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930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结构包括充电底座、充电设备、充电接触片和充电探针,充电底座和充电设备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凹槽。现有的设计都是将充电探针设置在凸台上,将与充电探针电连接的充电接触片设置在凹槽内,由于充电探针是露在外面的,当反复将充电设备放置于充电底座上、或者操作不当,充电探针极易受到从侧面施加的压力而损坏,从而导致充电设备无法正常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结构,采用该充电接口连接结构能提高充电接口的牢固度,减少充电接口损坏几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结构,包括充电底座、充电设备、充电接触片和充电探针,所述充电底座和充电设备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凹槽,充电接触片设置在凸台上,充电探针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充电探针的伸缩部分的长度低于凹槽的深度。所述凹槽设置在充电设备上,凸台设置在充电底座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与传统相反的做法,将充电探针设置在凹槽内,充电接触片设置在凸台上,当充电设备放置于充电底座上时,不会产生过大的晃动,从而保证了充电探针不会从侧面受力,提高了充电接口的稳定性、牢固性,减少了充电接口故障。

图1为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剖视图。其中,1为充电底座,2为充电接触片,3为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如图广图2 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结构,包括充电底座1、充电设备、充电接触片2和充电探针。充电底座1和充电设备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凸台3和凹槽,充电接触片2设置在凸台3上,充电探针设置在凹槽内,保证了充电设备放置于充电底座1上的过程中充电探针不会从侧面受力,提高充电接口的稳定性。凸台3设置在充电底座1或充电设备上,凹槽设置在充电设备或者充电底座1上。本实施例将凸台 3设置在充电底座1上,将凹槽设置在充电设备上。凸台3与充电底座1、凹槽与充电设备为一体成形。充电时,充电底座1与充电设备合成一体,使充电接触片2与充电探针相接触,为充电设备充电。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结构,包括充电底座、充电设备、充电接触片和充电探针,充电底座和充电设备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触片设置在凸台上,充电探针设置在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探针的伸缩部分的长度低于凹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在充电设备上,凸台设置在充电底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结构,包括充电底座、充电设备、充电接触片和充电探针,所述充电底座和充电设备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凹槽,充电接触片设置在凸台上,充电探针设置在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采用与传统相反的做法,将充电探针设置在凹槽内,充电接触片设置在凸台上,当充电设备放置于充电底座上时,不会产生过大的晃动,从而保证了充电探针不会从侧面受力,提高了充电接口的稳定性、牢固性,减少了充电接口故障。
文档编号H01R13/40GK202050095SQ20112017010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
发明者熊康模 申请人:重庆南天数据资讯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