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信号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042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信号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Mobi1e communication terminal),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提供可以替代能够对贴装了多个芯片的印刷电路基板和屏幕显示装置等功能部之间的信号进行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的标准化形态的信号连接装置,使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空间可以得到自由的利用,还可以使由于合页部的开闭而产生的物理损坏危险大大降低的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移动通信终端作为一种使用者随身携带,能够实现与特定对象之间的声音通话的无线通信装置,它是由这样一种系统构成的为了呼叫特定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接收方移动通信终端的固有号码在内的呼叫信息,通过基站的呼叫信道进行呼叫,当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出现应答的时候,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就能够实现通话。
近年来,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得到了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它从仅仅能够实现单纯的电话的发送和接收的初期移动通信终端,发展到了能够实现游戏与视频点播VOD(Video On Demand),电子词典,MP3播放器,拍照摄影等等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
另外,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形态,也从直板型(Bar)的移动通信终端,发展到了面盖型和翻盖型的移动通信终端,近年来,移动通信终端的外壳能够滑动开关的滑盖型移动通信终端也被开发出来了。但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的功能,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上述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中,包括了执行各种功能的功能部和对上述功能部进行控制的、贴装了芯片的印刷电路基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以下为方便起见简称为“PCB”),还包括了在上述功能部和PCB之间进行信号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以下为方便起见简称为“FPCB”)。
图1至图4是现有移动通信终端的示意图,图1是现有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状态和外观的斜视图,图2是现有移动通信终端机身部的分离与结合状态的斜视图,图3是现有移动通信终端翻盖部的分离与结合状态的斜视图,图4是现有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部与贴装了芯片的PCB之间的信号连接流程图。
首先,如图1所示,现有移动通信终端100包括了由副LCD(Liquid CrystalDisplay;LCD,以下为方便起见简称为“LCD”)模块310和主LCD模块320之类的屏幕显示装置所构成的翻盖部300,由包括了拨号键220以及各种功能键230的键区部210所构成的机身部200,翻盖部和机身部通过合页部500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终端的外观。
其中,如图2所示,上述机身部200(参照图1)中,包括了能够执行移动通信终端100(参照图1)的基本运算功能的主芯片组410(Main Chipset;以下为方便起见简称为“芯片”)。上述芯片410贴装在上述PCB400之上;而贴装了上述芯片410的PCB400,是通过构成上述机身部200的前部外壳201和后部外壳(未做图示)之间的固定部(未做图示)与螺丝(未做图示)等等固定手段所结合固定的。
而且,在上述PCB400中,对上述芯片410所输出的或者是向上述芯片410所输入的信号执行传输功能的信号连接装置FPCB600,就通过上述PCB400上的连接器610与其相连接。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上述翻盖部300(参照图1)中,包括了能够实现移动通信终端的主要功能的屏幕显示装置和振动器340以及接收器350之类的各种功能部;在上述翻盖部300中的功能部和上述机身部200中的芯片410之间执行信号连接的FPCB700,与上述翻盖部300中的连接器710相连接。
其中,对于为上述翻盖部300的各种功能部和上述功能部的电子信号执行连接作用的FPCB700,参照图3说明如下。
在构成上述翻盖部300的前部外壳301和后部外壳(未做图示)之间,设置了包括副LCD模块310及主LCD模块320之类的屏幕显示装置,通过振动对移动通信终端的状态进行输出的振动机340,把电子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进行输出的接收器350,以及能够完成影像拍照功能的照相机模块(未做图示)等等的能够实现移动通信终端各种各样功能的功能部。
其中,上述功能部通过机身部200(参照图1)中的芯片410(参照图2)进行控制;上述翻盖部300(参照图1)中的FPCB700和上述机身部200(参照图1)中的FPCB600(参照图2)相互连接,为上述功能部和芯片410(参照图2)之间的信号执行发送和接收功能。
但是,如图4所示,其问题在于,上述功能部之一的屏幕显示装置的信号传输量,主要使用8~16bit之间的并行(Parallel)传输,由于构成上述FPCB600、700的信号线的限制,为了通过FPCB600、700在上述屏幕显示装置和芯片410(参照图2)之间对上述传输量进行发送和接收,就必须使用多层结构(Multi-Layer)。
此外,为了在上述芯片410(参照图2)和上述屏幕显示装置310之类的功能部之间进行信号的连接,与上述FPCB600、700相连接的、具有数十个针脚(Pin)的连接器610(参照图2)和连接器710(参照图3),也必须同时设置在上述机身部200(参照图1)和上述翻盖部300(参照图1)中,这样,就造成了PCB400空间效率低下的问题。
此外,从结构上说,上述FPCB600、700很难进行适当的屏蔽(Shield),上述PCB400所贴装的芯片410(参照图2)与上述功能部之间的连接距离又过长,所以,通过上述FPCB600、700所发送和接收的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就会对移动通信终端的通信信号接收端放射出噪音(Noise)干扰,从而产生移动通信终端100(参照图1)的通信信号接收端性能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替代能够对贴装了多个芯片的印刷电路基板和屏幕显示装置等功能部之间的信号进行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标准化形态的信号连接装置,使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空间可以得到自由的利用,还可以使由于合页部的开闭而产生的物理损坏危险大大降低的移动通信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信号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了能够对贴装了多个芯片的印刷电路基板和屏幕显示装置模块等的功能部之间的信号进行连接的信号连接装置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中,上述信号连接装置包括使上述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机身部与翻盖部相连接的合页部;沿着上述合页部的边框方向设置,对上述信号进行传输的多个固定端子;与上述各个固定端子保持弹性接触,和上述固定端子做相对运动的多个弹簧端子。
根据上述构成特征,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具备了设置于上述合页部中的具有固定端子和与上述固定端子形成弹性接触的弹簧端子的标准化形态的信号连接装置,从而能够对贴装了多个芯片的印刷电路基板和屏幕显示装置等功能部之间的信号实施连接,并能够替代柔性印刷电路基板,达到了有效地利用移动通信终端内部空间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上述标准化形态的信号连接装置,能够缩短上述芯片与上述功能部之间的连接距离,并能够降低在通过上述信号连接装置发送和接收信号时所产生的噪音干扰,从而达到保证通信信号接收端的性能可靠性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上述标准化形态的信号连接装置,能够不需要针对移动通信终端的设计结构,重新设计FPCB信号连接装置的结构,也不必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达到了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而且,上述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上述标准化形态的信号连接装置,能够达到降低由于反复开闭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部而产生的信号连接装置的物理损坏危险的效果。


图1是现有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状态和外观的斜视图;图2是现有移动通信终端机身部的分离与结合状态的斜视图;图3是现有移动通信终端翻盖部的分离与结合状态的斜视图;图4是现有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部与贴装了芯片的PCB之间的信号连接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斜视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分离斜视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连接器斜视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连接器侧视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连接器平面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信号端子后视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信号端子正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100移动通信终端 200机身部210键区部 220拨号键230功能键 300翻盖部310副LCD 320主LCD400PCB410芯片500合页部 600、700FPCB800信号连接装置 810连接器811弹簧端子 820信号端子821固定端子 827凸台部829凹陷区 830合页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详细说明。图5至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斜视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分离斜视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连接器斜视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连接器侧视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连接器平面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信号端子后视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信号端子正视图。
如图5和图6所示,为贴装了多个芯片410(参照图2)的印刷电路基板400(参照图2)和屏幕显示装置310(参照图3)之类的功能部之间的信号执行连接作用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连接装置800,其构成包括使上述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机身部200与翻盖部300相结合的合页部830;沿着上述合页部830的边框方向设置,对上述信号实施传输的多个固定端子821;与上述各个固定端子821保持弹性接触,对上述固定端子821做相对运动的多个弹簧端子811。
也就是说,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连接装置800,是由包含了上述固定端子821和上述合页部830的信号端子820、以及包含了上述弹簧端子811的连接器810所结合构成的;在上述固定端子821与弹簧端子811保持弹性接触的部分,就形成了上述弹簧端子811对上述固定端子821相对运动的结合部分A。
其中,参照图7至图9,对包含了上述弹簧端子811的连接器810详细说明如下。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连接器斜视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连接器侧视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连接器平面图。
如图7至图9所示,构成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连接装置800(参照图5)的连接器810,在构成上述连接器810主要部分的机身815一侧部,连接了上述弹簧端子811,在与上述弹簧端子811连接位置所正对的方向,设置了固定于移动通信终端100(参照图5)的机身部200(参照图5)和翻盖部300(参照图5)之处的、连接电子信号的固定部813,从而能够为贴装了上述多个芯片410(参照图2)的PCB400(参照图2)和屏幕显示装置310(参照图3)之类的功能部之间的信号执行连接作用。
其中,上述弹簧端子811具有一定的厚度、宽度和弹性,它的一部为具有一定直径的圆弧形状,设置于上述连接器810机身815的一侧。
此外,上述弹簧端子811与上述信号端子820(参照图6)中的固定端子821(参照图6)保持弹性接触,它能够根据构成移动通信终端100(参照图5)的翻盖部300(参照图5)的开闭与否,对上述固定端子821(参照图6)做相对运动。
其中,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对设置了与上述弹簧端子811保持弹性接触的固定端子821(参照图6)的信号端子820(参照图6),详细说明如下。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信号端子后视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连接装置的信号端子正视图。
如图10至图11所示,构成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连接装置800(参照图5)的信号端子820,它包括了能够使移动通信终端100(参照图5)的机身部200(参照图5)和翻盖部300(参照图5)相互结合的合页部830。
而且,在上述合页部830中,多个固定端子821沿着合页部830的边框方向,设置于上述信号端子820机身部815的一侧,在与上述合页部830设置位置所正对的方向,设置了固定于移动通信终端100(参照图5)的机身部200(参照图5)和翻盖部300(参照图5)之处的、能够连接电子信号的固定部823,从而能够为贴装了多个芯片410(参照图2)的印刷电路基板400(参照图2)和屏幕显示装置310(参照图3)之类的功能部之间的信号执行连接作用。
其中,构成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连接装置800(参照图5)的信号端子820,它包括了沿着上述合页部830的边框方向,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多个凸台部827,在上述各个凸台部827之间,形成了凹陷区829,在上述各个凹陷区829中,包含了上述各个固定端子821。
而且,构成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连接装置800(参照图5)的连接器810(参照图7),它具有多个弹簧端子811(参照图7),该弹簧端子插入于上述各个凹陷区829,能够与上述固定端子821保持弹性接触。
在上述构成的本发明信号连接装置800(参照图5)中,构成上述信号连接装置800(参照图5)的信号端子820,固定于移动通信终端100(参照图5)的机身部200(参照图5),连接器810(参照图7)固定于翻盖部300(参照图5),通过这样一种结构,该装置就能够在贴装了多个芯片410(参照图2)的PCB400(参照图2)和屏幕显示装置310(参照图3)之类的功能部之间执行信号的连接作用。
此外,在本发明的信号连接装置800(参照图5)中,构成上述信号连接装置800(参照图5)的连接器810(参照图7),固定于移动通信终端100(参照图5)的机身部200(参照图5),信号端子820固定于翻盖部300(参照图5),通过这样一种结构,该装置当然也能够在贴装了多个芯片410(参照图2)的印刷电路基板400(参照图2)和屏幕显示装置310(参照图3)之类的功能部之间执行信号的连接作用。
如上详细说明所述,本发明具有信号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通过提供一种包括了设置于上述合页部的固定端子,以及与上述固定端子保持弹性接触的弹簧端子的标准化形态的信号连接装置,能够替代在多个贴装了芯片的印刷电路基板和屏幕显示装置等之类的功能部之间,执行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连接作用的FPCB,从而达到了有效利用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空间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上述标准化形态的信号连接装置,还能够缩短上述芯片与上述功能部的连接距离,从而在通过上述信号连接装置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时,降低其所产生的噪音,达到保证通信信号接收端的性能可靠性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上述标准化形态的信号连接装置,能够不需要针对移动通信终端的设计结构,重新设计FPCB信号连接装置的结构,也不必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达到了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而且,上述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上述标准化形态的信号连接装置,能够达到降低由于反复开闭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部而产生的信号连接装置的物理损坏危险的效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信号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了能够对贴装了多个芯片的印刷电路基板和屏幕显示装置模块的功能部之间的信号进行连接的信号连接装置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中,上述信号连接装置包括使上述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机身部与翻盖部相连接的合页部;沿着上述合页部的边框方向设置,对上述信号进行传输的多个固定端子;与上述各个固定端子保持弹性接触,和上述固定端子做相对运动的多个弹簧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信号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端子具有一定的厚度、宽度和弹性,它的一部分为具有一定直径的圆弧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信号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合页部的边框方向,设置了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多个凸台部,在所述各个凸台部之间,形成了凹陷区,在所述各个凹陷区中,包含了所述各个固定端子;所述各个弹簧端子插入于所述各个凹陷区,能够与所述固定端子保持弹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信号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固定于所述机身部,所述弹簧端子固定于所述翻盖部,在所述印刷电路基板和所述功能部之间执行信号的连接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信号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端子固定于所述机身部,固定端子固定于所述翻盖部,在所述印刷电路基板和所述功能部之间执行信号的连接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信号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了能够对贴装了多个芯片的印刷电路基板和屏幕显示装置模块等的功能部之间的信号进行连接的信号连接装置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中,上述信号连接装置包括使上述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机身部与翻盖部相连接的合页部;沿着上述合页部的边框方向设置,对上述信号进行传输的多个固定端子;与上述各个固定端子保持弹性接触,和上述固定端子做相对运动的多个弹簧端子。采用本发明的具有信号连接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可使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空间可以得到自由利用,还可以使由于合页部的开闭而产生的物理损坏危险大大降低。
文档编号H01R35/00GK1764204SQ200510063589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2日
发明者姜忠求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