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与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031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与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按键及键盘,尤指一种升降支撑装置与底板的安装部具有尺寸差异以防止误装的按键以及使用该按键的键盘。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目前的键盘主要包含底板、电路板、键帽以及升降支撑装置以连接该底板与该键帽。由于键帽需能稳定上下移动以提供按压、触发开关的功能,故于先前技术中,多采用剪刀式支架作为升降支撑装置。这种剪刀脚式的支架具有两个彼此枢接在一起的支撑件,在两个支撑件上分别设计与底板上的钩体卡合的凹槽,在凹槽与底板上的钩体卡合后,将剪刀脚式支架安装于底板上,而剪刀脚式支架的另一端则安装于键帽的底侧。如此一来,按压键帽可带动剪刀脚式支架相对底板进行垂直上下移动。而剪刀脚式支架则提供键帽稳定上下移动的功能。然而在键盘的数十以至上百个按键中,因应按键的不同功能,而具有不同的按键尺寸的设计。因此安装于键帽下方的剪刀脚式支架也对应键帽的大小而具有不同的尺寸。 在以人工于键盘上进行按键组装的装配流程中,对尺寸差异较大的按键(例如空白键与字母键、或Enter键与字母键)之间,因其所对应的剪刀脚式支架的尺寸差异也相对较大,较不会发生装配上的问题。然而在其他具有不同、却相当接近的尺寸的按键之间,其所对应的剪刀脚式支架的尺寸也仅有细微的差异。如此一来,在进行键盘上的按键装配流程时,极容易将非对应的剪刀脚式支架安装在错误的底板位置上,造成装配错误,甚至发生按键机械故障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前述在尺寸相近的升降支撑装置安装于底板上发生错误安装的情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揭露了一种按键,包含有底板、升降支撑装置以及键帽。该底板具有主体、两个前钩体以及至少一后钩体,各该前钩体以及该至少一后钩体连接且突出于该主体上,其中该两个前钩体彼此具有相异尺寸。该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升降支撑装置包含有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具有两个前槽体,该两个前槽体彼此具有相异尺寸,且各该前钩体分别通过相对应的该前槽体,以与部分的该第一支撑件相互卡合。该第二支撑件具有至少一后槽体,该至少一后钩体通过该至少一后槽体,以与部分的该第二支撑件相互卡合。该键帽设置于该升降支撑装置上。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键,该第一支撑件为外支架,该第二支撑件为内支架,该第二支撑件以与该第一支撑件交错且可彼此枢转的方式设置于该底板上,且该第二支撑件被包覆于该第一支撑件内。[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键,该两个前钩体包含第一钩体以及第二钩体,该第一钩体具有第一杆部以及第一钩部,该第一杆部的一端连接于该主体,该第一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钩部,且该第一杆部于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该第二钩体具有第二杆部以及第二钩部,该第二杆部的一端连接于该主体,该第二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二钩部,且该第二杆部于该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其中该第一长度异于该第二长度。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键,该第一长度大于该第二长度,且该方向为该第一钩部以及该第二钩部分别自该第一杆部以及该第二杆部延伸的方向。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键,该两个前槽体包含第一槽体以及第二槽体,分别对应该第一钩体以及该第二钩体,该第一槽体沿该方向上具有第一槽长,该第二槽体沿该方向上具有第二槽长,且该第一槽长异于该第二槽长。进一步地,该第一槽长大于该第二槽长,且该第一长度大于该第二槽长。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键,该至少一后钩体包括两个后钩体,该两个后钩体彼此具有相异尺寸,该至少一后槽体包括两个后槽体,该两个后槽体彼此具有相异尺寸,该两个后钩体包含第三钩体以及第四钩体,该第三钩体具有第三杆部以及第三钩部,该第三杆部的一端连接于该主体,该第三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三钩部,且该第三杆部于一方向上具有第三长度;该第四钩体具有第四杆部以及第四钩部,该第四杆部的一端连接于该主体,该第四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四钩部,且该第四杆部于该方向上具有第四长度,其中该第三长度异于该第四长度。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键,该第三长度大于该第四长度,且该方向为该第三钩部以及该第四钩部分别自该第三杆部以及该第四杆部延伸的方向。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键,该两个后槽体包含第三槽体以及第四槽体,分别对应该第三钩体以及该第四钩体,该第三槽体沿该方向上具有第三槽长,该第四槽体沿该方向上具有第四槽长,且该第三槽长异于该第四槽长。进一步地,该第三槽长大于该第四槽长,且该第三长度大于该第四槽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亦揭露了一种键盘,包含复数个按键,其中至少一按键为如上所述的按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按键以及键盘,透过升降支撑装置中至少一组槽体彼此之间相异的尺寸,以分别对应安装于底板上具有相对应尺寸的钩体,使得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仅允许以一种方式安装于所应安装的底板位置上,避免相异但尺寸相近的升降支撑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发生误安装的情况,以增加组装的正确率及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键盘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键盘的其中一第一按键的侧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底板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升降支撑装置一对应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键盘1的示意图。键盘1包含有底板10、复数个第一按键20以及复数个第二按键30。其中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之间的尺寸不同但相近。因此在第一按键20的及第二按键30内的升降支撑装置具有相异但接近的尺寸。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键盘1的其中一第一按键20的侧剖面示意图。 第一按键20包含底板10、升降支撑装置40以及键帽22。底板10与键盘上其他按键的底板部位可合成单一底板元件,而在键盘1中的复数个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以及键帽则分别安装在该单一底板元件各相对位置。底板10亦可分别仅配置于各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下方而为各自独立的元件。在图2中,底板10具有主体12、前钩体14以及后钩体16。前钩体 14以及后钩体16连接且突出于主体12上,而前钩体14以及后钩体16较佳地为L型的突出元件,其分别具有杆部14a、16a以及钩部14b、16b。升降支撑装置40设置在底板10上, 其包含有第一支撑件42以及第二支撑件44,分别与前钩体14以及后钩体16卡合并可相对前钩体14以及后钩体16微幅移动转动。键帽22则设置在升降支撑装置40上,当使用者按压键帽22时,键帽22带动升降支撑装置40相对底板10进行垂直上下移动。而升降支撑装置40则提供键帽22稳定上下移动的功能。请参考图3以及图4,其中图3为图2中的底板10 —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图 2中的升降支撑装置40 —对应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3的实施例中,底板10的前钩体 14包含第一钩体141以及第二钩体142,其中第一钩体141具有第一杆部141a以及第一钩部141b,第二钩体142具有第二杆部14 以及第二钩部142b。第一杆部141a的一端连接于主体12,另一端连接于第一钩部141b。第二杆部14 的一端连接于主体12、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钩部142b。底板10的后钩体16包含第三钩体161以及第四钩体162,其中第三钩体161具有第三杆部161a以及第三钩部161b,第四钩体162具有第四杆部16 以及第四钩部162b。第三杆部161a的一端连接于主体12,另一端连接于第三钩部161b。第四杆部 162a的一端连接于主体12、另一端连接于第四钩部162b。在图4的实施例中,升降支撑装置40对应图3实施例的底板10,其中升降支撑装置40的第一支撑件42为外支架,第二支撑件44为内支架,第二支撑件44如图所示被包覆于第一支撑件42内,且第一支撑件42以及第二支撑件44彼此交错接合,且可彼此枢转的方式设置于底板10上。在第一支撑件42上具有两个前槽体46 (包含第一槽体461以及第二槽体46 ,在第二支撑件44上具有两个后槽体48 (包含第三槽体481以及第四槽体 482)。第一支撑件42用来卡合于底板10上的前钩体14,亦即第一钩体141通过相对应的第一槽体461、第二钩体142通过相对应的第二槽体462,以与部分的第一支撑件42相互卡合。同样地,第二支撑件44用来卡合于底板10上的后钩体16,亦即第三钩体161通过相对应的第三槽体481、第四钩体162通过相对应的第四槽体482,以与部分的第二支撑件44相互卡合。在图3以及图4的实施例中,前钩体14的第一钩体141以及第二钩体142具有相异尺寸。更具体地说,在图3中,第一钩体141的第一杆部141a沿着L1L2方向(相当于第一钩部141b自第一杆部141a延伸的方向)具有第一长度D1,而第二钩体142的第二杆部 14 沿着L1L2方向(相当于第二钩部142b自第二杆部14 延伸的方向)具有第二长度
6D2,且第一长度D1相异于第二长度D2,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长度D1大于第二长度D2。至于对应前钩体14的第一支撑件42上的前槽体46则具有对应的槽长尺寸。更具体地说,在图4 中,第一槽体461沿着L1L2方向具有第一槽长W1,而第二槽体462沿着L1L2方向具有第二槽长W2,且第一槽长W1相异于第二槽长W2。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槽长W1大于第二槽长W2,且分别对应第一长度D1以及第二长度D2。此外,第一钩体141的第一杆部141a的第一长度D1 可进一步设计为大于第二槽体462的第二槽长W2。如前所述,当键盘1中的第一按键20与第二按键30之间的尺寸不同但相近时,可以将第一按键20中的底板10以及升降支撑装置40设计为如图3以及图4的实施例具有相异尺寸的前钩体14以及前槽体46,使图中位于左侧的第一钩体141(以及第一槽体461) 的尺寸大于图中位于右侧的第二钩体142(以及第二槽体462)。同时将第二按键30中的底板以及升降支撑装置设计为与第一按键20左右相反的配置,亦即第二按键30中,位于左侧的第一钩体(以及第一槽体)的尺寸小于位于右侧的第二钩体(以及第二槽体)。如此一来,当装配人员误将配合第二按键30的升降支撑装置(第一槽体的尺寸小于第二槽体)拿来装配于用于第一按键20的底板10时,底板10上的第一钩体141的第一杆部141a的尺寸(第一长度D1)会因大于第二按键30的升降支撑装置的第一槽体的长度,以至于无法将用于第二按键30的升降支撑装置顺利安装于用于第一按键20的底板10,从而有效避免了相异但尺寸相近的升降支撑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发生误安装的情况,增加组装的正确率及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升降支撑装置40仅需将其中一组钩体及槽体设计为具有相异尺寸(如前述实施例中的前钩体14以及第一支撑件42的前槽体46,亦可为后钩体16以及第二支撑件44的后槽体48间的配合),即可达到本实用新型所欲达到的效果。 然而亦可同时在另外一组钩体及槽体(例如后钩体16以及第二支撑件44的后槽体48)上设计为具有相异尺寸,如此一来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具有更弹性的运用。例如在图3以及图4中,后钩体16的第三钩体161以及第四钩体162亦可设计为具有相异尺寸。更具体地说,在图3中,第三钩体161的第三杆部161a沿着L1L2方向(相当于第三钩部161b自第三杆部161a延伸的方向)具有第三长度D3,而第四钩体162的第四杆部16 沿着L1L2方向(相当于第四钩部162b自第四杆部16 延伸的方向)具有第四长度D4,且第三长度D3相异于第四长度D4,在此实施例中第三长度D3大于第四长度D4。 至于对应后钩体16的第二支撑件44上的后槽体48则具有对应的槽长尺寸。更具体地说, 在图4中,第三槽体481沿着L1L2方向具有第三槽长W3,而第四槽体482沿着L1L2方向具有第四槽长W4,且第三槽长W3相异于第四槽长W4。在此实施例中,第三槽长W3大于第四槽长 W4,且分别对应第三长度D3以及第四长度D4。此外,第三钩体161的第三杆部161a的第三长度D3可进一步设计为大于第四槽体482的第四槽长W4。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按键以及键盘,在按键下用来安装升降支撑装置的底板上设计沿着一个方向具有相异长度的两个前钩体,而升降支撑装置中的支撑件则配合两个前钩体而具有相异的槽长。如此一来,用于该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因其支撑件中左右安装槽长具有相异尺寸,因此仅能安装于所对应的底板上的前钩体。当具有相异但相近尺寸的按键在人工组装时,可以有效避免将其中一升降支撑装置误安装于非对应的按键底板上。升降支撑装置的另一支撑件更可配合底板上两个后钩体而具有相异的尺寸,使升降支撑装置以
7及底板上的钩体的尺寸关系可做更有弹性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底板,具有主体、两个前钩体以及至少一后钩体,各该前钩体以及该至少一后钩体连接且突出于该主体上,其中该两个前钩体彼此具有相异尺寸;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升降支撑装置包含有第一支撑件,具有两个前槽体,该两个前槽体彼此具有相异尺寸,且各该前钩体分别通过相对应的该前槽体,以与部分的该第一支撑件相互卡合;以及第二支撑件,具有至少一后槽体,该至少一后钩体通过该至少一后槽体,以与部分的该第二支撑件相互卡合;以及键帽,设置于该升降支撑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件为外支架,该第二支撑件为内支架,该第二支撑件以与该第一支撑件交错且可彼此枢转的方式设置于该底板上,且该第二支撑件被包覆于该第一支撑件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前钩体包含第一钩体以及第二钩体, 该第一钩体具有第一杆部以及第一钩部,该第一杆部的一端连接于该主体,该第一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钩部,且该第一杆部于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该第二钩体具有第二杆部以及第二钩部,该第二杆部的一端连接于该主体,该第二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二钩部,且该第二杆部于该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其中该第一长度异于该第二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度大于该第二长度,且该方向为该第一钩部以及该第二钩部分别自该第一杆部以及该第二杆部延伸的方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前槽体包含第一槽体以及第二槽体, 分别对应该第一钩体以及该第二钩体,该第一槽体沿该方向上具有第一槽长,该第二槽体沿该方向上具有第二槽长,且该第一槽长异于该第二槽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槽长大于该第二槽长,且该第一长度大于该第二槽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后钩体包括两个后钩体,该两个后钩体彼此具有相异尺寸,该至少一后槽体包括两个后槽体,该两个后槽体彼此具有相异尺寸,该两个后钩体包含第三钩体以及第四钩体,该第三钩体具有第三杆部以及第三钩部,该第三杆部的一端连接于该主体,该第三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三钩部,且该第三杆部于一方向上具有第三长度;该第四钩体具有第四杆部以及第四钩部,该第四杆部的一端连接于该主体,该第四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四钩部,且该第四杆部于该方向上具有第四长度,其中该第三长度异于该第四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长度大于该第四长度,且该方向为该第三钩部以及该第四钩部分别自该第三杆部以及该第四杆部延伸的方向。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后槽体包含第三槽体以及第四槽体, 分别对应该第三钩体以及该第四钩体,该第三槽体沿该方向上具有第三槽长,该第四槽体沿该方向上具有第四槽长,且该第三槽长异于该第四槽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槽长大于该第四槽长,且该第三长度大于该第四槽长。
11.一种键盘,包含复数个按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按键为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及键盘。该按键包含有底板、升降支撑装置以及键帽。在按键下用来安装升降支撑装置的底板上设计沿着一个方向具有相异长度的两个前钩体,而升降支撑装置中的支撑件则配合两个前钩体而具有相异的槽长。如此一来,用于该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因其支撑件中左右安装槽长具有相异尺寸,因此仅能安装于所对应的底板上的前钩体。当具有相异但相近尺寸的按键在人工组装时,可以有效避免将其中一升降支撑装置误安装于非对应的按键底板上。
文档编号H01H3/12GK202258934SQ20112035562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赵令溪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