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089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柄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有隔离开关、接地开关、负荷开关多开关的固定式开关柜技术,特别是此类开关柜防联销操作机构的手柄部分。
背景技术
以往的把手式手柄主要由弹珠和弹簧在手柄壳体定位孔不同位置的配合决定,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由于定位孔易变形,直接影响了弹珠与定位孔的配合,产生定位不可靠的现象,而且经常出现误操作,旋转手柄360°,使弹珠与定位孔轴向错位,经常需要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手柄定位准确的手柄座。
本实用新型包括罩形壳体,壳体的上底设有中孔,壳体的侧壁开设三个限位槽,三个限位槽的下部在壳体的相同高度上,三个限位槽的上部相互连通,壳体的下底为敞口,在壳体上底中孔配合设有台阶的拨叉杆,拨叉杆的上端由台阶限位在壳体内,拨叉杆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拨叉片,拨叉杆的中部开设径向长形通孔,在壳体的限位槽上设置切换手柄切换手柄的内端设有销孔,在拨叉杆中部设置横向销,该销轴穿置在切换手柄内端的销孔中,在壳体与拨叉杆之间的切换手柄外布置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套置在位于拨叉杆外的销轴两端。
本实用新型不会产生手柄360°旋转误操作现象,三个限位槽既独立又连通,使其定位准确,克服了把手式手柄固有的缺陷,具有外观美观、定位可靠、操作灵活、机械寿命长等特点。
为防止扭簧脱离销轴,所述销轴两端设有扭簧定位压紧装置。
销轴呈T形,在T形的尾部开设通孔,在通孔内配合开口销,是极为简易的一种设计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罩形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罩形壳体1的上底设有中孔1-4,壳体1的侧壁开设三个限位槽1-1、1-2、1-3,三个限位槽1-1、1-2、1-3的下部在壳体的相同高度上,三个限位槽1-1、1-2、1-3的上部相互连通,壳体1的下底为敞口,周边开设可与安装面板连接的固定孔,在壳体1上底的中孔1-4配合设有台阶的拨叉杆3,拨叉杆3的上端由台阶限位在壳体1内,拨叉杆3的下端通过螺栓9和弹垫7连接拨叉片8,拨叉杆3的中部开设径向长形通孔3-1,在壳体1的三个限位槽1-1、1-2、1-3上设置切换手柄4,切换手柄4的内端设有销孔,在拨叉杆3中部设置横向销孔,一销轴2横向穿置在销孔中,该销轴2的中部同时也穿置在切换手柄4内端的销孔中,在壳体1与拨叉杆3之间的切换手柄4外布置扭簧5,扭簧5的两端分别套置在位于拨叉杆3外的销轴2两端。销轴2呈T形,在T形的尾部开设通孔,在通孔内配合开口销6,以限位扭簧5,防止扭簧5的两端脱离销轴2。
权利要求1.手柄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形壳体,壳体的上底设有中孔,壳体的侧壁开设三个限位槽,三个限位槽的下部在壳体的相同高度上,三个限位槽的上部相互连通,壳体的下底为敞口,在壳体上底中孔配合设有台阶的拨叉杆,拨叉杆的上端由台阶限位在壳体内,拨叉杆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拨叉片,拨叉杆的中部开设径向长形通孔,在壳体的限位槽上设置切换手柄,切换手柄的内端设有销孔,在拨叉杆中部设置横向销,该销轴穿置在切换手柄内端的销孔中,在壳体与拨叉杆之间的切换手柄外布置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套置在位于拨叉杆外的销轴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柄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油两端设有扭簧定位压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柄座,其特征在于销轴呈T形,在T形的尾部开设通孔,在通孔内配合开口销。
专利摘要手柄座,涉及装有隔离开关、接地开关、负荷开关多开关的固定式开关柜技术,特别是此类开关柜防联销操作机构的手柄部分。在壳体的侧壁开设三个上部相互连通的限位槽,在壳体上底中孔配合设有台阶的拨叉杆,拨叉杆的上端由台阶限位在壳体内,拨叉杆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拨叉片,拨叉杆的中部开设径向长形通孔,在壳体的限位槽上设置切换手柄,切换手柄的内端设有销孔,在拨叉杆中部设置横向销,该销轴穿置在切换手柄内端的销孔中,在壳体与拨叉杆之间的切换手柄外布置扭簧。该机构不会产生手柄360°旋转误操作现象,定位准确,克服了把手式手柄固有的缺陷,具有外观美观、定位可靠、操作灵活、机械寿命长等特点。
文档编号H01H3/32GK2754201SQ200420054590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1日
发明者陈恩善 申请人:陈恩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