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接地线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328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电站接地线线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行业领域的工属具,特别是属于一种用于变电站内装设接地线的线夹。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220kV变电站的线路导线垂直排列,且线径很粗,当线路检修要求在线路侧装设接地线时,操作非常困难。或者使用带电作业高架车进行操作,或者,先合上线路侧接地刀闸,再由检修人员帮助装上接地线。程序复杂,安全隐患多,特别是在靠近道路的出线处,因无工作间隔而不能使用带电高架作业车进行接地操作。现有一种钩式接地线头, 由于张口小、且无法调节,导致接地头与导线接触面小,容易脱落,使作业人员可能受到感应电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变电站接地线线夹,以达到接地线装设方便、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行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变电站接地线线夹,其特征在于,由钩形连接件和叉形芯块构成, 钩形连接件上有连接接地线的连接端子,钩形连接件的钩头部分有弧形段,与叉形芯块的弧形面配合,构成夹持导线的圆弧形钳口 ;钩形连接件的钩尾部分有轴箍,内置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轴为空心轴,中心孔的内缘面设内螺纹,与丝杠外螺纹配合;丝杠端部与叉形芯块连接;第二齿轮轴安装在联结块的轴套上,联结块与钩形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轴与第二齿轮轴的一端分别为锥齿轮,两者相互啮合;第二齿轮轴的另一端连接套管, 套管与操作杆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变电站接地线线夹,接地线连接于钩形连接件上的连接端子,操作杆与套管连接,工作时可以手持并举高,使钩形连接件搭靠在导线上,然后旋转操作杆, 通过第二齿轮轴、第一齿轮轴之间锥齿轮的传动,以及第一齿轮轴与丝杠之间的螺纹传动, 带动叉形芯块移动,使之与钩形连接件构成的钳口将导线紧紧夹持住,实现接地线与导线的快速连接,可适用于各种角度、粗细不同的各类导线,具有操作简便可靠,省时、省力、效率高的特点。


图1,本发明的正视图;图2,本发明俯视图;图3,钩形连接件正视图;图4,A-A向视图;图5,为B-B向视图;图6,叉形芯块正视图7,叉形芯块左侧视图;图8,C-C向视图;图9,联结块正视图;图10,联结块俯视图;图11,第一齿轮轴与轴箍、丝杠装配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变电站接地线线夹,由钩形连接件2和叉形芯块3构成夹持导线1的圆弧形钳口。钩形连接件上有通孔或螺纹孔,作为连接接地线的连接端子11。叉形芯块3与丝杠7端部连接。钩形连接件的钩尾部分,在铸造成型时形成隆起的轴箍4,内置第一齿轮轴5,如图11所示,第一齿轮轴5为空心轴,中心孔的内缘面设内螺纹,与丝杠7外螺纹配合。第二齿轮轴6安装在联结块8的轴套上,联结块与钩形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显然,第一齿轮轴与第二齿轮轴的一端分别为锥齿轮,两者相互啮合。第二齿轮轴的另一端连接套管9,套管则与操作杆10连接。图3 图10所示,为构成本发明的钩形连接件、叉形芯块、联结块的零件图,结构细节清晰可见,故不作过多说明。套管9与操作杆10的连接有多种方式,如使用键与键槽配合、锥面摩擦配合等,都容易实现。本实施例中,套管呈喇叭形,侧壁上有卡槽9-1,与操作杆10端部的柱销10-1配合,起到连接牢靠,防止脱落的目的。与本发明配套使用的操作杆,最好专门设计制作,也可选用分节组合的木杆、绝缘杆,根据现场高度需要,灵活组装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变电站接地线线夹,其特征在于,由钩形连接件(2)和叉形芯块(3)构成,钩形连接件上有连接接地线的连接端子(11),钩形连接件的钩头部分有弧形段,与叉形芯块的弧形面配合,构成夹持导线(1)的圆弧形钳口 ;钩形连接件的钩尾部分有轴箍G),内置第一齿轮轴(5),第一齿轮轴为空心轴,中心孔的内缘面设内螺纹,与丝杠(7)外螺纹配合;丝杠端部与叉形芯块连接;第二齿轮轴(6)安装在联结块(8)的轴套上,联结块与钩形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轴与第二齿轮轴的一端分别为锥齿轮,两者相互啮合;第二齿轮轴的另一端连接套管(9),套管与操作杆(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接地线线夹,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套管(9)呈喇叭形,侧壁上有卡槽(9-1),与操作杆(10)端部的柱销(10-1)配合。
全文摘要
变电站接地线线夹,属于一种用于变电站内装设接地线的线夹。由钩形连接件(2)和叉形芯块(3)构成,钩形连接件上有连接接地线的连接端子(11),钩形连接件的钩头部分有弧形段,与叉形芯块的弧形面配合,构成夹持导线(1)的圆弧形钳口。第一齿轮轴中心孔的内缘面设内螺纹,与丝杠(7)外螺纹配合,丝杠端部与叉形芯块连接。第一齿轮轴与第二齿轮轴的一端分别为锥齿轮,两者相互啮合。第二齿轮轴的另一端连接套管(9),套管与操作杆(10)连接。通过本发明可实现接地线与导线的快速连接,适用于各种角度、粗细不同的各类导线,具有操作简便可靠,省时、省力、效率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H01R4/40GK102290647SQ201110160930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
发明者丁明晨, 徐子华, 李俊, 李阳, 金昌峰 申请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