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272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歧器(Splitter),特别是涉及一种体积小的分歧器。
背景技术
在通讯装置中,由于信号在传送接收的过程中会夹带不必要的杂讯或干 扰,因此会于此通讯装置的电路板上加设由多个电感器所组成的分歧电路, 以过滤掉前述杂讯或干扰。
由于前述分歧电路是通过将以2个以上市售且已单独封装的电感器分别 设置于通讯装置的电路板上,再经由电路板上的电路相互连接而完成。而且 由于每个电感器本身必须具有各自相互独立的铁芯组、绕线座、线圈及封装 填充材料等所组成,故每一电感器的成本及本身尺寸无法降低,致使现有分 歧器尺寸及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由于每一独立电感器先各自封装成形,故每一电感器均需独立的 铁芯等结构体,而且为了避免前述独立电感器的相互干扰,前述独立电感器 之间必须间隔有工作距离。如此,分歧器尺寸更不可能缩小,进而无法适用 于现今尺寸越来越小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歧器,以获得减少使用元件并缩小分 歧器体积的效果,进而达到缩小使用此分歧器的装置体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分歧器,其具有至少一第 一绕线架、至少一第二绕线架、至少一第一线圈、至少一第二线圈及至少二 铁芯。该第一绕线架具有至少一第一绕线部,该第二绕线架,具有至少一第 二绕线部,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相互对应接合。该第一线圈及该第 二线圈分别绕于该第一绕线部及该第二绕线部。该二铁芯耦合于该第一及该 第二绕线架上。
前述分歧器中,该第 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可以具有相互对应的凹凸结构、嵌合结构或卡扣结构。该第一绕线部、该第二绕线部、该第一线圈或 该第二线圈的数量可以为2以上。当该第一绕线部或该第二绕线部的数量为 2以上时,该第一绕线部或该第二绕线部为垂直堆叠或非水平堆叠。
前述分歧器中,该二铁芯可以为EI型铁芯组、EE型铁芯组、FF型铁芯 组、UI型铁芯组或FL型铁芯组。
前述分歧器更可以包括一电路板,此电路板与该第 一线圏及/或该第二线 圈电连接。此外,前述分歧器更可包括至少一引脚,该第一线圈及/或该第二 线圈通过该引脚与该电路板电连接。该引脚为独立结构体或由该第一线圈及 /或该第二线圈的端部所构成。该引脚方向不垂直或大致平行于该第一线圏及
/或该第二线圏的中心线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分歧器通过相邻垂直堆叠且 水平并列2组线圈的方式,达到减少分歧器所占用的电路板布局面积的效果, 进而达到缩d 、使用此分歧器的装置体积的效果。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 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歧器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分歧器 104:第二绕线架 108b:第二绕线部 110b:第二结合结构 112b:第二线圈 116:第二铁芯 120:引脚
102:第一绕线架 108a:第一绕线部 110a:第一结合结构 112a:第一线圈 114:第一铁芯 118: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歧器100的分解示意图。分歧器100 具有第一绕线架102、第二绕线架104、第一线圈112a、第二线圈112b、第 一铁芯114及第二铁芯116。分歧器IOO可以过滤流经分歧器100的杂讯。此外,分歧器100虽以具有第一绕线架102及第二绕线架104为例进行说明, 然而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绕线架所组成。
第一绕线架102及第二绕线架104分别具有第一绕线部108a及第二绕 线部108b,且第一绕线架102及第二绕线架104是相互对应接合。具体而言, 第一绕线架102及第二绕线架104可以具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结合结构110a 及第二结合结构110b。第一结合结构110a及第二结合结构110b例如是相互 对应的凹凸结构、嵌合结构或卡扣结构。第一绕线部108a A/或第二绕线部 108b的数量可以为2以上。当第一绕线部108a A/或第二绕线部108b的数 量为2以上时,第一绕线部108a及/或第二绕线部108b可以为各自非水平堆 叠,较佳是垂直堆叠。
第一线圈112a及第二线圏112b分别绕于第一绕线部108a及第二绕线 部108b。第一线圈112a或第二线圈112b的数量可以为2以上。
分歧器100更可以包括一电路板118,此电路板118与第一线圈112a 及第二线圈112b电连接。此外,分歧器IOO更可包括至少一引脚120,第一 线圈112a及/或第二线圈112b通过引脚120与电路板118电连接。引脚120 可以为独立结构体或由第一线圈112a及/或第二线圈112b的端部所构成。引 脚120方向不垂直于第一线圈112a及/或第二线圈112b的中心线方向,较佳 是大致平行于第一线圏112aA/或第二线圈112b的中心线方向。
第一铁芯114及第二铁芯116耦合于第一绕线架102及第二绕线架104 上,用以构成第一线圈112a及/或第二线圈112b的导磁通路。第一铁芯114 及第二铁芯116可以为EI型铁芯组、EE型铁芯组、FF型铁芯组、UI型铁 芯组或FL型铁芯组。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分歧器通过相邻垂直堆叠且水平并列2组 线圈的方式,达到减少分歧器所占用的电路板布局面积的效果,进而达到缩 d 、使用此分歧器的装置体积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分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第一绕线架,具有至少一第一绕线部;至少一第二绕线架,具有至少一第二绕线部,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相互对应接合;至少一第一线圈,绕于该第一绕线部;至少一第二线圈,绕于该第二绕线部;以及至少二铁芯,耦合于该第一及该第二绕线架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歧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 绕线架具有相互对应的凹凸结构、嵌合结构或卡扣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歧器,其特征在于,该二铁芯为EI型铁芯组、 EE型铁芯组、FF型铁芯组、UI型铁芯组或FL型铁芯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路板,其与 该第 一线圈及/或该第二线圈电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引脚,该 第 一线圈及/或该第二线圈通过该引脚与该电路板电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歧器,其特征在于,该引脚为独立结构体或 由该第 一 线圈及/或该第二线圈的端部所构成。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歧器,其特征在于,该引脚方向不垂直于该 第 一线圈及/或该第二线圈的中心线方向。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歧器,其特征在于,该引脚方向平行于该第 一线圈及/或该第二线圈的中心线方向。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歧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线部、该第二 绕线部、该第一线圈或该第二线圈的数量为2以上。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歧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线部或该第二 绕线部的数量为2以上时,该第一绕线部或该第二绕线部为非水平堆叠。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歧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线部或该第二 绕线部的数量为2以上时,该第一绕线部或该第二绕线部为垂直堆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歧器,其具有至少一第一绕线架、至少一第二绕线架、至少一第一线圈、至少一第二线圈及至少二铁芯。该第一绕线架具有至少一第一绕线部,该第二绕线架,具有至少一第二绕线部,该第一绕线架与该第二绕线架相互对应接合。该第一线圈及该第二线圈分别绕于该第一绕线部及该第二绕线部。该二铁芯耦合于该第一及该第二绕线架上。
文档编号H01F27/30GK201219056SQ20082010535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4日
发明者施华盛, 曾宏杰, 李丽娥, 李宗宪, 苏恒生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