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及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56阅读:1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及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结构简单,采用同轴线馈电进行实现,天线高度可调节。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改变耦合端同轴线的预留长度,可较大范围调整天线的中心频率,操作十分简便,实现一个天线多频复用的功能。调整耦合端同轴线长度和天线高度可以调整天线的前后比,在优化天线的前后比,以及在双极化天线中可以优化天线的交叉极化比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天线可以将大大降低天线振子研发周期和成本,实施于基站天线中,可通过一个振子实现多个频点的高性能指标。所述的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用于实现正交双极化天线也十分容易,调整天线高度,也可以取到最优天线交叉极化比。
【专利说明】
一种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及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以及一种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
【背景技术】
[0002]偶极子天线用来发射和接收固定频率的信号,现有技术的偶极子天线,通常为专用天线,专频专用,一个天线通常不适用于不同要求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一个天线多频复用的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以及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包括馈电端同轴线、耦合端同轴线、振子臂,馈电端同轴线和耦合端同轴线的内导体在振子臂上方通过导线相连,馈电端同轴线和耦合端同轴线的外导体上部分别与两侧的振子臂相连,下端分别接地;耦合端同轴线延伸至地平面以下。
[0006]作为优选,调节耦合端同轴线的长度,用于调整天线谐振的中心频率,使两个振子臂的电流达到平衡。
[0007]作为优选,调整振子臂高度,用于调整天线的前后比。
[0008]作为优选,调整耦合端同轴线长度和振子臂高度,用于调整天线的前后比。
[0009]—种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包括两个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用于连接馈电端同轴线和耦合端同轴线的内导体的导线形成交叉。
[0010]作为优选,调整振子臂高度,用于调整双极化天线的交叉极化比。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结构简单,采用同轴线馈电进行实现,天线高度可调节。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改变耦合端同轴线的预留长度,可较大范围调整天线的中心频率,操作十分简便,实现一个天线多频复用的功能。调整耦合端同轴线长度和天线高度可以调整天线的前后比,在优化天线的前后比,以及在双极化天线中可以优化天线的交叉极化比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0013]本天线可以将大大降低天线振子研发周期和成本,实施于基站天线中,可通过一个振子实现多个频点的尚性能指标。
[0014]所述的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用于实现正交双极化天线也十分容易,调整天线高度,也可以取到最优天线交叉极化比。
【附图说明】
一种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及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5]图1是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的示意图;
[0016]图2是调节耦合端同轴线的长度,天线谐振的中心频率的结果图,图中,以曲线的最低点为参照点,从左至右的曲线,分别为親合端同轴线的长度为40mm、50mm、60mm、70mm、80mm对应的曲线;
[0017]图3是调整振子臂高度,天线的前后比的结果图,图中,以曲线的最低点为参照点,由中心向外的曲线,分别为振子臂高度为30mm、35mm、40mm、45mm对应的曲线;
[0018]图4是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的示意图;
[0019]图中:10是馈电端同轴线,11是耦合端同轴线,12是振子臂,13是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应用局限性的不足,提供一种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如图1所示,包括馈电端同轴线10、耦合端同轴线11、振子臂12,馈电端同轴线10和耦合端同轴线11的内导体在振子臂12上方通过导线13相连,馈电端同轴线10和耦合端同轴线11的外导体上部分别与两侧的振子臂12相连,下端分别接地;耦合端同轴线11延伸至地平面以下。
[002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耦合端同轴线11的长度,可调整天线谐振的中心频率,使两个振子臂12的电流达到平衡,实现最大增益辐射。如图2所示,以1.4G为中心频点的仿真为例,调整親合端同轴线11的长度分别为40mm、50mm、60mm、7 Omm、80mm,可以看出,在親合端同轴线11长度改变情况下,中心频率在10MHz大范围的改变。在基站天线中低频790MHz到960MHz之间频率调节,或者在1710MHz到2690MHz之间可以大范围调节,达到一天线多用。
[002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振子臂12高度(即天线高度),可调整天线的前后比。如图3所示,以I.4G为中心频点的仿真为例,调整振子臂12的高度分别为30mm、35mm、40mm、45mm,可以看出,在振子臂12高度调整中,天线的前后比发生了较大范围变化。
[0024]本实用新型共同调整耦合端同轴线11长度和振子臂12高度,可调整天线谐振的中心频率与天线的前后比,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低驻波比和高前后比的结果。
[0025]基于所述的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如图4所示,包括两个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用于连接馈电端同轴线10和耦合端同轴线11的内导体的导线13形成交叉。
[0026]调整振子臂12高度,用于调整双极化天线的交叉极化比,根据实施需求,取到最优天线交叉极化比。
[0027]本实用新型在基站天线790MHz到960MHz或者1710MHz到2690MHz的基站天线中应用,可实现高前后比和高交叉极化比的性能;在广电频段中应用,可实现400MHz到800MHz频段天线。
[0028]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馈电端同轴线、耦合端同轴线、振子臂,馈电端同轴线和耦合端同轴线的内导体在振子臂上方通过导线相连,馈电端同轴线和耦合端同轴线的外导体上部分别与两侧的振子臂相连,下端分别接地;耦合端同轴线延伸至地平面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调节耦合端同轴线的长度,用于调整天线谐振的中心频率,使两个振子臂的电流达到平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调整振子臂高度,用于调整天线的前后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调整耦合端同轴线长度和振子臂高度,用于调整天线谐振的中心频率与天线的前后比。5.—种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馈电频率可调的偶极子天线,用于连接馈电端同轴线和耦合端同轴线的内导体的导线形成交叉。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线馈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调整振子臂高度,用于调整双极化天线的交叉极化比。
【文档编号】H01Q21/24GK205723959SQ201620318580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5日
【发明人】郑永德, 查首先, 王志新, 倪文然, 林锦波
【申请人】厦门九华通信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