作规程沿用到现在,不仅拖了电业经济增长发展的后腿,也存在着技术的缺陷,铜线缠接形成了氧化,打火,愈氧化、愈打火的恶性循环,严重时引起导线融化,短路起火(这是引起电起火的主要原因),与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差距很大,而且绝缘强度也达不到应有的标准。绝缘层的性能优劣,对于导线连接的安全运行关系极大,导线连接头的绝缘水平和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绝缘材料的优劣。对于密如鱼网的导线连接头若要维修或者更换绝缘胶带,一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进户线的绝缘在电气安全作业中是最易不被重视的一环,由于绝缘胶带的绝缘性能较差,如胶漆层剥落破损,从而导致漏电、触电现象和火灾隐患的发生。

发明内容
面对沿用至今的导线缠接法遗留的问题,除了制定新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进户线压接钳及系列新型配套产品,填补了产品和技术空白。
连接头既是导线的关键,又是导线的薄弱环节。根据事故调查统计,进户线导线连接的故障在全部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必须重视进户线导线连接头的工艺,提高进户线导线连接头的质量。现将截面积10-240平方毫米的导线划归为大截面类,而将截面积1.0-0.2平方毫米的导线划归为小截面类,将上述两类导线冷压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机械冷压接分为点压和围压两种,不论点压或围压,关键在于应有足够的压缩比,在机械强度方面,点压法的质量优于围压法。根据丰富的工作经验,大截面类的导线连接多采用点压法;而小截面类的导线多数应用在电信通讯技术领域,所以小截面类导线连接对机械强度的基本要求相对较低,故多采用围压法为主。综上所述,不同截面积的导线有不同的机械强度的要求。由于进户线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接触面也最广,因而进户线也是安全用电的第一线,所以截面积6.0-1.5平方毫米的导线连接的机械强度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困难的是,由于进户线导线截面积有限,特别是截面积2.5-1.5平方毫米的导线不适用点压法的技术,原因是点压法压坑的压模深度达2毫米以上,而采用围压法又达不到应有的机械强度,这是因为连接管在围压时因蠕变而伸长,以致达不到足够的压缩比。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进户线导线连接,并能有效的防止漏电、触电、氧化、打火、发热现象,从而降低导线连接故障及火灾隐患的比重。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所述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现有的手动压接钳的改进压模和杠杆组合方案来实现的,不但具有点压法和围压法的优点,而且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适用导线截面积6.0-1.5平方毫米的导线连接W型压接技术。所述的杠杆组合,是由两类杠杆构成的,第一类支点在中间,第二类重点在中间。上述两类杠杆的构成,进一步增强了原有的压缩比。由于W型压接技术的特殊形状,在运行中的新型连接管不易扩张,既能保持稳定的压缩比,又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强度,达到了连接点电阻小、抗氧化,提高了导电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由于W型压接技术所产生良好的压缩比的效应,本发明提供了与之配套的新型系列连接管,不论管壁的厚度,还是管体的长度,以及重量和强度均优于CT-16以上规格的连接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绝缘套管可替代沿用至今的黑胶带,不但提高绝缘水平和延长使用寿命,而且操作简便,感观良好,易于统一质量标准和操作标准,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上述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改进的手动压接钳的压模内腔有牙口4个,根据进户线不同的截面积导线规格和作业规程,需备用大、中、小号手动压接钳,大号手动压接钳可同时适用截面积6.0-4.0平方毫米的导线,主要应用于接户线与进户线导线连接作业;中号手动压接钳适用截面积4.0-2.5平方毫米的导线,主要应用于进户线与进户线的导线连接作业;小号手动压接钳适用截面积2.5-1.5平方毫米的导线,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及照明电光源导线连接作业。靠向手动钳轴一端的一大一小的牙口分别为大截面牙口和小截面牙口,既可以直线连接管连接,也可以分线连接管连接及不同截面连接管连接。靠向钳口一端的两个不同大小的牙口可同时对两种截面导线连接头进行绝缘套管封口压接。


图1是本发明的外型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压模结构图;图3是本发明W型压模牙口的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封口压模牙口的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直线连接管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分线连接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W型连接剖面图;图8是本发明不同截面分线X型连接管的结构图;图9是本发明不同截面直线连接管的结构图;图10是本发明绝缘套管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附图实现的。
参见图1、不论大、中、小号的手动压接钳除压模1外,结构基本相同,功能作用也相同。
参见图2,改进的手动压接钳的压模1内有4个牙口,分别为大截面W型压接牙口2,小截面W型压接牙口3。大口径绝缘管封接牙口4,与牙口2配对使用,小口径绝缘管封接牙口5,与牙口3配对使用。
参见图3,压模1的牙口2或牙口3内为W型压接法的凹口腔6和凸口腔7,通过手动压接钳的压力,形成W型压接的特殊形状。
参见图4,压模1的牙口4或牙口5腔内有4道线槽8用于绝缘管两端金属管箍封口压接,每个管箍共压两道线槽,使用时位于绝缘管右端的管箍必须用位于左端的线槽8牙口封合压接,反之位于绝缘管左端的管箍必须用位于右端的线槽8牙口封接。
参见图5,两根导线9采用单线压接法,基本能够满足抗拉强度要求,由于压模1的宽度只及连接管14的长度1/2,所以直线连接需两次W型压接工艺,呈现两个W型曲线后再将绝缘管12套入已呈W型曲线的铜芯11和连接管14,然后将绝缘管12两端管箍10封压连接。
参见图6,由于分线连接管13长度只及直线连接管14的长度1/2,所以分线连接管13的管头只需压接一个W型曲线,而分线连接的绝缘管的长度也只及直线连接的绝缘管长度的1/2。
参见图7,经过W型压接的连接管14的外径已略呈椭圆形状,因而连接管14的外径会略大于绝缘管12的内径。但是由于绝缘管12有一定的柔软度,并且通过挤压套入的绝缘管12密封性好,更有利于提高防水性能。
参见图8、图9,由于本发明增强了压缩比,提高了机械强度,因而不论直线连接管,不同截面连接管16、X型连接管15及Y型连接管13的管壁厚度均为0.5毫米,长度均为30-15毫米,有效的减少重量,降低成本。
参见图10,绝缘管12不论是采用塑料,还是橡皮均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耐腐蚀及耐磨损,以充分延长使用寿命,绝缘管的品种规格均适用于所有进户线连接管。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在截面4.0平方毫米导线终端头,例如使用不同截面的连接管连接时,需先将绝缘套管12的两端中的一个金属套箍10与绝缘管12分开,穿套4.0平方毫米的导线连接端,另一头金属管箍10连同绝缘管12一同穿套2.5平方毫米的导线连接端,再分别将大小截面的终端头与连接管对号入座插接,然后手动压接钳中的W型大小牙口分别对号压接,再将管箍10与绝缘管12套入并压接封口。对防火要求高的重要场所可在导线连接管内注入微量含银导电胶,达到降低电阻率,提高导电性及抗氧化性的目的。而对防水要求高的重要场所,可在绝缘套的两端管箍内注入少量的防水胶,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本发明的W型压接技术方法易于统一操作和质量标准,不但从整体上提高工作效率,也使安全用电工作进一步升级,充分体现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进户线连接压接钳,其特征是,压模由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牙口及牙口内腔沿横向方向形成W型凸凹曲线牙口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进户线连接压接钳,其特征是,所述间隔设置的牙口内腔沿横向方向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线槽牙口,该线槽牙口均与W型牙口配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进户线连接压接钳,其特征是,所述的组合杠杆,第一类支点在中间;第二类重点在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进户线连接压接钳,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与铜芯导线单线对口连接,经W型压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进户线连接压接钳,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套管两端各有金属管箍,经线槽压接封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进户线连接压接钳,其特征是,所述Y型连接管、X型连接管的形状规格均与进户线导线配对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改进的进户线连接压接钳,涉及一种电工工具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进户线连接压接钳和配套的各种导线连接管及绝缘套管,用于代替淘汰现行的铜芯导线捻接和缠接操作规程,克服了漏电、触电、氧化、打火、发热现象,改进的压模W型压接牙口,不但具有点压法和围压法的优点,由于W型压接技术的特殊形状,配套的新型连接管不易扩张,既能保持稳定的压缩比,进一步提高机械强度,达到了连接点电阻小、抗氧化,提高了导电性和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系数。
文档编号H01R43/04GK1592004SQ0315597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8日
发明者吴岩 申请人:吴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