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528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 漆器。
背景技术
在通信工程施工技术领域中,根据相关建设规范要求,设置在基站室内上网走线 架和电池抗震架等必须可靠接地,并且目前多数电信运营商的基站室内得走线架和电池抗 震架等均要求进行防雷接地连接,其接地方式为先将基站内的走线架和电池抗震架等通过 软连线相连,再通过接地电缆接到保护地排上。但由于走线架和电池抗震架等出厂时均进 行了喷漆或喷塑等防锈处理,因而将软连线与走线架或电池抗震架等进行连接之前必须刮 去防锈层,以达到软连线与走线架或电池抗震架等之间的可靠连接。现如今,对走线架、电 池抗震架等上的接线端子安装孔进行刮漆时,大多都采用人工打磨或使用毛刺垫片进行处 理等方式,但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上述传统处理方式会产生打磨不平整、损伤面过大、 毛刺垫片接触面不够等多种原因,常使走线架和电池抗震架等与线缆接线端子的连接不能 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通信 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且加工制作、刮漆速度快、刮漆 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刮漆方式所存在的打磨不平整、损伤面过大、毛刺垫片接触面不 够、线缆接线端子连接不可靠等实际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 刮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动旋转机构且由所述手动旋转机构带动进行连续旋转且连续 旋转过程中对接线端子安装孔内的面漆进行刮除的铣刀,所述手动旋转机构固定安装在铣 刀的后端部,所述铣刀的前端部经机加工后形成一个刮漆过程中对铣刀进行导向的圆柱状 定位机构,所述铣刀的直径与所述接线端子安装孔内所安装接线端子的直径相对应,所述 圆柱状定位机构与铣刀同轴布设。上述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是所述铣刀的直径为Φ16πιπι且其长度 为 92mm。上述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是所述铣刀的直径为Φ18πιπι且其长度 为 92mm。上述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状定位机构的直径为 Φ8mm且其长度为20mm。上述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是所述手动旋转机构为直杆状手柄或 旋转手轮。上述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是所述直杆状手柄与所述旋转手轮上均缠有一防滑布层。上述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是所述直杆状手柄与铣刀呈垂直布设。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成本低。2、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简便,只需对尺寸与需安装接线端子尺寸相对应的常规工 业用高强度铣刀进行去火,再用车床将铣刀的前端切成圆柱状定位机构即可,且待加工好 后再加火保持原有钢度,并在铣刀后端部焊接一个直杆状手柄即可。3、使用操作简便,实际操作时,以圆柱状定位机构作为操作时旋转定向的定位体, 然后保持切割面平整、光滑且使得切割面与铣刀的中心线纵向垂直,并将圆柱状定位机构 插入走线架和电池抗震架等需进行刮漆的接线端子安装孔内,随后用力反复旋转直杆状手 柄直至孔表面的喷塑层脱落,并相应使得接线端子安装孔的脱离面符合接线端子的规格要 求,其刮磨后所获得接线端子安装孔的电气性能和工艺标准均完全符合通信工程施工领域 的相关规范要求。4、使用效果好,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去除接线端子安装孔内接触面的喷塑层,去除 喷塑层后的孔内表面平滑呈标准的圆弧形,能与接线端子完全接触,且做防锈处理时方便、 整洁。5、本实用新型可作打磨使用,但在打磨时注意只可打磨刀刃并始终要保持平面, 防止在操作时使喷塑层脱落面不平整而影响接线端子的接触面积。6、实用价值高,本实用新型能很容易规则地刮去喷塑层或防锈层,使接地的工艺 满足规范要求,而且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提高刮漆效率;只是铣刀用钝后不太好磨制, 必须要用较精细金刚石砂轮机精细打磨,或更换新品。7、适用范围广且推广应用前景广泛,由于本实用新型加工方便且制造成本较低, 因而适宜广泛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且加工制作、刮漆速度快、 刮漆效果好,能很容易规则地刮去接线端子安装孔内的喷塑层或防锈层,且刮磨后不会产 生毛刺或斜面,因而使用寿命较长,能有效解决现有刮漆方式所存在的打磨不平整、损伤面 过大、毛刺垫片接触面不够、线缆接线端子连接不可靠等实际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铣刀;2-圆柱状定位机构;3-直杆状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手动旋转机构且由所述手动旋转机构带动进行连续 旋转且连续旋转过程中对接线端子安装孔内的面漆进行刮除的铣刀1,所述手动旋转机构 固定安装在铣刀1的后端部,所述铣刀1的前端部经机加工后形成一个刮漆过程中对铣刀 1进行导向的圆柱状定位机构2,所述铣刀1的直径与所述接线端子安装孔内所安装接线端子的直径相对应,所述圆柱状定位机构2与铣刀1同轴布设。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铣刀1的直径为Φ 16mm或Φ 18mm且其长度为92mm。本实 施例中,所述圆柱状定位机构2的直径为Φ8mm且其长度为20mm。所述手动旋转机构为直 杆状手柄3。所述直杆状手柄3与所述旋转手轮上均缠有一防滑布层,且所述直杆状手柄3 与铣刀1呈垂直布设。实际使用时,所述手动旋转机构也可以采用旋转手轮。实际进行加工制作时,首先采用尺寸为Φ 16 X 92mm或Φ 18 X 92mm的工业用高强 度的铣刀1,且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先对铣刀1进行去火,再用车床将铣刀1的前端切成 尺寸为Φ8Χ20πιπι的圆柱状定位机构2,并以圆柱状定位机构2作为操作时旋转定向的定位 体,然后保持切割面平整、光滑且使得切割面与铣刀1的中心线纵向垂直;待加工好后,再 加火保持原有钢度;最后,在铣刀1的后端部焊接一个直杆状手柄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将本实用新型顶端的圆柱状定位机构2插入走 线架和电池抗震架等需进行刮漆的接线端子安装孔内,用力反复旋转直杆状手柄3,直至孔 表面的喷塑层脱落,并相应使得接线端子安装孔的脱离面符合接线端子的规格要求;随后, 对刮磨处的平整、光滑度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对刮磨处进行清洁,否则重复上一步进行 刮磨直至刮磨处的平整、光滑度符合要求;对刮漆处(即刮磨处)用毛刷进行清洁,确保接 触面无喷涂残渣、毛刺等影响接触面的各种因素;然后,在清洁后的接触面上均勻涂刷一 层防锈导电涂料,涂敷面积应稍微大于刮漆面积;紧接着,按照毛刺垫片(根据运营商的要 求选装)、接线端子、平垫片、弹簧垫片、螺母等次序对接线端子进行可靠连接,拧紧固定; 其后,不要清除多余的防锈导电涂料使其更好地密封接触面间隙,以起到更好的保护刮损 面避免锈蚀的效果;最后,按照上述步骤完成基站室内上网走线架和电池抗震架等的接地 工序。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 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动旋转机构且由所述手动旋 转机构带动进行连续旋转且连续旋转过程中对接线端子安装孔内的面漆进行刮除的铣刀 (1),所述手动旋转机构固定安装在铣刀(1)的后端部,所述铣刀(1)的前端部经机加工后 形成一个刮漆过程中对铣刀(1)进行导向的圆柱状定位机构O),所述铣刀(1)的直径与所 述接线端子安装孔内所安装接线端子的直径相对应,所述圆柱状定位机构(2)与铣刀(1) 同轴布设。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1)的 直径为Φ 16mm且其长度为92m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1)的 直径为Φ 18mm且其长度为92mm。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状 定位机构⑵的直径为Φ8πιπι且其长度为20mm。
5.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 旋转机构为直杆状手柄( 或旋转手轮。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状手柄 (3)与所述旋转手轮上均缠有一防滑布层。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状手柄 (3)与铣刀(1)呈垂直布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施工用手动刮漆器,包括手动旋转机构且由所述手动旋转机构带动进行连续旋转且连续旋转过程中对接线端子安装孔内的面漆进行刮除的铣刀,所述手动旋转机构固定安装在铣刀的后端部,所述铣刀的前端部经机加工后形成一个刮漆过程中对铣刀进行导向的圆柱状定位机构,所述铣刀的直径与所述接线端子安装孔内所安装接线端子的直径相对应,所述圆柱状定位机构与铣刀同轴布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且加工制作、刮漆速度快、刮漆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刮漆方式所存在的打磨不平整、损伤面过大、毛刺垫片接触面不够、线缆接线端子连接不可靠等实际问题。
文档编号H01R43/28GK201845989SQ20102051083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0日
发明者李兵生, 李鹏, 程岩 申请人:中国通信建设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