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609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可调式连接装置。
技术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消费性电子领域的产品(如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播 放器、便携式游戏机等)都向小型化发展,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携带,随时随 地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轻薄很紧凑,这使得笔记 本电脑的移动办公性大大增强,但笔记本电脑机身自带端口较少。因此,笔 记本电脑生产厂商针对此类问题,开发出一种使笔记本电脑与周边设备连接 的扩展坞。扩展坞是用来扩展笔记本电脑功能的底座,扩展坞具有多个扩展槽,支 持多种外部设备,可以弥补轻薄笔记本电脑本身自带端口较少的缺陷,在不 同的场合可以自由选择附件(如光驱、打印机、扫描仪……)。现有扩展坞都是通过一个连接装置与笔记本电脑进行连接,该连接装置 是由一个连接器从扩展塢基板上的通孔伸出,笔记本电脑上则设有与该连接 器相对应的接口。通常,为了防止连接器过于固定,导致与笔记本电脑连接 时碰撞损坏,该连接装置上的连接器具有在基板平面上有一定范围的移动空 间。但是连接器相对于该基板的高度固定,以利于与笔记本电脑之对应接口 连接。基于不同的用户群体,不同品牌或者不同型号的笔记本电脑所匹配的扩 展鸡有所不同,不同型号的笔记本电脑上的接口的深度亦有所不同。而现有 技术中,扩展坞的连接装置上的连接器高度固定,这就大大限制了扩展坞的 兼容性。若连接装置上的连接器过低,则不能与笔记本电脑接口有效的连接, 若连接装置上的连接器过高,则笔记本电脑就被搁在空中,容易损坏接口。 这使得用户使用接口深度不同的笔记本电脑时,必须更换对应的扩展坞,使 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节连接器高度的连接装置。 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基板及连接器,所述基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以与外部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 置进一步包括可移动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连杆及固定于所述连杆一侧 的第一楔块,所述第一楔块设有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相对所述 基板有高度差的较高端和较低端,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连接器抵触,且所 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连接器随着所述连杆的移动而发生相对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连接装置可通过调节部带动其连接器移动,以调 节连接器的高度,使其能兼容不同高度连接器的外部设备。


图1为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控制部位于第一位置的连接装置沿图1所示的III-III方向的截面 视图。图4为控制部位于第二位置的连接装置沿图i所示的m-in方向的截面 视图。图5为控制部位于第三位置的连接装置沿图i所示的m-ni方向的截面 视图。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控制部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控制部的分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连接装置14包括基板110、连接器120、定位 柱130、第一滑块140、第二滑块160、第一弹簧170、第二弹簧180及控制 部200。基板IIO用于承载外部设备(图未示),其设有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 1'14及二凸柱116(图3所示)。二凸柱116分别位于第一通孔112相对二侧。 连接器120穿过第一通孔112设置,并可沿第一通孔112的轴线a移动以与
所述外部设备连接。定位柱130穿过第二通孔114设置,并可沿第二通孔114 的轴线b移动。第一滑块140的顶部与连接器120连接,底部设有垂直于第一通孔112 的轴线a的第一抵压部142及与第一抵压部142成一定角度且相连的斜面形 第一滑动部144。第二滑块160的顶部与定位柱130连接,底部设有垂直于第二通孔114 的轴线b的第二抵压部162及与第二抵压部162成一定角度且相连的斜面形 第二滑动部164。第一弹簧170位于基板110与第一滑块140之间,并套设于凸柱116上。 第二弹簧180位于基板110与第二滑块160之间,并套设于定位柱130上。 第一弹簧170及第二弹簧180分别用于产生使第一滑块140及第二滑块160 远离基板110的作用力。控制部200包括连杆220及与的相连的第一支撑部242、第一引导部244、 第二支撑部262、第二引导部264及把手280。第一支撑部242和第二支撑部262分别与第一抵压部142和第二抵压部 162平行。第一引导部244和第二引导部264分别为与第一滑动部144和第 二滑动部164平行的斜面。把手280为"L,,型,固定于连杆220 —端,用于接受外力推/拉,以同 时带动第一支撑部242、第一引导部244、第二支撑部262及第二引导部264 沿连杆220的主轴方向移动。如图3所示,当第一滑块140的第一抵压部142及第二滑块160的第二 抵压部162都与连杆220相抵触时,控制部200位于第一位置。此时,连接 器120及定位柱130相对于基板IIO位于较低位置。如图4所示,当第一滑动部144与第一引导部244相抵触,第二滑动部 164与第二引导部264相抵触,第一抵压部142及第二抵压部162与连杆220 分离时,控制部200位于第二位置。此时,连接器120及定位柱130相对于 基板IIO位于中高位置。如图5所示,当第一滑块140的第一4氐压部142与第第一支撑部242 4氐 触,第二滑块160的第二抵压部162与第二支撑部262抵触时,控制部200 位于第三位置。此时,连接器120及定位柱130相对于基板IIO位于较高位置。当控制部200处于第一位置时(图3所示),把手280受到外力作用使控 制部200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进入所述第二位置(图4所示)。第一引导部244 与第一滑动部144相抵触,并对第一滑块140施加一垂直第一滑动部144且 指向第一滑块114的作用力F。所述作用力F分解成一沿第一通孔112的轴 线a并指向基板110的分力Fl及一垂直于所述分力Fl的分力F2。由于基板 110的限制,连接器120只能沿分力Fl的方向从图3所^的较低位置移动至 图4所示的中高位置。与此同时,第二引导部264、第二滑动部164及定位 柱130的移动状况与第一引导部244、第一滑动部144及连接器120移动状 况相同,不再赘述。连接器120及定位柱130从图3所示的较低位置上升至图4所示的中高 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簧170及第二弹簧180均受迫压缩。当控制部20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图4所示),把手280继续受到外力作 用使控制部200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进入所述第三位置(图5所示)。通过第 一支撑部242及第一滑块140的共同支撑,连接器120稳定在此较高位置。 与此同时,第二支撑部262、第二滑块160及定位柱130的移动状况与第一 支撑部242、第一滑块140及连接器120移动状况相同,不再赘述。通过第 二支撑部262及第二滑块160的共同支撑,定位柱130稳定在其较高位置。连接器120及定位柱130从图4所示的中高位置上升至图5所示的较高 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簧170及第二弹簧180进一步受迫压缩。当控制部200处于所述第三位置后,回缩控制部200时,施力于把手280, 使控制部200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进入所述第二位置。通过重力及第一弹簧 170及第二弹簧180的弹力,使连接器120及定位柱130回到图4所示的中 高位置。图4所示的把手280可继续受到外力作用使控制部200从所述第二 位置移动进入所述第一位置。通过重力及第一弹簧170及第二弹簧180的弹 力,使连接器120及定位柱130回到其较低位置。由此可见,上述连接装置14的连接器120可通过控制部200进行高度调 节,以使连接装置14能兼容不同高度连接器的外部设备。并且,定位柱130 与连接器120同步移动,避免外部设备的误接。第一弹簧170及第二弹簧180 既能使连接器120及定位柱130更好地恢复至所述较低位置,又可以避免控 制部2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连接器120及定位柱130会在所述较高/较低 位置之间随意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抵压部142和第二抵压部162,第一滑动部144和第二 滑动部164可直接构建于连接器120和定位柱130上,即无须第一滑块140 和第二滑块160亦能达到引导效果。所述把手280亦可为其它结构,方便推/ 拉操作即可。控制部200可一体成型。请同时参阅图6及图7,其为另 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4的控制部400 的立体图和分解视图。控制部400包括拉杆420、第一楔块440、第二楔块 460及把手480。第一楔块440、第二楔块460固定于拉杆420 —侧,把手480 套接于拉杆420 —端。拉杆420为长条形薄金属片,拉杆420中部具有沿其主轴方向延伸的细 长形肋条422,以增加拉杆420抗形变强度。拉杆420还于肋条422的两侧 分别开设有引导槽424,引导槽424的延伸方向平行或重合于拉杆420的主 轴。拉杆420中部的二側边上有二组折勾426,折勾426是拉杆420部分侧 边向第一楔块440所处一侧垂直弯折形成。拉杆420在与第二楔块460对应 的位置开设有螺孔428。第一楔块440设有第三支撑部442、第三引导部444及第四支撑部446。 第三支撑部442和第四支撑部446之间相对于拉杆420具有高度差。第三引 导部444位于第三支撑部442、第三引导部444之间并且分别与二者向连接。 第三支撑部442具有一平整支撑面454,以支撑位于所述较低位置时的连接 器120。第四支撑部446具有一凹凸支撑面456,以支撑位于所述较高位置时 的连接器120。第三引导部444具有引导面458,引导面458可为斜面或具有 一定弧度的曲面或二者组合的复合面,其较低端与平整支撑面454连接,其 较高端与凹凸支撑面456连接。第一楔块440还在与拉杆420的折勾426相 对应的位置开设二对限位孔452,以与折勾426配合实用。第二楔块460设有与拉杆420具有高度差的第五支撑部464及连接所述 第五支撑部464和拉杆420的第四引导部466。第五支撑部464用于支撑位 于所述较高位置的定位柱130。第二楔块460开设有与拉杆420上的螺孔428 相对应的安装孔468,通过安装孔468及螺孔428将第二楔块460固定于拉 杆420上。
装配后,第 一楔块440的限位孔452套设于拉杆420的折勾426上,使 第一楔块440在拉杆420主轴方向上保持固定。第二楔块460通过螺丝或者 卯钉穿过安装孔468及拉杆420上的螺孔428将其固定于拉杆420上。把手480受到外力带动控制部400移动时,第一滑块140通过第一滑动 部144及第三引导部444的引导,在第三引导部444的较高端和较低端之间 移动,以带动连接器120沿第一通孔112的轴线a移动。凹凸支撑面456相 较于平整支撑面454,其与第一滑块140的接触面积更小,以减小相互滑动 时的摩擦和噪音。同时,第二滑块160通过第二滑动部164及第四引导部464 的引导,在第四引导部464的较高端和较低端之间移动,以带动定位柱130 沿第二通孔113的轴线b移动。针对上述控制部400,连接装置14进一步包括二引导栓190,分别穿过 二引导槽424设置并固定于基板IIO(图未示)上,用于限制控制部400沿引导 槽424延长方向移动的范围。上述引导槽424及引导栓190对控制部400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既确 定了控制部400的移动方向,又避免控制部400多余的移动。二引导栓190 位于不同直线,可缩短拉杆420的必要长度。引导栓190可为螺丝或固定凸 柱等方式,引导栓190亦可固定于基板110以外的部件上,引导栓190及引 导槽424也可分别为一个或者更多。第一楔块440上的限位孔452的数量和 位置均可改变,能达到限位作用即可,亦可采用螺丝470或其它方式将其固 定于拉杆420上。第二楔块460亦可采用第一楔块440的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基板及连接器,所述基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以与外部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可移动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连杆及固定于所述连杆一侧的第一楔块,所述第一楔块设有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相对所述基板有高度差的较高端和较低端,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连接器抵触,且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连接器随着所述连杆的移动而发生相对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笫一引导部可为斜 面或曲面或二者组合的复合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块还设有与 所述第一引导部的所述较高端相连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移动至 所述第 一楔块的所述较高端时的所述连接器抵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块还设有与 所述第一引导部较低端相连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移动至所述第 一楔块的所述较低端时的所述连接器抵触。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的所述 较低端与所述连杆相连。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设有引 导栓,所述连杆对应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栓穿过引导槽设置并固定于所 述基板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设有把 手,所述把手套接于所述连杆一端。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进一步包 括与所述连接器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对应的另一 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引导部配合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第一引导部抵触, 且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第一引导部随着所述连杆的移动而发生相对移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可为斜面或 曲面或二者组合的复合面。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滑块之 间设有弹性元件。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定 位柱,所述基板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控 制部还设有第二楔块,所述第二楔块设有二端相对所述基板有一定高度差的 第二引导部,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引导部抵触,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二 引导部随着所述连杆的移动而发生相对移动。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基板及连接器,所述基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以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可移动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连杆及固定于所述连杆一侧的第一楔块,所述第一楔块设有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相对所述基板有高度差的较高端和较低端,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连接器抵触,且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连接器随着所述连杆的移动而发生相对移动。
文档编号H01R13/73GK201041892SQ200620013998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9日
发明者宋伟国, 李荣祥, 杨昌霖, 范健铭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