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带线及应用该微带线的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9962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带线及应用该微带线的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孩"皮传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带线(microstrip) 以及应用该种微带线的天线。
背景技术
微带线(microstrip)是一种带状传输线,常用于天线等进行馈电的设备中。现有的微带线一般采用实心印制板制成,包括线^各层、介质层和接地层, 其中,线路层和接地层是传导性的,介质层为绝缘的实心的印制板,介质层 用于隔开线路层与接地层。这种微带线的缺点是介电常数高,线路损耗大, 损害了天线的增益。发明内容一方面,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微带线介电常数高、线路损耗大的缺陷,本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带线,这种微带线介电常数低、线路损耗小。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带线包括传导性的线路层和接地层、位于所 述线路层和所述接地层之间的用于隔开所述线路层和所述接地层的绝缘介质 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介质层与所述接地层之间的空气层。与现有的微带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带线还包括位于绝缘介质层 与所述接地层之间的空气层,从而实现了较小的介电常数,降低了线路的损 耗。优选地,所述线路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绝缘介质层的宽度。这种优选方案的附加优点是方便线路层的制作与固定,有助于降低介电常数。优选地,所述线路层为蚀刻在所述绝缘介质层上的金属。这种优选方案的附加优点是加工方便,制作出来的线路层一致性较好,降低了线路的损 耗。优选地,所述微带线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介质层与所述接地层之间的支 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绝缘介质层的边缘,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 层。这种附加方案的附加优点是采用支撑件来固定所述绝缘介质层和所述 绝缘层,有助于保持所述绝缘介质层和所述绝缘层的距离,有助于保持微带 线的性能。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具有用于调节所述绝缘介质层与所述接地层的距离 的结构。这种附加方案的附加优点是能够方便地调整绝缘介质层与所述接 地层的距离,也就是通过空气层的厚度来改变线路层与接地层之间的距离, 有助于获得合适的介电常数,保证微带线的低损耗。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该天线具有良好的增益,采用的 微带线介电常数低,线路损耗小。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包括辐射单元、信号馈入点、连接所述辐 射单元和所述信号馈入点的微带线,其中,所述^f敖带线包括传导性的线路层 和接地层、位于所述线路层和所述接地层之间的用于隔开所述线路层和所述 接地层的绝缘介质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介质层与所迷接地层之间的空气 层。与现有的天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采用的微带线还包括位于绝 缘介质层与所述接地层之间的空气层,从而实现了较小的介电常数,降低了 线路的损耗,从而使得天线具有良好的增益。优选地,所述线路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绝缘介质层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线路层为蚀刻在所述绝缘介质层上的金属。优选地,所述微带线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介质层与所述接地层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绝缘介质层的边缘,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 层。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具有用于调节所述绝缘介质层与所述接地层的距离 的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微带线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带有支撑件的微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微带线的天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截面示意图。如 图1和图2所示,微带线包括线路层1、绝缘介质层2、空气层3和接地层4 其中,线路层1和接地层4是传导性的,绝缘介质层2位于线路层1和接地 层4之间用于隔开线路层1和接地层4的绝缘介质层2,空气层3位于绝缘介 质层2与接地层4之间。线路层1 一般为金属材料,优选铜。绝缘介质层2 —般是印制板, 一般 采用业内常用的FR4或聚四氟乙烯材料。类似地,接地层4也是金属材料。线路层1的宽度小于绝缘介质层2的宽度,以便于将线路层1安装或者 固定到绝缘介质层2,以及有助于降低介电常数和保证微带线的性能。在一个 实施例中,线路层1为蚀刻在绝缘介质层2上的金属。与现有的采用实心印制板制成的微带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带线 还包括位于绝缘介质层与所述接地层之间的空气层,从而实现了较小的介电 常数,降低了线路的损耗。由于印制板加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因此,本实 用新型的微带线制造、加工都很简便,便于生产和降低成本。虽然,剔除绝缘介质层2,只保留线路层l、空气层3和接地层4,也能 构成微带线,但是这种微带线的线路层一般是经过机械加工的金属,加工成 本高,不利于实际生产,且机械加工的金属形成的线路层的一致性较差。图3是带有支撑件的微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微带线还包括 支撑件5,支撑件5位于绝缘介质层2与接地层4之间。支撑件5—端连接接 地层4,另一端连接绝缘介质层2的边缘,远离线路层l的正下方。支撑件5 不处于线路层1的正下方的优点在于保持了微带线的低介电常数和线路损耗。 支撑件5为绝缘性的材料,例如业内常用的FR4或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5具有伸缩机构,以调节绝缘介质层2与接地 层4的距离。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5具有滑动机构,以上下移动绝缘 介质层2,从而调节绝缘介质层2与接地层4的距离(也就是调节空气层3的 厚度)。通过调节绝缘介质层2与接地层4的距离,可以得到合适的介电常数, 使的微带线有较低的介电常数,保证微带线损耗低。图4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微带线的天线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天线 包括辐射单元5、信号馈入点6、连接在辐射单元5和信号馈入点6之间的微 带线。如上所述,微带线包括传导性的线路层1和接地层4、位于线路层1和 接地层4之间的用于隔开线路层1和接地层4的绝缘介质层2,还包括位于绝缘介质层2与接地层4之间的空气层3。如上所述,优选地,线路层1的宽度小于绝缘介质层2的宽度。更优选 地,线路层1为蚀刻在绝缘介质层2上的金属。类似地,微带线还包括位于绝缘介质层2与接地层之间4的支撑件;支 撑件的一端连接绝缘介质层2的边缘,另一端连接接地层4。优选地,支撑件 具有用于调节绝缘介质层2与接地层4的距离的结构,以调整线路层3与接 地层4之间的距离。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 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微带线,包括传导性的线路层(1)和接地层(4)、位于所述线路层(1)和所述接地层(4)之间的用于隔开所述线路层(1)和所述接地层(4)的绝缘介质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介质层(2)与所述接地层(4)之间的空气层(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层(1)的宽 度小于所述绝缘介质层(2)的宽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层(1)为蚀 刻在所述绝缘介质层(2)上的金属。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还包括 位于所述绝缘介质层(2)与所述接地层(4)之间的支撑件(5);所述支撑 件(5 )的一端连接所述绝缘介质层(2 )的边缘,另 一端连接所述接地层(4 )。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具有 用于调节所述绝缘介质层(2)与所述接地层(4)的距离的结构。
6、 一种天线,包括辐射单元、信号馈入点、连接所述辐射单元和所述信 号馈入点的微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包括传导性的线路层(1)和接 地层(4)、位于所述线路层(1)和所述接地层(4)之间的用于隔开所述线 路层(1)和所述接地层(4)的绝缘介质层(2),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介质 层(2)与所述接地层(4)之间的空气层(3)。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层(1)的宽度 小于所述绝缘介质层(2)的宽度。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层(1)为蚀刻 在所述绝缘介质层(2)上的金属。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还包括位 于所述绝缘介质层(2)与所述接地层(4)之间的支撑件(5);所述支撑件(5)的一端连接所述绝缘介质层(2)的边缘,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层(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具有用 于调节所述绝缘介质层(2)与所述接地层(4)的距离的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带线及应用该微带线的天线。所述微带线包括传导性的线路层(1)和接地层(4)、位于所述线路层(1)和所述接地层(4)之间的用于隔开所述线路层(1)和所述接地层(4)的绝缘介质层(2),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介质层(2)与所述接地层(4)之间的空气层(3)。所述天线包括辐射单元、信号馈入点、连接所述辐射单元和所述信号馈入点的微带线。与现有的微带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带线还包括位于绝缘介质层与所述接地层之间的空气层,从而实现了较小的介电常数,降低了线路的损耗。相应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带线的天线具有较小的介电常数,增益效果较好。
文档编号H01Q13/08GK201219127SQ200820049849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7日
发明者詹敏峰 申请人: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