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结构形式的多层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587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结构形式的多层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平面结构形式的多层天线。
背景技术
由DE 102006027694B3已知同一种的多层天线。平面结构形式的多层天线包括一介电的接地面、一导电的辐射面(其以对接地 面(Massefmche)的平行的间距设置)和一介电的载体,它夹层式设置在接地面与辐 射面之间。在辐射面上方设置支承装置,在支承装置上定位一导电的贴片元件(patch element)。贴片元件的支承装置具有的厚度或高度小于贴片元件的厚度或高度。贴片元件本身可以构成为体积体,亦即构成为实心体。也有可能的是,贴片元 件由一金属板或一金属薄板构成,其例如通过切割或冲裁设有环绕的和背对介电的载体 延伸的多个板条、边缘等。这样的天线特别适合于用作汽车天线,例如也适用于SDARS服务。为此这样的 贴片天线(patch antenna),除了用于其它的服务的、在一共同的支座装置上的其它的天线 辐射器外,设置在与该支座装置分开的、一般垂直向上伸出的天线结构等上。这样的整个天线装置然后处于一个外罩的下方,如这例如由EP 1616367B1已知 的。在这样的天线装置中在应用由开头所述DE 102006027694B3已知的贴片天线时 必须考虑,遵守某些公差。绝对需要的是,为了避免在外罩内的不足够的内部空间,必 须提供附加的微小的l_2mm的尺寸作为公差补偿。然而这在罩形的顶盖中总体上一定导 致整个外罩的明显的增大,因为由于外罩的规定的弯曲外轮廓,最小高度的微小的增大 已导致罩壳体总体上的不符合要求的加宽和加长。此外由EP 1793451A1已知一种小型的宽频带天线。按照该提前公开文件的图 4和5贴片天线装置包括一接地面、一在接地面上方通过介电的基片与其分开设置的活性 的面形的贴片天线,在该贴片天线上方以间距设置一面状的寄生贴片天线。该同样面状 的寄生贴片天线固定在一天线屏蔽器的下面或内面上,后者同时以外壁圆周包围在接地 面上方的介电的基片。由 Anguera,J. ; Boada, L. ; Puente, C. ; Borja, C. ; Soler, J.等人的提前公 开文件 “ Stacked H-shaped micro strip patch antenna”,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04年四月第52卷No.4第983-993页,已知H形贴片天线装置,同样如 由 Moussa, I.K., Mohamed, D.A.E., Badran, I.已知 “Analysis of StackedRectangular Microstrip Antenna”,2007年本国无线电科学会议,2007年3月1-11日,13-15日。由 最后所述提前公开文件还得知各贴片元件到辐射面的可变的间距的作用。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再次改进的平面结构形式的多层天线,其在最好的天线接收的同时也能够减小应遵守的公差。按照本发明按照权利要求1中说明的特征达到该目的。各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形式。该平面结构形式的多层天线基本上符合由DE 102006027694B3已知的那种结 构。就这方面参阅上述提前公开文件的公开内容并使其成为本发明的内容。现在可以这样实现改进,即在支承装置19上方设置在平面的贴片天线上的寄生 的贴片天线现在至少构成为两部分的并且包括一第一贴片元件和一附加贴片元件。为了 改变两个贴片元件的总高度,可以将它们类似伸缩式地相向移动不同距离,优选一个贴 片元件能够以不同的深度伸进另一个贴片元件中。对此一个贴片元件可以优选构成盒形 的或盒似的,优选具有环绕的和向上敞开的边缘。第二贴片元件,以下也部分地称为附 加贴片元件,可以由一体积体或例如一同样为盒形构成的辐射元件构成或包括所述体积 体或辐射元件,从而可以将两个贴片元件相向移动地定位在不同的位置,在该位置一贴 片元件可以说以一定的高度“伸进”另一个贴片元件中。换言之,亦即优选两个贴片元 件的至少一个具有一长度和/或一宽度,其优选至少稍小于设有一环绕的或通常环绕的 封闭的边缘的第二贴片元件的净内部尺寸,并且在需要时在一定的尺寸上可以伸进第二 贴片元件中。在此,另外的属于寄生的辐射器装置的附加贴片元件如上所述构成为体积 体(Volumenk6rper )或构成为盒形的元件,其优选是向下敞开的。但特别在这种情 况下下部的贴片元件也可以构成为体积体或例如甚至向下敞开的盒形贴片元件,它可以 伸进上部的附加贴片元件中。当其尺寸确定比上部的附加贴片元件稍小时(即沿纵向方 向和横向方向),尤其如此。现在将该贴片附加装置固定在搭接整个天线装置的外罩的内面上和/或支承在 其上方,而且使得该贴片附加装置直接安装在处在支承装置上的贴片装置的上方。在侧 视图中在此应当优选在处于在支承装置上的贴片装置的边缘或板条与处在其上方的贴片 附加装置之间没有间隙。但在容许偏差时则可以完全将上部的贴片附加装置以不同的深 度伸进处在支承装置上的盒形的贴片元件中,或在两者之间形成一间隙。原则上该设置也可以是相反的,即例如将在外罩上固定的贴片元件的尺寸确定 成较大的并且设有所述的通常封闭的环绕的边缘或板条,并同时在需要时按照需要以不 同的距离搭接处在其下方的经由原来的贴片天线支承的贴片元件。通过这样的按照本发明的设置,总体上外罩可以构成较低的,因为为了容许偏 差不必提供附加的高度尺寸或仅仅提供微小的高度尺寸。如果存在容许偏差,则其最多 导致,在外罩内面上固定的附加贴片元件可以不同深度地嵌入处在其下方的盒形的、在 支承装置上安置的贴片装置中。但该构成为两部分的贴片在电方面如同在按照DE 10 2006 027694 B3的同一种现 有技术中描述的单件的贴片元件一样起作用。


由本发明的以下讨论得出本发明的其它的优点、细节和特征。其中图1:按照本发明的多层天线、特别是贴片天线的横剖视图,其包括一按照本 发明的附加设置的附加贴片元件;
图2 按图1的实施例的示意的俯视图;图3:按照本发明的贴片天线的示意的立体视图,其包括一按照敞开的盒的型 式构成的初级贴片元件,在其中伸入一附加贴片元件;图4 相当于图3的视图,但没有另外的附加贴片元件;图5: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的示意的横剖视图,包括一整体覆盖的外罩;图6 不同于图5的横剖视图,具有不同的外罩几何形状和用于附加贴片元件的 不同的固定装置;图7:图2的改变的实施例的示意的俯视图;以及图8:不同于图3的实施例,其包括一附加贴片元件,附加贴片元件在上方在中
心面内具有一空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首先参照按图1至4的实施例,其中示出一贴片天线,其具有沿一轴向轴线 Z重叠设置的多个平面和层。这样的贴片元件从原理方面由DE 10 2006 027 694 B3是已 知的,在此全范围引用其公开内容。不过由DE 10 2006 029 694 B3已知的贴片元件没有 构成为两部分的、包括一按照本发明的附加贴片元件的寄生的贴片装置。由按图1的示意的横剖视图可看出,贴片天线A在其所谓底面或安装面1上具有 一导电的接地面3。在接地面3上或与其侧向错位地设置介电的载体5,其通常在俯视图 中具有外轮廓5',其对应于接地面3的外轮廓3',但介电的载体5的尺寸也可确定成 较大的或较小的和/或设有不同于接地面3的外轮廓3'的外轮廓5'。一般接地面的外 轮廓3'可以是n多边形的和/或设有弯曲的部分或构成为弯曲的,虽然这是不常用的。具有上面5a和下面5b的介电的载体5具有足够的高度或厚度,其一般相当于接 地面3的厚度的多倍,即与近似地只由两维的平面构成的接地面3相比,介电的载体5构 成为具有足够的高度和厚度的三维体。不同于介电体5,也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电介质或不同类型的电介质结构,也可 以采用空气,或同时采用空气层以及另外的介电体。在采用空气作为电介质时,则自然 必须设置一对应的支承装置,其例如包括多个高架、螺栓、支柱等,以便支承和固定贴 片天线的其它处在其上的且以下还要说明的元件。在对置于下面5b(其邻接于接地面3设置)的上面5a上构成一导电的辐射面7, 其同样又可近似理解为两维的平面。该辐射面7经由一馈电线9供电和激光,馈电线优 选沿横向方向、特别是垂直于辐射面7从下面在一相应的孔或一相应的通道5c中延伸穿 过介电的载体5。从一通常在下方的连接位置11,在其上可以连接一未详细示出的同轴电缆,所 述未示出的同轴电缆的内导体与馈电线9并从而与辐射面7电流连接。未示出的同轴电 缆的外导体则电流连接于在下面的接地面3。在按图1等的实施例中描述一种贴片天线,其具有一电介质5和一在俯视图中正 方形的形状。但该形状或相应的外轮廓或轮廓线5'也可以具有不同于正方形的形状并且 一般来说n-多边形的形状。虽然是不常用的,然而也可以设置弯曲的外边界。在电介质5上安装的辐射面7可以与位于下方的电介质5具有相同的外轮廓或轮廓线7'。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础形状同样与电介质5的轮廓线5'适配地构成为正方形 的,但在对置的两端上具有斜面7〃,它们可以说通过去掉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因此一 般来说轮廓线7'也可以为n-多边形的轮廓线或外轮廓或甚至设有弯曲的外边界7'。所述的接地面3以及辐射面7部分地称为“两维的”平面,因为其厚度是如此之 小,以致它们可以说不可能称为“体积体”。接地面和辐射面3、7的厚度通常在1mm 以下,亦即一般在0.5mm以下、特别在0.25mm、0.20mm、0.10mm以下变动。至今说明的贴片天线A可以例如由一商业上通用的贴片天线构成,优选由所谓 的陶瓷贴片天线构成,其中介电的载体层5由陶瓷材料构成。按照进一步的描述得出, 从至此说明的贴片天线出发按照堆叠的贴片天线的目的进一步构成一种贴片天线,其中 相对于上部的辐射面7以侧向错位或高度错位附加地设置一贴片装置13,其包括一初级 的第一贴片天线53和一次级的第二附加贴片元件55。对此将寄生的第一贴片元件53如 此构成,使得它相对于所述接地面3和辐射面7具有三维的结构,其相对于接地面3和辐 射面7具有不同的、亦即较大的高度或厚度。优选应用具有厚度或高度17的支承装置19、特别是介电的支承装置19,在其 上方固定及支承初级的贴片元件53。该介电的支承装置19优选包括一粘附或装配层 19'(图1),其例如可以构成为所谓双面粘合的粘附及装配层19'。为此可以采用商业 上通用的双面粘合的粘合带或双面粘合的泡沫带、粘合垫等。它们具有相应的以上所述 的厚度。这开辟一种简单的可能性,即,将所述的贴片元件53固定和安装在一商业上通 用的贴片天线、特别是商业上通用的陶瓷贴片天线的上面上。如此构成的堆叠的贴片天线定位在一在图1中只作为直线说明的底盘B上,其例 如可以构成用于汽车天线的基础底盘,在其中必要时除其它用于其它的服务的天线外可 安装按照本发明的天线。按照本发明的堆叠的贴片天线可以例如特别作为天线用于与地 球旋转同步的定位和/或用于接收例如所谓SDARS服务的卫星或地球的信号。但对于应 用没有限制也可用于其它的服务。初级的贴片元件53可以例如由导电的向上敞开的盒形的金属体构成,其具有相 应的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和足够的高度。如由按图3和4的立体视图显而易见的,该贴片元件53可以具有一矩形的或正 方形的结构,其具有相应的外轮廓5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贴片元件53具有一纵向长度和一横向长度,其一方面大于辐 射面7的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和/或另一方面也大于介电的载体5和/或处在其下方的接 地面3的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如由各图可看出的,寄生的贴片装置13是构成为两部分的并且包括位于支承装 置19上的或固定及支承在其上的初级的贴片元件53,其按照向上敞开的盒的型式构成并 且包括基面或中心面153,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设有环绕的边缘或环绕的板条53b(通常 是相应的突起53b),其从平行于接地面的基面153的平面出发横向地、特别是垂直地凸 出。这样的贴片元件53可以例如通过由导电的金属薄板的切割和弯边制造,其中环绕的 板条53b在各角部可以例如通过焊接相互电/电流连接,其中另外在中心部分153中还可 以设置多个空隙,对此以下不再进一步讨论。然后在该初级的贴片元件53的上方设置次级的附加贴片元件55,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也构成为盒形的,而且按照具有相应的长度和宽度和高度的体积体的型式构成。 长度和宽度的尺寸确定成,使尺寸例如至少稍小于在初级的贴片元件53的各环绕的板条 53b之间的净内长度及横向长度。这同样开辟了这样的可能性,即次级的贴片元件、亦 即次级的附加贴片元件55可以以不同的尺寸伸入下部的贴片元件53的内部空间53a中。 换言之,最下面的水平面、亦即最下部的边界平面55'位于初级的贴片元件53的内部空 间53a中,亦即处在上部的边界平面53'的下方,边界平面53'通过各板条或各边缘或 各外壁53b的环绕的上部棱边预定。但不同于这样构成的体积体,也可以将次级的附加贴片元件55构成使其类似于 下部的贴片元件53按照敞开的盒的形式构成,其包括一内部空间55a(见图5和6)和一 环绕的边缘或一环绕的板条55b (通常是环绕的突起55b),亦即该次级的附加贴片元件55 以其开口侧面指向下方并且通过处在上方的基面155封闭。这样说明的附加贴片元件55现在通过一单独的支承装置61 (其优选为覆盖和容 纳天线的外罩或壳体61'的形式)保持。图5中以一横向于接地平面或横向于贴片天线的辐射平面的垂直剖面描述示意 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在处在上方的、在该实施例中扁平构成的外罩上面61a上在处在那里 的内面61b上例如通过粘合、通过单独的锁定或固定机构等支承和固定次级的附加贴片 元件的上面13a(其通过基面或中心面155构成)。该实施形式允许这样容易地补偿容许误差,即按照得出的贴片天线的总结构 (其包括初级的贴片元件53和附加贴片元件55)以及按照外罩61的高度和在该外罩61的 下方提供的净内部尺寸,该附加贴片元件55可以不同深度地伸入下面的初级的贴片元件 53中,由此可以补偿容许误差。在按图6的方案中示出不同的、横截面为梯形的罩构型。在这种情况下处在上 方的附加贴片元件55经由一单独的支承装置63悬挂在外罩的上面61a上。在这里可以 考虑任何的机械的支承和/或锁定和/或夹紧机构,以便相应地支承和固定上部的附加贴 片元件。因此由所述的结构得出,可以完全按照不同的公差条件易于改变贴片装置13的 总高度114。这如此达到,S卩,将贴片装置13至少构成为两部分的并且这两个部分是能 够以必要时不同的相对间距定位的构件、亦即贴片元件53和附加贴片元件55。全部贴片装置13的厚度应该优选具有一尺寸,其不是仅仅为接地面3的厚度和 /或辐射面7的厚度的2倍、3倍、4倍或5倍等,而是特别是10倍、20、30、40、50、 60、70、80、90和/或100倍和更多。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全部贴片装置13的厚度或高度114等于或大于在贴片元件53 的下面与辐射面7的上面之间的间距17。另一方面该间距也应为不小于0.5mm、优选大 于0.6mm、0.7mm、0.8mm、0.9mm或等于或大于1mm。约1.5mm的数值,亦即一般在 1mm至2mm或1mm至3mm、4mm或5mm之间是完全足够的。此外也可看出,三维的贴片装置13的高度或厚度114优选小于介电的载体5的 高度或厚度15。优选贴片装置13的总厚度或总高度114具有一尺寸,其小于载体元件5 的高度或厚度15的90%、特别是小于80%、70%, 60%, 50%或甚至小于40%和必要小 于30%或小于20%。
此外不必一定限于上述高度。由此三维的贴片装置13的高度或厚度114也可以 与介电的载体5的厚度或高度15相比具有较大的和特别明显较大的高度或厚度。换言 之,载体元件5的高度或厚度15例如也具有一尺寸,其对应于载体元件5的高度或厚度 15的直到1.5倍、2倍、4、5、6、7、8、9和/或10倍和更多。另一方面,整个贴片装置13的厚度或高度114优选大于在辐射面7与贴片元件 13的下面13b之间的间隔尺寸17。下部的贴片元件53的高度114a和上部的附加贴片元件55的高度114b优选是相 同的,以便能够实现一最大的公差补偿。优选贴片元件53和附加贴片元件55的至少两个 单个高度114a和114b(图5)关于相比并且彼此相差小于50%、特别是小于40%、30%, 20%,特别是小于10%。上部的附加贴片元件55自然也是导电的或在其外面上或必要时设有一具有导电 内面的空腔体。由此该空腔体也可以由金属构成或由一塑料材料或电介体构成,其必要 时涂覆一导电的层。在实践中对此可以在一外罩内使用一内装部件,其中上部的第二 贴片元件55可能以其下部的边界平面55'只处在下部的贴片元件53的上部的边界平面 53'的高度,或甚至稍高一点定位。只为了完整起见还要提到,下部的和上部的贴片元件的总体结构可以相反这样 实施,例如将由外轮廓尺寸较小的上部的贴片元件55安装在支承装置19上,而将在各图 中的下部的贴片元件53固定和/或支承在一外罩上,换言之亦即在这种情况下处在上部 的贴片元件搭接下部的贴片元件并且下部的贴片元件可以伸入上部的贴片元件中。但这 导致罩尺寸的增大,这基本上是不大符合要求的。原则上还要说明,整个贴片装置13的相应一元件(其尺寸确定成较小的并且可 以伸入相应另一贴片元件或附加贴片元件(其按照敞开的盒的型式构成))可以构成为体 积体(亦即实心体)或也可以构成为向一侧边敞开的盒。同时这样构成的盒形的贴片元 件53或附加贴片元件55的敞开的侧面总是处在面向另一贴片元件的一侧上。换言之, 亦即贴片元件53或附加贴片元件55的敞开的侧面处在两个相互面对的侧面上。原则上 开口侧面,特别在较小尺寸的附加贴片元件55中,也可以构成在背对贴片元件53的一侧 上。最后借助图7只原则上说明,不仅对于上部的辐射面7,而且优选也对于两个可 相互嵌入的贴片装置53、55,也可设想其它的几何形状和外轮廓。在按图7的实施例中至少在两个对置的区域内不仅贴片元件53而且附加贴片元 件55设有一不同于矩形的或正方形的结构的形状。其中在这里在各角部设置斜面153' 或155'。不过很通常的是,两个贴片元件53、55的轮廓形状应该这样相互配合,即一 般它们至少相互类似的并且允许最好的可以说伸缩式的嵌套接合性。已描述了各至今的实施例,其中,如在各附图中示出的,贴片元件53和附加贴 片元件55至少部分地相互嵌套。如已提到的,也可以将两个贴片元件53、55设置成,使 上部的贴片元件的下部的边界平面和下部的贴片元件的上部的边界平面正好处在一个平 面内或甚至在该两个边界平面之间形成一间距。同时应该如此设置,即在初级的贴片元 件53的上部的边界平面53'与附加贴片元件55的下部的边界平面55'之间的最大间距 小于贴片元件55的高度114b的5倍,优选小于贴片元件55的高度114b的4倍、3倍、2倍和特别是小于1倍或甚至少于高度114b的一半。 最后还要参照按图8的实施例,其只为了完整示出可能的改变,例如也可以在 附加贴片元件55的上面的基面或中心面155中制出空隙或切去部分55〃。在所示实施例 中该空隙55"构成圆孔形的或圆形的。
权利要求
1.平面结构形式的多层天线、特别是贴片天线,优选排除倒F型的天线,包括多个沿 一个轴向轴线(Z)相互具有或没有侧向错位地设置的面和/或层,具有下列特征设置一导电的接地面(3),设置一导电的辐射面(7),该辐射面设置成相对于接地面(3)有侧向间距并且优选平 行于接地面延伸,设置一介电的载体(5),在接地面(3)与辐射面(7)之间至少在一个部分高度和/或 一个部分区域内设置该载体,必要时与空气同时设置,辐射面(7)与一导电的馈电线(9)电连接,包括一支承装置(19),该支承装置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辐射面(7)的对置于接地面 (3)的侧面上,包括一导电的贴片装置(13),该贴片装置设置在支承装置(19)的对置于辐射面(7) 的侧面上,支承装置(19)具有一厚度或高度(17),其小于贴片装置(13)的厚度或高度(114),贴片装置(13)包括一贴片元件(53),该贴片元件构成为盒形的或类似盒形的并且此 外除了一个基础部分或中心部分(153)外还包括横向于所述基础部分或中心部分伸出的 多个突起、边缘和/或板条(53b);其特征在于下列其它的特征贴片装置(13)至少构成为两部分的并且除了初级的贴片元件(53)外还包括次级的附 加贴片元件(55),贴片元件(53)和附加贴片元件(55)为了改变其总高度(114)能够定位成可相向运动 和至少部分嵌套,并且附加贴片元件(55)通过一单独的固定及支承装置、优选通过一覆盖整个天线装置的 外罩(61)固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附加贴片元件(55)以其下部的边 界平面(55')设置成使下部的边界平面(55')处在初级的贴片元件(53)的上部的边界 平面(53')的高度上或下方。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附加贴片元件(55)以其下部的边 界平面(55')设置成使下部的边界平面(55')处在初级的贴片元件(53)的上部的边界 平面(53')的上方,而且具有一最大间距,其小于附加贴片元件(55)的高度(114b)的 5倍、优选小于4倍、3倍、2倍并且特别是小于附加贴片元件(55)的高度(114b)并且优 选小于附加贴片元件(55)的高度(114b)的一半。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附加贴片元件(55)的 长度和/或宽度的尺寸确定成使其能伸入贴片元件(53)的容纳空间(53a)中,该容纳空 间通过初级的贴片元件(53)的中心面(153)和优选环绕的突起、边缘和/或板条围成。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附加贴片元件(55)的 长度和宽度至少稍小于贴片元件(53)的容纳空间(53a)的净内部尺寸。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贴片元件(53)的高度 (114a)和附加贴片元件(55)的高度(114b)是相同的或彼此相差小于50%、特别是小于 40%, 30%, 20%并特别是小于10%。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初级的贴片元件(53) 的长度和/或宽度与贴片元件(55)的长度和/或宽度彼此相差小于40%、特别是小于 30%, 20%, 10%和小于5%并特别是小于2%。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贴片装置(13)的总高 度(114)小于在接地面(3)和辐射面(7)之间的介电的载体(5)的厚度或高度(15)。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贴片装置(13)的总高 度(114)大于在接地面(3)与辐射面(7)之间的介电的载体(5)的厚度或高度,其中贴片 元件(13)的厚度或高度(114)等于介电的载体(5)的厚度或高度(15)的直到1、2、3、 4、5、6、7、8、9或10倍和更多。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贴片元件(53)和/或 附加贴片元件(55)具有辐射面(7)的纵向长度和/或横向长度,其大于或等于介电的载 体(5)的纵向长度和/或横向长度和/或大于接地面(3)的纵向长度或横向长度。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贴片装置(13)的总 厚度或总高度(114)大于接地面(3)的厚度和/或辐射面(7)的厚度的2倍、3、4或5 倍、特别是大于6、7、8、9或10倍并特别是大于20、30、40、50、60、70、80、90或 100倍和更多。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贴片元件(53)和/ 或附加贴片元件(55)由导电的材料、特别是金属构成。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贴片元件(53)和/ 或附加贴片元件(55)由不导电的材料构成并且全部或部分地涂覆导电的层,其中至少中 心部分或基础部分和/或环绕的侧面边界和/或设置的边缘或板条设有导电的层。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贴片元件(53)构成 为至少近似盒形的,亦即具有一中心部分(153),其被环绕封闭的或分段构成的边缘或板 条(53b)包围,其中这样形成的盒形构成的贴片元件(53)的开口侧面背对辐射面(7)或 接地面⑶。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14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附加贴片元件(55) 构成至少近似盒形的,亦即具有一中心部分(153),其由一环绕封闭的或分段构成的边缘 或板条(55b)包围,其中这样形成的盒形构成的附加贴片元件(55)的开口侧面优选面对 辐射面(7)或接地面(3)。
16.按照权利要求1至15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可不同嵌套地定位以 适配两者的总高度(114)的贴片元件(53)和附加贴片元件(55)无接触地或在相互接触的 情况下嵌套。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支承装置(19)上设 置贴片元件(53),该贴片元件具有一中心部分(153),该中心部分由一边缘或板条(53b) 围绕,所述边缘或板条背对辐射面(7)定向,并且具有较小的外部尺寸的、经由一单独 的支承装置(61,61')支承的附加贴片元件伸入所述贴片元件(53)内。
18.按照权利要求1至17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两个贴片元件(53、 55)中的至少一个、优选附加贴片元件(55)被固定在外罩(61)的内面上,特别是借助于 粘合或机械的固定装置、锁定装置或夹紧装置被固定在外罩的内面上。
19.按照权利要求1至17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在外罩(61)的内面 上设置单独的支承和/或固定装置(63)用以固定相邻的贴片元件、优选为附加贴片元件 (55)形式的贴片元件。
20.按照权利要求1至19之一项所述的多层天线,其特征在于,在附加贴片元件(55) 中在其基面或中心面(155)上构成空隙(55〃)、优选圆形的空隙。
全文摘要
一种改进的多层天线的特征在于以下特征贴片装置(13)至少构成为两部分的并且除初级的贴片元件(53)外还包括一次级的附加贴片元件(55),贴片元件(53)和附加贴片元件(55)为了改变其总高度(114)可相向运动和至少部分交错地定位,并且附加贴片元件(55)通过一单独的固定及支承装置、优选通过一覆盖整个天线装置的外罩(61)固定。
文档编号H01Q9/04GK102017303SQ200980109936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7日
发明者F·米尔克, G·席尔迈尔 申请人:凯瑟雷恩工厂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