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795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是一种手动复位的电磁式 漏电保护用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漏电保护器电接触系统一般采用相对分散的独立的零、部件来实 现触点闭合、断开的电切换,且其动簧片行程大,动作过程中弯曲变形大, 造成接触系统接触可靠性不高。此外,采用这种结构的漏电保护器装配松散、 寿命低、故障率高,在使用安装过程中不能被作为一个独立元器件被安装并 使用,导致其应用环境受到极大的限制,不能满足特殊环境的安装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是一种 手动复位的电磁式漏电保护用断路器。采用整体独立结构,使其在动作过程 中动簧片行程短,弯曲变形小,接触可靠性高,寿命长、故障率低,在使用 安装过程中可作为一个独立元器件被安装并使用,能满足特殊环境的安装使 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包括基座(O 和封闭罩(2),基座(1)的中央制有卡座(3),右侧设置有线圈(4),左侧 固定有静簧片(5),前后两侧固定有动簧片(6),且动簧片(6)的活动端位 于静簧片(5)的下方;卡座(3)的底部设置有弹簧(7),上部插装有推动 杆(8),按键(9)穿过推动杆(8)上的中心孔后插装在弹簧(7)中,且按 键(9)的下部制有定位槽(10);线圈(4)内左部装有铁芯(11),右部装 有弹簧(12);传动片(13)插装在卡座(3)与推动杆(8)之间,且卡装在 铁芯(11)的左侧的凹槽中;静簧片(5)接电源输出线,动簧片(6)接电 源输入线,线圈(4)及地线接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基座(1)左侧对称固定有两个静簧片(5),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动簧片(6)。
所述基座(1)上端面的左侧固定有两个电源输出引线脚(14),右侧固 定有两个线圈(4)引线脚(15)和一个地线引线脚(16),两个电源输出引 线脚(14)分别接两个静簧片(5),两个线圈(4)引线脚(15)分别接线圈 (4)的两个引出端,地线引线脚(16)接地线;封闭罩(2)上端面的左侧 制有两个通孔(17),中央制有一个通孔(18),右侧制有三个通孔(19);封 闭罩(2)套装固定在基座(1)上,且电源输出引线脚(14)分别位于通孔 (17)中,按键(9)位于通孔(18)中,线圈(4)引线脚(15)和地线引 线脚(16)分别位于通孔(19)中。
所述基座(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三个插片(20),左侧两个插片的上端 分别接动簧片(6),右侧插片的上端接地线引线脚(1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独立结构,体积小,使其在动作时动簧片行程短, 弯曲变形小,接触可靠性高,寿命长、故障率低,在使用安装过程中可作为 一个独立元器件被安装并使用,能满足特殊环境的使用要求。
2、 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安装在一个固定封闭的腔体内部,可当作一个独 立电器元器件使用,简化了断路器结构,对于用户来说具有更高的配合安装 精度。
3、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于家用电器的电路保护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封闭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l、 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插头式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其基座(1)的中央制有卡座(3), 右侧设置有线圈(4),左侧对称固定有两个静簧片(5),前后两侧对称固定 有两个动簧片(6),且动簧片(6)的活动端分别位于静簧片(5)的下方; 卡座(3)的底部设置有弹簧(7),上部插装有推动杆(8),按键(9)穿过推动杆(8)上的中心孔后插装在弹簧(7)中,且按键(9)的下部制有定位 槽(10);线圈(4)内左部装有铁芯(11),右部装有弹簧(12);传动片(13) 插装在卡座(3)与推动杆(8)之间,且卡装在铁芯(11)的左侧的凹槽中。
基座(1)上端面的左侧固定有两个电源输出引线脚(14),右侧固定有 两个线圈(4)引线脚(15)和一个地线引线脚(16),两个电源输出引线脚 (14)分别接两个静簧片(5),两个线圈(4)引线脚(15)分别接线圈(4) 的两个引出端,地线引线脚(16)接地线;封闭罩(2)上端面的左侧制有两 个通孔(17),中央制有一个通孔(18),右侧制有三个通孔(19);封闭罩(2) 套装固定在基座(1)上,且电源输出引线脚(14)分别位于通孔(17)中, 按键(9)位于通孔(18)中,线圈(4)引线脚(15)和地线引线脚(16) 分别位于通孔(19)中。
基座(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三个插片(20)插接电源插座,左侧两个插 片的上端分别接动簧片(6),右侧插片的上端接地线引线脚(16)。两个电源 输出引线脚(14)接电源输出线,两个线圈(4)引线脚(15)和一个地线引 线脚(16)接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
工作原理当动簧片与静簧片上的触点接触在一起时外电路闭合,用电 器上的电源接通,如果发生漏电时漏电保护电路使线圈(4)得电产生相应的 电磁场,在磁力的作用下,铁芯(11)被吸入线圈内部,并带动传动片(13) 向右运动,使之脱离按键(9)上的定位槽(10),失去传动片(13)的约束 定位后,按键(9)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向上抬起,而推动杆(8)在动 簧片(6)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静簧片(5)和动簧片(6)上的 触点分离,使外电路断开。电路修复后需复位时,只需手动向下按压按键(9), 当按键(9)被按压到位后,由于线圈(4)内的铁芯(11)后部的弹簧(12) 的推力作用,传动片(13)被铁芯(11)推入按键(9)上的定位凹槽(10) 内,将按键(9)、推动杆(8)、传动片(13)连成一个整体,此时松开按键 (9)后,按键(9)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向上抬起,带动传动片(13) 向上抬起,进而推动杆(8)也连带向上抬起,使动簧片(6)的活动端被带 动向上抬起,使静簧片(5)和动簧片(6)上的触点相接触,外电路闭合。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包括基座(1)和封闭罩(2),其特征是基座(1)的中央制有卡座(3),右侧设置有线圈(4),左侧固定有静簧片(5),前后两侧固定有动簧片(6),且动簧片(6)的活动端位于静簧片(5)的下方;卡座(3)的底部设置有弹簧(7),上部插装有推动杆(8),按键(9)穿过推动杆(8)上的中心孔后插装在弹簧(7)中,且按键(9)的下部制有定位槽(10);线圈(4)内左部装有铁芯(11),右部装有弹簧(12);传动片(13)插装在卡座(3)与推动杆(8)之间,且卡装在铁芯(11)的左侧的凹槽中;静簧片(5)接电源输出线,动簧片(6)接电源输入线,线圈(4)及地线接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其特征是基座(1) 左侧对称固定有两个静簧片(5),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动簧片(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其特征是基座(1) 上端面的左侧固定有两个电源输出引线脚(14),右侧固定有两个线圈(4) 引线脚(15)和一个地线引线脚(16),两个电源输出引线脚(14)分别接两 个静簧片(5),两个线圈(4)引线脚(15)分别接线圈(4)的两个引出端, 地线引线脚(16)接地线;封闭罩(2)上端面的左侧制有两个通孔(17), 中央制有一个通孔(18),右侧制有三个通孔(19);封闭罩(2)套装固定在 基座(1)上,且电源输出引线脚(14)分别位于通孔(17)中,按键(9) 位于通孔(18)中,线圈(4)引线脚(15)和地线引线脚(16)分别位于通 孔(19)中。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其特征是基座 (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三个插片(20),左侧两个插片的上端分别接动簧片 (6),右侧插片的上端接地线引线脚(16)。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其基座(1)的中央制有卡座(3),右侧设置有线圈(4),左侧固定有静簧片(5),前后两侧固定有动簧片(6),且动簧片(6)位于静簧片(5)的下方;卡座(3)的底部设置有弹簧(7),插装有推动杆(8)和按键(9);线圈(4)内左部装有铁芯(11),右部装有弹簧(12);传动片(13)插装在卡座(3)与推动杆(8)之间,且位于铁芯(11)的左侧;静簧片(5)接电源输出线,动簧片(6)接电源输入线,线圈(4)及地线接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独立结构,体积小,可靠性高,寿命长、故障率低,在使用安装过程中可作为一个独立元器件被安装并使用,特别适合家用电器的电路保护使用。
文档编号H01H71/24GK201256133SQ200820030079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5日
发明者张碧娟, 邱熠涛 申请人: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