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804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断路器手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特别是涉及断路器手柄。
背景技术
断路器一般安装在低压配电柜中,主要用于配电网络中分配电能,保护线路和电 源设备,使其免受过载、欠电压、短路、单相接地或剩余电流等故障的危害。断路器通过手柄 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当多级断路器拼装组合时,目前的作法都是把所有手柄通过手柄套 串联起来,但是这种实现方式,安装复杂、成本高、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断路器多级拼装组合时,断路器手柄安装 复杂、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断路器手柄, 包括基座和突设在该基座上的把手,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水平通孔,所述把手包括头部和 连接部,连接部将头部和基座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头部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 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布地设有若干轴向凸棱或凹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凸棱或凹槽分别设置在第二通 孔的四个侧壁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头部呈长方体状,所述连接部呈弧形板状。本实用新型,因为把手的头部设有第二通孔,这样,当多级断路器拼装组合时,可 以通过连接轴分别将相邻的把手串连起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1和把手2,所述基座1上设有第一水平通孔11, 该第一水平通孔11用于安装在转轴上,以实现断路器手柄绕转轴转动,完成切断和接通负 荷电路。把手2包括头部21和连接部22,连接部22呈弧形板状并将头部21和基座1连接 为一整体,头部21呈长方体状并设有第二通孔23,第二通孔23与第一通孔11的轴线相互 平行。第二通孔23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布地设有若干轴向凸棱或凹槽24。第二通孔23可以 为圆孔或方孔,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23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凸棱24分别设置在第二通孔23的四个侧壁上。如图2所示,当多级断路器拼装组合时,可以通过连接轴3分别将相邻的两个把手 2串连起来,连接轴3除长度以外,其他外形与把手头部相同,并且两端分别设有与把手2上 的第二通孔相适配的凸轴。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 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断路器手柄,包括基座和突设在该基座上的把手,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水平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头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将头部和基座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头部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轴线相互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布地 设有若干轴向凸棱或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凸 棱或凹槽分别设置在第二通孔的四个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断路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呈长方体状,所述连接 部呈弧形板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手柄,包括基座和突设在该基座上的把手,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水平通孔,所述把手包括头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将头部和基座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头部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布地设有若干轴向凸棱或凹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凸棱或凹槽分别设置在第二通孔的四个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因为把手的头部设有第二通孔,这样,当多级断路器拼装组合时,可以通过连接轴分别将相邻的把手串连起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成本低。
文档编号H01H71/50GK201681776SQ201020198088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冷勋环, 杨希波 申请人:薛文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