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块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381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模块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对便携式电话等电子设备安装小型的摄像模块用的摄像模块插座。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为了在便携式电话等电子设备上装入小型的摄像模块,使用摄像模块 插座。在该现有的摄像模块插座中,尤其在用于便携式电话等小型电子设备时,在安装插 座的印刷电路板(以下记为基板)的表面侧没有足够高度的容纳空间的场合,在基板上 使插座安装用窗孔贯通开口,并在其中插入安装插座的下端侧,即采用了所谓窗孔内落入 式的安装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27662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 2006-140111 号公报)。这种现有的摄像模块插座使用了利用绝缘性合成树脂进行模制成型的壳体(模 块壳体),该模块壳体一体地具有由从形成方形的底板部的四边立起的前后壁部及左右壁 部构成的周壁,整体形成为呈方形的上方敞开的箱型,在该模块壳体中装入需要的触头,并 且在覆盖底板及由前后左右壁部构成的周壁的外侧的配置上安装了屏蔽件。另外,在进行上述窗孔内落入式的安装的场合,采用了在设置于基板的窗孔的边 缘部表面上的图形端子部,软钎焊从壳体突出的触头的端子部的方法,在该场合使基板连 接用的端子从壳体周壁的中间高度位置突出。如上所述,现有的摄像模块由于使用模制成型为箱型的壳体,并通过用屏蔽件覆 盖其外侧而进行屏蔽,因此周壁整体的厚度不得不加大,从而,用于对基板进行安装的安装 窗孔变大,存在需要较大的基板占用空间之类的问题。另外,在窗孔内落入式安装方式中,由于需要使与基板连接的端子向周壁的中间 高度位置突出,因此存在屏蔽件的形状复杂,且零部件件数也增多的问题。而且,当制造对基板的安装高度不同的插座时,存在为此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零 部件数量增多,从而成本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减小开口于基板 的安装窗孔的尺寸,并且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并进一步降低制造组装成本,而且通过更少 的零部件的设计变更能够以低成本且容易进行对基板的安装高度的变更的摄像模块插座。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并实现初始目的,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在 具备具有上方敞开型的摄像模块容纳部的壳体,该摄像模块容纳部利用方形的底板部和从 该底板部周围的四边部向上方立起的前后壁部及左右壁部包围,在该壳体的上述前后壁部 支撑有触头,使该触头相对模块的接触片部从上述底板部向其上面侧突出,并且使该触头 的基板侧连接端子与上述前后壁部的外面的所需高度位置并列并突出,上述壳体用屏蔽件 屏蔽底板部、左右壁部及前后壁部,并且用屏蔽件屏蔽从上述前后壁部突出的触头的基板侧连接端子的上侧,将上述壳体的下部插入到贯通基板的表面和背面而开口的插座安装窗 孔内从而固定在基板上的摄像模块插座中,其特征是,使用构成上述壳体的底板部和前后壁部的截面为凹槽状的模制件、和利用导电性 金属板材一体成型底面屏蔽部和从其两侧边缘一体立起的左右侧面屏蔽部的截面为凹槽 状的第一屏蔽件,将上述模制件和屏蔽件组装并互相固定成在该模制件的底板部下面重叠上述第 一屏蔽件的底面屏蔽部,并且用上述左右侧面屏蔽部封闭该模制件的左右的敞开部,利用 该第一屏蔽件的左右侧面屏蔽部构成壳体的上述左右壁部。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两侧面屏蔽部的前 后端部上边缘上一体地具备对上述前后壁部的压入片部,并且在上述模制件的前后壁部的 各自的两侧端部具备向下的侧面屏蔽部固定用的压入孔,在该压入孔中压入上述压入片部 而固定上述模制件与第一屏蔽件。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或2的任意一个结构的基础上,在构成上述 左右壁部的左右侧面屏蔽部,一体地具备从各个上边缘向外侧折回的折回片部,以将该折 回片部的下端向外水平方向弯曲的形状一体地具备与上述基板表面抵接的对基板抵接片。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 3中任意一个结构的基础上,屏蔽上述前 后壁部的屏蔽件包括从上述底面屏蔽部的前后边缘一体地立起的壁部下侧屏蔽片部、和支 撑于上述前后壁部上的壁部上侧屏蔽片部,在该上下侧屏蔽片部之间使上述触头的连接端 子向水平方向外侧突出,利用从上述上侧屏蔽部向外水平方向突出的连接端子屏蔽片部覆 盖该连接端子的上侧。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 4中任意一个结构的基础上,上述前后面 屏蔽部的各个上侧屏蔽片一体地具有从其上边缘向内侧下方折回的固定片部,通过将该固 定片部压入到开口于由上述模制件形成的前后壁部的上面的固定片压入孔中而进行固定。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方案1 5中任意一个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左右 侧面屏蔽部的各个上,一体地具有将其前后边缘沿着上述前后壁部的外侧弯曲的前后面屏 蔽部接触片部,通过使上述前后面屏蔽部与该接触片部接触而互相导通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在具备具有上方敞开型的摄像模块容纳部的壳体,该摄像 模块容纳部利用方形的底板部和从该底板部周围的四边部向上方立起的前后壁部及左右 壁部包围,将该壳体的下部插入到贯通基板的表面和背面并开口的插座安装窗孔内进行固 定的摄像模块插座中,由于使用构成上述壳体的底板部和前后壁部的截面为凹槽状的模制 件、和利用导电性金属板材一体成型底面屏蔽部和从其两侧边缘一体立起的左右侧面屏蔽 部的截面为凹槽状的第一屏蔽件,将上述模制件和屏蔽件组装并互相固定成,在该模制件 的底板部下面重叠上述第一屏蔽件的底面屏蔽部,并且用上述左右侧面屏蔽部封闭该模制 件的左右的敞开部,通过利用该第一屏蔽件的左右侧面屏蔽部构成壳体的上述左右壁部, 通过不使用模制件而仅用屏蔽件构成左右侧壁部,因此与现有产品相比,可以缩短与未使 用模制件的部分相应的左右的长度,能够减小相对基板的安装窗孔的大小,能减小基板的 占有面积。而且,在上述两侧面屏蔽部的前后端部上边缘上一体地具备相对上述前后壁部的压入片部,并且在上述模制件的前后壁部的各自的两侧端部具备向下的侧面屏蔽部固定用 的压入孔,通过在该压入孔中压入上述压入片部而固定上述模制件与第一屏蔽件而组装壳 体,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前后壁部及两侧壁部的打开,减少零部件数量,能够以简单的形状实 现壳体的牢固的组装。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构成上述左右壁部的左右侧面屏蔽部,一体地具备从各 个上边缘向外侧折回的折回片部,以将该折回片部的下端向外水平方向弯曲的形状一体地 具备与上述基板表面抵接的对基板抵接片,因此摄像模块对基板的固定变得更稳定。而且,在本发明中,屏蔽上述前后壁部的屏蔽件包括从上述底面屏蔽部的前后边 缘一体地立起的壁部下侧屏蔽片部、和支撑于上述前后壁部上的壁部上侧屏蔽片部,通过 在该上下侧屏蔽片部之间使上述触头的连接端子向水平方向外侧突出,利用从上述上侧屏 蔽部向外水平方向突出的连接端子屏蔽片部覆盖该连接端子的上侧,从而摄像模块的底面 及其周围的窗孔插入部分由一块屏蔽件一体形成,能够形成为简单且没有突起物的形状, 能够减小对窗孔的嵌合公差,当进行小型化时也能确保高精度。还有,在本发明中,通过向壳体的侧面突出的对基板抵接片及连接端子的突出高 度位置变更,能够变更对基板的安装高度,无需改变部件结构,能以改变更少的部件的尺寸 的设计变更来实现,从而经济性高。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模块插座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该摄像模块插座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该摄像模块插座的俯视图。图4是其主视图。图5是其侧视图。图6是用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摄像模块插座的触头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该摄像模块插座相对基板的安装及摄像模块安装状态的局部纵剖视 图。图中A-模制件,B-第一屏蔽件,C-第二屏蔽件,D-第三屏蔽件,E-触头,F-摄像模块, 1-底板部,2-前壁部,2a、2a_侧面屏蔽固定用凸部,3-后壁部,3a、3a_侧面屏蔽固定用凸 部,4-左壁部,5-右壁部,6-底面屏蔽部,7-左侧面屏蔽部,8-右侧面屏蔽部,7a、8a-向下 折回片部,7b,8b-对基板抵接片,7c、8c-屏蔽片部接触片,9-压入片部,10-压入孔,11-摄 像模块推压用弹簧片,12-触头容纳槽,20-固定片部,20a-突片,21-弯曲部,22-弹性片部, 22a-向下片部,22b-接触片部,22c-接点,23-弯曲部,24-立起片部,25-连接端子,30-立 起片容纳部,31-固定片压入部,32-向下片容纳部,33-接触片容纳部,40-壁部上侧屏蔽片 部,41-连接端子屏蔽片部,41a-下垂屏蔽片部,42-对基板抵接片,45-固定片,46-压入用 孔,48-摄像模块防脱用弹簧片,49-摄像模块侧面推压用弹簧片,50、51_弹簧片容纳凹部, 52-壁部下侧屏蔽片部,60-基板,61-插座安装窗孔,62-图形端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图1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模块插座。该插座如图1所示,利用 呈方形的底板部1和由从其周围的四边立起的形状的前壁部2、后壁部3、左壁部4及右壁 部5构成的周壁,构成呈方形的上方敞开型的壳体。被该壳体的上述周壁所包围的部分成 为摄像模块容纳部。该插座如图2所示,包括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模制成型的模制件A、由导电性金属材 料构成的第一 第三屏蔽件B D以及多个触头E。模制件A做成一体形成底板部1和从其前后边缘立起的形状的前壁部2及后壁部 3的凹槽状,在此保持有触头E。第一屏蔽件B做成一体成型覆盖底板部1的下侧的底面屏蔽部6和从其两边缘立 起的形状的左侧面屏蔽部7及右侧面屏蔽部8的凹槽状,并组装成在模制件A的底板部1 下重叠底面屏蔽部6,由左右侧面屏蔽部7、8封闭模制件A的左右的敞开部,由该左右侧面 屏蔽部7、8构成上述壳体的左右壁部4、5。在左右侧面屏蔽部7、8的各个前后端部,具有沿彼此相对的方向弯曲的弯曲片9、
9......,该弯曲片跟随模制件A的前后壁部2、3的左右端部外侧。在第一屏蔽件B的左右侧面屏蔽部7、8的各个上,将其上边缘通过向下U字状的 折回部而一体地具备向下折回部7a、8a,并且一体地形成有将该折回片的下端向外沿水平 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对基板抵接片7b、8b。该各对基板抵接片7b、8b软钎焊在后述基板的接 地端子上。另外,在左右侧面屏蔽部7、8的各个上边缘的前后端部,分别向上一体成型相对
模制件A被压入的压入片部9、9.......另一方面,在模制件A,在前后壁部2、3的各个左
右端部,一体形成向左右壁部侧弯曲的形状的侧面屏蔽固定用凸部2a、2a、3a、3a,与前后壁 部的上边缘及侧面屏蔽固定用凸部2a、3a连续而形成为凸缘状的厚壁,贯通该侧面屏蔽固 定用凸部2a、3a的上下而形成分别压入上述压入片部9、9......的狭缝状的压入孔10、
10......,通过压入与该各压入孔10相对应的压入片9而固定模制件A与第一屏蔽件B,形
成在内部具有摄像模块容纳部的壳体。在左右侧面屏蔽部7、8上,分别通过切割立起而形成有一对摄像模块推压用弹簧 片11、11。该一对摄像模块推压用弹簧片11、11分别用于推压向壳体内突出的摄像模块的 侧面并进行水平方向的定位。在左右侧面屏蔽部7、8的各个前后端部,具有沿彼此相对的方向弯曲的壁部上侧 的屏蔽片部接触片7c、7c、8c、8c,该屏蔽片部接触片跟随模制件A的前后壁部2、3的左右端 部外侧,在此接触后述的壁部上侧屏蔽片部40而彼此与接地侧导通。在模制件A,从其前壁部2横跨底板部1,而且从后壁部3横跨底板部1,形成有多 个触头容纳槽12、12......,在该各触头容纳槽12内插入触头E进行固定。触头E如图6所示,整体通过对导电性的弹性金属材料板材进行冲裁,并将其弯曲 而形成,在中央部分具有纵向的固定片部20,在其两端形成有压入用的突片20a、20a。在固定片部20的前面侧,通过将其上端向下弯曲的形状的弯曲部21 —体形成有 弹性接触片部22。该弹性片部22具有从弯曲部21朝向前方倾斜向下的向下片部22a和将其下端向前方倾斜稍微向上延伸的接触片部22b,该接触片部22b的前端部向水平稍微向 下弯曲,在该弯曲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有突起状的接点22c。在固定片部20的背面侧,通过将其下端向上弯曲的形状的弯曲部23 —体形成有 立起片部24,将该立起片部24的上端向背面侧水平方向弯曲而一体形成连接端子25。这样构成的触头E安装在各触头容纳槽12内,使该接触片部22b从上下贯通底板 部1并使接点22c部分从所形成的接触片容纳凹部33内向底板部1的上面侧突出,使连接 端子24从前壁部2或后壁部3向其外侧突出而进行安装。另外,触头容纳槽12如图7所示,在前后壁部2及3的各个外面侧,以向壁部的 下面敞开下端的状态形成有狭缝状的立起片容纳部30,与其内侧连续而形成固定片压入部 31,在其更内侧形成有向下片容纳部32,与向下片容纳部32连续而在底板部1形成有接触 片容纳部33。触头E在这些各容纳部30 33容纳对应的各部分而装入其中。第二屏蔽件C及第三屏蔽件D形成为相同形状,利用两者来屏蔽前后壁部2、3的 比连接端子突出部分靠上侧以及连接端子的上侧。这两个屏蔽件C、D具有呈平板状的壁部 上侧屏蔽片部40,该壁部上侧屏蔽片部跟随壁部2或3的外面上部侧并与其重叠。在将该壁部上侧屏蔽片部40的下边缘向水平外侧弯曲的形状上,一体地形成有
覆盖连接端子25、25......的上侧的连接端子屏蔽片部41。该连接端子屏蔽片部41以与
触头E的连接端子25的突出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突出,在其前端边缘形成有与连接端子25 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夹住各连接端子25的配置呈梳齿状的下垂屏蔽片部41a。在壁部上侧屏蔽片部40的两端部,在比连接端子屏蔽片部41的端部靠外侧,形成 有到达基板上面并以与该连接端子屏蔽片部41大致相同的长度突出的对基板抵接片42、 42,并根据需要,软钎焊在基板的接地端子上。该壁部上侧屏蔽片部40的固定如下进行,在其上边缘的多处(在本实施例中为4 处),以向下呈二字状折回地形成固定片45,通过将该各固定片45压入到形成于壁部2、3 的顶面上的狭缝状的固定片压入用孔46中而固定在各壁部2、3的外侧。另外,与该壁部上侧屏蔽片部40 —体地形成有一个摄像模块防脱用弹簧片48和 两个摄像模块侧面推压用弹簧片49,这些弹簧片如图2所示形成为将壁部上侧屏蔽片部40 的上边缘折回的形状,并从前后壁部2、3的内侧的弹簧片容纳凹部50、51弹性地突出。在前后壁部2、3的比连接端子突出高度位置靠下侧,从第一屏蔽件B的底面屏蔽 部6的前后边缘向上方立起的壁部下侧屏蔽片部52跟随外面,并且用此屏蔽前后壁部2、3 的下侧。这样构成的摄像模块插座对基板的安装如图7所示按如下方式进行,,在基板60 上形成插座插入用的窗孔61,在其周围的基板表面上对规定的图形端子62预先进行配线, 在窗孔61内插入插座的下半部,并软钎焊连接端子25及对基板抵接片7b、8b及42。将该摄像模块插座对基板的安装高度做得不同的设计变更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来实 现,即,变更连接端子25相对前后壁部2、3的突出位置的高度、变更其上的连接端子屏蔽片部 41的突出高度、以及变更对基板抵接片7b、8b从第一屏蔽件的左右壁部7、8的突出高度。触头容纳槽12的立起片容纳部30的上端部的高度决定连接端子25的最高突出 高度位置,通过变更触头E的立起片部24的长度hi而可以变更连接端子25的突出位置的 高度,连接端子屏蔽片部41的突出高度位置变更通过变更第二、第三屏蔽件的壁部上侧屏蔽片部41的上下的长度h2来进行,而且对基板抵接片42的突出高度位置变更通过变更向 下折回片部7a、8a的上下的长度h3来进行。另外,伴随着连接端子25的突出位置的高度变更,其下侧的壁部下侧屏蔽片部52 的上下的长度h4也发生变更。而且,连接端子屏蔽片部41的两侧的对基板抵接片42的突出高度可以通过变更 第二、第三屏蔽件的壁部上侧屏蔽片部40的上下的长度h2而共同变更。另外,摄像模块F对该插座的安装如图7所示如下进行,通过在壳体内将摄像模块 F从其开口部插入至规定的深度,从而利用弹性片部22的弹力用规定的接触压力使触头E 的接点22c与露出于摄像模块F的底面上的接点部(未图示)连接,并且摄像模块防脱用 弹簧片48与摄像模块F的侧面的卡定阶梯部63卡合而防止脱落,利用各摄像模块侧面推 压用弹簧片49推压摄像模块F的侧面,从而定位在指定的位置。
8
权利要求
一种摄像模块插座,具备具有上方敞开型的摄像模块容纳部的壳体,该摄像模块容纳部利用方形的底板部和从该底板部周围的四边部向上方立起的前后壁部及左右壁部包围,在该壳体的上述前后壁部支撑有触头,使该触头相对模块的接触片部从上述底板部向其上面侧突出,并且使该触头的基板侧连接端子与上述前后壁部的外面的所需高度位置并列并突出,上述壳体用屏蔽件屏蔽底板部、左右壁部及前后壁部,并且用屏蔽件屏蔽从上述前后壁部突出的触头的基板侧连接端子的上侧,将上述壳体的下部插入到贯通基板的表面和背面而开口的插座安装窗孔内从而固定在基板上,其特征在于,使用构成上述壳体的底板部和前后壁部的截面为凹槽状的模制件、和利用导电性金属板材一体成型底面屏蔽部和从其两侧边缘一体立起的左右侧面屏蔽部的截面为凹槽状的第一屏蔽件,将上述模制件和屏蔽件组装并互相固定成在该模制件的底板部下面重叠上述第一屏蔽件的底面屏蔽部,并且用上述左右侧面屏蔽部封闭该模制件的左右的敞开部,利用该第一屏蔽件的左右侧面屏蔽部构成壳体的上述左右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两侧面屏蔽部的前后端部上边缘上一体地具备对上述前后壁部的压入片部,并 且在上述模制件的前后壁部的各自的两侧端部具备向下的侧面屏蔽部固定用的压入孔,在 该压入孔中压入上述压入片部而固定上述模制件与第一屏蔽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在构成上述左右壁部的左右侧面屏蔽部,一体地具备从各个上边缘向外侧折回的折回 片部,以将该折回片部的下端向外水平方向弯曲的形状一体地具备与上述基板表面抵接的 对基板抵接片。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屏蔽上述前后壁部的屏蔽件包括从上述底面屏蔽部的前后边缘一体地立起的壁部下 侧屏蔽片部、和支撑于上述前后壁部上的壁部上侧屏蔽片部,在该上下侧屏蔽片部之间使 上述触头的连接端子向水平方向外侧突出,利用从上述上侧屏蔽部向外水平方向突出的连 接端子屏蔽片部覆盖该连接端子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后面屏蔽部的各个上侧屏蔽片一体地具有从其上边缘向内侧下方折回的固定 片部,通过将该固定片部压入到开口于由上述模制件形成的前后壁部的上面的固定片压入 孔中而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左右侧面屏蔽部的各个上,一体地具有将其前后边缘沿着上述前后壁部的外侧 弯曲的前后面屏蔽部接触片部,通过使上述前后面屏蔽部与该接触片部接触而互相导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摄像模块插座能进一步减小开口于基板的安装窗孔的尺寸,并且能减少零部件数量并进一步降低制造组装成本,而且能通过更少的零部件的设计变更容易地进行对基板的安装高度的变更。具备具有上方敞开型的摄像模块容纳部的壳体,该摄像模块容纳部利用方形的底板部(1)和从该底板部周围的四边部向上方立起的前后壁部(2、3)及左右壁部(4、5)包围,利用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型的模制件(A)构成上述底板部(1)和前后壁部(2、3),使用一体地具有覆盖上述底板部下面的底面屏蔽部(6)和从其两侧边缘一体立起的左右侧面屏蔽部(7、8)的屏蔽件(B),用该屏蔽件的上述左右侧面屏蔽部(7、8)构成上述左右壁部(4、5)。
文档编号H01R13/46GK101964462SQ2010101543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
发明者宇留鹫修一, 小林淳一, 浅井清 申请人:Sm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