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311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合成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合成绝缘子。
背景技术
绝缘子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应用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起 到决定性作用。传统使用的绝缘子大都为非复合绝缘子, 一般采用瓷或玻璃制 成。
随着超/特高压大容量输电技术的发展,传统输电线路使用的瓷或玻璃绝 缘子,由于其笨重易碎、强度低、易发生污闪事故、清扫维护工作量大等,已 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工作的需求。
参照图1,为典型的复合绝缘子结构图。
复合绝缘子是由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复合组成,具有芯棒la、伞裙护套 lb、金具lc、以及粘接层(图中未示出)。与传统的瓷或玻璃绝缘子相比,复 合绝缘子具有重量轻、机械强度高、防污闪能力强、易于维护、运输方便等优 点。
但是,复合绝缘子的轴向电位分布和表面场强分布不均匀,其高压端芯棒 和端部附件连接部位的电场强度比较大,易发生电蚀损现象,导致密封被破坏。
一般采用给复合绝缘子安装均压装置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如果均 压装置的管、环直径尺寸过小或结构不合理,不但起不到均压作用,反而会将 最大场强转移到复合绝缘子端部伞套处,使伞套长期受到高场强的作用,成为 局部放电区,产生电蚀损,最终导致复合绝缘子的部分或整体被击穿,使复合 绝缘子掉串。
因此,如何有效改善复合绝缘子高压侧端部电压和场强分布,是本领域技 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成绝缘子,能够有效改善复合绝 缘子的高压侧端部电压和表面场强分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绝缘子,所述合成绝缘子由 复合绝缘子和非复合绝缘子构成;所述非复合绝缘子串接在复合绝缘子的导线绝缘子为陶瓷绝缘子。
优选地,所述非复合绝缘子为玻璃绝缘子。
优选地,所述非复合绝缘子具有单片伞裙。
优选地,所述非复合绝缘子具有至少两片伞裙。
优选地,所述非复合绝缘子每个伞裙的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非复合绝缘子的伞裙按其大小交错排列。
优选地,所述合成绝缘子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非复合绝缘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由复合绝缘子和非复合绝缘子构成;所述非复合绝 缘子串接在复合绝缘子的导线侧。采用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能够充分发挥 复合绝缘子和非复合绝缘子的优点,有效改善复合绝缘子的高压侧电位和表面 场强分布,提高复合绝缘子的利用效能,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图1为典型的复合绝缘子结构图2为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结构图3为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局部放大图4为标准复合绝缘子的电压分布曲线图5为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的电压分布曲线图6为标准复合绝缘子的表面场强分布曲线图7为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的表面场强分布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传统使用的非复合绝缘子采用陶瓷或玻璃等无机材料,能够长期承受表面 放电和高温等作用而不出现老化现象。因而,非复合绝缘子具有较好的耐漏电 起痕、耐电蚀损性能。
通过电场计算、理论分析等研究得到在导线侧复合绝缘子的高压端增加 一片非复合绝缘子,能够有效改善复合绝缘子的端部场强分布,使复合绝缘子的轴向电位分布和表面场强分布均匀。
参照图2和图3,分别为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结构和局部放大图。 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包括复合绝缘子1和非复合绝缘子2。所述非复
合绝缘子2串接在复合绝缘子的导线侧(即高压端),用于对非复合绝缘子1
的电场进行优化。
通过在复合绝缘子1与导线3之间串进非复合绝缘子2,能够有效改善复 合绝缘子1的高压侧电位和表面场强分布,提高复合绝缘子1的利用效能。
采用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充分发挥复合绝缘子和非复合绝缘子的优点, 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所述非复合绝缘子2可以为陶瓷或玻璃绝缘子。 如图2所示,所述非复合绝缘子2具有单片伞裙。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非复合绝缘子还可以具有至少两片伞裙。 当所述非复合绝缘子包括多片伞裙时,其伞裙的伞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 以不相同。
当所述非复合绝缘子伞裙大小不相同时,按照伞径的大小交错排列。 例如,所述非复合绝缘子具有4片伞裙,包括2片大伞和2片小伞,按照
大、小、大、小的顺序排列。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包括一个非复合绝缘子。在实际应用
中,也可以采用多个非复合绝缘子依次串接后,再串接在导线侧复合绝缘子的
高压端。
参见图4和图5,分别为标准复合绝缘子的电压分布曲线图和本发明所述 合成绝缘子的电压分布曲线图。其中,所述曲线图横坐标为从导线侧沿复合绝 缘子的距离,纵坐标为绝缘子高压侧端部电压值。
对比分析图4和图5:当单独采用标准复合绝缘子时,其高压侧端部电压 最大值为89kV。当采用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时,其高压侧端部电压最大值 为28kV。
由此可知,采用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通过在复合绝缘子的高压端串接 非复合绝缘子,使其高压侧端部电压降低了 68.54%,使电压下降趋势变缓, 电场分布较为均匀,有效改善了复合绝缘子的电位分布,提高了复合绝缘子的利用效能。
参见图6和图7,分别为标准复合绝缘子的表面场强分布曲线图和本发明 所述合成绝缘子的表面场强分布曲线图。其中,所述曲线图横坐标为从导线侧 沿复合绝缘子的距离,纵坐标为绝缘子表面场强值。
对比分析图6和图7:当单独采用标准复合绝缘子时,其表面场强最大值 为4.45kV/cm。当采用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时,其表面场强最大值为0.99 kV/cm。
由此可知,釆用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通过在复合绝缘子的高压端串接 非复合绝缘子,使其表面场强降低了 77.75%,使表面场强下降趋势变緩,场 强分布较为均匀,有效改善了复合绝缘子的场强分布,提高了复合绝缘子的利 用效能。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合成绝缘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 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 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 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合成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绝缘子由复合绝缘子和非复合绝缘子构成;所述非复合绝缘子串接在复合绝缘子的导线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复合绝缘子 为陶瓷绝缘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复合绝缘子 为玻璃绝缘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复合绝缘子 具有单片伞裙。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复合绝缘子 具有至少两片伞裙。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复合绝缘子 每个伞裙的大小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复合绝缘子 的伞裙按其大小交错排列。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绝缘子包 括至少一个所述非复合绝缘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合成绝缘子,所述合成绝缘子由复合绝缘子和非复合绝缘子构成;所述非复合绝缘子串接在复合绝缘子的导线侧。采用本发明所述合成绝缘子,能够有效改善复合绝缘子的高压侧端部电压和表面场强分布。
文档编号H01B17/02GK101436452SQ200810188228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明 卢, 吕中宾, 孙新良, 东 阎 申请人: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