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合一弹退式存储卡连接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410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合一弹退式存储卡连接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使用方便性及广泛性的多合一弹退式存储卡连接座。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存储卡规格繁多,且不断地有新规格被制定出来,而由于不同规格存储卡的尺寸及接点位置皆不同,故不同规格的存储卡,则都对应有适用的连接座结构;于是,为了使用的方便性及广泛性,必须将不同型态的连接座结构予以整合,使得单一连接座可供多种规格存储卡连接使用。另,由于存储卡的设计体积越来越小巧,其可供握持施力的面积非常有限,对于以抽退方式设计的连接座,会有操作不便的问题,致使连接座退卡方式的设计,渐有采用弹退方式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合一弹退式存储卡连接座,其具有提高使用方便性及广泛性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合一弹退式存储卡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为前端是开口的框形形态,而内部形成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及第三导槽;第一组导片,用以连接xD卡,将其设置于该座体的上表面,而令其连接弧部凸露于座体内部;第二组导片,用以连接SD卡、MMC4.0卡及MMC卡,将其设置于该座体的尾端;第三组导片,用以连接MS卡及MS PRO卡,将其设置于该座体的尾端;一活动座,是设置于该座体的一侧边,其尾端与该座体尾端间设有一弹性件,其内侧面相对该三组导片所连接的存储卡,分别形成有第一推块、第二推块及第三推块,又于其上表面的前段形成有弹退导槽,且将一弹退导杆的一端嵌置于该弹退导槽,该弹退导杆另端固定于该座体;一盖体,组合于该座体上方,并相对该弹退导杆形成一压制弹片,且与第一组导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前述的多合一弹退式存储卡连接座,其中活动座借导柱设置于该座体。
前述的多合一弹退式存储卡连接座,其中座体设置有侦测片。
本实用新型除了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存储卡连接使用,且采用弹退的方式达到插、退卡的动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供xD卡连接使用的说明图(一)图5是本实用新型供xD卡连接使用的说明图(二)图6是本实用新型供xD卡连接使用的说明图(三)图7是本实用新型供xD卡连接使用的说明图(四)图8A、图8B是本实用新型活动座的弹退步骤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MMC4.0卡连接使用的说明图(一)图10是本实用新型MMC4.0卡连接使用的说明图(二)图11是本实用新型供SD卡连接使用的说明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供MS卡连接使用的说明图(一)图13是本实用新型供MS卡连接使用的说明图(二)图14是本实用新型供MS卡连接使用的说明图(三)图中标号说明10座体 33MMC4.0卡11第一导槽 34MS卡12第二导槽 40活动座13第三导槽 41导柱14穿孔排42弹性件15侦测片43第一推块21第一组导片44第二推块
211连接弧部 45第三推块22第二组导片46弹退导槽23第三组导片47弹退导杆31xD卡 50盖体32SD卡 51压制弹片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座体10,为前端是开口的框形形态,而内部形成第一导槽11、第二导槽12及第三导槽13,并于上表面的前段形成一穿孔排14,且设置有侦测片15。
第一组导片21,用以连接xD卡31,将其设置于该座体10的上表面,而令其连接弧部211从该穿孔排14凸露于座体10内部。
第二组导片22,用以连接SD卡32、MMC4.0卡33及MMC卡(尺寸与MMC4.0卡相同),将其设置于该座体10的尾端。
第三组导片23,用以连接MS卡34及MS PRO卡(尺寸与MS卡相同),将其设置于该座体10的尾端;一活动座40,借导柱41设置于该座体10的一侧边,其尾端与该座体10尾端间设有一如压缩弹簧的弹性件42,而其内侧面相对该三组导片21、22、23所连接的存储卡,分别形成有第一推块43、第二推块44及第三推块45,又于其上表面的前段形成有弹退导槽46,且将一弹退导杆47的一端嵌置于该弹退导槽46,该弹退导杆47另端则固定于该座体10;一盖体50,组合于该座体10上方,并相对该弹退导杆47形成一压制弹片51,且与第一组导片21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基于上述结构,请再参阅图4~图7所示,xD卡31的插卡过程是顺着该座体10的第一导槽11插入,并借由该活动座40的第一推块43,将活动座40往后推,使得该弹退导杆47依循弹退导槽46的导引,把活动座40定位于后推位置(如图8B所示);而在活动座40定位于后推位置的同时,xD卡31恰与第一组导片21形成电性连接的关系,可进行信息的传输;另xD卡31退卡的过程,则将xD卡31向内轻推,让弹退导杆47依循弹退导槽46的导引,同时借助弹性件42的回弹力,将活动座40推回初始位置(如图8A所示),而以该活动座40的第一推块43把xD卡31推出。
再者,如图9、图10所示,MMC4.0卡33的插、退卡过程,是顺着该座体10的第二导槽12出入,并借该活动座40的第二推块44,令活动座40定位于后推位置或初始位置,借以形成MMC4.0卡33的插卡或退卡状态;而MMC4.0卡33的插卡状态恰与第二组导片22形成电性连接的关系;另,如图11所示,SD卡32及MMC卡的插、退卡过程,是与MMC4.0卡33的插、退卡过程相同,不再加以赘述。
又,如图12~图14所示,MS卡34及MS PRO卡的插、退卡过程,是顺着该座体10的第三导槽13出入,并借该活动座40的第三推块45,令活动座40定位于后推位置或初始位置,借以形成MS卡34及MS PRO卡的插卡或退卡状态;而MS卡34及MS PRO卡的插卡状态恰与第三组导片23形成电性连接的关系。
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MS卡、MS PRO卡、SD卡、MMC卡、MMC4.0卡及xD卡等多种规格存储卡连接使用,且采用弹退的方式达到插、退卡的动作,而具有提升使用方便性及广泛性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多合一弹退式存储卡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为前端是开口的框形形态,而内部形成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及第三导槽;第一组导片,用以连接xD卡,将其设置于该座体的上表面,而令其连接弧部凸露于座体内部;第二组导片,用以连接SD卡、MMC4.0卡及MMC卡,将其设置于该座体的尾端;第三组导片,用以连接MS卡及MS PRO卡,将其设置于该座体的尾端;一活动座,是设置于该座体的一侧边,其尾端与该座体尾端间设有一弹性件,其内侧面相对该三组导片所连接的存储卡,分别形成有第一推块、第二推块及第三推块,又于其上表面的前段形成有弹退导槽,且将一弹退导杆的一端嵌置于该弹退导槽,该弹退导杆另端固定于该座体;一盖体,组合于该座体上方,并相对该弹退导杆形成一压制弹片,且与第一组导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合一弹退式存储卡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借导柱设置于该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合一弹退式存储卡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设置有侦测片。
专利摘要一种多合一弹退式存储卡连接座,包括一座体,为前端是开口的框形形态,而内部形成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第一组导片,供连接xD卡,将其设置于该座体的上表面;第二组导片,供连接SD卡、MMC4.0卡及MMC卡;第三组导片,供连接MS卡及MS PRO卡;一活动座,是设置于座体一侧边,其尾端与座体尾端间设有一弹性件,其内侧面相对三组导片连接的存储卡,分别形成第一、第二及第三推块,其上表面前段形成弹退导槽,且将一弹退导杆一端嵌置于弹退导槽,弹退导杆另端固定于座体;一盖体,组合于座体上方,并相对弹退导杆形成一压制弹片,且与第一组导片间设置绝缘层。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使用方便性及广泛性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R12/00GK2850043SQ200520128039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3日
发明者陈远华 申请人:皇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