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和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661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插头和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头插座,尤其涉及一种插头和插座。
背景技术
在传统电网中,通过传统线缆传输的对象是传统电能,只有通过各种线缆连接到 相应的变压站才能使用电能。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 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对于电动汽车来讲,能够使其工作的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而如何解 决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般的,为电池充电可以使用充电桩。但是,目前并没有提供为电动汽车用电池充 电的充电桩,进而更没有设置于充电桩和电池上用于进行电池充电的插头和插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头和插座,能够使得电池与充 电桩电连接,保证充电桩为电池充电。为此,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头,包括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第三插针以及第一基座,其中, 第一插针、第二插针以及第三插针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中;当所述插头传输直流电时,所述第一插针连接电池的充电负极;第二插针连接电 池的充电正极;所述第三插针连接保护地;当所述插头传输交流电时,所述第一插针连接为电池充电的电池控制器的N端; 第二插针连接所述电池控制器的L端;所述第三插针连接保护地。还包括第四插针和第五插针,所述第四插针和第五插针也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 中;所述第四插针和第五插针用于连接电池控制器,传输电池控制器检测到的电池的充电 状态数据。还包括第六插针和第七插针,所述第六插针和第七插针也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 中,分别用于传输电池控制器检测到的直流充电信息或交流充电信息。还包括第八插针,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中,用于传输对于公共端的判断信息。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前基座和第一后基座;其中,第一前基座固定有所述插针;第一后基座固定有与插针对应相连的电缆线路连接 部;所述电缆线路连接部分别用于连接电缆的对应线路,以便所述插针通过电缆连接电池 或电池控制器。所述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第三插针位于第一基座的下半部分,呈等腰三角形排 列,所述第三插针位于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所述第一基座的外部设置有保护部,部分与所述第一基座相连,用于保护所述插针。所述第一插针至第三插针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插针至第八插针的横截面直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插座,包括第一插孔体、第二插孔体、第三插孔体以及第二基 座,其中,第一插孔体、第二插孔体以及第三插孔体设置于第二基座中;当所述插座传输直流电时,所述第一插孔体连接充电桩的充电负极;第二插孔体 连接充电桩的充电正极;第三插孔体连接保护地;当所述插座传输交流电时,所述第一插孔体连接充电桩的N端;第二插孔体连接 充电桩的L端;第三插孔体连接保护地。还包括第四插孔体和第五插孔体,所述第四插孔体和第五插孔体设置于第二基 座中;所述第四插孔体和第五插孔体用于连接充电桩,为充电桩传输电池的充电状态数据。还包括第六插孔体和第七插孔体,所述第六插孔体和第七插孔体设置于第二基 座中,分别用于传输直流充电信息和交流充电信息。还包括第八插孔体,设置于第二基座中,用于传输对于公共端的判断信息。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第二前基座和第二后基座;其中,第二前基座固定有所述插孔体;第二后基座固定有与插孔体对应连接的电缆线路 连接部;所述电缆线路连接部分别连接电缆的对应线路,以便所述插孔体通过电缆连接充 电桩。所述第一插孔体、第二插孔体、第三插孔体位于第二基座的下半部分,呈等腰三角 形排列,所述第三插孔体位于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所述第一插孔体至第三插孔体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插孔体至第八插孔体 的横截面直径。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分析如下分别提供了 一种用于通过充电桩为电池充电环境下的插头和插座,分别设置于电 池一侧和充电桩一侧,通过插头和插座配合工作,保证能够将充电桩与电池或电池控制器 电连接,实现充电桩对于电池的充电。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插头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插头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插座结构正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插座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插座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插头和插座的实现。所述充电桩用插座一般设置于充电桩之上,通过电缆与充电桩内部的相应线路或 单元连接;所述插头一般设置于需要利用充电桩充电的电池或电池控制器之上,通过电缆 与电池或电池控制器中的对应连续或单元相连。
图1为充电桩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插头包括第一插针11、第二 插针12、第三插针13以及第一基座10 ;其中,所述第一插针11、第二插针12和第三插针13 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10中,部分位于第一基座10的外部,所述第一基座10与电缆中的对 应线路相连,进而实现通过电缆111与电池或电池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连接。其中,该插头可以传输直流电也可以传输交流电。当传输直流电时,可以直接为电池充电,此时,所述第一插针11用于连接电池的 充电负极;第二插针12用于连接电池的充电正极;第三插针13用于连接保护地。当传输交流电时,可以将交流电传输至为电池充电的电池控制器,进而由电池控 制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电池充电。此时,所述第一插针11用于连接电池控制器的 地(N)端;第二插针12用于连接电池控制器的正(L)端;第三插针13用于连接保护地。当所述插头既可以传输交流电也可以传输直流电时,该插头还可以包括第六插 针16、第七插针17以及第八插针18 ;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10中。所述第六插针16用于传 输直流充电信息;所述第七插针17用于传输交流充电信息;所述第八插针18用于传输对 于公共端的判断信息。其中,可以将所述第八插针18作为公共端,所述第六插针和第八插 针可以短接,从而,充电桩侧直接检测到第六插针和第八插针之间的电压为0即可确定进 行的是直流充电;或者,所述第七插针和第八插针可以短接,从而,充电桩侧直接检测到第 七插针和第八插针之间的电压为0,即可确定进行的是交流充电。另外,该插头还可以包括第四插针14和第五插针15,所述第四插针14和第五插 针15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10中。所述第四插针14和第五插针15连接为电池充电的电池 控制器,用于传输电池的充电状态数据。具体的电池控制器中可以设置对应的传感器,以便 检测电池的充电状态,从而通过第四插针14和第五插针15传输给充电桩一侧,这里不赘 述。另外,如图1所示,该插头还可以包括第九插针19、第十插针20以及第十一插针 21等,用于进行电池的其他信息的传输,以便充电桩进行相应的电池管理,例如电流、电压 等信息的传输。具体如何进行插针传输信息的定义,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自主设定,这里不限 制。具体的,所述第四插针14 第十一插针21的横截面直径可以小于第一插针11 第三插针13的横截面直径。其中,为了生产的方便等,上述插针可以在第一基座10上均勻排列,例如,如图1 所示,所述第一插针11、第二插针12、第三插针13位于第一基座10的下半部分,且呈等腰 三角形排列,第三插针13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第八插针18位于第一基座10的中心, 第四插针14 第十一插针21形成均勻的菱形排列。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使用其他 的插针排列方式,这里并不限制。另外,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基座10可以包括第一前基座101和第一后基座102 ; 其中,第一前基座101中固定有所述插针,第一后基座102固定有与插针对应相连的电缆线 路连接部;所述电缆线路连接部分别连接电缆的对应线路,以便所述插针通过电缆连接电 池或电池控制器。所述第一基座10的外部设置有保护部110,该保护部110部分与第一基座10连 接,用于保护所述插针。
6
所述保护部110以及第一基座10的外部还设置有尾罩120,用于保护所述保护部 110以及第一基座10。另外,还可以包括其他保护性部件,例如接触圈22等,可以在实际应 用中自主设置,这里不再赘述。与上述插头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与该插头配合使用的插座,如图3 和图4所示,所述插座包括第一插孔体31、第二插孔体32、第三插孔体33以及第二基座30 ;其中,第一插孔 体31、第二插孔体32、第三插孔体33设置于第二基座30中,所述第二基座30与连接充电 桩的电缆中的对应线路相连,进而实现通过电缆112与充电桩相连。 由于与上述插头配合,因此,所述插座也可以传输直流电或交流电。具体的,当传输直流电时,第一插孔体31用于连接充电桩的充电负极;第二插孔 体32用于连接充电桩的充电正极;第三插孔体33用于连接保护地。当传输交流电时,所述第一插孔体31用于连接充电桩的N端;第二插孔体32用于 连接充电桩的L端;第三插孔体33用于连接保护地。另外,所述插座还可以包括第六插孔体36、第七插孔体37以及第八插孔体38,均 设置于第二基座30中,其中,所述第六插孔体36用于传输直流充电信息;第七插孔体37用 于传输交流充电信息;所述第八插孔体38用于传输对于公共端的判断信息。所述插座还可以包括第四插孔体34和第五插孔体35,也设置于第二基座30中。 所述第四插孔体34和第五插孔体35用于传输电池的充电状态到充电桩。具体的,充电桩 中可以设置相应的充电状态解析单元,以便在接收到电池通过插头和插座传输来的电池充 电状态数据后,能够解析出电池的具体充电状态,进而还可以将该充电状态向用户展示,或 者根据充电状态确定是否继续对电池充电等。另外,该插座还可以包括第九插孔体39、第十插孔体40以及第十一插孔体41等, 用于与插座中的插针相互配合,进行电池其他信息的传输。与插头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插孔体31 第三插孔体33的横截面直径可以大于第 四插孔体34 第十一插孔体41的横截面直径。另外,如图3所示,该插座的插孔体分布与图1所示的插针分布相对应,以便能够 与图1所示的插头配合使用,这里不再赘述。另外,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基座30也包括第二前基座301和第二后基座302两 部分,其中,第二前基座301固定有所述插孔体;第二后基座302中固定有与插孔体对应连 接的电缆线路连接部;所述电缆线路连接部分别连接电缆的对应线路,以便所述插孔体通 过电缆连接充电桩。另外,所述第二基座30上还设置有保护部插槽310,用于与插头的保护部110配
合 O另外,如图3所示,该插座还可以包括外壳45以及端盖42,所述电缆线路与后基 座302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密封垫44 ;后基座302的上部设置有防护盖43、磁保持电磁铁46、 轴48、扭簧47等。通过这些附加部件的设置,可以使得插座更为安全、可靠、稳定的工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第三插针以及第一基座,其中,第一插针、第二插针以及第三插针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中;当所述插头传输直流电时,所述第一插针连接电池的充电负极;第二插针连接电池的充电正极;所述第三插针连接保护地;或者,当所述插头传输交流电时,所述第一插针连接为电池充电的电池控制器的N端;第二插针连接所述电池控制器的L端;所述第三插针连接保护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插针和第五插针,所述第四 插针和第五插针也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中;所述第四插针和第五插针用于连接电池控制 器,传输电池控制器检测到的电池的充电状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插针和第七插针,所述第六 插针和第七插针也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中,分别用于传输电池控制器检测到的直流充电信 息或交流充电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八插针,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 中,用于传输对于公共端的判断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前基 座和第一后基座;其中,第一前基座固定有所述插针;第一后基座固定有与插针对应相连的电缆线路连接部; 所述电缆线路连接部分别用于连接电缆的对应线路,以便所述插针通过电缆连接电池或电 池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第三 插针位于第一基座的下半部分,呈等腰三角形排列,所述第三插针位于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外部设置有保护部,部分 与所述第一基座相连,用于保护所述插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针至第三插针的横截面直径 大于所述第四插针至第八插针的横截面直径。
9.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孔体、第二插孔体、第三插孔体以及第二基座, 其中,第一插孔体、第二插孔体以及第三插孔体设置于第二基座中;当所述插座传输直流电时,所述第一插孔体连接充电桩的充电负极;第二插孔体连接 充电桩的充电正极;第三插孔体连接保护地;或者,当所述插座传输交流电时,所述第一插孔体连接充电桩的N端;第二插孔体连接充电 桩的L端;第三插孔体连接保护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插孔体和第五插孔体,所述 第四插孔体和第五插孔体设置于第二基座中;所述第四插孔体和第五插孔体用于连接充电 桩,为充电桩传输电池的充电状态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插孔体和第七插孔体,所 述第六插孔体和第七插孔体设置于第二基座中,分别用于传输直流充电信息和交流充电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八插孔体,设置于第二基座中,用于传输对于公共端的判断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第二前 基座和第二后基座;其中,第二前基座固定有所述插孔体;第二后基座固定有与插孔体对应连接的电缆线路连接 部;所述电缆线路连接部分别连接电缆的对应线路,以便所述插孔体通过电缆连接充电桩。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体、第二插孔 体、第三插孔体位于第二基座的下半部分,呈等腰三角形排列,所述第三插孔体位于该等腰 三角形的顶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体至第三插孔体的横截 面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插孔体至第八插孔体的横截面直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头,包括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第三插针以及第一基座,其中,第一插针、第二插针以及第三插针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座中;当所述插头传输直流电时,所述第一插针连接电池的充电负极;第二插针连接电池的充电正极;所述第三插针连接保护地;当所述插头传输交流电时,所述第一插针连接为电池充电的电池控制器的N端;第二插针连接所述电池控制器的L端;所述第三插针连接保护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插座。通过该插头和插座配合工作,保证能够将充电桩与电池或电池控制器电连接,实现充电桩对于电池的充电。
文档编号H01R13/46GK101834389SQ20101019891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
发明者张帆, 李波, 聂亮, 邓光斌 申请人:杭州市电力局;杭州大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