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宽频带自立塔式中波发射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5873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宽频带自立塔式中波发射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台发射天线,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宽频带自立塔式中波发射天线,属于无线电台发射装置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中波广播信号的发送天线一般是传统拉线式天线。其高度为λ/4或 λ /2两种,中波波段的波长即λ为187米-565米,频率为531ΚΗζ-1602ΚΗζ。这就使得传统中波天线高度一般设计为76米-160米左右。传统拉线式天线拉线跨度长大于天线长; 天线还需要在天线底部敷埋大面积地网,地网呈辐射状,以桅杆为中心,每3° —根,长度和天线高度相等,占地80425平方米,合120亩。因此,架设一副中波天线,不仅要架设很高的塔体,而且要敷埋极为复杂和很大面积的地网。而且为了抗风保证安全,必须附加拉锚线固定发射体。由此带来的不仅是上百亩土地的占用,而且架设难度大,工程周期长,无形中增加了天线的架设成本。另外,传统拉线式天线的输入阻抗变化太大,给一些高频率,大功率发射带来许多不便。传统的中波发射天线,占地面积大,维修难度大,附加拉锚线多,安全性能差,资金投入大等诸多缺陷;人们迫切需要研制一种安全可靠稳定、占地面积小、不用附加拉锚线的天线,而且具有同样或者优于传统拉线式天线功能和效果的新型中波发射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行传统拉线中波发射天线抗风性差,维护不方便,拉锚线多,占地面积非常大,架设复杂等问题,从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宽频带自立塔式中波发射天线,它是在天线体塔基上安装有高频绝缘子,在高频绝缘子的上端安装中波发射天线,在中波发射天线与天调网络之间连接有导电铜管,中波发射天线的形状是由三棱锥体和顶负荷锥体形状固定连接组成;所述的顶负荷锥体是多边形倒锥体结构,并背向固定连接在三棱锥体的上端。三棱锥体为三面正向锥体结构,边长为9. 716米;顶负荷锥体为六边形倒锥体结构,其锥角在70° -120°间,锥边长为2米;塔体总高度为76米-110米。本实用新型天线与现有传统拉线天线相比所具有的创新点是一、结构简单,挡风面积小、抗风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二、占地面积小,架设与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取材方便;三、采用底部馈电,底部绝缘子以上都参与信号发射,形成真正的发射天线;四、采用自立塔式发射体结构,又是双锥发射天线,天线输入阻抗变化率小,天线带宽更宽,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效率;五、由于采用顶负荷发射体结构,能提高天线的辐射电阻,降低电抗分量,拓展天线带宽,使天线的辐射效率更高,并可完全可以满足全频段数字广播信号的传输要求。

[000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顶负荷锥体4的放大正视图;附图3是附图2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新型宽频带自立塔式中波发射天线,它是在天线体塔基1上固定设有三只天线高频绝缘子2。三个天线体塔基1成等边三角形。在高频绝缘子2上安装有三棱锥体3 塔体。在三棱锥体3顶部安装顶负荷锥体4,同时在顶负荷锥体4的天线顶部安有避雷系统和航空警示灯。在中波发射天线底部与天调网络5之间有导电铜管连接。新型中波发射天线是由三棱锥体3和顶负荷锥体4相结合的结构。主发射体为三棱锥体3,三棱锥体底面边长为9. 716m ;顶面边长0. 7m,底面到顶面高度105m ;顶负荷锥体4为倒形六边形锥体,底面边长为an米,底面到锥顶面高度1. 5m其锥角在70° -120°间,;塔体总高度为76米-110米。新型宽频带自立塔式中波发射天线,其上端顶负荷锥体4的锥角为70° -120°, 锥边长度是2米,顶负荷锥体4的中心设有发散形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形状是伞形结构, 用于稳定顶负荷锥体4。顶负荷锥体4固定安装在等边辐射体三棱锥体3的顶端。并安有防雷系统和航空警示灯。三棱锥体3的锥角为30°,锥体底边长度是9. 716米,其上端和顶负荷锥体4的下端相固定连接,三棱锥体3的下端通过绝缘子2和天线体塔基1相连接。 天线支撑杆通过法兰固定在天线体绝缘子2以及基础上。天线发射体中三棱锥体3由三根热镀锌圆钢管通过角钢相互联结为一个整体,固定在发射体塔基1上。顶负荷锥体4和下三棱锥体3通过铜管与天调网络5相连接,天线主发射体高度为76米-110米。三棱锥体 3具有支撑中波发射天线与信号发射的双重功能。工作原理1、利用双锥天线原理,提高天线的输入阻抗和辐射阻抗,降低电抗分量,拓展天线带宽,使天线的辐射效率提高;2、利用锥面缓变原理,降低终端反射和谐振频率,也不影响天线的效率;3、利用顶负荷天线理论,降低阻抗的变化率,提升天线带宽;提高输入电阻和辐射电阻,降低阻抗变化率,从而提高了小天线的带宽。双锥天线原理告知我们,双锥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单锥天线输入阻抗的2倍,从而提高了天线的输入阻抗和辐射阻抗,降低电抗分量,拓展天线带宽,使天线的辐射效率提尚;锥面缓变原理告知我们,天线从发射体向锥面沿小于90°方向过度,从而减小于终端的反射,由于锥体比较大,对地形成一定的感抗,提升了容抗,使天线的谐振点下移。再者,我们经过宽频带自立塔式中波发射线的使用,也了解到其他天线的使用情况,发射天线的一个共同点是输入阻抗和辐射阻抗小;辐射阻抗越小,相应的天线的效率就有所降低。因此我们经过详细的论证和计算,根据天线使用方面的实验,我们提出了采用双锥与顶负荷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天线的输入阻抗,减少天线的阻抗变化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效率和频率带宽。[0023] 为了展宽天线的阻抗带宽,在主发射体顶端加顶负荷锥体4并做成圆锥锥形,有效提高了天线的谐振长度,使天线更加优于传统天线的谐振长度。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中波发射天线相比具有节约土地、高效率和高增益的作用,可广泛用于中波天线新型化和数字中波广播技术中。
权利要求1.新型宽频带自立塔式中波发射天线,它是在天线体塔基(1)上安装有高频绝缘子 O),在高频绝缘子O)的上端安装中波发射天线,在中波发射天线与天调网络(5)之间连接有导电铜管,其特征是中波发射天线的形状是由三棱锥体C3)和顶负荷锥体(4)形状固定连接组成;所述的顶负荷锥体(4)是多边形倒锥体结构,并背向固定连接在三棱锥体(3) 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宽频带自立塔式中波发射天线,其特征是三棱锥体(3) 为三面正向锥体结构,边长为9. 716米;顶负荷锥体(4)为六边形倒锥体结构,其锥角在 70° -120°间,锥边长为2米;塔体总高度为76米-110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频带自立塔式中波发射天线,属于无线电台发射装置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特点是中波发射天线的形状是三棱锥体结构,在主发射体的三棱锥体上端设有顶负荷锥体,顶负荷锥体为倒锥体结构,形状为圆面锥形。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抗风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不用附加拉锚线,架设与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廉。由于采用自立式三棱锥体结构和上发射体顶负荷锥体结构相结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传统发射天线相比,能提高天线的辐射电阻,降低电抗分量,拓展天线带宽,使天线的辐射效率提高,完全可以满足数字广播信号的传输要求。
文档编号H01Q1/36GK202058847SQ2011200884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房斌, 焦天福, 王新选, 范波 申请人:咸阳广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