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927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尤其是一种手持电动动工具。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现有的具有震动或摆动的手持电动工具100,如多功能机,其电池包110的电极片111的开口方向与手持电动工具100的摆动方向S-S不一致。手持电动工具100工作时,其电池仓中的电源端随着摆动,并不断冲击电极片111,很容易使得电极片111变形,从而扩大电极片111的间距,甚至导致电极片111焊盘脱落,使得电池包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工作时避免电池仓中的电源端冲击电池包的电极片,防止电池包的电极片变形、间距扩大或脱落,延长电池包寿命的手持电动工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持电动工具,包括电池包、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传动机构带动并围绕自身轴线作往复摆动运动的输出轴,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中设有至少两个电源端,所述电池包上设有至少两个电极片,所述电池包上的电极片与所述电池仓中的电源端相配合以给所述电机供电,所述电极片和电源端之间的抵接面与所述摆动运动的方向平行。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电源端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底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上与所述电池包的轴线垂直的侧面上。优选地,所述 电源端和 电极片的一个为插件,所述电源端和电极片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分片,所述两个金属分片相对设置,两金属分片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摆动运动的方向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包括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均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分片,第一电极片的金属分片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电极片的金属分片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延伸方向重合。优选地,所述电池包的标准输出电压大约为10.8V或14.4V。优选地,所述电池包的输出电流大约为8-20A。—种手持电动工具,包括电池包、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传动机构带动并围绕自身轴线作往复摆动运动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第一平面垂直,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中设有至少两个电源端,所述电池包上设有至少两个电极片,所述电池包上的电极片与所述电池仓中的电源端相配合以给所述电机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和电源端之间的抵接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电源端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底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上与所述电池包的轴线垂直的侧面上。优选地,所述电源端和电极片的一个为插件,所述插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所述电源端和电极片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分片,所述两个金属分片相对设置,两金属分片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并与所述电池包的轴线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包括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均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分片,第一电极片的两金属分片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电极片的两金属分片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延伸方向重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手持电动工具通过设置电池包上的电极片和电池仓中的电源端之间的抵接面与摆动运动的方向平行,避免了手持电动工具在工作时电池仓中的电源端冲击电池包的电极片,防止电池包的电极片变形、间距扩大或脱落,提高了电池包的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的手持电动工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手持电动工具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手持电动工具去除一部分壳体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手持电动工具的偏心传动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2中手持电动工具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2中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池包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中电·池包去除部分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其中,100、多功能机;110、电池包;120、壳体;130、偏心传动结构; 140、输出轴;150、工作头;131、偏心轴;132、偏心件;133、拨叉;10、电机轴;133a、底部;133b、延伸臂;121、电池仓;122、电源端;111、电极片;112、第一电池单元; 113、电路板;114、电池组;115、第二电池单元; 116、平台;111a、第一电极片;111b、第二电极片117、金属分片;118a、第一间隙;118b、第二间隙;160、第一平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电动工具,本实施方式中以多功能机100为例,包括电池包110、壳体120、设置在壳体120内的电机(图未不)及偏心传动结构130、由偏心传动机构130带动作往复摆动运动的输出轴140、由输出轴140带动的工作头150。偏心传动结构130包括偏心轴131、偏心件132及拨叉133。请继续参考图4,偏心轴131偏心设置于电机的电机轴10的端面上,即偏心轴131的中心线a-a与电机轴10的中心线b-b相隔一定的距离。偏心件132的形状为圆台,偏心轴131的末端穿过偏心件132的中部。拨叉133的形状为U形,具有底部133a及两个延伸臂133b。拨叉133的底部与输出轴140固定连接,两个延伸臂133b相向设置,并与偏心件132的圆周抵接。电机工作时带动电机轴10旋转,电机轴10带动偏心轴131作圆周运动。当偏心轴131带动偏心件132整体偏向拨叉133的左边延伸臂133b时,拨叉133整体左偏;同理,当偏心件132整体偏向右边延伸臂133b时,拨叉133整体右偏。拨叉133的左右偏摆带动输出轴140围绕输出轴140的自身轴线作往复摆动运动,从而带动工作头150作。请参考图5,壳体120远离工作头150的一端向壳体内部凹陷,形成电池仓121,电池仓121的形状与电池包110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容纳电池包110。电池仓121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电源端122。所述电源端122为薄片状的插件。输出轴140的轴线c-c与第一平面160垂直,电源端122的延伸平面与第一平面160平行,也与多功能机100的摆动运动的方向平行。当多功能机100工作时,在工作头150左右摆动的惯性作用下,壳体120也相应地左右摆动,带动电池仓121中的电源端122也随着摆动运动的方向摆动。请同时参考图6及图7,电池包110具有至少两个电极片111、若干第一电池单元112及电路板113。若干第一电池单元112平行堆叠成电池组114。本实施方式中,三个第一电池单元112堆叠成电池组114,电池组114的轴线d-d与三个第一电池单元112平行,电池组114与轴线d-d垂直的侧面呈三角形。电路板113设置于电池组114的三角形侧面上,能够对电池组114进行过充/过放保护,以及采集电池包110 的温度信号、电压信号或充放电状态信号等。电极片111焊接于电路板113上,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及若干信号极。正电极、负电极用于输出能量给多功能机100,若干信号极用于输出电池包110内的温度信号、电压信号或充放电状态信号等。每节电池单元的标准输出电压大约为3.6V,所述电池包110的输出电压大约为10.8V。进一步地,电池包110包括三个第一电池单元112及一个第二电池单元115。三个第一电池单元112堆叠呈三角形,第二电池单元115叠放在第一电池单元112的端面上。三个第一电池单元112的端面的空余部分形成一平台116。所述电极片111位于平台116上。每节电池单元的标准输出电压大约为3.6V,所述电池包110的输出电压大约为14.4V。本实施方式中,电极片111包括第一电极片Illa及第二电极片111b,第一电极片11 Ia及第二电极片Illb均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金属分片117,第一电极片Illa的两金属分片117之间形成窄长的第一间隙118a、第二电极片Illb的两金属分片117之间形成窄长的第二间隙118b。当电池包110装入到电池仓121时,电源端122分别插入到对应的电极片111的间隙中,从而使得电源端122与电极片111稳定接触。第一电极片Illa的第一间隙118a及第二电极片Illb的第二间隙118b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平面160平行,也与所述多功能机100的摆动运动的方向平行,且第一间隙118a及第二间隙118b的延伸方向与电池包110的轴线d-d垂直。当多功能机100工作时,电池仓121中的电源端122也随着多功能机100的摆动运动的方向摆动,由于电源端122的摆动方向与电极片111的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电源端122不会冲击电极片111,使得电极片111变形导致电极片111的间距扩大,或使得电极片111从电路板113上脱落,提高了电池包110的寿命。进一步地,第一间隙118a与第二间隙118b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可以理解的是,电极片111的结构可以与电源端122互换,即电极片111的结构为薄片状的插件,电源端122的结构为相对设置的金属分片。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极片111及电源端122的具体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形式,只要电极片111和电源端122之间的抵接面与多功能机100的摆动运动的方向平行即可。其他实施方式中,手持电动工具也可为具有震动或摆动运动的冲击钻或电锤等,只要使得电池包上的电极片和电池仓中的电源端之间的抵接面与震动或摆动运动的方向平行即可。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110的输出电流大约为8-20A,能给相应的手持电动工具提供较大的驱动能力。特别地,当手持电动工具为多功能机时,电池包110的输出电流大约为15-20A。本实施例中的手持电动工具通过设置电池包110上的电极片111和电池仓121中的电源端122之间的抵接面与摆动运动的方向平行,避免了手持电动工具在工作时电池仓121中的电源端122冲击电池包110的电极片111,防止电池包110的电极片111变形、间距扩大或脱落,提高了电池包110的寿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本发明中手持电动工具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很多的变化形式,但其采用技术方案的主要`技术特征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持电动工具,包括电池包、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传动机构带动并围绕自身轴线作往复摆动运动的输出轴,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中设有至少两个电源端,所述电池包上设有至少两个电极片,所述电池包上的电极片与所述电池仓中的电源端相配合以给所述电机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和电源端之间的抵接面与所述摆动运动的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源端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底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上与所述电池包的轴线垂直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和电极片的一个为插件,所述电源端和电极片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分片,所述两个金属分片相对设置,两金属分片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摆动运动的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均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分片,第一电极片的金属分片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电极片的金属分片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延伸方向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标准输出电压为10.8V 或 14.4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输出电流为8-20A。
7.—种手持电动工具,包括电池包、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传动机构带动并围绕自身轴线作往复摆动运动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第一平面垂直,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中设有至少两个电源端,所述电池包上设有至少两个电 极片,所述电池包上的电极片与所述电池仓中的电源端相配合以给所述电机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和电源端之间的抵接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源端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底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上与所述电池包的轴线垂直的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和电极片的一个为插件,所述插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所述电源端和电极片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分片,所述两个金属分片相对设置,两金属分片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并与所述电池包的轴线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均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分片,第一电极片的两金属分片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电极片的两金属分片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延伸方向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电动工具,包括电池包、壳体、壳体内的电机、传动机构,及由传动机构带动并作往复摆动运动的输出轴。壳体上设有电池仓,电池仓中设有至少两个电源端,电池包上设有至少两个电极片,电极片和电源端之间的抵接面与摆动运动的方向平行。如此避免了电源端冲击电极片,防止了电极片变形、间距扩大或脱落,延长了电池包的寿命。
文档编号H01M2/10GK103240713SQ20121002513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6日
发明者高岩松 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