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气体变压器水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089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气体变压器水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将变压器余热回收利用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属变压
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却系统是变压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现有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一般采用气液交换器和冷却塔进行散热,来自变压器箱体 内部的携带热量的气体在气液交换器中同冷却油或冷却水进行气液热交换,把变压器中散 发的热量传送到冷却油或冷却水中,然后利用设置在地面上的冷却塔,将冷却油或冷却水 所携带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这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的缺点是不能回收变压器余热,造 成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气体 变压器水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气体变压器水冷却系统,由气水交换器和设置在地面上 的冷却塔构成,气水交换器的气路接口通过气泵与气体变压器箱体接成循环气路,水路接 口通过阀门和水泵与冷却塔构成循环水路,改进后,在气水交换器和冷却塔之间的循环水 路中还串接有余热利用装置。 上述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气体变压器水冷却系统,构成中还包括安装于气水交换 器与冷却塔之间的电动三通,所述电动三通的总接口与气水交换器连接, 一个分接口经冷 却塔接余热利用装置,另一个分接口直接与余热利用装置连接。 上述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气体变压器水冷却系统,所述气水交换器设置三个,它 们并联连接,所述水泵设置两个,它们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气体变压器水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余热利用装置,变压器 余热既可以通过冷却塔散发到空气中,又可以被余热利用装置回收后加以利用,因而可减 少能源浪费,提高热能利用率。电动三通用于调节流经冷却水塔的水量比例,以便在保证气 体变压器冷却效果的前提下,使余热利用装置回收尽可能多的热量。气水交换器和水泵的 数量都大于冷却系统正常运行所需数量,多余的部分作为备用,目的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为T、气体变压器,LT、冷却塔,H1、H2、H3、气水交换器,A1、A2、A3、气 泵,VI 、 V2、 V3、阀门,P1 、 P2、水泵,ST、电动三通,M、电动三通内的驱动电机,YR、余热利用装 置,t、温度传感器,W、温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是把变压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气路中的气泵 (Al A3)输送到气水交换器(HI H3),在气水交换器(HI H3)中进行热交换,把气路 中气体所携带的热量传送到水路中,然后通过水路中的阀门(VI V3)和水泵(P1、P2)把 热量传送到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利用系统把热能转换成电能去驱动空调系统,对气体变压 器进行散热,同时水路中的阀门(VI V3)和水泵(Pl、 P2)还把热量传送到冷却水塔LT, 通过冷却水塔LT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t检测冷系统的水路温度,并把水温信号传 送到温度控制器W的输入端,温度控制器W把水路温度信号转换成4 20mA的电信号,该 信号接入电动三通的模拟量输入端,电动三通再根据输入的模拟量信号,通过其内部的驱 动电机M线性地调节阀门的开启角度,以调节冷却水塔的水量大小。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气体变压器水冷却系统,由气水交换器和设置在地面上的冷却塔(LT)构成,气水交换器的气路接口通过气泵与气体变压器箱体接成循环气路,水路接口通过阀门和水泵与冷却塔(LT)构成循环水路,其特征是,在气水交换器和冷却塔(LT)之间的循环水路中还串接有余热利用装置(YR)。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气体变压器水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构成 中还包括安装于气水交换器与冷却塔(LT)之间的电动三通(ST),所述电动三通(ST)的总 接口与气水交换器连接,一个分接口经冷却塔(LT)接余热利用装置(YR),另一个分接口直 接与余热利用装置(YR)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气体变压器水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 述气水交换器设置三个,相互间并联连接,所述水泵设置两个,两者并联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气体变压器水冷却系统,用于解决变压器热能利用问题。其技术方案是该冷却系统由气水交换器和设置在地面上的冷却塔构成,气水交换器的气路接口通过气泵与气体变压器箱体接成循环气路,水路接口通过阀门和水泵与冷却塔构成循环水路,改进后,在气水交换器和冷却塔之间的循环水路中还串接有余热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气体变压器水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余热利用装置,变压器余热既可以通过冷却塔散发到空气中,又可以被余热利用装置回收后加以利用,因而可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H01F27/16GK201465721SQ20092010466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刘占平, 张海霞, 杨海峰, 石立新, 马双喜 申请人: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