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161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伏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太阳能作为一种环保的新能源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且在生活中也开始被广泛使用。太阳能面板(或称为光伏面板)无法普及使用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于其制造成本太高,连带的价格也很高。太阳能面板的高制造成本部分原因是因为封装的高成本。因为市场需求太阳能面板长时间的架构于建筑物的屋顶(例如超过20年),需要很好的耐热与防水的功能,因此对封装材选择、设计与加工的要求标准很高。然而,高制造成本的太阳能面板若反应在价格上,对商品的普及率一定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如何不牺牲良好的耐热、防水及电性绝缘的功能,又能降低太阳能面板制造成本,是目前业界所殷切期盼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较低成本的光伏面板。依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面板,其包含一基板、一光伏阵列、二汇电条、二内连线、二第一绝缘膜、一第一封装膜、一后基板及一接线盒。光伏阵列形成于基板上。二汇电条形成于透光基板上且电性连接至光伏阵列。二内连线分别连接至二汇电条。二第一绝缘膜部分重叠且位于二内连线与光伏阵列之间。第一封装膜覆盖于光伏阵列、二汇电条、二内连线及二第一绝缘膜上。第一封装膜具有两第一细缝分别供二内连线穿越。后基板覆盖于第一封装膜,后基板具有至少一开孔分别供二内连线穿越。接线盒设置于后基板,二内连线分别电性连接于接线盒与二汇电条之间,以输出光伏阵列所产生的电流。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第一绝缘膜其中之一的长度大于内连线其中之一接触第一绝缘膜的长度。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第一绝缘膜其中之一的长度小于二汇电条的间距。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二第一绝缘膜部分重叠后的总长等于二汇电条的间距。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后基板包含一多层膜板,多层膜板具有一金属薄板压合于其中。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光伏面板还包含一第二绝缘膜,设置于后基板与第一封装膜之间,且第二绝缘膜具有两第二细缝分别供二内连线穿越,用以电性绝缘后基板中的金属薄板与二内连线。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光伏面板还包含一第二封装膜,设置于第二绝缘膜与后基板之间,且具有两第三细缝分别供二内连线穿越。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后基板包含一玻璃基板。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绝缘膜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封装膜包含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由上述可知,应用本发明的光伏面板,虽然光伏面板的光伏阵列层与内连线之间的电性绝缘层的数量减少,但两绝缘膜部分重叠的设计技巧性的提高重点部分的电性绝缘,因此不致于牺牲电性绝缘的质量,但能有效减少封装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伏面板的爆炸图;图2A-2G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伏面板的一系列组装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光伏面板IOla:汇电条102 光伏阵列L1 长度103 绝缘膜107a:内连线109 封装膜110:绝缘膜112 封装膜114:后基板116:接线盒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较低封装成本的光伏面板,通过减少光伏面板的光伏阵列层与内连线之间的隔缘层的数量与面积,进而减少封装成本。以下藉由图式来说明本案的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伏面板的爆炸图。光伏面板100由下而上包含一透光绝缘的基板101、二绝缘膜(103 ;105)、二内连线(107a; 107b)、封装膜109、绝缘膜110、封装膜112、后基板114以及接线盒116。光伏阵列102形成于基板101上用以将接收的太阳能转换电能。两汇电条(101a;101b)形成于基板101的两侧,且电性连接至光伏阵列102,借以收集电能。二内连线(107a;107b)为金属线,例如为铜线、铜箔或者为镀锡的铜线或铜箔。二内连线(107a;107b)的一端分别连接至二汇电条(101a;101b);二内连线(107a;107b)的另一端连接至接线盒116,借以将所收集电能从两汇电条(101a;101b)传输至接线盒116,进而能向外输出。在本实施例中,后基板114为一多层膜板,多层膜板具有一金属薄板压合于其中。为了电性绝缘后基板114中的金属薄板与二内连线(107a ;107b),才需要绝缘膜110,设置于后基板114与封装膜109之间,也需要另一封装膜112,设置于绝缘膜110与后基板114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后基板114可以是一玻璃基板。因为玻璃基板不含金属薄板,不
101 基板IOlb 汇电条L:长度L2 间距105 绝缘膜107b 内连线109a 细缝IlOa 细缝112a 细缝114a 开孔需要与二内连线(107a;107b)电性绝缘,所以绝缘膜110与封装膜112就非属必要的组件,可以省去不用。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绝缘膜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olyethyleneter印hthalate,PET)。上述的封装膜可以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ethylene-vinylacetate copolymer, EVA)。在本实施例中,二绝缘膜(103 ; 105)的功能是光伏面板的光伏阵列层102与两内连线(107a ; 107b)之间的电性绝缘层。相较于已知光伏面板的动辄三层或另需要封装膜的设计,本实施例只需要二绝缘膜(103 ; 105)部分重叠以达成相同的目的。二绝缘膜(103 ;105)重叠部分对齐于两内连线(107a;107b)弯折部分,借以提供双层的电性绝缘。因为两内连线(107a;107b)弯折部分可能会接受来自外部的应力,较可有能施加大应力于绝缘膜上,所以需要双层绝缘膜来确保光伏阵列层102与两内连线(107a ; 107b)之间的电性绝缘。虽绝缘膜也具有耐热与防水的功能,但光伏阵列层102与两内连线(107a;107b)之间的主要需求是电性绝缘,所以在此不针对耐热与防水的考虑与设计多作叙述。在本实施例中,二绝缘膜至少其中之一(103或105)的长度L大于两内连线(107a; 107b)其中之一接触对应绝缘膜(103或10 的长度Lp为了节省成本,二绝缘膜至少其中之一(103或105)的长度L小于二汇电条(101a;101b)的间距L2,但两者部分重叠后的总长等于二汇电条(IOla5IOlb)的间距L2。此外,二绝缘膜(103;105)的宽度需要大于内连线(107a; 107b)的宽度。请参照图2A-2G,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伏面板的一系列组装流程图。在图2A中,在基板101上形成光伏阵列102,接着形成两汇电条(101a ; IOlb)于基板101的两侧。在图2B中,将内连线(107a ; 107b)其中一端分别焊接于二汇电条(101a ;IOlb)上,且先将二绝缘膜(103 ; 105)部分重叠。在图2C中,重叠后的二绝缘膜(103;105)置于内连线(107a;107b)与光伏阵列102之间,且重叠后绝缘膜103、105的两端需对齐二汇电条(101a ;IOlb)。此外,将另一封装膜109覆盖于光伏阵列102、二汇电条(101a ;101b)、二内连线(107a ; 107b)及二绝缘膜(103 ;105)上,且二内连线(107a; 107b)穿越封装膜的两细缝109a。在图2D中,绝缘膜110覆盖于封装膜109上,且具有两细缝IlOa分别供二内连线(107a; 107b)穿越。封装膜112覆盖于绝缘膜112上,且具有两细缝11 分别供二内连线(107a; 107b)穿越。在本实施例中绝缘膜110与封装膜112两者的面积大致相同,但均小于封装膜109的面积。在图2E与2F中,将一后基板114覆盖于封装膜109与封装膜112上,后基板114具有两开孔IHa分别供二内连线(107a ; 107b)穿越。封装膜109、绝缘膜110、封装膜112三层的功能需要提供高标准的耐热、防水及电性绝缘功能。在另一实施例中,后基板114的所开设的开孔可以为一大开孔,其面积大小约莫为如一两开孔114a与其中间的面积和,借以供二内连线(107a;107b)穿越。在图2G中,组装一接线盒116于后基板114,并使穿越出后基板114的二内连线(107a ; 107b)的末端,分别焊接于接线盒116中的二电性接点上,以输出光伏阵列102所产生的电流。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发明的光伏面板,虽然光伏面板的光伏阵列层与内连线之间的电性绝缘层的数量减少,但两绝缘膜部分重叠的设计技巧性的提高重点部分的电性绝缘,因此不致于牺牲电性绝缘的质量,但能有效减少封装成本。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伏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基板;一光伏阵列,形成于该基板上;二汇电条,形成于该透光基板上且电性连接至该光伏阵列;二内连线,分别连接至该二汇电条;二第一绝缘膜,部分重叠且位于该二内连线与该光伏阵列之间;一第一封装膜,覆盖于该光伏阵列、该二汇电条、该二内连线及该二第一绝缘膜上,该第一封装膜具有两第一细缝分别供该二内连线穿越;一后基板,覆盖于该第一封装膜,该后基板具有至少一开孔分别供该二内连线穿越;以及一接线盒,设置于该后基板,该二内连线分别电性连接于该接线盒与该二汇电条之间,以输出该光伏阵列所产生的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膜其中之一的长度大于该内连线其中之一接触该第一绝缘膜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膜其中之一的长度小于该二汇电条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绝缘膜部分重叠后的总长等于该二汇电条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后基板包含一多层膜板,该多层膜板具有一金属薄板压合于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绝缘膜,设置于该后基板与该第一封装膜之间,且该第二绝缘膜具有两第二细缝分别供该二内连线穿越,用以电性绝缘该后基板中的金属薄板与该二内连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封装膜,设置于该第二绝缘膜与该后基板之间,且具有两第三细缝分别供该二内连线穿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后基板包含一玻璃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绝缘膜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封装膜包含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光伏面板,包含一基板、一光伏阵列、二汇电条、二内连线、二第一绝缘膜、一第一封装膜、一后基板及一接线盒。光伏阵列形成于基板上。二汇电条形成于透光基板上且电性连接至光伏阵列。二内连线分别连接至二汇电条。二第一绝缘膜部分重叠且位于二内连线与光伏阵列之间。第一封装膜覆盖于光伏阵列、二汇电条、二内连线及二第一绝缘膜上。第一封装膜具有两第一细缝分别供二内连线穿越。后基板覆盖于第一封装膜,后基板具有至少一开孔分别供二内连线穿越。接线盒设置于后基板,二内连线分别电性连接于接线盒与二汇电条之间,以输出光伏阵列所产生的电流。
文档编号H01L31/0216GK102386242SQ201010270438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0日
发明者李纪莱, 杨琛喻, 萧伟伦 申请人:杜邦太阳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