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186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键盘,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发光亮度的不同以便于区分按 键位置的发光键盘。
背景技术
在现今科技信息的时代,计算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并与人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各行各业也都需依靠计算机来辅助作业,无论是桌上型计算机或笔记型计算机 等,其使用的领域与时机相当广泛,且在任何环境下都有可能使用,但在低亮度或黑暗环境 下,因为光线不足导致无法准确敲击键盘作为信号的输出,为解决此问题,目前已有多种发 光键盘专利问世,如美国第6179432、6199996、6284988、6322229、6554442号专利案所示, 上述专利案均揭露一种发光键盘,主要将一发光片设置于键盘内部,使发光片对键帽发光 而便于使用者在光线不足或黑暗的环境中操作键盘。但是,在上述各专利技术文献中均要求键盘内的发光元件与键帽之间仅有弹性体 及连动机构阻隔,而各专利中大多将键帽、弹性体及连动机构以透光材料制成(部分专利 是将键帽设计为非透光材料、但键帽上的字符符号为透光材料制成),让发光片整片式射 出光源时,键盘呈现均勻背光形态,由于使用者在操作发光键盘的环境多为光线不足、较为 黑暗处,例如飞机上、车上等低亮度环境,但键盘整片均勻发光,将造成整体亮度过强而影 响周围其它人,且在此低亮度环境中,使用者对键盘可视能力本就降低许多,若整片均勻发 亮,使用者根本难以辨识每一键帽上的字符符号,即使该字符符号以不透光材料制成,或者 键帽为不透光材料而字符符号为透光材料,也会因相邻键帽的间隙所射出的光源干扰效应 而造成辨识不易的困难,对不熟悉无法确实记忆键帽字符符号者,将产生敲击错误而输出 错误指令信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点,使按键与间隙的亮度不同,以区分 出按键与按键的相关位置。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包括一键 盘部与一发光部,其中,该键盘部具有一基板以及位于基板上的多列键帽,键帽与基板之间 设有连结键帽与基板的多个连动机构,使键帽通过连动机构相对基板上下运动,且相邻列 的键帽具有第一间隙,而各列中相邻的键帽具有第二间隙;而该发光部设置于这些键帽与 该基板之间,并设有对应于第一间隙的多个第一发光段,以及对应于第二间隙的多个第二 发光段,且第二发光段两端连结相邻的两个第一发光段。通过该第一、第二发光段,使该发光键盘上的键帽与键帽四周的第一、第二间隙的 亮度不同,以便于区分各键帽的位置,以提升敲击输入的准确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键帽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部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二)。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一)。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参照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主 要包括一键盘部10与一设置于该键盘部10的发光部20,该键盘部10包含一基板11以及 配置于该基板11上的多列键帽14,其中,相邻列的键帽14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5,而各列中 相邻的键帽14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6,且这些键帽14与该基板11之间设有多个连动机构 13,各连动机构13包含一接设于键帽14与基板11的活动件131,以及一支撑键帽14的弹 性体132以提供键帽14回复力,使键帽14可于敲击时通过连动机构13相对于该基板11上 下运动;此外,该键盘部10还包含一配置于该基板11上的电路板12,该电路板12位于这些 键帽14与该基板11之间,并于键帽14上下运动时,受该弹性体132压触而产生指令信号。而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发光部20设置于这些键帽14与该基板11之间,并位于该 电路板12之上,使该电路板12介于该基板11与该发光部20之间,其中,该发光部20包 含一导光件21,例如导光板,且对应第一间隙15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一发光段22,并对应第 二间隙16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二发光段23,第二发光段23两端连结相邻的两个第一发光段 22,该第一发光段22与该第二发光段23为一体成型,并形成对应于键帽14以容置该弹性 体132的通孔24,如此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架构。参照图4及图5,图4与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横向及纵向剖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发光部20还包含一提供导入光源的外部光源25,如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一、第 二发光段22、23均设有一透光区域221、231与一非透光区域222、232,在第一实施例中,透 光区域221、231对应该第一、第二间隙15、16的位置而设,而非透光区域222、232对应键帽 14的位置而设,所以,当外部光源25将光源导入该第一发光段22与该第二发光段23时,光 源会透过该第一发光段22与该第二发光段23的透光区域221、231分别向该第一间隙15 与该第二间隙16投射光源,由此提升该第一间隙15与该第二间隙16的亮度,使位于键帽 14四周的第一间隙15与该第二间隙16的亮度高于键帽14的亮度,以便于分辨出各键帽 14的位置。且本实用新型除了通过提升第一、第二间隙15、16的亮度来区别键帽14位置之 外,还可利用提升键帽14的亮度达到相同的功效,参照图6及图7,图6与图7为本实用新 型第二实施例的横向及纵向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发光段22、23的透光区域221、231对应键帽14 的位置而设,而非透光区域222、232分别对应该第一、第二间隙15、16的位置而设,因此,外
4部光源25所导入的光源将受该非透光区域222、232的限制,而无法传导至该第一、第二间 隙15、16,仅能以该透光区域221、231的预设角度向该键帽14投射光源,如此一来,将使键 帽14的亮度高于第一、第二间隙15、16的亮度,而区别出键帽14的位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在该发光部20对应于键帽14四周的第一间隙15 与第二间隙16的位置,设有第一发光段22与第二发光段23,且第二发光段23两端连结相 邻的两个第一发光段22,使键帽14的亮度与该第一、第二间隙15、16的亮度不同,无论是键 帽14较亮或第一、第二间隙15、16较亮,都可让使用者分辨出各键帽14的位置,并提升发 光键盘操作输入的准确率。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即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 盘包括一键盘部(10),具有一基板(11)以及位于基板(11)上的多列键帽(14),所述键帽(14)与所述基板(11)之间设有连结所述键帽(14)与所述基板(11)的多个连动机构(13), 且相邻列的键帽(14)具有第一间隙(15),而各列中相邻的键帽(14)具有第二间隙(16);一发光部(20),设置于所述键帽(14)与所述基板(11)之间,并对应所述第一间隙(15)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一发光段(22),以及对应所述第二间隙(16)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二 发光段(23),且所述第二发光段(23)两端连结相邻的两个第一发光段(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 发光段(22、23)均设有一透光区域(221、231)与一非透光区域(222、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域 (221,231)对应所述第一、第二间隙(15、16)的位置而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域 (221,231)对应所述键帽(14)的位置而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13)包含一接设所述键帽(14)与所述基板(11)的活动件(131),以及一支撑所述键帽(14)的弹性体(1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部 (10)还包含一电路板(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 (12)设置于所述基板(11)与所述发光部(2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 (20)包含一导光件(21),且包含一提供导入光源的外部光源(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光源 (25)为一发光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 段(22)与所述第二发光段(23)为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 段(22)与所述第二发光段(23)形成一对应于所述键帽(14)的通孔(24)。
专利摘要一种便于区分按键位置的发光键盘,其包括有一键盘部与一发光部,该键盘部具有一基板以及位于基板上的多列键帽,键帽与基板之间设有连结键帽与基板的多个连动机构,使键帽通过连动机构相对基板上下运动,且相邻列的键帽具有第一间隙,而各列中相邻的键帽具有第二间隙,该发光部设置于这些键帽与该基板之间,并设有对应第一间隙的多个第一发光段,以及对应第二间隙的多个第二发光段,且第二发光段两端连结相邻的两个第一发光段,由此使该键帽与第一、第二间隙的亮度不同,而可明显区分各按键的位置。
文档编号H01H13/83GK201780916SQ201020262190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3日
发明者华清秀 申请人: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