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超行程调整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517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超行程调整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地涉及电磁继电器。更特别地,本申请涉及具有继电器促动器的电磁 继电器,该继电器促动器具有调整刻度盘,用于设置电触点的超行程调整。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电磁促动的电开关。传统的继电器包括固定触点以及与固定触点对应的 动触点。当电磁促动继电器时,动触点接合固定触点或与固定触点脱离,以分别地闭合或断 开电路。传统的继电器具有底座构件、壳体、继电器线圈、电枢、推动器和触点系统。底座构 件和壳体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并支撑和包围继电器的工作的电磁部分。继电器线圈具有线 圈和磁可穿透的芯体,该芯体连接到倾斜电枢以移动电枢。线圈是具有与芯体的横截面对 应的矩形内部横截面的圆柱形中空件,并且被施加弹簧负载以在线圈被断电时返回到特定 位置。推动器链接倾斜的电枢和触点系统,并将施加到电枢的线圈力传递到触点系统。在制造中,继电器固定接触弹簧和动接触弹簧设置成闭合的同时接触。动弹簧和 固定弹簧这两者都包括金属垫或顶端,即电触点,其用作接触的共同点。弹簧触点吸收由促 动力、电弧、重复运动和其它损坏因素导致的磨损和破损。为了解决由于重复使用产生的损 坏,在制造中提供了超行程调整。该过程包括操作接触弹簧,这些接触弹簧通常由铜、铜合 金或类似的导电材料制成。接触弹簧必须能够被弯曲、转动、扭曲或其它操作,以尝试为多 样性的接触弹簧设定统一的超行程位置。由于金属接触弹簧的机械特性,难于实现可靠的 和精确的超行程设置。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一种用于自动地实现在电磁继电器中的接触弹簧的统一超 行程调整的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是通过一种电磁继电器得以提供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电枢、 推动器和触点系统。电枢由继电器线圈可枢转地促动,并链接到推动器的后端,以驱动推动 器的前边缘从而操作触点系统。推动器包括设置在邻近电枢的推动器的狭槽中的旋转调整 件。当旋转时调整件增加或减小触点系统的间隙以提供触点系统的超行程调整。


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例子来描述本发明,其中图1是继电器操作机构的透视图;图2是继电器操作机构的正视图;图3是推动器的俯视图;图4是推动器的正视图;图5是装配后的继电器的透视图。
4
在任何可能的地方,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来指的是相同或相似的部 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图1,电磁继电器操作机构10包括触点装置12和固定地安装在框架28 上的继电器线圈14。继电器线圈14操作可动铰接电枢16,以在两位置之间移动电枢16, 一个位置对应于激励状态的继电器线圈14,并且一个位置对应于去激励状态的继电器线圈 14。电枢16通过推动器18链接到触点装置12。触点装置包括一组固定接触弹簧26和一 组可动接触弹簧20。可动接触弹簧20在一端连接到推动器18,并且在相对端连接到枢转 点38 (例如,参考图2)。电枢16绕连接点枢转,致使推动器18响应由继电器线圈14生成 的促动力,以直线地移动到向前位置和返回位置。移动的电枢16推压推动器18。推动器 18将电枢运动转移到可动接触弹簧20,以当电枢16移动到向前位置时与固定接触弹簧26 接触,并且当电枢16返回到返回位置时断开接触。继电器操作机构10可选择性地包括测 试按钮32,用于通过继电器壳体66的外部(例如,参见图5)手动地促动电枢16。当被驱 动到向前位置时,可动接触弹簧20分别地在触点22、24处与固定接触弹簧26接合。动触 点22离固定触点24的间距由刻度盘30设置。触点装置12还包括外部连接端子42,该端 子提供继电器壳体66的外部上的电端头(例如,参见图5)。另外,框架28具有穿过继电器 壳体66连接的外部端头34,用于将继电器线圈14互连到控制电路或其他电压源。在图1 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触点装置12示出为两极继电器,即,与两组可动接触弹簧20接触的两 组固定接触弹簧26,以控制两组独立的外部连接端子4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两极 继电器构造只是示例性的,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使用在此公开的操作机构10可以控制 更多或更少的极。接下来参考图2,示出了继电器操作机构10的侧视图。当初始设置可动接触弹簧 20的位置时,需要可动接触弹簧20的超行程。超行程补偿了触点随着时间的腐蚀。附加的 行程长度使得触点22、24能够满足当它们磨损时需要的循环寿命,并且触点顶端22、24的 厚度T1减小。在传统继电器中,由于厚度tl的减小,一对或多对触点顶端22、24之间的间 隙si增加,直到最终地间隙太大而不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产生接触。当前的超行程调整刻度 盘30提供了一种装置,以确保甚至在更大的磨损和间距时也能实现期望的循环寿命。为了 实现期望的性能,固定的预定间距的间隙44设置在电枢16和芯体36之间。当继电器线圈 14被激励时,芯体36被磁化,并且由于芯体36施加的磁力,电枢16向前移动。当芯体36 消磁时,电枢16被弹簧偏置或另外被推动而远离芯体36。推动器18通过联动装置46直接 链接到电枢16,并且当电枢16移动时向前和向后行进相等距离。由于在各种部件的制造中 固有的成型和冲压公差,例如端子42、34以及继电器线圈14,电枢16相对于触点装置12的 位置可能变化不一致。推动器18的前边缘48和电枢联动装置46之间的距离dl通过转动 刻度盘30而可调整,如当前所述。距离dl的调整成比例地改变间距sl,因此触点顶端20、 26设置为期望的包括超行程的初始间距。接下来参考图2和3,推动器18包括用于接收电枢联动装置46和刻度盘30的狭 槽54。刻度盘30具有几何头部60以及从头部60垂下的柱部58。柱部58设置在狭槽54 中,该狭槽由从推动器18的后边缘72延伸的一对分叉的尖齿限定。柱部58的行程沿向前方向由狭槽54的端壁50(图4)限定,并且沿向后方向由邻近电枢联动装置46的一对相对 止动界限74限定。刻度盘30可包括用于接收螺丝刀顶端的凹进的螺丝刀槽52,或其它工 具接收构造,以便于刻度盘在狭槽54中旋转。尽管头部60显示为八边形构造,但是还可以 采用具有更多或更少侧边的其它构造,包括三角形、矩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这取决于调整 增量的期望数量。参考标记61沿头部60的每个边缘设置,以表示调整增量,如下面的表1 所示。表1中提出的增量值是示例性的,并且根据需要可以更大或更小,以适合操作机构的 几何形状。接下来参考图4,刻度盘30的侧视图示出了用于一个刻度盘位置的调整增量。 从刻度盘侧边62到轴线64的距离d2例如以0. 05mm的增量逐渐从刻度盘位置0变化到 刻度盘位置7。刻度盘位置0对应于最短的距离d2,并且对于每个连续刻度盘位置,即,刻 度盘位置1至7,d2增加0. 05mm,一直到最大值为d2加上0. 35mm,给可动接触弹簧提供了 0. 35mm的超行程调整。因而,头部60具有从柱部58的轴线64偏移的中心点63。头部60 定位成轴向偏移中心,以在头部60绕柱部58的轴线64旋转时提供必需的距离增量。因为 可动接触弹簧20固定到推动器18的前边缘48,因此刻度盘30的旋转为所有的可动接触弹 簧20同时提供精确的、统一的调整,并且使超行程设置一致。表1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选择合适的刻度盘位置或超行程调整之后,例如用粘合胶或 环氧树脂永久地固定刻度盘30,使得继电器在出厂之后不能够再次被调整,因为可以考虑 到,已经被工厂设置的刻度盘30在继电器的整个循环寿命期间不需要再进行调整。替换 地,如果需要,那么刻度盘可配置成用于专业人员(如果需要)后续调整。接下来参考图5,装配的继电器66包括继电器操作机构10,该继电器操作机构设 置在壳体66内,并从外部螺丝接线端34、42下垂。线圈外部螺丝接线端42和接触外部螺 丝接线端34向上面对,以便为外部控制或电源电路的配线提供通路。在此描述的实施例的一些优点是一种简化的、容易复制且精确的机构,用于电磁继电器中的超行程调整。另一优点是逐渐调整刻度盘以设置推动器的前进位置。再一优点 是开槽的调整刻度盘以容纳用于旋转刻度盘的螺丝刀工具。
权利要求
一种电磁继电器(10),包括继电器线圈(14)、电枢(16)、推动器(18)和触点系统(12);电枢(16),该电枢(16)由所述继电器线圈(14)可枢转地促动,并被链接到所述推动器(18)的后端(72),以驱动所述推动器(18)的前边缘(48)从而操作所述触点系统(12);并且所述推动器(18)还包括旋转调整件(30),该旋转调整件被布置在所述推动器(18)的狭槽(54)中并邻近所述电枢(16);其中,所述旋转调整件(30)的旋转增加或减小所述触点系统(12)的间隙,以提供所述触点系统(12)的超行程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0),其中,所述推动器(18)还包括一对分叉的尖齿 (68,70),该对分叉的尖齿限定了用于接收电枢联动部(46)和所述选择调整件(30)的狭槽 (54);所述旋转调整件(30)具有头部(60)和从所述头部(60)下垂的柱部(58);以及所述 柱部(58)设置在所述狭槽(54)中,所述头部(60)设置成抵靠所述电枢联动部(46);其中, 所述选择调整件(30)的旋转将所述前边缘(48)和所述电枢(16)之间的距离调整为预定 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10),其中,所述柱部(58)定位在所述狭槽(54)的 端壁(50)和所述电枢(16)之间,其中通过设置在那对尖齿(68,70)的每个尖齿的远端处 的一对相对的止动界限(74),所述电枢联动部(46)的位置保持在所述狭槽(5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10),其中,所述头部(60)配置有围绕所述头部(60) 周边的长度相等的多个侧边,所述多个侧边中的每个侧边具有中心点(63),并且每个中心 点(63)将距离所述柱部(58)的轴线(64)的径向距离从毗邻的侧边改变预定增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10),其中,所述头部(60)配置有围绕所述头部(60) 周边的长度相等的多个侧边,所述头部(60)具有从所述柱部(58)的轴线(64)偏移的中 心点(63),以当所述多个侧边中的每个侧边旋转成与所述电枢(16)接触时,对于所述头部 (60)的每个侧边将超行程调整距离增加预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10),其中,所述多个侧边配置为三角形、矩形、五边 形、六边形和八边形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0),其中,所述触点系统(12)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接触弹簧(26)和至少一个可动接触弹簧(20),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接触 弹簧(26)和所述至少一个可动接触弹簧(20)具有分开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接触弹簧(26) 和至少一个可动接触弹簧(20)的间隙,所述至少一个可动接触弹簧(20)在第一端连接到 所述推动器(18),并且在第二端连接到第一枢转点(38),其中随着所述电枢(16)枢转,所 述电枢(16)响应由所述继电器线圈(14)产生的电磁力,在向前位置和返回位置之间线性 移动所述推动器(18);以及其中所述推动器(18)的运动致使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接触弹簧(26)和至少一个可动接 触弹簧(20)接合或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接触弹簧(26)和至少 一个可动接触弹簧(20)中的每一个还包括至少一个触点顶端(22,24),每个固定接触弹簧(26)和每个可动接触弹簧(20)的各自触点顶端(22,24)配置成与固定接触弹簧(26)或可 动接触弹簧(20)的相对的一个的触点(22,24)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0),还包括壳体(66),用于包围所述继电器线圈 (14)、所述电枢(16)、所述推动器(18)和所述触点系统(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10),其中,所述继电器(10)还包括邻近所述电枢 (16)设置的测试按钮(32),用于手动促动所述继电器,所述测试按钮(32)延伸过所述继电 器壳体(66)的外部,并且配置成当由施加的外力推动时使所述电枢(16)前进。
全文摘要
一种电磁继电器(10),具有超行程调整以设置触点装置(12)中的间隙。电枢(16)由继电器线圈(14)促动并链接到推动器(18),以驱动推动器(18)来操作触点系统(14)。推动器(18)包括邻近电枢(16)设置在推动器(18)上的狭槽中的旋转刻度盘(30)。旋转调整件(30)增加或减小触点(22,24)的间隙以提供超行程调整。推动器(18)包括分叉的尖齿,其限定用于接收电枢联动装置和旋转调整件(30)的狭槽。旋转调整件(30)包括头部和从头部下垂的柱部。柱部设置在狭槽内,并且头部与电枢联动部接触。旋转调整件(30)设置前边缘和电枢(16)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期望的用于触点装置(12)的超行程。
文档编号H01H50/34GK101884079SQ200880118840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7日
发明者库尔特·T·扎博克, 戴维·G·帕克, 蒂姆·黑斯诺尔 申请人:泰科电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