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制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510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制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推制键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 推制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手持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笔记本计算机以及MP3随身 听(MPEG audio layer 3 Player, MP3 Player)等电子设备已被广泛运用。
由于早期的电子设备大多未具备防水功能的设计。当使用者在雨天中使用电 子设备,或是不慎将水或饮料洒到电子设备上的时候,液体会从电子设备的按键与 外壳的接缝处流入内部,造成内部电路的损坏,进而导致电子设备发生故障。让使 用者使用电子设备的环境和范围受到限制,因此防水设计会是电子设备的设计时的 重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制键结构,具有防水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推制键结构,包括一上盖、 一壳体、 一橡胶封圈、至少 一橡胶环、 一推制键模块与一电路板。上盖具有一开口。壳体具有至少一破孔以及 至少一密封柱体。各密封柱体配置在各破孔的内部,壳体固定于上盖的一表面。橡 胶封圈配设于壳体与上盖之间,当壳体固定于上盖时,橡胶封圈受到挤压而变形, 使壳体与上盖之间密封防水。这些橡胶环配设于这些密封柱体的一侧壁上,并且抵 接于这些破孔的孔璧,使这些密封柱体与破孔之间密封防水。推制键模块具有一推 制件、 一滑动件以及一接触件。滑动件与接触件位于上盖与壳体之间,其中滑动件 位于上盖与接触件之间,而推制件配置于上盖相对于滑动件与接触件的另一侧。推 制件具有至少一卡勾,这些卡勾穿过开口并扣持接触件,使接触件抵接于滑动件。而滑动件相对于接触件的另一面抵接于上盖的表面。接触件在相对于滑动件的另一 面具有一突出部。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弹片以及至少一接点。在电路板上具有至少一 弹片以及至少一接点,其中这些接点设置于这些弹片下方,电路板位于壳体相对于 推制键模块的另一侧,且电路板设置的位置使这些弹片位于这些密封柱体下方。
推制件移动时带动滑动件与接触件,使接触件的突出部推顶于密封柱体。密 封柱体下压接触这些弹片,这些弹片接触这些接点后,电路板送出信号以控制一电 子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壳体具有一第一凹槽,位于壳体与相对于上盖 的一边缘,橡胶封圈配置于第一凹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这些密封柱体具有一第二凹槽,位于这些柱体 的侧面,这些橡胶环配置于这些第二凹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盖具有至少一个导引柱体,这些导引柱体由 上盖表面延伸而出。而壳体具有至少一固定环,由壳体的一侧壁延伸而出。这些固 定环的位置对应于这些导引柱体,使各个导引柱体位于各个固定环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壳体与上盖利用热熔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盖设有一凹陷部,推制件与开口位于凹陷部 中,并且凹陷部将推制件的移动范围限制于其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盖具有至少一限位件,设置于与上盖表面上 且相邻于滑动件,用以限制滑动件的移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动件的一侧具有一卡扣部。此外,上盖可具 有一定位件,设置于上盖表面上,且相邻位于该滑动件的移动路径。定位件具有至 少一定位槽,这些定位槽用以卡合于卡扣部,使推制键模块位位于一卡合位置。在 卡合位置时接触部顶推于密封柱体。各定位槽之间的距离与各接点之间的距离实质 上可为相同,使滑动件切换至另一卡合位置后,接触件顶推至另一密闭柱体。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推制键结构利用一壳体隔离推制件模块与电路板, 并且在壳体与上盖之间设置橡胶封圈,以及在密封柱体上设置橡胶封圈,使上盖的 间隙流入的水只能停留在壳体内而无法流到电路板上。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推制键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推制键结构的底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沿剖面线b-b'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推制键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推制键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推制键结构的底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推制 键结构100包括一上盖110、 一壳体120、 一橡胶封圈130、至少一橡胶环140、 一 推制键模块150与一电路板160。
上盖110具有一开口 112,壳体120固定于上盖110的一表面A。在本实施例 中,上盖表面A上还可延伸出多个导引柱体114,而壳体120由侧壁S可延伸出多 个固定环122。壳体120要组装至上盖110时,可先将固定环122套上导引柱体114, 使壳体120沿着导引柱体114的方向移动至上盖表面A。当壳体120接触上盖表面 A后,再将固定环122与壳体120固定于上盖110,例如可利用热熔的方式来固定。
一橡胶封圈130位于壳体120的侧壁S与上盖110接触的部位,此橡胶封圈 130例如为0-ring。当壳体120固定于上盖110时,壳体120会挤压橡胶封圈130, 使橡胶封圈130产生变形,让壳体110与该上盖120之间密封防水。此外,在本实 施例中在侧壁S相对于上盖110的边缘上可设一第一凹槽124,将橡胶封圈130配 置于其中。
壳体120还具有多个破孔126与多个密封柱体128,在各个破孔126内均配设 一个密封柱体128。在各个密封柱体128上配设有橡胶环140,其中这些橡胶环140 例如可为0-ring。由于破孔126的孔径D1与密封柱体128的直径D2相近,使位 于密封柱体128与破孔126孔壁之间的橡胶环140受到压迫而产生变形,让密封柱 体128与破孔126之间密封防水。此外,在这些密封柱体128的侧壁上还可设有一 第二凹槽128a,让橡胶环140配置于其中。当上盖110与壳体120之间的橡胶封圈130,以及密封柱体128与破孔126 之间的橡胶环140的配置完成后,壳体120上的各个缝隙皆已密封。从上盖110 的开口 112流入的水只能停留于壳体120内侧,以保护位于壳体120外侧的其它部 件。
图3是图2中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沿剖面线b-b'的剖视 图。请参照图3与图4,推制键模块150具有一推制件152、 一滑动件154以及一 接触件156。推制件152配置于相对于上盖表面A的另一表面B,滑动件154与接 触件156配置于壳体120内侦ij,其中滑动件154位于上盖110与接触件156之间。 滑动件154具有一开口 154b,而接触件156也具有一开口 156a,滑动件开口 154b、 接触件开口 156b与上盖开口 112互相重合。电路板160设置于壳体120的外侧, 在电路板160上具有多个弹片162以及多个接点164。接点164设置于弹片162的 下方,使弹片162能下压接触接点164。而电路板160设置的位置使弹片162位于 密封柱体128下方。
推制件152具有多个卡勾152a,卡勾152a穿过上盖开口 112、滑动件开口 154b 与接触件开口156b,并扣持接触件156,使接触件156抵接于滑动件154。滑动件 154受到接触件156的推顶而抵接于上盖表面A。当使用者推动推制件152时,推 制件152会带动滑动件154与接触件156。当推制件152移动至一定位时,接触件 156上的突出部156a会顶推密封柱体128,使密封柱体128推动弹片162。然后弹 片162再接触接点164,使电路板160发出信号以控制电子设备。
图5是图1中的推制键模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滑 动件154的侧壁上具有一卡扣部154a。在上盖表面A上可具有一定位件116,在定 位件116上具有多个定位槽116a。定位件116设置于滑动件154的移动路径的一 侧,用以干涉卡扣部154a。当卡扣部154a卡置于其中一定位槽116a时,此时推 制键模块150位于一卡合位置,使突出部156a顶推于其中一个密封柱体128。值 得注意的是,各定位槽U6a之间的距离Ll与各接点164之间的距离L2可为相同, 让使用者推动推制件152至另一个卡合位置时,突出部156a也能顶推至另一个密 封柱体128。因此,使用者能够轻易的将推制键模块150移动至各个卡合位置,便 于控制电子设备。
此外,在上盖表面A还具有多个限位件118,这些限位件118相邻于滑动件154,用以限制滑动件154的移动范围,使滑动件154在设定的区域内移动。上盖 110还设有一凹陷部C,位于上盖表面B。推制件152与开口 112都位于凹陷部C 之中。凹陷部C用以容纳推制件152,使推制件152不会突出于上盖表面B,让推 制件152不易被误触。例如携带电子设备的时候,位于凹陷部C内的推制件152 不容易被推动,可降低误操作的机会。凹陷部C也可用以限制推制件152的移动范 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推制键结构利用壳体隔离电路板与推制键模块。在 壳体与上盖之间设置橡胶封圈,以及在密封柱体上设置橡胶环,使上盖的开口流入 的水无法流出壳体,以保护位于壳体外部的电路板,达到防水的功效。由于壳体已 完全密闭,推制键模块需要利用推顶密封柱体的方式,才能触动接点以发出信号控 制电子设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己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 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 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推制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盖,具有一开口;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破孔以及至少一密封柱体,各该密封柱体配置在各该破孔的内部,该壳体固定于该上盖的一表面;一橡胶封圈,配设于该壳体与该上盖之间,当该壳体固定于该上盖表面时,该橡胶封圈受到挤压而变形,使该壳体与该上盖之间密封防水;至少一橡胶环,配设于该些密封柱体的一侧壁上,并且抵接于该些破孔的一孔璧,使该些密封柱体与该破孔之间密封防水;一推制键模块,具有一推制件、一滑动件以及一接触件,该滑动件与该接触件配置于该上盖与该壳体之间,其中该滑动件位于该上盖与该接触件之间,而该推制件配置于该上盖相对于该滑动件与该接触件的另一侧,该推制件具有至少一卡勾,该些卡勾穿过该开口并扣持该接触件,使该接触件抵接于该滑动件,而该滑动件相对于该接触件的另一面抵接于该上盖表面,该接触件在相对于该滑动件的另一面具有一突出部;以及一电路板,在该电路板上具有至少一弹片以及至少一接点,其中该些接点设置于该些弹片下方,该电路板位于该壳体相对于该推制键模块的另一侧,且该电路板设置的位置使该些弹片位于该些密封柱体下方;其中该推制件移动时,带动该滑动件与该接触件,该接触件的该突出部推顶该密封柱体,使该密封柱体下压接触该些弹片,该些弹片接触该些接点后,该电路板送出信号以控制一电子设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制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体具有一第一凹槽,位于该壳体与相对于该上盖的一边缘,该橡胶 封圈配置于该第一凹槽中。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推制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密封柱体具有一第二凹槽,位于该些柱体的侧面,该些橡胶环配置 于该些第二凹槽中。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制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盖具有至少一个导引柱体,该些导引柱体由该上盖表面延伸而出, 而该壳体具有至少一固定环,由该壳体的一侧壁延伸而出,该些固定环的位置对应 于该些导引柱体,使各该导引柱体位于各该固定环之中。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制键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壳体与该上盖利用热熔固定。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推制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盖设有一凹陷部,该推制件与该开口位于该凹陷部中,并且该凹陷 部将该推制件的移动范围限制于其中。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制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盖具有至少一限位件,设置于该上盖表面上且相邻于该滑动件,用 以限制该滑动件的移动范围。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推制键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滑动件的一侧具有一卡扣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制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盖具有一定位件,设置于该上盖表面上,且相邻于该滑动件的移动 路径,该定位件具有至少一定位槽,该些定位槽用以卡合于该卡扣部,使该推制键 模块位于一卡合位置,在该卡合位置时该接触部顶推于该密封柱体。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制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定位槽之间的距离与各该接点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相同,使该滑动件切换 至另一该卡合位置后,该接触件顶推至另一该密闭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制键结构,包括一上盖、一壳体、一橡胶封圈、至少一橡胶环、一推制键模块与一电路板。上盖具有一开口。壳体具有至少一破孔以及至少一密封柱体,各密封柱体配置在各破孔的内部,壳体固定于上盖的一表面。一橡胶封圈配设于壳体与上盖之间,当壳体固定于上盖表面时,橡胶封圈受到挤压而变形,使壳体与上盖之间密封防水。这些橡胶环配设于这些密封柱体的一侧壁上,并且抵接于这些破孔的孔璧,使这些密封柱体与破孔之间密封防水。推制键模块顶推密封柱体,密封柱体推顶电路板上的弹片,使弹片接触接点。
文档编号H01H15/04GK201348965SQ20092000318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4日
发明者杨永吉, 江太华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