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五阻带的超宽带通信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887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五阻带的超宽带通信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抑止多个频带信号干扰的多阻带超宽带(Ultra— Wideband, UWB)通信天线,属于通信天线制造的综合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宽带通信系统具有大带宽、高数据速率、低成本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 的关注和应用。与此同时,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已有的频带资源 变得越来越紧张,特别是10GHz以下的频段,拥挤着大量不同种类的通信业务。 例如,UMTS/WCDMA、 GPS、 WLAN、 WiMAX和FBWA等。这些系统的工作频带与超宽带 通信系统存在重叠问题,因此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干扰源。为了避免这些潜在的信 号干扰,同时保护各个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可以通过设计具有阻带特性的天线 实现。这种天线可以工作在很宽的频带,同时具有滤波特性的馈线结构可以使天 线在特定的频率上具有很大的输入电压驻波比,即对于相应频率的信号天线呈现 截止,不工作的状态,从而起到减小甚至消除超宽带系统与其他通信系统间相互 干扰的作用。己有的阻带天线大都具有单一的阻带,不能对多个频点的信号进行 抑制;或者,具有两个阻带的天线工作带宽受到影响而减小,不满足超宽带特性。 因此,设计一种具有多阻带,超宽带工作带宽的小型化天馈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 题。
另一方面,具有双模特性的阶梯阻抗谐振线具有体积小和前两个谐振频率单 独可控的性质,可以用于设计多阻带的滤波器。具有零阶谐振特性的分裂环谐振 器同时具有体积小巧和寄生谐振间距较远的特性。因此,利用这两种谐振器设计
多阻带滤波器可以使得天线整体体积较小,同时对不需要的寄生阻带进行控制。 因此利用这两种谐振器可以设计出可以调协的阻带。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五阻带的超宽带通信天线,不 仅具有超宽带特性,而且对于多个频点的干扰信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该天线具 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满足平面电路集成的要求,并且具有成本低、便于批量 生产等优点,因此适用于多种抗干扰的超宽带应用场合。
技术方案所设计天线包含半椭圆盘天线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零阶分裂 环谐振器耦合馈线结构两部分,具有超宽带工作带宽(1 — 6.05 GHz)。同时,通 过两种谐振器与馈线相耦合,构成具有多个阻带的滤波器,将该滤波器与圆盘天 线级联,就能形成具有多阻带特性的超宽带天线。该天线设计基于平面印刷电路 技术,利用微波介质基片实现,采用微带线馈电,体积小巧,适合平面高度集成。 同时,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和零阶分裂环谐振器具有成熟的设计公式,因此,在 多阻带天线设计中可以大大简化设计过程。
本实用新型具有五阻带的超宽带通信天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天线包括一 块介质基片,和在介质基片上下表面覆盖的下表面金属镀层,上表面金属镀层; 下表面金属镀层为馈线部分的地,采用了等腰梯形的设计,以满足馈线和天线辐 射单元之间的阻抗匹配需求;上表面金属镀层包含了如下几部分:天线辐射单元、 馈线、第一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第三双模阶梯阻抗 谐振器、零阶分裂环谐振器,其中,天线辐射单元采用半圆形以减小天线的整体 尺寸,圆盘背后无金属地分布,该单元形式具有超宽带特性;馈线为微带线形式, 并且采用了 L型的直转角,与天线辐射单元相接部分还采用了渐变线以提高阻抗 匹配性能;第一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第三双模阶梯 阻抗谐振器和分裂环谐振器分别排布在馈线两侧并与之相耦合构成多阻带滤波 器;第一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第三双模阶梯阻抗谐 振器的接地部分采用了金属通孔实现。
每个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均由两段具有不同特征阻抗和电长度的微带线相 连构成, 一端开路,另一端短路。短路端由金属通孔接地实现。所有阶梯阻抗谐 振器和分裂环谐振器均与馈线平行耦合。
通过调节阶梯阻抗谐振器各段的特征阻抗和电长度可以实现几个不同频率的阻带特性;通过调节分裂环谐振器的物理尺寸也可以实现一个单一的阻带特 性。组合由几个谐振器产生的阻带可以使得天线整体表现出五阻带特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 天线具有超宽带特性(1-6.05 GHz),可以满足超宽带通信系统要求;同 时,天线可以产生五个频率的阻带,具有抗多频点干扰性能。
2. 天线阻带的频率可以利用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和零阶分裂环谐振器设计 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谐振器的结构尺寸,因此具有阻带可调性,因此可以满足一些 千扰频率特殊场合的应用。
3. 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和零阶分裂环谐振器与传统的谐振结构相比具有体
积小的特点。因此,利用这两种谐振器设计的天线是小型化的。同时,天线采用 微带线作为馈线,可以方便与微波平面电路高度集成,适合移动小型化设备使用。
4. 整个天线的各部分集成为一体,结构简单,全部利用PCB工艺生产,成 本低、精度高、重复性好,适合大批量生产。


图1为具有五阻带的超宽带通信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la为正面结构 示意图,图lb为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实例1的插入损耗(Return Loss)测量结果。 图3为实施实例1的输入电压驻波比(VSWR)测量结果。
下表面金属镀层2,上表面金属镀层3,天线辐射单元4,馈线部分5, L型 连接部分6,渐变线7,第一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8、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9、 第三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10,零阶分裂环谐振器ll、金属通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天线由半椭圆形式的辐射单元和由双模阶梯阻抗谐振 器和零阶分裂环谐振器构成的多阻带滤波器构成。天线的超宽带特性取决于辐射 单元的形式和馈线与辐射单元的阻抗匹配。因此,有多种形式具有超宽带特性的 辐射单元可供选择,常见的有矩形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等。辐射单元与馈 线之间的阻抗匹配可以通过渐变馈线或者渐变金属地形式实现。另一方面,天线的多阻带特性则由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和零阶分裂环谐振器耦合馈线结构实现。 阻带的频率可以通过对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和零阶分裂环谐振器物理尺寸的调 节进行改变,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公式可供参考,这就使得设计工作大为简化。将 具有超宽带特性的辐射单元与上述的多阻带滤波器相结合均可实现多阻带超宽 带天线。此外,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和零阶分裂环谐振器均具有体积小的特点, 并且两者与馈线耦合的结构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形状和布局上的调整,以满足 电路小型化和紧凑布局的要求。
具有五阻带的超宽带通信天线包括一块介质基片1,和在介质基片1上下表 面覆盖的下表面金属镀层2,上表面金属镀层3;下表面金属镀层2为馈线部分 的地,采用了等腰梯形的设计,以满足馈线5和天线辐射单元4之间的阻抗匹配 需求;上表面金属镀层3包含了如下几部分:天线辐射单元4、馈线5、第一双模 阶梯阻抗谐振器8、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9、第三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10、 零阶分裂环谐振器ll,其中,天线辐射单元4采用半圆形以减小天线的整体尺 寸,圆盘背后无金属地分布,该单元形式具有超宽带特性;馈线5为微带线形式, 并且釆用了 L型的直转角6,与天线辐射单元4相接部分还采用了渐变线7以提 高阻抗匹配性能;第一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8、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9、第 三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10和分裂环谐振器11分别排布在馈线5两侧并与之相耦 合构成多阻带滤波器;第一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8、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9、 第三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10的接地部分采用了金属通孔12实现。
实施例l具有五阻带的超宽带通信天线。
天线结构如图1所示,尺寸单位均为mra。本实施实例的基片尺寸为150X 104.2X1。实测的天线插入损耗(Return Loss)和输入电压驻波比(VSWR)的结 果示于图2和图3。
所设计的天线实例包含半椭圆形天线和多阻带滤波器两部分。其中多阻带滤 波器由多个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St印ped Impedance Resonators SIRs)和一 个零阶分裂环谐振器(Split Ring Resonators SRRs)与馈线相耦合实现。天线 具有超宽带天线工作带宽(l一6.05GHz)和五个阻带(1.28-1.39, 1.51-1.61, 2.99-3.11, 4.02—4.35, 4.88-5.16 GHz)。
权利要求1. 一种具有五阻带的超宽带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包括一块介质基片(1),和在介质基片(1)上下表面覆盖的下表面金属镀层(2),上表面金属镀层(3);下表面金属镀层(2)为馈线部分的地,采用了等腰梯形的设计,上表面金属镀层(3)包含了如下几部分天线辐射单元(4)、馈线(5)、第一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8)、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9)、第三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10)、零阶分裂环谐振器(11),其中,天线辐射单元(4)采用半圆形以减小天线的整体尺寸,该单元形式具有超宽带特性;馈线(5)为微带线形式,并且采用了L型的直转角(6),与天线辐射单元(4)相接部分还采用了渐变线(7);第一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8)、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9)、第三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10)和分裂环谐振器(11)分别排布在馈线(5)两侧并与之相耦合构成多阻带滤波器;第一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8)、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9)、第三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10)的接地部分采用了金属通孔(12)。
专利摘要具有五阻带的超宽带通信天线是一种能够抑止多个频带信号干扰的多阻带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通信天线,天线辐射单元(4)采用半圆形以减小天线的整体尺寸,圆盘背后无金属地(2)分布,该单元形式具有超宽带特性;馈线(5)为微带线形式,并且采用了L型的直转角(6),与天线辐射单元(4)相接部分还采用了渐变线(7)以提高阻抗匹配性能;第一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8)、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9)、第三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10)和分裂环谐振器(11)分别排布在馈线(5)两侧并与之相耦合构成多阻带滤波器;第一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第二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第三双模阶梯阻抗谐振器的接地部分采用了金属通孔(12)实现。
文档编号H01P1/20GK201247814SQ20082003789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4日
发明者彦 张, 伟 洪, 蒯振起, 陈继新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