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装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880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的装卸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将电池自由装卸地安装到需要电池的装置上的电池装卸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以数码相机为代表的摄像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将安装在摄像装置上的电池形成有利于小型化、轻量化的长方体型。在采用电池的摄像装置中,为了防止电池的误插入或摄像装置的破损,有必要利用具有耐弯曲力矩的刚性的构件形成摄像装置,成为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障碍。
因此,如图14所示,为了防止向摄像装置上的误插入,特开2003-317689号公报中揭示的电池14形成长方体,将所述长方体的插入方向的边的长度设定得比宽度方向的边的长度长,通过在其外装部140的边上形成切口部141,可靠地防止误插入,进而易于使安装该电池14的摄像装置等小型化、轻量化。在外装部140上设置与安装电池14的摄像装置的端子电连接的端子142。切口部141的设置数目、设置部位以端面143没有对称中心的方式来确定。另一方面,收存电池14的摄像装置内的电池保持器具有与外装部140的外形形状基本上相同的内部形状,同时,具有在收存电池保持器时与切口部141、141配合的突出部。另外,作为和特开2003-317689号公报所示的电池相同类型的产品,已知有特开平11-307072号公报、特开2001-76700号公报、特开平11-3692号公报所揭示的电池。
近来,由于对前述摄像装置等具有可自由装卸的电池的装置的进一步小型化及轻量化的要求,电池的进一步的小型化是必要的。因此,为了将前述长方体型的电池进一步小型化,可以形成具有对向的大致正方形的面的形状,但是,迄今为止的电池,在侧面上没有突起部,另外,在前述装置侧,将收容的电池固定的固定部位是不明确的。因此,使用者弄不清楚电池及其固定部位的位置关系,将电池误插入前述装置中的几率变高。
另外,即使在形成具有大致正方形的面的电池时,在电池与摄像装置的端子触点偏心的情况下,在将电池背面和表面反着插入的状态或者横向误插入的状态下,由于电池的端子与前述装置的端子不接触,所以,两者不会电连接,但是,电池框体与前述装置的端子接触,有使前述装置的端子破损的危险性。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的装卸机构,所述电池的装卸机构伴随着可自由装卸电池的装置的电池的小型化,可以防止电池向前述装置内的误插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电池装卸机构,是一种向可自由装卸地安装扁平的大致为长方体的电池的装置上装卸前述电池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其背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沿着前述背面形成突起部,即使是主面大致为正方形的扁平长方体的电池,也可以防止向前述装置的误插入,其中,所述背面是向前述电池所插入的装置插入的插入面的对向面。
另外,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配备有固定前述电池的固定装置,前述电池的一个突起部具有被前述固定装置固定的被固定面,通过将前述被固定面设定得比前述背面低,使被前述固定装置固定的部位变得明确。
进而,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前述被固定面制成摩擦系数比前述背面上的前述被固定面以外的部分的摩擦系数小的表面,使前述固定的部位更加明确,同时,能够更迅速地进行固定。
另外,其特征在于,具有前述被固定面的突起部,具有相对于前述背面以锐角倾斜的倾斜面,在从前述装置取出电池时,通过由前述倾斜面接受前述固定装置的接触压,促进电池从前述装置的排出。
进而,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形成有在安装前述电池时收存前述电池的另一个突起部、同时使之露出的切口部,使前述电池的取出容易。
另外,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前述插入面的两端部形成向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部,防止误插入时的前述电池和前述装置的端子的破损。
进而,前述电池的主面为大致正方形。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电池装卸机构,向可自由装卸地安装电池的装置上安装电池的方法变得明确,可以防止电池向前述装置上的误插入。
另外,即使是主面接近于大致正方形的电池,也能够防止该电池的误插入,可以保护电池及安装该电池的装置的端子,并且将前述装置小型化,同时,提高安装的自由度。


图1是表示安装本发明的电池的摄像装置的实施例的概略图,特别是,(a)是表示摄像装置的正面的概略图,(b)是表示摄像装置的背面的概略图。
图2是安装在摄像装置上的电池的实施例的概略图,特别是,(a)~(f)是表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电池的侧面的概略图。
图3是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表示容纳电池的摄像装置的内部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电池安装到摄像装置上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向摄像装置插入电池的插入要领的说明图。
图7是电池的插入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电池的排出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电池的误插入防止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安装到摄像装置上的电池的实施例的概略图,特别是,(a)~(f)是表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电池的侧面的概略图。
图11是表示向摄像装置插入电池的插入要领的说明图。
图12,(a)是电池的插入动作的说明图,(b)及(c)是电池的误插入防止动作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锁定爪的实施例的概略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的电池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安装本发明的电池的摄像装置的实施例的概略图,特别是,(a)是表示摄像装置的正面的概略图,(b)是表示摄像装置的背面的概略图。图2是安装到前述摄像装置上的电池的实施例的概略图,特别是,(a)~(f)是表示根据前述实施例的电池的侧面的概略图。图3是电池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表示容纳电池的摄像装置的内部的概略图。图5是表示电池安装到摄像装置上的状态的概略图。图6是表示向摄像装置插入电池的插入要领的说明图。
摄像装置1,如图1(a)所示,在主体10的上面部配备有变焦杆101、快门按钮102和麦克风103。如图4所示,在正面部配备有摄像透镜104、闪光灯104a、AF(自动聚焦)照明器104b和透镜盖105。透镜盖105以滑动的方式将摄像透镜104、闪光灯104a和AF照明器104b覆盖。AF照明器104b是在黑暗的场所发出用于对焦的辅助光的装置。
另外,如图1(b)所示,在主体10的背面部配备有模式转换开关106、监视器107、菜单按钮180、控制按钮109、画面显示按钮110、画面尺寸选择/画面删除按钮111、扬声器112、复位按钮113。控制按钮109由闪光灯模式按钮109a、检查按钮109b、自动定时器按钮109c、微距按钮109d和判定按钮109e构成。这些结构部件可以采用已知的安装在数码照相机装置(例如索尼制造的数码照相机DSC-T3)上的部件。
进而,如图4所示,摄像装置1具有容纳电池2的容纳部10a,同时,如图5所示,在电池插入侧的侧面部配备有电源按钮100、多路端子114、在将电池2插入并随后安装到摄像装置1内时作为固定电池2的装置的锁定爪115、作为将安装的电池2密闭起来的装置的盖116、用于保持摄像装置1的系带配件117、接纳电池2的开口部118(图6)。另外,系带配件117,在摄影时,通过使拇指与之接触,还起到易于保持的作用。
在容纳部10a内安装有肋119和端子板120。端子板120配备有具有弹簧弹性的端子121。在电池2被容纳到容纳部10a内的状态时,肋119与形成在电池2上的凹部230(图2)接触。在电池2被容纳到容纳部10a内的状态时,端子121与电池2的端子接触部222(图2)电连接。
锁定爪115可沿着图6的箭头方向移动地设置,借助图7所示的弹簧115b,将其向开口部118的方向加载。图中所示的锁定爪115形成有倾斜面115a。倾斜面115a用于补充电池2的排出量。即,在将电池2从摄像装置1排出时,借助倾斜面115a,使被弹簧115b的接触压力推压的锁定爪115潜入形成在电池2的框架部21上的突起部27之下,促进电池2的排出。另外,由于锁定爪115只要能够将安装到摄像装置1上的电池2固定即可,所以,并不一定必须形成倾斜面115a。即,也可以构成图13所示的形式。锁定爪13配备有能够借助与弹簧115b具有同样结构的弹簧的弹性变形进行往复运动的固定部13a。固定部13a进一步配备有辅助固定部13b。
电池2,如图3所示,包括具有大致正方形的主面的电池单元20;容纳该电池单元20的方形的框架部21;配置在该框架部21的外侧面上的电路基板部22;在与框架部21的外侧面之间夹着该电路基板部22地安装在前述框架部21及电池单元20的一端侧的罩部23;成一整体地覆盖电池单元20及框架部21的外装薄膜24。
电池单元20,例如,通过利用薄膜状的外装部件覆盖依次将正极、隔板、负极等叠层的叠层体(电池元件)而形成。如图2所示,电池单元20利用第一~第四侧面20a~20d和表面、背面20e、20f形成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在第一侧面20a的大致中央部突出地形成单元正极部201,在该第一侧面20a的相反侧的第二侧面20b的中央部,形成单元负极部(图中省略)。作为在高温时不导通的安全部件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eint(下面称之为PTC片)202的一个端部连接到单元负极部上,PTC片202的另一个端部延伸至电池单元20的第三侧面20c处。绝缘纸20介于电池单元20的第三侧面20c与PTC片202之间。
框架部21由具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四边形的框状,第一~第四边21a~21d分别与电池单元20的第一~第四侧面20a~20d的外面重合。
在重合到电池单元20的第一侧面20a上的框架部21的第一边21a上,设置有与单元正极部201配合的单元正极部配合窗211。在重合到电池组20的第三侧面20c上的第三边21c上,设置有面对PTC片202端部的切口部212,同时,在第一边21a侧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将负极片213导入到第三边21c的内侧的狭缝214。在切口部212上安装间隔件212a。
在框架部21的底部设置有支承电池单元20的底部的凸缘状的突出部215。另外,在框架部21的上部,沿着第二边21b的上缘形成与前述凸缘状的突出部215对向的凸缘状的突出部216,将电池单元20的第二侧面20b侧的端部夹在这些凸缘状的突出部215、216之间。
将框架部21的第二边21b的高度形成与所收存的电池单元20充电时或高温时最为膨胀时的高度(厚度)大致相等的高度。
在框架部21的第一边21a的外面设置电路基板安装部217。电路基板安装部217形成在上下一对罩支承部218之间,所述一对罩支承部218突出地形成在框架部21的第一边21a的外面的上下端。在罩支承部218上设置多个罩部固定爪219。
电路基板部22,在利用玻璃纤维环氧酚醛等绝缘性合成树脂形成的底板221的外面侧备有多个端子接触部222,在底板221的内面侧配备有电子器件及模铸该电子器件的传递模223,并且,在该传递模223的前端与框架部21之间,以具有规定的(小的)间隙的状态,以被框架部21与罩部23夹着的状态,组装固定该电路基板部22。
通过焊接将正极片225的一个端部225a连接到电路基板部22的一端的端子部224上。正极片225的另一端侧通过焊接连接到电池单元20的单元正极部201上。绝缘纸226介于电路基板部22与正极片225之间。另外,通过焊接将负极片213的一端213a连接到电路基板22的另一端的端子部227上。
正极片225用镍板等金属板形成大致L字形。对前述金属板施加所谓的退火加工,使弯曲加工变得容易。前述大致L形的正极片225,长边侧连接到正极片225上,短边侧连接到前述电路基板部22的一端的端子部227上。
前述负极片213也利用和前述正极片225同样的镍板等金属板形成大致L形。前述大致L形的负极片213,短边侧的一端213a连接到电路基板部22的另一端的端子部227上。前述负极片213的长边侧的另一端213b,经由设置在框架部21的第三边21c上的狭缝214被导入到框架部21的内面侧,连接到PTC片202上。
罩部23包括经由安装在电路基板部安装部217上的电路基板部22(夹着电路基板部22)重叠在框架部21的第一边21a的外面上的矩形的端面部231,连接设置在该矩形的端面部231上并嵌装到框架部21及电池单元20的一端侧的筒状部232。
在罩部23的端面部231,设置电路基板部22的端子接触部222面对的多个端子窗233。另外,在筒状部232的上下面设置多个爪配合孔234,所述爪配合孔与框架部21的上下一对罩部支承部218设置的多个罩部固定爪219配合。
另外,如图3所示,框架部21,在上下一对罩支承部218上配备有突出到电路基板部22侧的多个突起218a。突起218a在利用相匹配侧的端子对电路基板部22的端子接触部222加压时等情况下,位于夹着传递模223的位置处,并且与电路基板部22的不安装电子器件等的部分接触。
外装薄膜24,利用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聚碳酸酯(PC)等合成树脂,制成厚度0.05~0.1mm左右的片状。并且,在将电池单元20收存到框架部21内、将电路基板部22等安装到框架部21上、覆盖罩部23之后,卷绕到框架部21上,覆盖电池单元20的表面和背面,同时,将电池单元20、框架部21、罩部23结合成一个整体。另外,在外装薄膜24上粘贴铭牌薄膜25。
另外,框架部21,通过在第二边21b的缘端部形成向边的长度方向突出的突起部26、27,可以防止电池2向摄像装置1的误插入。
如图2所示,突起部26形成大致的长方体的形状。这时,在摄像装置1的侧面,形成在将电池2安装到摄像装置1上时、以使突起部26露出的状态收存的切口部122。将切口部122的切口面积设定成大于等于电池2相对于框架部21的突起部26的设置面积。
突起部27,如图2所示,通过将截面形成大致的梯形,具有倾斜面270。进而,在突起部27上形成被固定面271,该被固定面271在将电池2安装到摄像装置1内、锁定爪115将电池2固定时,被锁定爪115固定。
被固定面271,通过将其高度设定得低于框架部21的面,使被锁定爪115固定的部位明确化。与此同时,可以制止受到弹簧115b的接触压力的锁定爪115。另外,被固定面271,其表面的摩擦系数低于周边部的摩擦系数。借此,使被固定的部位更加明确化。进而,由于锁定爪115容易滑动,所以,可以迅速地进行固定。
下面参照图6~图9说明电池2的插入动作。
如图6所示,将电池2的具有端子接触部222的面朝向摄像装置1的开口部118,将电池2插入到摄像装置1内。这时,如图7(a)所示,在利用手指牵引锁定爪115的状态下,将电池2插入到摄像装置1内。然后,如图7(b)所示,电池2的凹部230的底部与摄像装置1内的肋119接触,在电池2容纳到摄像装置1内的时刻,如果放开手指、释放爪115,则锁定爪115借助弹簧115b的接触压力在被固定面271上沿着电池2的方向滑行,然后通过固定被固定面271,将电池2固定。之后,如图7(c)所示,通过关闭盖116,将电池2密闭到摄像装置1中。这时,设置在摄像装置1的端子板120上的端子121,在由于弹性变形而收缩的状态下,变成与电池2的端子接触部222电连接的状态。
其次,在卸下电池2的情况下,如图8(a)所示,当用手指(图中省略)沿横箭头方向牵拉锁定爪115时,如图8(b)所示,电池2受到端子板120上的端子121的接触压力,向箭头方向突出。这里,当把手指从锁定爪115上放开时,利用向开口部118(图6)方向加载的弹簧115b对锁定爪115加载,如图8(c)所示,锁定爪115沿着横箭头方向移动。这时,由于电池2的突起部26露出到摄像装置1的外侧,所以,通过将手指搭在突起部26、27上,容易地取出电池2。另外,在锁定爪115上形成倾斜面115a的情况下,由于锁定爪115一面使倾斜面115a与突起部27的倾斜面270接触一面潜入到突起部27之下,所以,补充电池2的排出量,电池2进一步突出。借此,可以更容易地取出电池2。
另一方面,如图9(a)及图9(b)所示,在将电池2相对于摄像装置1误插入的情况下,电池2的突起部26与肋119接触,同时,罩部23的侧面与肋119接触。这时,由于电池2的一部分从摄像装置1的主体露出,所以,锁定爪115不能将电池2固定,同时,盖116不能关闭开口部118。
另外,如图9(c)所示,在将电池2相对于摄像装置1表面和背面反着插入的情况下,电池2的罩部23的端部与肋119接触。这时,由于电池2的一部分从摄像装置1的主体露出,所以,锁定爪115不能将电池2固定,同时,盖116不能将开口部118关闭。
进而,如图9(d)所示,在将电池2相对于摄像装置1前后反着插入的情况下,电池2的突起部26、27碰到摄像装置1的开口部118的缘部,电池2不能插入到摄像装置1内,所以,锁定爪115不能将电池2固定,盖116不能将开口部118关闭。
根据如上所述的电池2,可以防止向摄像装置1内的误插入,可以避免由于电池2的误插入引起的摄像装置1的端子121的破损。
另外,也可以在电池2的罩部23的两端部上,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电池2A那样,形成向插入方向突出的形状不同的突起部28、29,防止电池2A向摄像装置1的误插入。突起部28的截面呈大致的梯形。突起部29形成大致的长方体状。
下面参照图11及图12说明该电池2A的插入动作。
如图11所示,在利用手指将锁定爪115向箭头方向牵拉的状态下,将电池2A的具有端子窗233的面朝向摄像装置1的开口部118,将电池2A插入到摄像装置1内。然后,如图12(a)所示,电池2A的凹部230的底部与摄像装置1内的肋119接触,在将电池2收存到摄像装置1内的时刻,若放开手指使锁定爪115释放,则锁定爪115借助弹簧115b的接触压力在被固定面271上向电池2A方向滑行,通过将被固定面271固定,将电池2A固定。之后,通过盖116关闭,电池2A在摄像装置1中被密闭。这时,设置在摄像装置1的端子板120上的端子121,在由于弹性变形而收缩的状态下,变成与电池2A的端子接触部222电连接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12(b)所示,在电池2A相对于摄像装置1表面和背面反着插入的情况下,电池2A的突起部28、29分别与肋119接触。这时,由于电池2A的一部分从摄像装置1的主体中露出,所以,锁定爪115不能固定电池2A,同时,盖116不能关闭开口部118。进而,将电池2A的罩部23和摄像装置1侧的肋119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两者不接触的程度的距离。
另外,如图12(c)所示,在将电池2A相对于摄像装置1横向误插入的情况下,电池2A的突起部26与摄像装置1的开口部118的边缘部接触,电池2A不能被插入到摄像装置1内,所以,锁定爪115不能将电池2固定,同时,盖116不能关闭开口部118。
根据如上所述的电池2A,可以防止向摄像装置1的误插入,避免由于电池2A的误插入引起的摄像装置1的端子121的破损。
另外,如电池2、2A那样,即使是主面接近于大致正方形的电池,也可以防止该电池的误插入,能够保护电池及安装该电池的装置的端子,可以使装置小型化,同时,提高安装的自由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池2、2A,应用于摄像装置1,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并不限定于摄像装置,也可以应用于除该摄像装置之外的需要电池的装置。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1.一种电池装卸机构,用于向可自由装卸地安装有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的电池的装置上装卸前述电池,其特征在于,在电池的背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沿着前述背面形成突起部,借此,即使是主面大致为正方形的扁平长方体的电池,也可以防止其向前述装置的误插入,其中,所述背面是在向使前述电池插入的装置中插入电池时的插入面的反向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配备有固定前述电池的固定装置,前述电池的一个突起部具有被前述固定装置固定的被固定面,通过将前述被固定面设定得比前述背面低,使被前述固定装置固定的部位变得明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前述被固定面制成摩擦系数比前述背面上的前述被固定面之外的部分的摩擦系数小的表面,使前述固定的部位更加明确,同时,能够迅速地进行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前述被固定面的突起部,具有相对于前述背面以锐角倾斜的倾斜面,在从前述装置取出电池时,通过由前述倾斜面接受前述固定装置的接触压,促进电池从前述装置排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形成有在安装前述电池时收存前述电池的另一个突起部、同时使之露出的切口部,使得前述电池易于取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形成有在安装前述电池时收存前述电池的另一个突起部、同时使之露出的切口部,使得前述电池易于取出。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形成有在安装前述电池时收存前述电池的另一个突起部、同时使之露出的切口部,使得前述电池易于取出。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形成有在安装前述电池时收存前述电池的另一个突起部、同时使之露出的切口部,使得前述电池易于取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池通过在前述插入面的两端部形成向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部,防止误插入时的前述电池及前述装置的端子的破损。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池,通过在前述插入面的两端部形成向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部,防止误插入时的前述电池及前述装置的端子的破损。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前述插入面的两端部形成向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部,防止误插入时的前述电池及前述装置的端子的破损。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前述插入面的两端部形成向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部,防止误插入时的前述电池及前述装置的端子的破损。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池的主面是大致正方形。
14.一种电池,该电池为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的背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沿着所述背面形成突起部,其中,所述背面是向所述电池所插入的装置插入所述电池的插入面的反向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中的一个,具有被固定面,所述被固定面由配置在所述电池所插入的装置上的固定装置固定,所述被固定面设定得比所述背面低。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固定面是其摩擦系数比所述背面上的所述被固定面之外的部分的摩擦系数小的表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被固定面的突起部,具有相对于所述背面以锐角倾斜的倾斜面。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面的两端部,形成向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主面为大致正方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装卸机构,用于向可自由装卸地安装有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的电池的装置上装卸前述电池,其特征在于,在电池的背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沿着前述背面形成突起部,借此,即使是主面大致为正方形的扁平长方体的电池,也可以防止其向前述装置的误插入,其中,所述背面是在向使前述电池插入的装置中插入电池时的插入面的反向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配备有固定前述电池的固定装置,前述电池的一个突起部具有被前述固定装置固定的被固定面,通过将前述被固定面设定得比前述背面低,使被前述固定装置固定的部位变得明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前述被固定面制成摩擦系数比前述背面上的前述被固定面之外的部分的摩擦系数小的表面,使前述固定的部位更加明确,同时,能够迅速地进行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前述被固定面的突起部,具有相对于前述背面以锐角倾斜的倾斜面,在从前述装置取出电池时,通过由前述倾斜面接受前述固定装置的接触压,促进电池从前述装置排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形成有在安装前述电池时收存前述电池的另一个突起部、同时使之露出的切口部,使得前述电池易于取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形成有在安装前述电池时收存前述电池的另一个突起部、同时使之露出的切口部,使得前述电池易于取出。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形成有在安装前述电池时收存前述电池的另一个突起部、同时使之露出的切口部,使得前述电池易于取出。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装置形成有在安装前述电池时收存前述电池的另一个突起部、同时使之露出的切口部,使得前述电池易于取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池通过在前述插入面的两端部形成向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部,防止误插入时的前述电池及前述装置的端子的破损。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池,通过在前述插入面的两端部形成向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部,防止误插入时的前述电池及前述装置的端子的破损。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前述插入面的两端部形成向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部,防止误插入时的前述电池及前述装置的端子的破损。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前述插入面的两端部形成向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部,防止误插入时的前述电池及前述装置的端子的破损。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池的主面是大致正方形。
全文摘要
防止伴随着电池的小型化导致的向摄像装置中的误插入。在向可自由装卸地安装有主面为大致的正方形扁平长方体的电池(2)的装置(摄像装置)上装卸电池的装卸机构中,在作为向前述装置的插入面的反向面的背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上,沿着前述背面形成突起部(26、27),即使是扁平长方体、主面为大致正方形的电池(2),也可以防止线前述装置的误插入。突起部(27),具有相对于前述背面呈锐角倾斜的倾斜面(271),从前述装置取出电池(2)时,通过倾斜面(270)接受前述固定装置的接触压力,促进电池(2)从前述装置中的排出。前述装置,形成在安装电池(2)时,使电池(2)的另一个突起部(26)露出的切口部(122),使前述电池的取出变得容易。
文档编号H01M2/10GK101091271SQ200580045220
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8日
发明者山崎贵义, 佐藤浩明, 上田俊明, 渡边知宜, 宫岛洋一, 长岛修, 原美惠子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