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348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射频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滤波器(radio frequency filter),特别涉及一种容易制造且制造成本低的射频滤波器。
背景技术
射频滤波器普遍用于服务频率频带(service frequency band)信号的传送、阻塞和时间延迟。通过调谐装置对射频滤波器的谐振频率进行调谐,从而调整其特性。
参考图1至图6描述传统的射频滤波器100。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的射频滤波器100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该射频滤波器100包括金属外壳110、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端盖160和调谐螺钉170、175。
金属外壳110具有输入连接器111和输出连接器113。金属外壳110的内部被隔板130分成许多容纳空间。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容纳在相应的容纳空间内。输入连接器111和输出连接器113设置在金属外壳110的同侧上,并且每个都与相应的容纳空间相连。隔板130具有形成于其中的耦合窗口(coupling window)131、132、133、134和135,用于从和输入连接器111相连的空间到和输出连接器113相连的空间实现串行连接。金属外壳110具有开放的上部。在将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容纳在相应的容纳空间中之后,用端盖160对金属外壳100的上端进行密封。
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包括金属谐振器连杆121,其从金属外壳110的底面延伸;盘122,其在金属谐振器连杆121的径向上沿着金属谐振器连杆121的上部外表面延伸。
射频滤波器100的特征在于为低谐振频率运行,其中盘122安置在装配于金属外壳100中的金属谐振器连杆120上。
以下解释说明谐振频率与金属外壳110、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隔板130以及端盖160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常,谐振频率由电容值和电感系数决定,其在电容元件17和电感元件19所形成的谐振电路中产生,特别是在金属外壳110、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隔板130和端盖160之间产生,如图6所示电路图。
同时,参考图4和5,输入和输出连接器111、113分别经由输入终端耦合铜线115和输出终端耦合铜线117与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相连。
如上构成的射频滤波器100的谐振频率受到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的长度、外径等影响,并通过分开的调谐螺钉170,175得到更加精确的调谐。
参考图1,调谐螺钉170、175被固定在对应于那些盘状金属谐振连杆120的端盖160的位置上,这些盘状金属谐振连杆120被安置在金属外壳110中,其位置也对应于那些耦合窗口131-135,这些耦合窗口形成在隔板130中。调谐螺钉170、175用于调谐射频滤波器100的谐振和耦合特性并且在调谐之后由螺母171固定以防止它们运动。端盖160为螺钉179提供固定孔169,在金属外壳110的上端具有固定条(fixing tab)180以便在金属外壳110上固定端盖160。
调谐螺钉170、175被固定在端盖160上形成的螺孔(未示出)中,并用于调谐谐振频率、电感系数或电容。换句话说,通过固定或松开调谐螺钉170、175对射频滤波器100进行调谐,以便获得期望的谐振和耦合特性。在调谐射频滤波器100后,例如,通过使用螺母171将调谐螺钉170、175固定在端盖160上,由于调谐螺钉170,175的作用,谐振频率、谐振和耦合特性被改变。
这时,将调谐螺钉170、175分为第一调谐螺钉170,其被固定的位置对应于那些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并用于调谐谐振特性;以及,第二调谐螺钉175,其被固定的位置对应于那些耦合窗口131-135,并被用于调谐耦合特性。第二调谐螺钉175也被称作耦合螺钉。因此,根据其位置,第一和第二调谐螺钉170、175具有不同的作用。
现在将参考图1至图6描述射频滤波器100的操作。
输入终端耦合铜线115和输出终端耦合铜线117提供了电感耦合52、58。金属外壳110、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和端盖160组成并行LC谐振电路10、11、12、13、14和15。谐振电路10-15中的每一个都依靠每个相邻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之间、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和金属外壳110之间或每个耦合窗口131-135之间的关系提供电容耦合17或电感耦合19。
如果无线频率信号被施加到输入连接器111,会产生通过输入终端耦合铜线115的电流以及电磁能。电磁能被传送到并行LC谐振电路10,其由金属外壳110、盘状金属谐振器连杆120和端盖160组成。仅有电磁能的能量分量被传送到下一个相邻的并行LC谐振电路11并且剩余分量被接地G,此能量分量的频率与并行LC谐振电路10的谐振频率Fo相符合。电感耦合53在并行LC谐振电路10与下一个相邻的并行LC谐振电路11之间形成,并且一个频率符合于其谐振频率的能量分量被传送。因此,在输入和输出连接器111、113之间,射频滤波器100具有把并行LC谐振电路10-15与电感或电容耦合串联在一起的结构。
因此,如果频率信号作用到输入连接器111,只有频率与并行LC谐振电路10-15的谐振频率相对应的信号分量通过输出连接器113被输出。
可是,传统的射频滤波器具有局限性,由于它们在其金属外壳中具有许多隔板,所以金属外壳应该用高精度铸造工序进行加工,例如模铸或应进行研磨(milling)处理。其结果直接导致增加了制造成本。特别的,铸造加工会花费大量的模子制造费用并且不适于小规模生产,尽管研磨处理适合小规模生产,却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所提及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容易且制造成本低的射频滤波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射频滤波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提供的射频滤波器包括金属外壳,其具有容纳空间,此空间沿其纵向延伸并且其相对端是开放的;至少两个金属谐振器连杆,其从容纳空间的底面向上延伸并且沿着外壳的纵向排列;调谐螺钉,固定在金属外壳上表面,并且其端部对着容纳空间中的金属谐振器连杆的上端;以及,耦合螺钉,位于金属谐振器连杆之间,且固定在外壳上表面上,其固定位置与那些窗口连杆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提供的射频滤波器包括外壳,其具有容纳空间,此空间沿着它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其相对端是开放的的;固定框架,其固定在外壳的容纳空间的底面上并且沿着外壳的纵向延伸;至少一个金属谐振器连杆,从固定框架向上延伸到预定高度;调谐螺钉,固定在金属外壳上表面上,并且其端部对着容纳空间中的金属谐振器连杆的上端;前后端盖,与容纳空间的各相对端耦合,以便密封将容纳空间密封。
金属谐振器连杆和窗口连杆沿着固定框架的纵向交替设置。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及其他的目标、特点和优点将更加明确,其中图1是描述根据现有技术的射频滤波器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部分拆分的透视图,说明了图1所示的射频滤波器的结构;图3是部分拆分的侧剖视图,说明了图2所示的射频滤波器的结构;图4是描述图1所示的射频滤波器的输入终端的内部的透视图,该图沿线B截取;图5是描述图1所示的射频滤波器的输出终端的内部的透视图,该图沿线C截取;图6是描述图1所示的射频滤波器运行的等效电路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射频滤波器的部分拆分的透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射频滤波器的侧剖视图;图9是说明了图7所示的射频滤波器的窗口连杆的透视图;图10是说明了图7所示的射频滤波器的另一种窗口连杆的透视图;和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射频滤波器的拆分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在本发明下面的描述中,当不会使本发明的主旨不很清楚时,引入本申请的已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被省略,以免其使本发明的主体不清楚。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射频滤波器700的部分拆分的透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射频滤波器700的侧剖视图。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射频滤波器700包括金属外壳701、金属谐振器连杆702、窗口连杆705、调谐螺钉703a、耦合螺钉703b、前端盖704a和后端盖704b。
该金属外壳701具有容纳空间711a、711b,其沿着金属外壳的纵向延伸并且其相对端是开放的。该容纳空间711a、711b被隔板713a分成两部分,该隔板沿着金属外壳701的纵向延伸。隔板713a的一端和金属外壳701的一端接触,同时隔板713a的另一端和金属外壳701的另一端隔开预定距离。因此,在隔板713a的另一端和金属外壳701的另一端之间限定出一个空间,该空间提供耦合窗口713b。两个分离的容纳空间711a,711b通过耦合窗口713b彼此连通。
在金属外壳70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许多沿着其纵向延伸的突起715a。突起715 a在其相对端上具有固定孔715b,该固定孔沿着金属外壳701的纵向延伸。隔板713也具有形成在其端部上的固定孔(未显示)。金属外壳701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但是如果必要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制成。当外壳由合成树脂制成时,可以根据射频滤波器的特性在外壳的表面镀上金属涂料。
在金属外壳701的上表面上有许多螺孔717a、717b、717c,其与容纳空间711a、711b连通。螺孔717a、717b、717c有选择地与调谐螺钉703a、耦合螺钉703b或螺钉739a耦合以便固定窗口连杆705。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金属外壳701利用挤压制造,这是因为它由沿其纵向延伸的容纳空间711a、711b和隔板713a组成。挤压处理的优势在于,与例如模铸的高精度铸造加工或者例如研磨的制造过程相比,它能使生产产品降低成本,不用在意产品的数量。通过挤压,金属外壳最初被制造成框架。随后该框架被切削成符合最终规格长度的金属外壳,并且其上设置有固定孔715b和螺孔717a、717b、717c等。如果需要,可以将金属外壳701的容纳空间711a、711b可形成一个空间,而不是被隔板713a隔开。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尽管金属谐振器连杆702被排列成两排,但如果必要,它们也可以排列成一排。
至少两个金属谐振器连杆702设置在金属外壳701中,其从容纳空间711a、711b的底面向上延伸,并且具有盘721,该盘从连杆的上外表面沿径向延伸。在图中,三对金属谐振器连杆702排列成两行。金属谐振器连杆702依靠螺钉723固定在容纳空间711a、711b的底面上,此螺钉从金属外壳701的底面固定。金属谐振器连杆702具有从其上表面向下延伸的调谐孔725。应当指出,当金属谐振器连杆702固定在容纳空间711a、711b的底面上时,螺孔717a应与调谐孔725排列在一条线上,该螺孔形成在金属外壳701的上表面上形成的螺孔717a,717b,717c中所选定的一个的对应位置处。
其间,如果必要,金属谐振器连杆702可以形成为不带盘721的同轴金属谐振器连杆(未显示)。如果是这样的话,可在金属谐振器连杆702的下端加上螺纹以便直接固定在金属外壳701的下端。这与窗口连杆705固定在金属外壳701上的方法相似,如下面所描述的。
窗口连杆705与隔板130(如图1所示)起着相同的作用,该隔板130具有传统的耦合窗口131-135(如图1所示)。每一个窗口连杆705都定位在两个相邻的金属谐振器连杆之间并且对其耦合特性产生影响。窗口连杆705从容纳空间711a、711b的底面延伸到其上表面。参考图8和图9,窗口连杆705在其下端具有螺纹部分751,其被固定在金属外壳701的下端以便进行固定。为了确保窗口连杆705和金属外壳701之间的可靠固定,窗口连杆705具有形成在其上表面上的固定孔753,螺钉739a从金属外壳701的上部固定到该固定孔中。螺钉739a可以与垫圈739b固定在一起。至少一个窗口连杆705被固定在两个邻近的金属谐振器连杆702之间。换句话说,根据容纳空间711a、711b的尺寸和相邻金属谐振器连杆702之间的耦合特性,将提供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窗口连杆705。当提供一对窗口连杆705时,这对窗口连杆705和耦合螺钉703b被依次沿同一方向排列在两个相邻的金属谐振器连杆702之间,其垂直于金属外壳701的纵向。
同时,根据其特性,例如谐振频率,在射频滤波器700的金属谐振器连杆702之间的距离可以被缩小。如果这样的话,固定窗口连杆705可能有些困难,并且窗口连杆705的上部755b的直径可能比其中部755a的直径小,如图10所示。
调谐螺钉703a被固定在金属外壳701的上端并且它们的端部可以对着金属谐振器连杆702的上表面或被安置在金属谐振器连杆702的调谐孔725中。调谐螺钉703a用于调谐射频滤波器700的谐振特性。换句话说,根据调谐螺钉703a和金属谐振器连杆702之间的距离,调谐射频滤波器700的谐振频率。
弹性螺母731可被固定在调谐螺钉703a上。此弹性螺母731被支持在金属外壳701的上表面上,并在调谐螺钉703a的纵向提供弹力。在射频滤波器700的谐振频特性被调谐后,由弹性螺母731提供的弹力会阻止调谐螺钉703a的运动(playing)。
每个耦合螺钉703b均安置在两个相邻的金属谐振器连杆702之间。因此,耦合螺钉703b优选相邻窗口连杆705设置。耦合螺钉703b也固定在耦合窗口713b上,该窗口形成在金属外壳701的另一端和隔板713a的另一端之间。耦合螺钉703b用于调谐两个相邻的金属谐振器连杆702之间的耦合特性。耦合螺钉703b具有与调谐螺钉703a相同的结构,除了它们较后者要长一些。
弹性螺母731可被固定在耦合螺钉703b上。此弹性螺母731被支持在金属外壳701的上表面上,并在调谐螺钉703a的纵向提供弹力。在相邻的金属谐振器连杆702的耦合特性被调谐后,由弹性螺母731提供的弹力会阻止耦合螺钉703a的运动。
前端盖704a密封金属外壳701的一端。该前端盖704a具有输入连接器743a和输出连接器743b。输入和输出连接器743a、743b分别经由输入终端耦合铜线745a和输出终端耦合铜线745b与相邻的金属谐振器连杆702相连。前端盖704a具有固定件741a,该固定件从前端盖的外表面延伸并具有对应于金属外壳701的突起715a的形状。固定孔741a在其上具有通孔741b,螺钉749穿过该通孔被固定在突起715a的固定孔715b中,以便固定前端盖704a。固定孔也可形成在隔板713a的一端上。然后前端盖704可具有相应的通孔。
后端盖704b密封金属外壳701的另一端。该后端盖704b具有固定件741a,该固定件从后端盖的外表面延伸并且具有与金属外壳701的突起715a相对应的形状。固定孔741a在其上具有通孔741b,螺钉749穿过该通孔被固定在突起715a的固定孔715b中,以便固定后端盖704b。
同时,根据射频滤波器700的结构,输入和输出连接器743a、743b可能以某些不同的方式形成。如图7所示的射频滤波器700具有如下结构其中,三对金属谐振器连杆702排列成两排,并且金属外壳701在其端部具有输出和输入连接器743a,743b。然而,根据对产品应用的系统需要的特性(例如,频带),金属谐振器连杆702相比于上述结构可能更大或更小。例如,如果三个金属谐振器连杆702排成一行,金属外壳701的容纳空间711a、711b可以形成单个空间。然后,输入连接器743a定位在前端盖704a上,并且输出连接器743b定位在后端盖704b上。在射频滤波器700的设计中进行这种更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理解。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射频滤波器700与如图1所示的射频滤波器100具有相同的等效电路。将通过参考图6描述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射频滤波器700的运行。
在射频滤波器700中,输入终端耦合铜线745a和输出终端耦合铜线745b提供电感耦合52、58。金属谐振器连杆702和金属外壳701组成了并行LC谐振电路10-15,其谐振特性(例如,谐振频率)由调谐螺钉703a进行调谐。在每个谐振电路10-15之间,不同形式的电感或电容耦合53-57如下设置每个相邻的金属谐振器连杆702之间的电感或电容耦合;金属谐振器连杆702和金属外壳701之间的电感或电容耦合;和在窗口连杆705和邻近金属谐振器702或金属外壳701之间的电感或电容耦合。电感或电容耦合53-57的耦合特性通过耦合螺钉703b调谐。特别地,每个并行LC谐振电路10-15的谐振频率都被调谐螺钉703a调谐,并且在每个并行LC谐振电路10-15之间的耦合特性都被耦合螺钉703b调谐。
如果将无线电频率信号应用于射频滤波器700的输入连接器743a,电流流经输入终端耦合铜线745a,并形成电磁能。电磁能被传送到并行LC谐振电路10,其由金属谐振器连杆702、金属外壳701等组成。频率对应于并行LC谐振电路10的谐振频率的电磁能能量分量被传送到下一个邻近的并行LC谐振电路11,剩余分量接地G。根据金属谐振器连杆702、金属外壳701和窗口连杆705之间的结构关系,在并行LC谐振电路10和下一个相邻的并行LC谐振电路11之间形成电感或电容耦合53,以便传送频率能。换句话说,由并行LC谐振电路10过滤的频率能经由在谐振电路10和谐振电路11之间的电感或电容耦合53传送到下一个相邻的并行LC谐振电路11中。
通过上面的程序,谐振频率对应于谐振电路10-15的谐振频率的频率能被传送到谐振电路15,该电路与输出终端耦合铜线745b相连。之后被传送的频率能依靠输出终端耦合铜线745b的电感耦合58产生电流。因此,只有谐振频率对应于谐振电路10-15的谐振频率的信号被输出到输出连接器743b。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描述射频滤波器800的拆分的透视图,其外壳被部分拆分以便解释说明。
如图11所示,射频滤波器800包括外壳801;具有金属谐振器连杆821和连续延伸的窗口连杆825的固定框架802;前端盖804a;和后端盖804b。
外壳801具有容纳空间811a和811b,该容纳空间沿着外壳的纵向延伸并且其对应端是开放的。容纳空间811a、811b被沿着外壳801纵向延伸的隔板813a分成两个空间。隔板813a的一端与外壳801的一端接触,隔板813a的另一端与外壳801的另一端保持预定的距离。因此,在外壳801的另一端和隔板813a的另一端之间限定出的空间使两个分隔的容纳空间811a、811b彼此连通。同时,耦合螺钉803b被固定在隔板813a的另一端和外壳801的另一端之间的空间内,以便调谐两个分隔的容纳空间811a、811b之间的耦合特性。耦合螺钉803b可从外壳801的上端被固定成邻近容纳空间811a、811b的底面。
外壳801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但是如果必要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制成。根据射频滤波器800的特性,当外壳由合成树脂制成时,在它的表面可以镀上金属涂料。
具有如上结构的金属外壳801可以利用挤压进行制造,因为它是由沿其纵向延伸的容纳空间811a、811b以及隔板813a组成的。与例如模铸的高精度铸造和例如研磨的加工方法相比,挤压处理的优势在于它能使生产产品降低成本且无需考虑产品数量。通过挤压,首先将金属外壳制成框架。随后切削加工框架,使其成为符合最终规格长度的金属外壳,并且其上设置有固定孔、螺孔等。如果必要,外壳801的容纳空间811a、811b可以被隔板813a分隔成两个空间。或者,它们也可以形成单个空间,而不被分隔。
固定框架802沿着外壳801的纵向延伸并且被固定在容纳空间811a、811b的底面上。如图11所示的固定框架802依靠例如螺钉的固定方式固定在容纳空间811a、811b的底面上。然而,如果必要,可以在容纳空间811a、811b的底面上形成预定形状的狭槽并使其沿容纳空间的纵向延伸,也可在固定框架802的下端形成具有能够插入狭槽的相应形状的导轨。或者,狭槽可以形成在固定框架802的下表面上,导轨可以形成在容纳空间811a、811b的底表面上。
金属谐振器连杆821从固定框架802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在连杆上端上形成有螺孔823。根据射频滤波器800所需的规格,可以改变金属谐振器连杆821的数量。盘805固定在金属谐振器连杆821的上端。为此,盘805具有对应于螺孔823的螺纹连杆851,所述螺孔形成在金属谐振器连杆821的上端。盘805也具有调谐孔853,该孔从其另一端面凹进预定的深度。优选地,盘805与容纳空间811a、811b的上表面隔开预定距离。
窗口连杆825沿着和金属谐振器连杆821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从固定框架802延伸,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上端上的螺孔827。从固定框架802的下端测量,窗口连杆825的上端高度与容纳空间811a、811b的高度相对应。如果必要,窗口连杆825的高度可以小于容纳空间811a、811b的高度,然后可以省略螺孔827。
金属谐振器连杆821和窗口连杆825沿着固定框架802的纵向交替设置。
金属谐振器连杆821和窗口连杆825分别整体地形成在固定框架802上,并且利用加工、成型或挤压制造。如果应用挤压处理,首先制造出框架形状的单个部件,在该部件中形成矩形空间,并将其切削成适当的宽度以便形成固定框架802、金属谐振器连杆821和窗口连杆825。
当固定框架802定位在容纳空间811a、811b的底面上时,从外壳801的下表面固定螺钉,以便将固定框架801固定在容纳空间811a、811b的底面上。另外,螺钉839可从外壳801的上表面耦接在窗口连杆825的上端。
同时,调谐螺钉803a耦接在外壳801的上表面,其位置与盘805的调谐孔853位置相对应。通过调整它们的固定深度,用调谐螺钉803a调谐射频滤波器800的谐振特性。调谐螺钉803a对着容纳空间811a、811b中的调谐孔853,如果需要,可以将调谐螺钉的端部设置在调谐孔853中。
前端盖804a密封外壳801的一端。前端盖804a具有一对耦合铜线845。此耦合铜线845a适于把相邻的金属谐振器连杆802与输入或输出连接器(未显示)相连。前端盖804a依靠例如螺钉的固定方式固定在外壳801的一端上。后端盖804b固定在外壳801的另一端上,以便密封容纳空间。
同时,虽然该对耦合铜线845安置在前端盖804a上,但根据射频滤波器800的结构也可以将它们安置在不同的位置。例如,如果三个金属谐振器连杆821被排成一行,外壳801的容纳空间811a、811b可形成为单个空间。然后耦合铜线845分别安置在前和后端盖804a、804b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射频滤波器的设计中进行如此的调整将很容易理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1所示的射频滤波器800具有与图1所示的射频滤波器100相同的等效电路。将通过参考图6描述具有如上结构的射频滤波器800的运行。
在射频滤波器800中,耦合铜线845提供电感耦合52和58。金属谐振器连杆821和外壳801组成了并行LC谐振电路10-15,其谐振特性(例如,谐振频率)由调谐螺钉803a进行调谐。在每个谐振电路10-15之间,不同形式的电感或电容耦合53-57被如下设置在每个相邻的金属谐振器连杆821之间的电感或电容耦合;在金属谐振器连杆821和外壳801之间的电感或电容耦合;和在窗口连杆825和邻近金属谐振器821或外壳801之间的电感或电容耦合。根据窗口连杆825的形状、尺寸等改变电感或电容耦合53-57的耦合特性。根据射频滤波器800的特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改变窗口连杆825的尺寸。
如果将无线电频率信号应用于射频滤波器800的耦合铜线845的一侧,那么可以形成电流和电磁能。电磁能被传送到由金属谐振器连杆821、外壳801等组成的并行LC谐振电路10。频率对应于并行LC谐振电路10的谐振频率的电磁能能量分量被传送到下一个邻近的并行LC谐振电路11,并且剩余分量接地G。根据金属谐振器连杆821、外壳801和窗口连杆825之间的结构关系,在并行LC谐振电路10和下一个相邻的并行LC谐振电路11之间形成电感或电容耦合53,以便传送频率能。换句话说,由并行LC谐振电路10过滤的频率能经由在谐振电路10和谐振电路11之间的电感或电容耦合53传送到下一个相邻的并行LC谐振电路11中。
通过上面的过程,将谐振频率符合谐振电路10-15的谐振频率的频率能传送到谐振电路15,该电路与耦合铜线845的另一侧相连。之后被传送的频率能依靠耦合铜线845的电感耦合58产生电流。因此,只有谐振频率和谐振电路10-15的谐振频率相对应的信号被输出到耦合铜线。
如上面所提及的,根据本发明射频滤波器具有金属外壳,其具有沿其纵向延伸的容纳空间,且其优点在于它容易制造并且成本较低。特别的,传统的射频滤波器是利用高精度的模铸或研磨处理制造金属外壳,其中有许多隔板。因此,它具有铸造成本高或由于装配处理增加个别产品的单价的问题。可是,依照本发明,利用挤压处理对金属外壳进行制造。所以,可以确保产品的精度,并且射频滤波器的制造成本通过单价的降低也减少了。另外,通过挤压处理制造的金属外壳具有长框架的最初形式,根据产品规格的需要其被切隔成适当的长度并被应用。这样可对产品的规格进行动态的调整。而且,金属谐振器连杆和窗口连杆可以完整地排列在简单的固定框架中,并且这样可以容易地安装在外壳里。另一方面,根据现有技术,当金属谐振器连杆被分别固定在外壳上时,在窗口连杆和金属谐振器连杆之间可能产生距离误差,并且影响谐振特性,例如射频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可是,根据本发明的射频滤波器,整体地制造金属谐振器连杆和窗口连杆,并且在它们之间或在每个金属谐振器之间的距离被固定。这些稳定了射频滤波器的谐振特性。
尽管通过参考一定的优选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形式和细节上做出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射频滤波器,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外壳,该空间沿着外壳的纵向延伸并且其相对端是开放的;沿着外壳的纵向排列的至少两个金属谐振器连杆;固定在外壳上表面上的调谐螺钉,该调谐螺钉的一端对着容纳空间内的金属谐振器连杆的上端;耦合螺钉,设置在金属谐振器连杆之间,并被固定在外壳的上表面上;和耦接到容纳空间的相对端部上以密封容纳空间的前后端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外壳的容纳空间通过隔板分隔成两个空间,该隔板沿着纵向从外壳的一端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至少两个金属谐振器连杆被设置在两个被分隔的容纳空间的每一个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隔板提供耦合窗口,该耦合窗口延伸到和外壳的另一端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该耦合窗口使所述两个被分隔的容纳空间彼此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耦合窗口延伸到和外壳的另一端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所述两个被分隔的容纳空间彼此连通,并且耦合螺钉被固定在外壳的另一端和隔板的一端之间的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滤波器,还包括许多突起,所述突起从金属外壳的外表面突起,沿金属外壳的纵向延伸,并且其端部具有固定孔;以及,固定件,该固定件分别从前后端盖的外表面延伸,并且具有对应于固定孔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在前端盖的中心形成的通孔和形成在隔板的端部上并且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固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滤波器,还包括从金属谐振器连杆的端部的外表面沿径向延伸的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滤波器,还包括从金属谐振器连杆的端部沿着连杆的纵向延伸的调谐孔,调谐螺钉的端部置于该调谐孔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滤波器,还包括从金属外壳的下表面固定在金属谐振器连杆的下端上的螺钉,以便将金属谐振器连杆固定在容纳空间的底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窗口连杆,该窗口连杆定位在金属谐振器连杆之间,从容纳空间的底面延伸到其上表面,并且对着耦合螺钉。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窗口连杆具有螺纹部分,该螺纹部分形成在窗口连杆下端的外表面上,并且被固定在金属外壳的下表面上,并且,所述滤波器还包括从金属外壳的上表面固定到窗口连杆的上端上的螺钉,以便在将窗口连杆固定在容纳空间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窗口连杆具有上部分,该上部分延伸预定的长度,并且其直径比其中部的直径要小。
15.一种射频滤波器,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外壳,该容纳空间沿着外壳的纵向延伸,并且其相对端是开放的;固定在外壳的容纳空间的底面上并沿着外壳的纵向延伸的固定框架;至少一个从所述固定框架向上延伸预定高度的金属谐振器连杆;和耦接到每个容纳空间对应端上以密封容纳空间的前后端盖。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射频滤波器,还包括从金属谐振器连杆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的固定孔和表面上具有螺纹的盘,该盘被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中。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容纳空间通过隔板分隔成至少两个空间,该隔板沿容纳空间的纵向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固定框架被固定在所述至少两个被分隔的容纳空间的每一个中。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隔板延伸到和外壳的另一端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从而使至少两个被分隔的容纳空间彼此连通,并且所述滤波器还包括从外壳的上表面固定并且设置在外壳的另一端和隔板端部之间的耦合螺钉。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外壳由金属材料造成。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射频滤波器,还包括固定在外壳上表面上的调谐螺钉,并且该螺钉的端部对着容纳空间中的金属谐振器连杆的上端。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射频滤波器,其中所述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一个从固定框架向上延伸预定高度的窗口连杆,并且,所述金属谐振器连杆和窗口连杆沿着固定框架的纵向交替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射频滤波器。它具有金属外壳,其具有沿其纵向延伸的容纳空间,因此,所述外壳容易制造并且成本较低。传统的射频滤波器利用高精度的模铸或研磨处理制造金属外壳,其具有许多隔板,并且具有铸造成本高或由于装配处理增加个别产品的单价的问题。可是,所公开的射频滤波器的金属外壳利用挤压处理制造。所以,可以确保产品的精度,并且射频滤波器的制造成本通过单价的降低得以减少。另外,通过挤压处理制造的金属外壳具有长框架的最初形式,可以根据产品规格的需要将其切隔成适当的长度并加以应用。这样可对产品的规格进行动态的调整。而且,金属谐振器连杆和窗口连杆可以整体地形成在单个固定框架中,并因此容易安装到外壳中。
文档编号H01P1/205GK1574627SQ200410076629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1日
发明者朴钟圭, 全鎔世, 洪永杓, 朴祥植, 郑胜泽 申请人:Kmw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