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式卫星通信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040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负式卫星通信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负式卫星通信天线,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行各业对通讯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加之近年来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人们对卫星通信产品的要求也大大提升。传统的卫星通信天线其天线反射面为整体椭圆面,因此通信天线无法拆卸折叠,携带很不方便,在各种应急事件,如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勘探、军事、测绘等应用中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背负式卫星通信天线,其结构简单,可方便拼装和拆卸,易于携带,为特殊情况下的抢险救灾、勘探、军事、测绘的通信提供了有利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负式卫星通信天线,它包括底框、方位调节装置、俯仰调节装置、馈源支撑装置、馈源组件和反射面,其特点是所述反射面由主瓣、 上副瓣、左副瓣和右副瓣组成,所述上副瓣通过搭扣安装于主瓣上侧,所述左副瓣通过搭扣安装于主瓣和上副瓣的左侧,所述右副瓣通过搭扣安装于主瓣和上副瓣的右侧,所述主瓣下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筋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卫星通信天线,其天线反射面采用分体式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可方便地进行拼装和拆卸,反射面拆卸下来后整个天线均可置于底框内,所占空间较小,易于携带,只需一个人背负即可,大大提高了卫星通信天线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为特殊情况下的抢险救灾、勘探、军事、测绘的通信提供了有利保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卫星通信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反射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底框1方位调节装置2俯仰调节装置3馈源支撑装置4馈源组件5反射面6主瓣6.1上副瓣6. 2[0018]左副瓣6. 3右副瓣6. 4搭扣6. 5筋条6. 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负式卫星通信天线,它包括底框1、方位调节装置2、俯仰调节装置3、馈源支撑装置4、馈源组件5和反射面6,所述反射面6由主瓣 6. 1、上副瓣6. 2、左副瓣6. 3和右副瓣6. 4组成,所述上副瓣6. 2通过搭扣6. 5安装于主瓣 6. 1上侧,所述左副瓣6. 3通过搭扣6. 5安装于主瓣6. 1和上副瓣6. 2的左侧,所述右副瓣 6. 4通过搭扣6. 5安装于主瓣6. 1和上副瓣6. 2的右侧,所述主瓣6. 1下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筋条6. 6。
权利要求1. 一种背负式卫星通信天线,它包括底框(1)、方位调节装置(2)、俯仰调节装置(3)、 馈源支撑装置(4)、馈源组件(5)和反射面(6),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6)由主瓣(6. 1)、 上副瓣(6. 2)、左副瓣(6. 3)和右副瓣(6. 4)组成,所述上副瓣(6. 2)通过搭扣(6. 5)安装于主瓣(6. 1)上侧,所述左副瓣(6.3)通过搭扣(6. 5 )安装于主瓣(6. 1)和上副瓣(6. 2 )的左侧,所述右副瓣(6. 4)通过搭扣(6. 5)安装于主瓣(6. 1)和上副瓣(6. 2)的右侧,所述主瓣 (6. 1)下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筋条(6. 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负式卫星通信天线,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底框(1)、方位调节装置(2)、俯仰调节装置(3)、馈源支撑装置(4)、馈源组件(5)和反射面(6),所述反射面(6)由主瓣(6.1)、上副瓣(6.2)、左副瓣(6.3)和右副瓣(6.4)组成,所述上副瓣(6.2)安装于主瓣(6.1)上侧,所述左副瓣(6.3)安装于主瓣(6.1)和上副瓣(6.2)的左侧,所述右副瓣(6.4)主瓣(6.1)和上副瓣(6.2)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卫星通信天线,其结构简单,可方便地进行拼装和拆卸,易于携带,大大提高了卫星通信天线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为特殊情况下的抢险救灾、勘探、军事、测绘的通信提供了有利保证。
文档编号H01Q1/12GK202275927SQ2011203916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5日
发明者潘益民, 管利中, 金旭初 申请人:江阴市彭利天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