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用耐低温高弹性新型弹簧软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960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用耐低温高弹性新型弹簧软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用耐低温高弹性新型弹簧软线背景技术随着全球通信领域及我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和航空航天及军工领域 的蒸蒸日上,对于与其相配套的电子元器件的耐环境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常用的弹簧软线电缆在低温-4(TC时则变硬、开裂,耐低温仅有-l(TC左右, 且在-l(TC时变硬而无法自如地伸縮,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和场 所,不能满足大多数用户要求。特别是军用通信设备和低温移动设备的通信 传输线。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通信用耐低温高弹性新型弹簧软线, 它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军工领域的单兵通信及航空、装甲车中通信用连接 电话机座与电话机手柄或线盒以及连接交换机与插塞用电话软线,具有良 好的机械特性,优异的耐磨性、高弹性、高抗拉强度、良好的低温柔软性。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软线由束合铜皮线、改性聚烯烃绝缘、裸铜编织屏蔽、聚氨酯护套、构成,其特征是若干根束合铜皮线集束在一起,挤包改性聚烯烃绝缘,改性聚烯烃绝缘外裹裸铜编织屏蔽,裸铜编 织屏蔽挤包聚氨酯护套,软线绕成弹簧圈,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用聚 氨酯绝缘替代改性聚烯烃绝缘,镀锡铜丝或铜皮线替代裸铜编织屏蔽。本实用新型解决的关键技术a)绝缘采用聚乙烯与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材^4;(2) 聚氨酯材料的挤出工艺;(3) 封槽板的设计与螺杆压縮比的改进;(4) 弹簧软线工艺定型的改进确保了产品具有低温高回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具有良好的低温柔软性、优异的耐磨性、高弹性、高抗拉强度、良好的机械特性;(2)低温-4(TC时仍不开裂,有较 好的低温回弹性,能满足军用通信设备和低温移动设备的通信传输线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束合铜皮线 2、改性聚烯烃绝缘 3、裸铜编织屏蔽 4、 聚氨酯护套5、弹簧圈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软线由束合铜皮线1、改性 聚烯烃绝缘2、裸铜编织屏蔽3、聚氨酯护套4构成,其特征是若干根束 合铜皮线1紧束在一起,挤包改性聚烯烃绝缘2,改性聚烯烃绝缘外裹裸铜 编织屏蔽3,裸铜编织屏蔽挤包聚氮酯护套4,软线绕成弹簧圈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 成品软线导电线芯的直流电阻在温度为2(TC时5/0.26mm铜皮线-------------不大于1.0Q/m7/0.26mm铜皮线------------不大于0.650/m(2) 成品软线绝缘线芯间及线芯与屏蔽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00Mn、m。(3) 成品软线绝缘线芯间能经受交流50Hz、 800V的电压试验,施加电压 时间lmin。电压试验的试样为一根有5m长的成品软线或5根弹簧软 线,试验前试样应浸入(20±2) 。C的水中不少于3h。(4) 成品弹簧软线伸縮试验连续拉伸2万次,长度变化率小于80%。(5) HRYA、 HRYAT型软线下挂0.5kg重物弯折3万次不断裂; HRYPA、 HRYPAT型软线弯折2.5万次不断裂。(6) 成品弹簧软线经受-4(TC士2r的低温拉伸试验后,护套表面不产生开 裂、绝缘线芯导体不断芯。(7) 成品弹簧软线经受65。C士2'C的高温拉伸试验后,护套表面不产生开 裂、绝缘线芯导体不断芯。(8) 成品软线经受7(TC士2r:、 8h的贮存温度试验后,护套表面不开裂、 绝缘线芯导体不断芯、长度及软线外径在公差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用耐低温高弹性新型弹簧软线,软线由束合铜皮线、改性聚烯烃绝缘、裸铜编织屏蔽、聚氨酯护套构成,其特征是若干根束合铜皮线集束在一起,挤包改性聚烯烃绝缘,改性聚烯烃绝缘外裹裸铜编织屏蔽,裸铜编织屏蔽挤包聚氨酯护套,软线绕成弹簧圈。
2、 根据权利要求1叙述的通信用耐低温高弹性新型弹簧软线,其特征 是也可用聚氨酯绝缘替代改性聚烯烃绝缘,镀锡铜丝或铜皮线替代裸铜编 织屏蔽。
专利摘要一种通信用耐低温高弹性新型弹簧软线,其特征是若干根束合铜皮线集束在一起,挤包改性聚烯烃绝缘,改性聚烯烃绝缘外裹裸铜编织屏蔽,裸铜编织屏蔽挤包聚氨酯护套,软线绕成弹簧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具有良好的低温柔软性、优异的耐磨性、高弹性、高抗拉强度、良好的机械特性;(2)低温-40℃时仍不开裂,有较好的低温回弹性,能满足军用通信设备和低温移动设备的通信传输线要求。
文档编号H01B11/00GK201036075SQ20072008391
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6日
发明者霞 万, 万家华, 琳 钱 申请人:江西省光电线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