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031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组合式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特别是一种组合式插座。背景技术
以一般延长线插座为例,其构造设计主要是在一本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插孔, 让使用者能将多种电器的插头分别插置于各插孔中。但是,因同一延长线插座上的插孔数都采固定式设计,延长线插座上的插孔或所插接的电器偶有闲置不用时,此时所述插孔不但仍然会有功率消耗,形成浪费,且长期不用的插孔更容易蓄积灰尘,占空间比较大、会影响室内布局的美观。另外,当使用者需要插接使用的电器数量较多,而插孔数不敷使用时,使用者还必须另购插座或将另一条延长线插座的插头插接于原有的延长线插座的插孔中,才能满足使用者对于插孔数量的需求,但新增插座上的多余插孔仍会存在上述易积灰尘等不足。再者,以往延长线插座的插孔都是位于同一平面,因此当相邻插孔之间的间距太近时,体积较大的插头插接后即可能同时占用二个插孔,甚至亦容易影响另一插头不易插接于相邻插孔。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现有插座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插孔数量可任意组合,使用便利性佳的组合式插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插座,与电源形成电导通以获得电力供应,其包含至少一绝缘的组合体,所述组合体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插孔,且所述组合体另二个相反表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导电接合部。所述组合体上安装用于与电源连接的插头。所述组合式插座还包含一绝缘的第一壳体,具有若干围绕壁,及一由所述围绕壁共同界定而成的容置空间,至少一个围绕壁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接合部;一绝缘的第二壳体,具有若干侧壁,至少一个侧壁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接合部;所述组合体的第三导电接合部可分离地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和第二导电接合部相连接;至少一导电片,设于所述组合体内且伸置于所述插孔中并与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相连接;一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电性连接,用以传递该电源所供应的电力;及一电源线,其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并深入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另一端则设有用于电性连接电源的插头。所述第二导电接合部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与所述组合体可分离地相连接。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是呈凸条状,而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合部是呈可供相对应的第三导电接合部伸置的槽道状。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是呈槽道状,而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与该第二导电接合部是呈可供相对应的第三导电接合部伸置的凸条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而能用于启闭该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之间的电性回路的第一开关器。所述组合体上设有一用以启闭该第三导电接合部与该导电片之间的电性回路的
第二开关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导电接合部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导电接合部均是呈柱体状,而所述组合体上的第三导电接合部则是呈孔洞形态,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四个呈柱体状的第一导电接合部,位于对角位置处的两第一导电接合部是呈相同极性的电极,而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四个呈孔洞形态的第二导电接合部, 另外,所述组合体上的第三导电接合部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均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第二导电接合部相对应,且对应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的第三导电接合部是呈孔洞形态,对应于所述第二导电接合部的第三导电接合部则是呈柱体形态。所述组合体的环绕壁设置有地线导电连接部。所述组合体另一表面上更设有下列群组之一夜灯及夜灯控制开关、计时开关以及USB插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通过组合体数量的增减,配合所述的第一、二壳体的组合变化,使得插座长度及插座上的插孔数量可随使用所需而自由调整组合, 进而提升使用便利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体转90度仍可与第一壳体21相组合而不会影响电性回路的导通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新型之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及五个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0036]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本使用新型组合式插座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绝缘的第一壳体 21、一绝缘的第二壳体22、一绝缘的组合体23、至少一个导电片(因视图角度关系,未予显示)、一个控制单元对,及一条电源线25。第一壳体21具有若干围绕壁211,及一由所述围绕壁211共同界定而成的容置空间(图未示),其中所述围绕壁211外表面设有与控制单元 24电性连接的二个第一导电接合部212。第二壳体22具有若干侧壁221,其中一侧壁221 外表面设有二个第二导电接合部2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接合部212与第二导电接合部222均是呈长条体状。而组合体23亦具有若干环绕壁231,其中一个环绕壁231设有二个插孔232,上述导电片设置于所述插孔232内,另外二个位于相反位置的环绕壁231外表面则设有二个第三导电接合部2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233是呈长凹槽道状,且可供第一导电接合部212、第二导电接合部222伸置其中。特别说明的是,第三导电接合部233与第一导电接合部212、第二导电接合部222的形态可互为置换,亦即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233 亦可为凸条状,而第一导电接合部212与第二导电接合部222则是相对形成可供相对应的第三导电接合部233伸置的槽道状。另外,控制单元M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1的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212电性连接。由于控制单元M的细部电路设计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而电源线25 —端设于第一壳体21的一个围绕壁211上,并深入与所述控制单元 24电性连接,另一端则设有用于电性连接的外界电源的插头251。参阅图1和图2,在使用上,可将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分别置于组合体23具有第三导电接合部233的侧处,且使第一壳体21的第一导电接合部212与第二壳体22的第二导电接合部222分别伸置于组合体23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233中,进而使得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组合体23组合成一体,控制单元对、第一导电接合部212、第三导电接合部233、导电片构成电性连接,继而藉电源线25的插头251插接外界电源后,电源的电力即能流通于上述控制单元对、第一导电接合部212、第三导电接合部233、导电片所构成的电气回路,如此,使用者便能将电器用品的插头插接于组合体23的插孔232中,透过与插孔232内的导电片电性连接而获取所需电力。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一壳体21上还可设有与该控制单元M电性连接的按压式的第一开关器26,亦即是由按压第一开关器沈即能启闭(0N/0FF)该控制单元M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212之间的电性回路。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2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仅在于本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三个组合体23,及三个分别设于各组合体23上且相对应的导电片电性连接的按压式的第二开关器27,由按压第二开关器27亦能分别启闭(0N/0FF)其所在的组合体23内部导电片与第三导电接合部233 (参见图1)之间的电性回路。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2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仅在于本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壳体21上的第一导电接合部212与第二壳体22上的第二导电接合部222均是呈柱体状,而组合体23上的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233则是呈孔洞形态,此同样能利用第一壳体21的第一导电接合部212与第二壳体22的第二导电接合部222分别伸置于组合体23上相对应的各第三导电接合部233中, 而使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组合体23组合成一体,亦能达到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功效。参阅图5、6,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座2的第四较佳实施例,该第四较佳实施例与第三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仅在于本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两个组合体23,且第一壳体21上具有四个呈柱体状的第一导电接合部212,位于对角位置处的两个第一导电接合部 212是呈相同极性的电极,如同为正电极或同为负电极。另外,其中一组合体23上位于用与第一壳体21接触的所述环绕壁231上的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234是呈孔洞形态,而位于用与第二壳体22或另一组合体23相接触所述该环绕壁231上的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234 则是呈柱体形态,且第三导电接合部234、235及第二导电接合部222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均与第一导电接合部212相对应。再者,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关器沈是呈推拨形式。因此, 本实施例除了同样能藉第一壳体21的第一导电接合部212,与组合体23的第三导电接合部234、235,以及第二壳体22的第二导电接合部222相组合外,更藉由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 212、所述第二导电接合部222,及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234、235均是采位于对角位置处者为相同极性的电极之设计,使得组合体23相对于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22做90度转向相组合时,仍不会影响电性回路的导通,进而更较前述实施例更能彰显使用便利性佳的优点。参阅图7,本新型组合式插座2的第五较佳实施例,该第五较佳实施例与第四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仅在于本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三个组合体23,其中一组合体23 的一环绕壁231上设有一夜灯236及一与前述控制单元24 (如图4所示)电性连接且可控制夜灯236启闭的夜灯控制开关237。第二个组合体23的一环绕壁231上设有一与前述控制单元M电性连接的计时开关238,藉由计时开关238的时间设定以控制整个组合式插座 2的电性导通时间。第三个组合体23的一环绕壁231上则设有一 USB插孔239,用以供一 USB连接线3插接于USB插孔239处。藉此提供更多样的使用变化。参阅图8,本新型组合式插座2的第六较佳实施例,该第五较佳实施例与第四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仅在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组合体23上所述环绕壁231上的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234则是呈柱体形态,且第三导电接合部234、235及第二导电接合部222 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均与第一导电接合部212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234、235上设置有地线导电连接部239,用于与地线连接,保证插座安全。藉此提供更多样的使用变化。参阅图9,本新型组合式插座2的第七较佳实施例,该第七较佳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比,不同的地方仅在于仅包含若干组合体23,并且在所述组合体23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插头251。藉此提供更多样的使用变化。如上述,本新型组合式插座2的构造设计,在实用上具有下列功效1.使用便利性佳藉由组合体23数量的增减,配合与第一、二壳体21、22的组合变化,使得组合式插座2的整体长度及插孔232数量可随使用所需而自由调整组合,因此只要使用者备足组合体23,即不会发生插孔232数量不敷使用的情形;另外,如第四实施例所述,利用该等第一导电接合部212、该等第二导电接合部222,及该等第三导电接合部234、235均是采位于对角位置处者为相同极性的电极的设计,使得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相对于各该相接触的组合体23做90度转向相组合时,仍不会影响电性回路的导通,故能提供使用便利性佳的功效。2.使用安全性佳承前项所述,由于具有插孔232的组合体23可依使用所需而自由组合,因此不会发生多余插孔232因闲置而蓄积灰尘,甚至因灰尘累积过多而引发电性接触不良或电线走火。3.各组合体23上的插孔232设置不限于位在同一平面,更能因应不同体积大小的电器用品的插头插接所需由于插孔232是设于组合体23上,因此各组合体23上的插孔232设置不限于位在同一平面,例如一组合体23上的插孔232是位于顶环绕壁231上,则相邻组合体23上的插孔232则可位于侧环绕壁231上等,所以能因应不同体积大小的电器用品的插头插接所需, 改善上述现有延长线插座的插孔因为都是位于同一平面,以致体积较大的插头插接后可能同时占用二个插孔,甚至容易影响另一插头不易插接于相邻插孔等缺点。综上所述,本新型组合式插座2藉由上述构造设计,在实用上具有上述使用便利性佳、使用安全性佳,及各组合体23上的插孔232设置不限于位在同一平面,更能因应不同体积大小的电器用品的插头插接所需等功效,故确实能达成本新型的目的。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组合式插座,与电源形成电导通以获得电力供应,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至少一绝缘的组合体,所述组合体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插孔,且所述组合体另二个相反表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导电接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体上安装用于与电源连接的插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绝缘的第一壳体,具有若干围绕壁,及一由所述围绕壁共同界定而成的容置空间,至少一个围绕壁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接合部;一绝缘的第二壳体,具有若干侧壁,至少一个侧壁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接合部;所述组合体的第三导电接合部可分离地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和第二导电接合部相连接;至少一导电片,设于所述组合体内且伸置于所述插孔中并与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相连接;一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电性连接, 用以传递该电源所供应的电力;及一电源线,其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并深入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另一端则设有用于电性连接电源的插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接合部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与所述组合体可分离地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是呈凸条状, 而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合部是呈可供相对应的第三导电接合部伸置的槽道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接合部是呈槽道状, 而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与该第二导电接合部是呈可供相对应的第三导电接合部伸置的凸条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而能用于启闭该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之间的电性回路的第一开关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组合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体上设有一用以启闭该第三导电接合部与该导电片之间的电性回路的第二开关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导电接合部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导电接合部均是呈柱体状,而所述组合体上的第三导电接合部则是呈孔洞形态,所述组合体的环绕壁设置有地线导电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四个呈柱体状的第一导电接合部,位于对角位置处的两第一导电接合部是呈相同极性的电极,而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四个呈孔洞形态的第二导电接合部,另外,所述组合体上的第三导电接合部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均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第二导电接合部相对应,且对应于所述第一导电接合部的第三导电接合部是呈孔洞形态,对应于所述第二导电接合部的第三导电接合部则是呈柱体形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式插座,与一电源形成电导通以获得电力供应,该组合式插座包含由绝缘材料所制成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表面设有至少一插孔的至少一组合体、至少一个设于插孔中的导电片、一个设于第一壳体内的控制单元,及一个连设于第一壳体上并深入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电源线,第一、二壳体外表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接合部与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接合部,及组合体二相反表面分别设有可分离地与第一、二导电接合部相连接的至少一第三导电接合部,使得插座长度及插座上的插孔数量可随使用所需而自由调整组合,提升使用便利性。
文档编号H01R13/717GK202282510SQ20112035564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3日
发明者沈启祥 申请人:沈启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