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3606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传导连接装置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把接触构件固定入或固定到底座或外壳的电源插头。
背景技术
在电传导连接技术中,经常采用插头、插座的形式实现电的连接与断开。一般插头都是采用将接触构件(插头或插片)固定在绝缘底座上,固定方式有模压、铆接等不可拆固定连接方式以及采用单独的弹锁装置固定等可拆方式。
2000年5月18日公开的专利号为9922768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插头,包含一定位架及二导电铜片;导电铜片呈扁平状,其一端为插接端、另一端弯折形成U型的夹线耳;定位架整体包覆于各导电铜片的中段,各导电铜片被定位架分离并固定,夹线耳U型开口方向与插接端较窄侧面的方向相同。导电铜片侧向延伸出至少一个防脱舌,各防脱舌被包覆于定位架内。
这种结构具有下述缺点,由于所述定位架对导电铜片形成完全包覆,导电铜片的不能调节,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同时导电铜片如有损坏则需要更换整个插头,造成极大的浪费;将导电铜片包覆在定位架的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不高,生产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插片间距可调节、拆装容易的插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底座和对称设置的插片,插片嵌入底座上的插槽内,插片包括位于插槽外部的插脚部分和接线部分,以及位于插槽内部的接触部分,其特征在于插槽的一侧设置插片可插入和拔出的侧开口。
插槽的上开口位于底座的顶面,下开口位于底座的中部正面;与此对应,插片的接线部分与接触部分呈一定夹角。
插片的接线部分与接触部分垂直;接线部分与接触部分形成“T”形,插槽的底端位于下开口的下方;于底座呈“L”形,插槽开在其中一个分支上;插片的尾部为“山”字形,中间的部分弯曲伸出下开口形成接线部分;接线部分形状为倒“T”形。插槽与插片的接触部形成过盈配合;底座的正面设置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由于底座上带有供插片插入及拔出插槽的侧开口,使得插片的拆装非常简单和容易,同时插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使得其可以适应不同的插座,增加了灵活性;另外,由于插片的接线部分与接触部分垂直且从插槽中伸出,起到定位作用,从而防止插片的脱落,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插片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a和插片b,底座a是用来夹持、固定插片b的,它由绝缘材料制成,以防止各插片b间漏电;插片b是起导电作用的,由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插片b包括前部的插脚部分b1、中部的接触部分b2和尾部的接线部分b3,插脚部分b1工作时插入相应插座的插孔中,并且与其中的触片接触连接,从而实现电传导;底座a上带有插槽a1,插片b插入该插槽a1,插片b上的接触部分b2与插槽a1直接接触并被夹紧,形成过盈配合;底座a截面呈“人”字形纵向延伸,插槽a1开在其中的一个分支上,插槽a1带有位于“人”字形底座a顶部的上开口a11、位于插槽a1侧部、与其垂直的下开口a12,下开口a12距离插槽最下端有一段距离;此外,贯串的插槽a1、上开口a11、下开口a12在“人”字形的延伸方向延伸至底座a的表面,形成侧开口a13;插片b的尾部部分垂直弯曲后从下开口a12伸出,形成接线部分b3;未弯曲的部分位于下开口a12至插槽a1最下端的空间内。
插片b的尾部为“山”字形,中间的部分弯曲伸出下开口a12形成接线部分b3;接线部分b3形状为倒“T”形。
为了增加底座的强度,其正面设置加强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接线时,用工具将电线缠结在倒“T”形的接线部分b3上;需要调节各插片b间距时,用钳子类工具夹持住插脚部分,沿插槽a1的宽度方向移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由于底座上带有供插片插入及拔出插槽的侧开口,使得插片的拆装非常简单和容易,同时插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使得其可以适应不同的插座,增加了灵活性;另外,由于插片的接线部分与接触部分垂直且从插槽中伸出,起到定位作用,从而能够防止插片的脱落,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并且使得组装工艺变的简单。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局限于实施例,插片和插槽的数量也可以为3个或更多;插片插脚部分的形状不局限于实施例,应根据需要与插座插孔相匹配,如柱形等,扁形的则可以根据需要弯曲成与接触部分呈一定角度;这些变换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插头,它包括底座和对称设置的插片,插片嵌入底座上的插槽内,插片包括位于插槽外部的插脚部分和接线部分,以及位于插槽内部的接触部分,其特征在于插槽的一侧设置插片可插入和拔出的侧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插槽的上开口位于底座的顶面,下开口位于底座的中部正面;与此对应,插片的接线部分与接触部分呈一定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插片的接线部分与接触部分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接线部分与接触部分形成“T”形,插槽的底端位于下开口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底座呈“L”形,插槽开在其中一个分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插片的尾部为“山”字形,中间的部分弯曲伸出下开口形成接线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接线部分形状为倒“T”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插槽与插片的接触部形成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底座的正面设置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传导连接装置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把接触构件固定入或固定到底座或外壳的电源插头。包括底座和对称设置的插片,插片嵌入底座上的插槽内,插片包括位于插槽外部的插脚部分和接线部分,以及位于插槽内部的接触部分,插槽的一侧设置插片可插入和拔出的侧开口。本实用新型由于底座上带有供插片插入及拔出插槽的侧开口,使得插片的拆装非常简单和容易,同时插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使得其可以适应不同的插座,增加了灵活性;另外,由于插片的接线部分与接触部分垂直且从插槽中伸出,起到定位作用,从而防止插片的脱落,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R13/426GK2645268SQ0325335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9日
发明者施宏德 申请人:施宏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