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402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星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星塞,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且可 以使油气与积碳排出的火星塞。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引擎的运作过程中,"进、压、爆、排"这四个动作程序缺一
不可,缺了其中一项,引擎就无法顺利的启动发挥动能,而火星塞(Spark Plug),就是能达成点火爆炸阶段的重要元件。火星塞主要的功能就是将引 擎的燃烧室塞住使其完全密合,并使高压电通过火星塞本体,借由电流从 电极间跳过所产生的强热火花点燃燃烧室内压缩混合的气体,以点火爆炸 而产生动能推动引擎。
参阅图1所示,是说明一现有的火星塞的立体图,现有的火星塞l,其 中央设有一被陶资绝缘体11所包覆但是其一端向上凸伸的中心电极12,陶 瓷绝缘体11的外侧被外壳13所围绕,而外壳13的顶端向上延伸设有一接 地电极14。当高压电通过火星塞l时,电流从中心电极l2对接地电极14 放电,而产生的强热火花点燃燃烧室(图未示)内压缩混合的气体。
但是,现有的火星塞1的放电区域较小,致使燃烧面积较小,因而燃 烧效率较低,而接地电极14设置的位置更会阻挡气流的流动,也同样会使 降低燃烧效率。
此外,现有的火星塞1的设计会使油气与积碳无法排出。若油气与积 碳不断累积,将会造成中心电极12与接地电极14间的短路,进而使火星塞 1失效。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火星塞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 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 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 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 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火星塞,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 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火星塞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 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 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火星塞,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火星塞,使其 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火星塞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结构的火星塞,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非常适 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火星塞,所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使油气与积碳排出,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其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星塞,包含 一个中心电极、 一个陶瓷 绝缘体及一个外壳,该陶资绝缘体包覆于该中心电极且该中心电极的一端 凸伸出该陶f;绝缘体的端面,该外壳围绕设置于该陶瓷绝缘体外侧且与该 陶瓷绝缘体之间有一间距;其中该火星塞还包含至少一支接脚, 一端固 定连接于该外壳;以及一个环状电极,围绕设置于该中心电极外侧且固定 连接于该接脚的另 一端,该环状电极的内周面与该中心电极的外周面间的 距离皆相等,该环状电极与该陶瓷绝缘体间有一间隙,该间隙的最小处小 于lmm;该环状电极的内周面与该陶资绝缘体的端面相配合界定出一个气阻
,产生更高的压力。 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其中所述的环状电
其中所述的环状电
其中所述的外壳的
其中所述的外壳的
其中所述的外壳的
其中该火星塞还包
其中该火星塞还包 含三支接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 内容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星塞,包含 一中心

间,该气阻空间使朝向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流动的气流
进一步实现。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 一 个较佳实施例 极的内径大于该陶瓷绝缘体的外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 一个较佳实施例 极的内径小于该陶瓷绝缘体的外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 一个较佳实施例 端面低于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 一 个较佳实施例 端面低于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 一 个较佳实施例 端面低于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 一 个较佳实施例
含一支接脚。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 一个较佳实施例
前述的火星塞, 前述的火星塞, 前述的火星塞, 前述的火星塞, 前述的火星塞, 前述的火星塞, 前述的火星塞,电极、 一陶瓷绝缘体、 一外壳、至少一接脚,以及一环状电极。该陶覺绝缘 体包覆于该中心电极,该中心电极的一端凸伸出该陶覺绝缘体的端面。该 外壳围绕设置于该陶瓷绝缘体外侧且与该陶瓷绝缘体间有一间距。该接脚 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该外壳。该环状电极围绕设置于该中心电极外侧且固定 连接于该接脚的另 一端,该环状电极的内周面与该中心电极的外周面间的 距离皆相等,该环状电极与该陶瓷绝缘体间有一间隙,该间隙的最小处小
于1 mm。该环状电极的内周面与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相配合界定出一气阻 空间,该气阻空间使朝向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流动的气流产生更高的压力, 进而使多条火花在高压的环境下同时产生,可以使燃烧面积增大,因而可 以提高燃烧效率。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火星塞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及有益效 果本实用新型借由该环状电极的内周面与该陶覺绝缘体的端面相配合界 定出的气阻空间,以及该环状电极与该陶瓷绝缘体的间隙的设计,使朝向 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流动的气流产生更高的压力,配合该环状电极的内周 面与该中心电极的外周面间的距离皆相等的设计,进而使多条火花在高压 的环境下同时产生,可使燃烧面积增大,因而可提高燃烧效率、提高引擎 性能及降低污染。此外,该环状电极与该陶瓷绝缘体间的间隙可以使油气 与积碳顺利排出,使该中心电极与该环状电极间不会产生短路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燃烧效率,还可以使油气与积碳顺利排 出,非常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
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 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火星塞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 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iJt明如下。


图l是说明一现有的火星塞的立体图。
图2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火星塞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火星塞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火星塞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火星塞其具体 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 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 实施例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表示。
参阅图2所示,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火星塞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本 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火星塞2,包含一中心电极3、 一陶^绝缘体 4、 一外壳5、 一接脚6以及一环状电极7。
参阅图3、图4与图5所示,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 新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 俯视图。
上述的中心电极3,为圆柱状。
上述的陶覺绝缘体4,包覆于中心电极3外侧,且中心电极3的凸伸端 31凸伸出陶资绝缘体4的端面41。
上述的外壳5,围绕设置于陶瓷绝缘体4外侧,且与陶瓷绝缘体4间有 一间距。在本实施例中,外壳5的端面51低于陶瓷绝缘体4的端面41。
上述的接脚6,其一端61固定连接于外壳5的端面51上,另一端62固
定连接于环状电极7。
上述的环状电极7,围绕设置于中心电极3外侧,且环状电极7的内周 面71与中心电极3的外周面32间的距离皆相等。环状电极7与陶瓷绝缘 体4间有一间隙8,此间隙8的最小处小于1 mm。在本实施例中,环状电 极7的内径大于陶覺绝缘体4的外径,而间隙8指的是环状电极7的内周 面71下缘与陶资绝缘体4的端面41外缘间的距离。
环状电极7的内周面71与陶瓷绝缘体4的端面41相配合界定出一气 阻空间9,而中心电极3的凸伸端31位于气阻空间9的中央位置。
当燃烧室(图未示)内的气体受活塞(图未示)的压缩而朝向火星塞2流 动,这些朝向陶瓷绝缘体4的端面41流动的气体, 一部分会借由间隙8向 下排出,其余部分会在气阻空间9内受到陶瓷绝缘体4的端面41的阻挡而 产生更高的压力。
所以,当高压电通过火星塞2使电流从中心电极3对环状电极7(即接 地电极)放电,进而产生电弧火花以点燃燃烧室内压缩混合的气体时,由于 前述气阻空间9的设计所造成的高压环境,配合环状电极7的内周面71与 中心电极3的外周面32间的距离皆相等的设计,将使多条火花在高压的环\
境下同时产生,因而可以总合地产生一伞型的外观。
综合上述的结构设计,使燃烧面积可增大,因而可提高燃烧效率、提高 引擎性能及降低污染。
此外,环状电极7与陶瓷绝缘体4间的间隙8可以使油气与积碳顺利 排出,使中心电极3与环状电极7间不会因油气与积碳的累积而产生短路 的现象。
请参阅图6所示,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火星塞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 图。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火星塞2,包含一中心电极3、 一陶资绝 缘体4、 一外壳5、 一接脚6及一环状电极7。本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 的差异在于间隙8形成位置的不同,其余元件完全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 说明其他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环状电极7的内径小于陶乾绝缘体4的外径,而间隙8 指的是环状电极7的底面与陶瓷绝缘体4的端面41之间的距离。但是同样 地,此间隙8的最小处小于1 mm。
虽然本实施例的间隙8的位置与第一较佳实施例间隙8的位置有所不 同,但是整体的结构设计同样可以达成提高燃烧效率且使油气与积碳顺利 排出的功效。
而特别要说明的是,只要环状电极7与陶瓷绝缘体4之间有一最小处 小于1 mm的间隙8,即可以达成提高燃烧效率且使油气与积碳顺利排出的 功效,而间隙8的形成位置并不以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为限。
请参阅图7所示,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火星塞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 图。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火星塞2,包含一中心电极3、 一陶瓷绝 缘体4、 一外壳5、三接脚6以及一环状电极7。本实施例中,三支接脚6 彼此分别呈120度的夹角排列,可以更稳固地共同支撑环状电极7。而第三 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接脚6数量的不同,其余元件完 全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说明其他部分。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火星塞2包含一支接脚6,而 在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火星塞2包含三支接脚6,但是接脚6的数量也可以
为二支或是四支以上。
综上所述,借由环状电极7的内周面71与陶瓷绝缘体4的端面41相 配合界定出的气阻空间9,以及环状电极7与陶瓷绝缘体4的间隙8的结构 设计,使朝向陶瓷绝缘体4的端面流动的气流产生更高的压力,配合环状 电极7的内周面71与中心电极3的外周面32间的距离皆相等的设计,进而 使多条火花在高压的环境下同时产生,如此可以使燃烧面积增大,因而可 以提高燃烧效率、提高引擎性能及降低污染。此外,环状电极7与陶瓷绝 缘体4间的间隙8可以使油气与积碳顺利排出,使中心电极3与环状电极7间不会因油气与积碳的累积而产生短路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 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汰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火星塞,包含一个中心电极、一个陶瓷绝缘体及一个外壳,该陶瓷绝缘体包覆于该中心电极且该中心电极的一端凸伸出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该外壳围绕设置于该陶瓷绝缘体外侧且与该陶瓷绝缘体之间有一间距;其特征在于该火星塞还包含至少一支接脚,一端固定连接于该外壳;以及一个环状电极,围绕设置于该中心电极外侧且固定连接于该接脚的另一端,该环状电极的内周面与该中心电极的外周面间的距离皆相等,该环状电极与该陶瓷绝缘体间有一间隙,该间隙的最小处小于1mm;该环状电极的内周面与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相配合界定出一个气阻空间,该气阻空间使朝向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流动的气流产生更高的压力。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星塞,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环状电极的内 径大于该陶瓷绝缘体的外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星塞,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环状电极的内 径小于该陶乾绝缘体的外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星塞,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壳的端面低 于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星塞,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壳的端面低于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星塞,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壳的端面低 于该陶瓷绝^^体的端面。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火星塞,其特征在于该火星塞还包含一支接脚。
8、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火星塞,其特征在于该火星塞还包含三支接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火星塞,包含一个中心电极、一个陶瓷绝缘体及一个外壳,该陶瓷绝缘体包覆于该中心电极且中心电极的一端凸伸出陶瓷绝缘体端面,外壳围绕设置于陶瓷绝缘体外侧且与陶瓷绝缘体间有一间距;其中火星塞还包含至少一支接脚,一端固定连接于该外壳;以及一环状电极,围绕设置于中心电极外侧且固定连接于接脚另一端,环状电极内周面与中心电极外周面间的距离皆相等,环状电极与陶瓷绝缘体间有一间隙,该间隙最小处小于1mm;该环状电极的内周面与陶瓷绝缘体的端面相配合界定出一个气阻空间,该气阻空间使朝向该陶瓷绝缘体的端面流动气流产生更高压力,进而使多条火花在高压环境下同时产生,可以使燃烧面积增大,因而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文档编号H01T13/20GK201222604SQ20082012664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廖晨君 申请人:廖晨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