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539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移相器。
背景技术
移相器是应用于基站天线的关键部件,能够改变阵列天线的波束扫描角度,即下倾角。也就是说,基站天线能够通过调整移相器的移相位置,灵活改变天线波束的覆盖范围。目前,基站天线移相器有两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馈电线路中插入介质,改变传输媒介的介电常数,从而改变电磁波的波长,等效于电磁波行程的变化,即馈电相位的变化;第二种方式是改变馈电线路的长度,直接地增加或减小电磁波的行程,从而达到馈电相位的变化。第一种方式实现简单,但是由于介质的介入,会导致馈电线路存在较大的幅度变化和插入损耗。而第二种方式能够减少馈电线路的损耗,且幅度变化小。中国专利CN00802132. 5和美国专利US 6850130B1公开了一种高频移相器组件, 具有至少两个弧形的带状导体段和一个分接元件装置,该分接元件装置与一个馈电导线连接,该馈电导线通过多个连接导线与各个带状导体段的分接点电连接,各个带状导体段分别连接天线辐射器。使分接元件装置绕其转轴转动,从而调整所有天线辐射器的相位角。这种移相器通过改变馈电线路的长度来改变相位,其馈电线路的损耗小。但是,该移相器通过改变旋转指针的宽窄,来调整各个天线辐射器的功率分配,其功分比实现困难,功分平坦度不够高;而且驻波匹配困难,带宽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移相器,容易实现各个输出端口的功率分配,功分平坦度高;而且容易实现驻波匹配,增大带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包括旋转臂和至少两个悬置的带线;所述旋转臂能够绕一旋转点旋转;所述旋转臂包括多个耦合线和至少一个分支线;每个耦合线对应地与一个带线电耦合;其中至少一个耦合线从所述旋转点引出,且所述耦合线上设有分支点;所述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延伸至下一级的耦合线,与下一级的耦合线相连接;分支线相对于耦合线上下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分支线为单边结构,包括一个支线,所述支线从所述耦合线上的一个分支点引出,且所述支线位于所述耦合线的上方或下方;或者,所述分支线为双边结构,包括两个支线;两个支线分别从所述耦合线上的两个分支点引出,或者从所述耦合线上的同一个分支点引出;两个支线分别位于所述耦合线的上方和下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各带线对应的耦合线通过分支线实现连接,该分支线增加了匹配枝节的多样化,可以通过更改分支线的个数、长度、宽度、分支位置等,来改变
4各段带线的功率比和功率带宽,容易实现各个输出端口的功率分配,功分平坦度高;而且, 更改分支线的个数、长度、宽度、分支位置等,还可以改变各带线的驻波,容易实现驻波匹配,增大带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移相器沿A-A方向的截面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移相器沿B-B方向的截面图;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移相器沿C-C方向的截面图;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五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所示的移相器沿D-D方向的截面图;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六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七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包括旋转臂和至少两个悬置的带线;所述旋转臂能够绕一旋转点旋转;所述旋转臂包括多个耦合线和至少一个分支线;每个耦合线对应地与一个带线电耦合;其中至少一个耦合线从所述旋转点引出,且所述耦合线上设有分支点;所述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延伸至下一级的耦合线,与下一级的耦合线相连接;分支线相对于耦合线上下分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支线为单边结构,包括一个支线,所述支线从所述耦合线上的一个分支点引出,且所述支线位于所述耦合线的上方或下方;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支线为双边结构,包括两个支线;两个支线分别从所述耦合线上的两个分支点引出,或者从所述耦合线上的同一个分支点引出;两个支线分别位于所述耦合线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耦合线包括耦合部件和臂杆;所述耦合部件是与带线电耦合的部件,所述臂杆与所述耦合部件连接;所述分支点设在耦合线的臂杆上。或者,所述耦合线包括耦合部件;所述分支点设在耦合部件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还包括腔体,旋转臂和带线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带线呈悬置状态。下面结合图1 图4,对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带线10为单层带线,耦合线20与带线10电耦合。其中,耦合线20包括耦合部件 201和臂杆202 ;耦合部件201是与带线10电耦合的部位,臂杆202与耦合部件201连接。 耦合部件201为双边耦合部件,带线10夹置在双边耦合部件201中间。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二的不同点在于耦合部件201为单边耦合部件,单层带线10位于单边耦合部件201的上方或下方。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三的不同点在于带线10为双层带线,包括上层带线101和下层带线102 ;与带线10电耦合的耦合部件201为单边耦合部件,所述单边耦合部件夹置在上层带线101和下层带线102之间。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耦合线与带线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三相比,本实施例五的不同点在于带线10包括上层带线101和下层带线102 ;上层带线101和下层带线102连接形成U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一至四仅以耦合线包括耦合部件201和臂杆202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时,耦合线可以省略臂杆202,仅由耦合部件201构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通过改变耦合线与带线的电耦合方式,可以改变带线的阻抗,改变各段带线的功率比和驻波,容易实现各个带线的功率分配和驻波匹配,增大带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还可以通过更改分支线的个数、长度、宽度、分支位置等,来改变各段带线的功率比和驻波,实现各个带线的功率分配和驻波匹配。下面结合图5 图21,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五提供的移相器包括两个圆弧状的带线,分别为第一带线11和第二带线 12。第一带线11、第二带线12的圆心与旋转点0位于同一旋转轴线上,所述旋转轴线垂直于第一带线11、第二带线12。更为具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是穿过旋转点0的,并垂直于两个带线所在平面的轴线,两个带线同轴布置。第一带线11的半径小于第二带线12的半径,且第一带线11位于第二带线12的圆弧以内。具体的,如图5所示,以穿过旋转点0的轴线MN为分界线,第一带线11与第二带线12位于同一侧,且相互错开设置。旋转臂2具有馈电输入端口,该馈电输入端口与图5所示的馈电输入导线连接。旋转臂2搭接在两个带线上,且旋转臂2能够绕旋转点0旋转。优选的,馈电输入端口设置在邻近旋转点0的位置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还包括腔体5,旋转臂2、第一带线11和第二带线12设置在腔体5内,两个带线呈悬置状态。如图6所示,是图5所示的移相器沿A-A方向的截面图。旋转臂2包括第一耦合线21、第二耦合线22和第一分支线31。第一耦合线21从旋转点0引出,与第一带线11电耦合。第一耦合线21与第一带线11采用上述实施一的双边电耦合方式。第一耦合线21的臂杆上设有分支点41,第一分支线31从分支点41引出,跨过第一带线11,延伸至第二耦合线22,与所述第二耦合线22连接。第二耦合线22与第二带线 12电耦合,采用上述实施一的双边电耦合方式。具体的,分支线31为双边结构,包括支线301和支线302 ;两个支线从第一耦合线 21上的分支点41引出,连接到第二耦合线22的臂杆上;支线301和支线302分别位于第一耦合线21的上方和下方。如图5所示,第一带线11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输出端口 P2、P3,第二带线12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输出端口 PI、P4。具体实施时,输出端口 PI、P2、P3、P4分别通过馈电导线与天线单元Rl、R2、R3、R4连接。当旋转臂2绕旋转点0旋转时,能够改变从馈电输入端到四个输出端口的相位,使输出端口 P1、P2、P3、P4的相位连续变化,从而改变天线单元R1、R2、R3、R4的相位,实现天线的波束扫描。具体实施时,通过改变带线的圆弧半径的比例,可以改变各个输出端口相位变化的比例。例如,如图5所示,设第一带线11的圆弧半径为rl,第二带线12的圆弧半径为 r2。若 rl r2=l 2,则输出端口 PI、P2、P3、P4 对应的相位为 _2 α - α α 2 α。若 rl r2 = 1 3,则输出端口 PI、P2、P3、P4对应的相位为_3 α - α α 3 α。其中,馈电输入端口的相位为0。本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从旋转点延伸出第一耦合线,第二耦合线通过分支线连接到第一耦合线,该分支线增加了匹配枝节的多样化,通过更改分支线的两个支线的长度、 宽度、分支点的位置等,可以改变两段带线的阻抗,从而改变两段带线的功率比和功率带宽,容易实现各个输出端口的功率分配,功分平坦度高;此外,更改分支线的两个支线的长度、宽度、分支点的位置等,还可以改变两段带线的驻波,容易实现驻波匹配,增大带宽。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五相比,本实施例六的不同点在于第二耦合线22与第二带线12 的电耦合方式,采用上述实施四的双层带线电耦合方式。
参见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五相比,本实施例七的不同点在于分支线31为单边结构,包括一个支线;所述支线从第一耦合线21上的分支点41引出,连接到第二耦合线22的臂杆上。 所述支线与第一耦合线21呈上下分布,该支线可位于第一耦合线21的上方或下方。与上述的实施例五相比,本实施例七改变了分支线的支线个数,从而改变两段带线的阻抗,以此调整两段带线的功分比和驻波。参见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七相比,本实施例八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耦合线21与第一带线11 的电耦合方式,以及第二耦合线22与第二带线12的电耦合方式,均采用上述实施二的单边
華禹合方式ο参见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五相比,本实施例九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耦合线21上设有两个不同的分支点,分别为分支点41和分支点42。分支线31为双边结构,包括支线301和支线 302。支线301从分支点41引出,连接到第二耦合线22的臂杆上;支线302从分支点42引出,连接到第二耦合线22的臂杆上;支线301和支线302分别位于第一耦合线21的上方和下方,呈上下分布。而且,第二耦合线22与第二带线12的电耦合方式,采用上述实施四的双层带线电耦合方式。与上述的实施例五相比,本实施例七改变了分支线的分支点位置,从而改变两段带线的阻抗,以此调整两段带线的功分比和驻波。参见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九相比,本实施例十的不同点在于在第二带线12外围设置有介质50。具体实施时,移相器还包括腔体5,旋转臂和带线设置在腔体5内。在带线外围设置有介质,该介质填充在带线与腔体之间。本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通过在带线上增加介质来改变带线的环境,增大介电常数,从而缩小带线的大小也能满足移相量的要求。参见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五相比,本实施例十一的不同点在于第二耦合线22仅包耦合部件,该耦合部件为双边耦合结构。第一分支线31包括两个支线,两个支线均从分支点41引出,并分别连接到第二耦合线22上。参见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十一相比,本实施例十二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分支线31的两个支线均从分支点41引出,分别跨过第一耦合线21的上方和下方,并汇合;第二耦合线22连接在两个支线的汇合点上。参见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五相比,本实施例十三的不同点在于移相器还包括圆弧状的第三带线13 ;第三带线13的圆心位于所述旋转轴线上。即第一带线11、第二带线12和第三带线13同轴设置。第三带线13的半径大于第二带线12的半径,且第一带线11、第二带线 12位于第三带线13的圆弧以内。具体的,如图14所示,以穿过旋转点0的轴线MN为分界
8线,第一带线11、第二带线12和第三带线13位于同一侧。如图15所示,是图14所示的移相器沿B-B方向的截面图。旋转臂2还包括第二分支线32和第三耦合线23。第一分支线31与第二耦合线22的连接点为分支点43,第二分支线32从分支点43引出,跨过第二带线12,延伸至第三耦合线23,与第三耦合线23连接;第三耦合线23与第三带线13电耦合,采用上述实施一的双边电耦合方式。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邻近第一分支线31与第二耦合线22的连接点处, 设置分支点,第二分支线32从所述分支点引出,跨过第二带线12,延伸至第三耦合线23,与第三耦合线23的连接。如图14所示,第三带线13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输出端口 P5、P6。具体实施时,输出端口 P5、P6分别通过馈电导线与天线单元连接。实施例十三提供的移相器具有六个输出端口,旋转臂2绕旋转点0旋转,能够改变从馈电输入端到输出端口 Pl、P2、P3、P4、P5、P6 的相位。本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第一分支线31和第二分支线32增加了匹配枝节的多样化,通过更改两个分支线的支线长度、宽度、分支点的位置等,可以改变三段带线的阻抗,从而改变三段带线的功率比和功率带宽,容易实现六个输出端口的功率分配,功分平坦度高; 此外,通过更改两个分支线的支线长度、宽度、分支点的位置等,还可以改变三段带线的驻波,容易实现驻波匹配,增大带宽。具体实施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上述实施例十三的增加第三带线的方式, 依次增加第四带线、第五带线、…、第N带线。参见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五相比,本实施例十四的不同点在于移相器还包括圆弧状的第三带线13 ;第三带线13的圆心位于所述旋转轴线上,即第一带线11、第二带线12和第三带线13同轴设置。如图16所示,旋转点0位于旋转臂2的中间部位。以该旋转点0为分界点,耦合线沿两端延伸。即第一带线11和第二带线12同处于分界线MN的一侧,而第三带线13位于分界线MN的另一侧。如图17所示,是图16所示的移相器沿C-C方向的截面图。旋转臂2还包括第三耦合线23,第三耦合线23沿着与所述第一耦合线21相反的方向,从旋转点0引出;第三耦合线23的臂杆与第一耦合线21的臂杆相交于旋转点0 ;第三耦合线23与第三带线13采用双边电耦合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十四仅以第三耦合线23从旋转点引出,并且与第一耦合线 21构成180度角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时,第三耦合线23与第一耦合线21之间的角度可以为90 180。如图16所示,第三带线13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输出端口 P5、P6。具体实施时,输出端口 P5、P6分别通过馈电导线与天线单元连接。实施例十四提供的移相器具有六个输出端口,旋转臂2绕旋转点0旋转,能够改变从馈电输入端到输出端口 Pl、P2、P3、P4、P5、P6 的相位。参见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五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的实施例十四相比,本实施例十五的不同点在于移相器还包括圆弧状的第四带线14 ;第四带线14的圆心位于所述旋转轴线上,即第一带线11、第二带线12、第三带线13、第四带线同轴设置。如图18所示,旋转点0位于旋转臂2的中间部位。以该旋转点0为分界点,耦合线沿两端延伸。第四带线14的半径大于第三带线13的半径,第三带线13位于第四带线14 的圆弧以内,即第一带线11和第二带线12同处于分界线MN的一侧,而第三带线13和第四带线14同处于分界线MN的另一侧。如图19所示,是图18所示的移相器沿D-D方向的截面图。旋转臂2还包括第三分支线33和第四耦合线14 ;第三耦合线23的臂杆上设有分支点44 ;第三分支线33从所述分支点44引出,跨过第三带线13,延伸至第四耦合线24,与第四耦合线M连接;第四耦合线M与第四带线14电耦合,采用上述实施一的双边电耦合方式。如图18所示,第四带线14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输出端口 P7、P8。具体实施时,输出端口 P7、P8分别通过馈电导线与天线单元连接。实施例十五提供的移相器具有八个输出端口,旋转臂2绕旋转点0旋转,能够改变从馈电输入端到输出端口 P1、P2、P3、P4、P5、P6、 P7、P8的相位。本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第一分支线31和第三分支线33增加了匹配枝节的多样化,通过更改两个分支线的支线长度、宽度、分支点的位置等,可以改变四段带线的阻抗,从而改变四段带线的功率比和功率带宽,容易实现八个输出端口的功率分配,功分平坦度高; 此外,通过更改两个分支线的支线长度、宽度、分支点的位置等,还可以改变四段带线的驻波,容易实现驻波匹配,增大带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各个带线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上,例如,上述实施例五 十五提供的移相器,各个带线同心设置,处于同一平面上。此外,移相器的各个带线还可以处于不同的平面上。参见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六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带线11和第二带线12上下分布,两个带线分别处于不同的平面上。参见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七提供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其带线可以是圆弧形、锯齿形或者波浪形的曲线结构。例如,如图21所示,第一带线11为圆弧结构,第二带线12和第三带线13为锯齿曲线结构。由于折线(锯齿线或波浪线)可以增加带线的物理路径,相当于大圆弧的带线,本实施例通过更改带线的结构及分布方式,能够缩小移相器的尺寸。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容易实现功率分配,功分平坦度高。各带线对应的耦合线通过分支线实现连接,该分支线增加了匹配枝节的多样化, 可以通过更改分支线的个数、长度、宽度、分支位置等,来改变各段带线的功率比和功率带宽,容易实现各个输出端口的功率分配,功分平坦度高。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耦合线与带线的电耦合方式,改变各段带线的功率比。(二)容易实现驻波匹配,增大带宽。各带线对应的耦合线通过分支线实现连接,该分支线增加了匹配枝节的多样化, 可以通过更改分支线的个数、长度、宽度、分支位置等,改变各带线的驻波,容易实现驻波匹配,增大带宽。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耦合线与带线的电耦合方式,改变各段带线的驻波。(三)能够缩小移相器的尺寸。通过在带线上增加介质来改变带线的环境,增大介电常数,从而缩小带线的大小也能满足移相量的要求。而且,带线采用锯齿曲线结构,能够缩小移相器的尺寸。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臂和至少两个悬置的带线;所述旋转臂能够绕一旋转点旋转;所述旋转臂包括多个耦合线和至少一个分支线;每个耦合线对应地与一个带线电耦合;其中至少一个耦合线从所述旋转点引出,且所述耦合线上设有分支点;所述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延伸至下一级的耦合线,与下一级的耦合线相连接;分支线相对于耦合线上下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线为单边结构,包括一个支线, 所述支线从所述耦合线上的一个分支点引出,且所述支线位于所述耦合线的上方或下方;或者,所述分支线为双边结构,包括两个支线;两个支线分别从所述耦合线上的两个分支点引出,或者从所述耦合线上的同一个分支点引出;两个支线分别位于所述耦合线的上方和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线包括耦合部件和臂杆;所述耦合部件是与带线电耦合的部件,所述臂杆与所述耦合部件连接;所述分支点设在耦合线的臂杆上;或者,所述耦合线包括耦合部件;所述分支点设在耦合部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线为单层带线;与所述带线电耦合的耦合部件为双边耦合部件,所述带线夹置在所述双边耦合部件中间;或者,与所述带线电耦合的耦合部件为单边耦合部件,所述带线位于所述单边耦合部件的上方或下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线为双层带线,包括上层带线和下层带线;与所述带线电耦合的耦合部件为单边耦合部件,所述单边耦合部件夹置在所述上层带线和所述下层带线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包括两个圆弧状的带线, 分别为第一带线和第二带线;所述第一带线、第二带线的圆心与所述旋转点位于同一旋转轴线上,所述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带线、第二带线;所述第一带线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带线的半径,且所述第一带线位于所述第二带线的圆弧以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包括第一耦合线、第二耦合线和第一分支线;所述第一耦合线从所述旋转点引出,与所述第一带线电耦合;且所述第一耦合线上设有分支点;所述第一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跨过所述第一带线,延伸至所述第二耦合线,与所述第二耦合线连接;所述第二耦合线与所述第二带线电耦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还包括圆弧状的第三带线;所述第三带线的圆心位于所述旋转轴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带线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带线的半径;所述第一带线、第二带线位于所述第三带线的圆弧以内;所述旋转臂还包括第二分支线和第三耦合线;所述第三耦合线与所述第三带线电耦合;以所述第一分支线与所述第二耦合线的连接点为分支点,所述第二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跨过所述第二带线,延伸至所述第三耦合线,与所述第三耦合线连接;或者,在邻近所述第一分支线与所述第二耦合线的连接点处,设置分支点,所述第二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跨过所述第二带线,延伸至所述第三耦合线,与所述第三耦合线的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还包括第三耦合线;所述第三耦合线从所述旋转点引出,且所述第三耦合线与所述第一耦合线之间的角度为90 180 ;所述第三耦合线与所述第三带线电耦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还包括圆弧状的第四带线; 所述第四带线的圆心位于所述旋转轴线上;所述第四带线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三带线的半径,所述第三带线位于所述第四带线的圆弧以内;所述旋转臂还包括第三分支线和第四耦合线;所述第三耦合线设有分支点;所述第三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跨过所述第三带线, 延伸至所述第四耦合线,与所述第四耦合线连接;所述第四耦合线与所述第四带线电耦合。
12.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线是圆弧形、锯齿形或者波浪形的曲线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还包括腔体,所述旋转臂和所述带线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带线外围设置有介质,该介质填充在所述带线与所述腔体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相器,包括旋转臂和至少两个悬置的带线;所述旋转臂能够绕一旋转点旋转;所述旋转臂包括多个耦合线和至少一个分支线;每个耦合线对应地与一个带线电耦合;其中至少一个耦合线从所述旋转点引出,且所述耦合线上设有分支点;所述分支线从所述分支点引出,延伸至下一级的耦合线,与下一级的耦合线相连接;分支线相对于耦合线上下分布。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容易实现各个带线的功率分配和驻波匹配。
文档编号H01Q3/30GK102369631SQ20118000215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罗英涛, 肖伟宏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