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703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源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整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源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的电子产品上,往往需仰赖电池作为其电力的来源,尤其在可携式电子产品上,电池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构件之一。而为便于适用在不同种类、规格的电子产品上,将电池模块化已成为现今的趋势,以便于互换或更新。然而,以往将多数电池通过电路板整合成一电池模块时,由于各电池在排列上是呈紧密地叠置,因而不易于将损坏于其中的电池取出,尤其在各电池共享同一块电路板的情况下,不仅在整体电路上有不易维修的问题存在,同时各电池与电路板在整合上也无法有效利用所占用的空间,终将影响电池在模块化的设计上有其待以改善、改进或欠缺理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供给装置,其主要是通过如框架的结构设计,使装载电池时可自由地抽换任一个以便于进行维护等;同时通过单一电路板的双面而形成可供电池对插的型态,来增加模块化整体空间使用率,进而可达到减少零组件成本等功效。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源供给装置,用以供多个电池装载, 所述电池上具有导接部,该电池模块包括一电池容置座,包含彼此呈相对设置的二壳架,该二壳架彼此相远离的一端均形成有向内凹入的多个容置槽,以供所述电池装载;以及一电路板,设于该二壳架间,并具有二电路表面,其中一该电路表面与一该壳架相对、另一该电路表面则与另一该壳架相对,且该二电路表面上分别对应该二壳架的容置槽而均设有导接件,能于各该容置槽内装载所述电池时,与所述电池的导接部作电性连接。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二壳架为相互组接的型态,并于该二壳架间设有对接组件。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二壳架呈相对称设置。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对接组件包含一搭接片、以及多个锁设组件,且该搭接片跨置于该二壳架间的上、下任一侧处,并以该多个锁设组件穿设于该搭接片,而分别锁固于该二壳架上。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对接组件包括多个插销与分别相对应的多个插孔, 且该多个插销与该多个插孔分别位于该二壳架间,以供该二壳架通过该多个插销与该多个插孔穿固而相互组接,该多个插销进一步分别贯穿于该电路板上。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二壳架为一体成型的型态,并于该二壳架间设有一竖立的板槽,且该电路板即竖立插入该板槽内。[0013]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板槽二侧缘分别设有一板缘卡沟,且该电路板二侧卡入该二板缘卡沟内。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二壳架上进一步设有多个散热孔。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二壳架彼此相邻近的一端分别形成一挡壁,而各该挡壁上分别对应各该容置槽而设有连接口。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电路板上的各导接件为一连接器,以分别穿过该二壳架上的各连接口。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电路板上的各导接件为一导接弹片,以分别通过该二壳架上的各连接口。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二壳架任一同侧处分别设有一半框部,以通过该二壳架同侧的所述半框部包围成一板形空间。上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中该板形空间上以一盖板盖合。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该能源供给装置通过框架的结构设计,使装载电池时可自由地抽换任一个以便于进行维护等;同时通过单一电路板的双面而形成可供电池对插的型态,来增加模块化整体空间使用率,进而可达到减少零组件成本等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俯视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电池容置座1壳架10 容置槽 100挡壁101 连接口 102半框部 103 散热孔 104壳架11 容置槽 110挡壁111 连接口 112半框部 113 散热孔 114对接组件12 对接组件12’搭接片 120 锁设组件121插销122 插孔123板形空间13 板槽 14板缘卡沟 140[0042]电路板2电路表面20 电路表面 21导接件22盖板3盖板3,锁固片30电池4导接部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源供给装置,包括一电池容置座1、以及一电路板2 ;其中该电池容置座1是用以供多个电池4装载,并包含彼此呈相对设置的二壳架10、11 所构成,所述二壳架10、11彼此相远离的一端均形成有向内凹入的多个容置槽100、110,各容置槽100、110于二壳架10、11内呈阵列排列,并配合各式电池4的外观型态而成型,以供电池4能由任一壳架10、11的容置槽100、110而装载于该电池容置座1上,使二壳架10、11 上的电池4在装载方向为相对的对插形态。承上,所述二壳架10、11彼此相邻近的一端则可分别进一步形成一挡壁101、111, 且所述二壳架10、11相邻间是供上述电路板2竖立设置其中,而各挡壁101、111上分别对应各容置槽100、111而设有连接口 102、112,以供各电池4上用以电性连接的导接部40,可通过其所对应的连接口 102、112而与该电路板2作电性连接,进而可达到整合各电池4的目的。该电路板2具有二电路表面20、21,其中一表面20是与上述一壳架10相对、另一表面21则与上述另一壳架11相对,且该二电路表面20、21上分别对应二壳架10、11上的连接口 102、112而设有导接件22,以供各电池4的导接部40通过其所对应的连接口 102、 112后,能确实与电路板2上的各导接件22作电性连接。而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第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2上的各导接件22为一突出的连接器,以穿过二壳架10、11上的各连接口 102、112 (即如图3所示),而各电池4上的导接部40则为对接的连接器,当电池4装载于二壳架10、11的容置槽100、110内时,电池4的导接部40即可与电路板2上的导接件22 形成插接,以达电性连接。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二壳架10、11是为相互组接的型态,并可于二壳架10、11上、下二侧间进一步分别设有一对接组件12。所述对接组件12在一实施例中,是可包含一搭接片120、以及多个锁设组件121,以通过搭接片120跨置于二壳架10、11间的上、下任一侧处,再以如螺丝等锁设组件121穿设于搭接片120,进而分别锁固于二壳架10、11上,以使二壳架10、11可紧密地相互结合;而所述对接组件12’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包括多个插销122与分别相对应的多个插孔123,且该多个插销122与插孔 123是分别位于二壳架10、11间,尤其是指位于二壳架10、11的挡壁101、111上,以供二壳架10、11可通过该多个插销122与插孔123的穿固作用而达到相互组接的目的,甚而该多个插销122也可分别贯穿于电路板2上而提供其定位的效果;也或可由如卡钩与沟槽(图略)的配合方式、或如上胶的黏结等方式相互组接。另,请一并参阅图6所示,所述二壳架 IOUl的任一同侧处分别设有一半框部103、113,当二壳架10、11相对结合时,恰可使二壳架10、11同侧的半框部103、113包围成一板形空间13,可供备用的电路板(图略)容置,以便于维修与替换,并可于板形空间13上以一盖板3盖合,达到避免掉落或防尘等保护作用, 而盖板3侧缘上也可进一步增设有多个突出的锁固片30 (即如图6所示),以配合如机架等设备而锁固于上。又,所述二壳架10、11上也可进一步设有多个散热孔104、114(即如第六图所示),各该散热孔104、114可分布于二壳架10、11间的周缘处上、也可分布于二壳架 IOUl的挡壁101、111上,进而可提供各电池4及电路板2所产生的热量,能由二壳架10、 11内平缓地被释放至外界。所以,通过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能源供给装置。据此,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由于二壳架10、11上提供了多个容置槽100、110,以供电池4可自由地装载于任一容置槽100、110内,并也可自由地从任一容置槽100、110上抽换所装载的电池4,因此能便于进行维护等作业。而通过该电路板2的二电路表面20、21, 恰可供二壳架10、11上的电池4形成对插型态,藉此可增加模块化整体空间使用率,进而可达到减少零组件成本等功效。更甚者,应用在如笔记型计算机等3C电子产品上时,二壳架 10、11也可通过相对称的模块化结构设计而延续该开发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再者,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举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所述二壳架10、11为一体成型的型态,并于二壳架10、11间设有一竖立的板槽14,以供该电路板2竖立插入该板槽 14内。且该板槽14 二侧缘可进一步分别设有板缘卡沟140,当电路板2插入该板槽14内时,电路板2 二侧的板缘处恰可分别被卡入二板缘卡沟140内,以便于将电路板2组装至该电池容置座1上。或又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举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该电路板2上的各导接件22为一导接弹片,以通过二壳架10、11上的各连接口 102、112,而与各电池4上的导接部 40作接触,即可达到电性连接。值得一提的是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也可通过多个堆栈的方式,作为更进一步扩充电力上的整合,同时,以较大的盖板3’提供组装,以便于组成一体。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能源供给装置,用以供多个电池装载,所述电池上具有导接部;其特征在于,该电池模块包括一电池容置座,包含彼此呈相对设置的二壳架,该二壳架彼此相远离的一端均形成有向内凹入的多个容置槽,以供所述电池装载;以及一电路板,设于该二壳架间,并具有二电路表面,其中一该电路表面与一该壳架相对、 另一该电路表面则与另一该壳架相对,且该二电路表面上分别对应该二壳架的容置槽而均设有导接件,能于各该容置槽内装载所述电池时,与所述电池的导接部作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壳架为相互组接的型态,并于该二壳架间设有对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壳架呈相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接组件包含一搭接片、 以及多个锁设组件,且该搭接片跨置于该二壳架间的上、下任一侧处,并以该多个锁设组件穿设于该搭接片,而分别锁固于该二壳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接组件包括多个插销与分别相对应的多个插孔,且该多个插销与该多个插孔分别位于该二壳架间,以供该二壳架通过该多个插销与该多个插孔穿固而相互组接,该多个插销进一步分别贯穿于该电路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壳架为一体成型的型态,并于该二壳架间设有一竖立的板槽,且该电路板即竖立插入该板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槽二侧缘分别设有一板缘卡沟,且该电路板二侧卡入该二板缘卡沟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壳架上进一步设有多个散热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壳架彼此相邻近的一端分别形成一挡壁,而各该挡壁上分别对应各该容置槽而设有连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上的各导接件为一连接器,以分别穿过该二壳架上的各连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上的各导接件为一导接弹片,以分别通过该二壳架上的各连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壳架任一同侧处分别设有一半框部,以通过该二壳架同侧的所述半框部包围成一板形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能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形空间上以一盖板盖合。
专利摘要一种能源供给装置,包括一电池容置座、以及一电路板;其中,电池容置座包含彼此呈相对设置的二壳架,二壳架彼此相远离的一端均形成有向内凹入的多个容置槽,以供所述电池装载,电路板则设于二壳架间,并具有二电路表面,其中一电路表面与一壳架相对、另一电路表面则与另一壳架相对,且二电路表面上分别对应二壳架的容置槽而均设有导接件,能于各容置槽内装载电池时,与电池的导接部作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源供给装置,通过框架的结构设计,使装载电池时可自由地抽换任一个以便于进行维护等;同时通过单一电路板的双面而形成可供电池对插的型态,来增加模块化整体空间使用率,进而可达到减少零组件成本等功效。
文档编号H01M2/10GK202231073SQ20112035103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张莹崟, 曾国铭, 林拓均, 林育润, 蔡铭煌 申请人: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