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015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给安装于车辆比如电池驱动的电动车辆或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下文中称为电动车辆)中的二次电池充电的插座。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一种插座单元,其包括容纳断路器的盒状本体以及连接至断路器的负载侧的插座,盒状本体具有一个开口侧;以及可打开地关闭盒状本体的开口侧的盖(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 No. 2002-101508 (JP2001-101508A))。JP2001-101508A 中公开的插座单元设置有开关装置,用来允许在盖关闭的状态下电流流过从断路器至插座的送电路径以及用来在盖打开的状态下中断电流流过送电路径。在这个插座单元中,插座在盖打开的状态下断电。因此,在用户打开盖并且将电源插头连接至插座时,用户不可能接触到通 电的插座,这保护用户免受电击。同时,例如,用来给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充电的充电电缆的电源插头能连接至插
座单元。除了用来将电能供应至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的电源线以外,充电电缆还包括用来与安装于电动车辆中的电子装备相通信的信号线。因此,与仅包括电源线的电源电缆相比,充电电缆的直径变得更大并且难以弯曲。充电电缆需要足够的长度以将插座单元与远离插座单元停车的电动车辆相连接。为此,如果充电电缆放置于地面上,其变得笨重。如果充电电缆紧凑地缠绕,额外的应力会不利地施加至充电电缆。而且,如果充电电缆在充电模式下被用户的脚钩住,应力可施加至电源插头并且电源插头可能会与插座断开。而且,如果充电电缆在非充电模式下留在外面,充电电缆可能会被乘客的脚钩住并且可能会成为插座单元周围通行的障碍。注意到,这些问题可能会在电源插头(尤其是具有较大直径的电缆)连接至插座的情况下以及在充电电缆连接至插座的情况下出现。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插座,其能防止电源插头电缆过度地受应力并且防止其成为通行障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插座,其包括电源插头将连接于此的插座本体;以及钩部分,其与插座本体一体地设置,用来将电源插头的电源悬挂于其上。在插座中,钩部分优选地具有安装部分,用来将钩部分安装至壁。在插座中,钩部分优选地具有介于插座本体与壁之间的延伸部分。而且,在延伸部分的面朝壁的一侧上,优选地设置有用于防止水在钩部分与壁之间渗透的衬垫。在插座中,钩部分优选地包括保持部分,用于保持悬挂于钩部分上的电缆;以及从保持部分延伸的止动件,用于防止电缆从保持部分掉落,并且其中钩部分具有从止动件延伸至保持部分的切口部分。
在插座中,钩部分优选地具有门部分,用来关闭形成于止动件中的切口部分。在插座中,钩部分优选地具有锁部分,用来在门部分关闭切口部分的状态下锁定门部分。在插座中,优选地插座本体和钩部分分开地设置。在插座中,钩部分优选地具有本体固定部分,用来将钩部分固定至插座本体。根据本发明的插座,能防止电源插头电缆过度地受应力并且防止其成为通行障碍。


本发明的目标和特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描述中变得明显,其中
图I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座的透视图;图2是图I中所示的插座的分解透视说明图;图3是示出图I中所示的插座的使用示例的透视说明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插座的透视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插座的分解透视说明前侧视图;图6是图4中所示的插座的分解透视后侧视图;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型的插座的透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插座的透视图;图9A和9B示出图8中所示的插座的使用示例,其中图9A是正面说明图,并且图9B是侧面说明图;图10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型的插座的透视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插座的透视图;图12A和12B示出图11中所示的插座的使用示例,其中图12A是正面说明图,并且图12B是侧面说明图;并且图13是示出根据图11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插座的主要部分的透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下文中,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座10将参照图I至3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插座10包括电源插头30e (参见图3)将连接于此的插座本体2 ;以及钩部分1,其与插座本体2—体地设置,用于悬挂电源插头30e的电缆。这里,电缆可用作充电电缆30d,用来给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未示出)充电。更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座10的插座本体2包括主体10a,其具有将安装于比如房屋的外壁W上的大致矩形基部IOaa ;以及容纳部分10ab,其如图2中所示从矩形基部IOaa的上侧接连地延伸。这里,容纳部分IOab容纳充电电缆30d的电源插头30e电连接于此的配线附件(未示出)。而且,主体IOa设置有分别形成于基部IOaa的上部和下部中心部分中的上部和下部通孔IOf。而且,主体IOa设置有凹陷部分10h,其形成于容纳部分IOab中以使得基部安装螺钉11易于插入形成于基部IOaa的上部中的上部通孔10f。门本体IOg枢转地设置于基部IOaa的下部处以可打开地关闭基部IOaa的下部通孔IOf。
而且,在基部IOaa的下部通孔IOf的左侧和右侧上,设置有一对螺钉孔10e、10e,一对钩安装螺钉6、6螺旋入其中以固定钩部分I。安装框架14通过将安装螺钉12螺旋入螺钉孔14b被预先固定于壁W上,并且主体IOa随后通过将基部安装螺钉11螺旋入安装框架14的螺钉孔14b来经由安装框架14固定至壁W上。这里,防水板13插入主体IOa与安装框架14之间以便覆盖安装框架14。防水板13用来防止水,比如雨水,在安装框架与覆盖安装框架14的周边的设备本体IOa之间以及在安装框架14与壁W之间渗透。注意到,作为安装框架14的材料,可使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而且,氯乙烯树脂可用作防水板13的材料。从壁W延伸的电源线15通过安装框架14的开口 14a以及防水板13的插入开口 13a插入,并且电连接至容纳于主体IOa中的配线附件。配线附件设置于主体IOa中以使得电源插头30e能从下面插入容纳部分IOab中的配线附件。而且,相比容纳部分IOab的下部开口尺寸稍大的半圆形插座盖IOb枢转地设置于主体IOa以可打开地关闭容纳部分IOab的下部开口。由例如ABS树脂形成的插座盖IOb能关闭容纳部分IOab的下部开口,配线附件的插入端口通过所述开口暴露。而且,由例 如ABS树脂形成的装饰盖IOc覆盖主体10a。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座10的插座本体2主要包括装饰盖10c、包含配线附件的主体10a、防水板13以及安装框架14。而且,本实施例的插座10的钩部分I通过弯曲矩形金属板(例如,不锈钢板或铝板)形成为大致J形。钩部分I包括从插座本体2的基部IOaa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分Ia ;从延伸部分Ia的末端向前延伸的保持部分Ib ;以及从保持部分Ib的前端向上延伸的止动件lc。钩部分I包括一对形成为穿过延伸部分Ia的上端部分的通孔laa。这里,钩部分I的通孔Iaa用来将钩部分I固定至插座本体2。钩部分I的通孔Iaa用作本体固定部分7,用来将钩部分I固定至插座本体2。穿过通孔Iaa的钩安装螺钉6分别螺旋入插座本体2的螺钉孔IOe以将钩部分I固定至插座本体2。保持部分Ib优选地具有足够的前后长度,以保持在保持部分Ib上并排缠绕四圈的12毫米直径的充电电缆30d。缠绕的充电电缆30d能悬挂并且保持于保持部分Ib上。注意到,保持部分Ib的长度不限于上面的长度,而是可以设置为适当的长度。而且,止动件Ic的高度设计为具有这样的尺寸以使得缠绕并且悬挂在保持部分Ib上的充电电缆30d几乎不能从保持部分Ib上掉落。注意到,钩部分I的止动件Ic相对于保持部分Ib成钝角地从保持部分Ib向上延伸。因而,止动件Ic与延伸部分Ia之间的距离在其向上时变大,从而使得更易于将充电电缆30d缠绕在保持部分Ib上。止动件Ic不限于上面构造,而是可以相对于保持部分Ib成直角地延伸。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中,在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的充电模式下,额外的充电电缆30d在钩部分I的保持部分Ib上缠绕几圈。因而,充电电缆30d能在没有在地面上延伸之下被保持。而且,即使在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的非充电模式下,额外的充电电缆30d缠绕在钩部分I的保持部分Ib上。因而,充电电缆30d能在没有在地面上延伸之下被保持。注意到,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中,插座本体2和钩部分I分开地设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插座本体2和钩部分I可一体地设置。在此情况下,钩部分I由树脂制成并且可与插座本体2的主体IOa —体地模塑。在插座本体2和钩部分I 一体地设置时,与插座本体2和钩部分I分开地提供的情况相比,插座10的安装或定位变得更容易。利用本实施例的插座10,能防止电源插头30e和配线附件例如由于被用户的脚钩住充电电缆30d而经受过多的应力。而且,能避免充电电缆30d在地面上延伸,即使在电动车辆的非充电模式下,以使得防止充电电缆30d成为插座本体2周围通行的障碍。而且,由于钩部分I设置于插座本体2的外面,无需提供用于在其中容纳充电电缆30d的另外电缆容纳外壳(未示出)。这使得能在插座本体2附近布置充电电缆30d。而且,钩部分I能保持以适当尺寸缠绕的充电电缆30d,从而防止充电电缆30d过度地经受应力。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中,描述了用来给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充电的充电电缆30d的电源插头30e插入插座10并且充电电缆30d悬挂且保持于钩部分I上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面的情况。钩部分I还能用来保持用于另一电器(未示出)的电源插头30e的电缆。(第二实施例)
下文中,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插座10将参照图4至6详细描述。图4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与图I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钩部分I设置于插座本体2的后侧而不是设置于插座本体2的前侧。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插座10包括电源插头30e将连接于此的插座本体2 ;以及钩部分1,其与插座本体2—体地设置,用来悬挂用作电源插头30e的电缆的充电电缆 30d。这里,插座10的钩部分I具有介于插座本体2与壁W之间的延伸部分la(参见图5)。衬垫3设置于延伸部分Ia的面朝壁W的后侧上,衬垫3用来防止水在钩部分I与壁W之间渗透。换言之,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中,插座本体2能通过钩部分I的延伸部分Ia以及设置于延伸部分Ia的后侧上的衬垫3安装至壁W。在钩部分I的延伸部分Ia的上部中,设置有一对具有跑道(椭圆形)几何形状的通孔lab,其主轴在图5中所示的水平方向上延伸。类似地,一对具有其主轴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跑道形几何形状的通孔Iad设置于钩部分I的延伸部分Ia在竖直方向上的大致中心部分处。多个(在这个实施例中为4个)钩安装螺钉6螺旋通过相应的通孔Iab和Iad进入壁W以固定钩部分I。钩部分I的通孔Iab和Iad用作将钩部分I安装至壁W的安装部分4。而且,在钩部分I中,圆形开口 Iac形成于由通孔Iab和Iad包围的区域的大致中心部分中。通过钩部分I的开口 lac、安装框架14的开口 14a、以及防水板13的插入开口13a,从壁W延伸的电源线15电连接至容纳于主体IOa中的配线附件5 (参见图6)。这里,安装框架14通过将安装螺钉12螺旋入设置于钩部分I的开口 Iac的上侧和下侧上的安装孔Ibb来固定至钩部分I。而且,主体IOa通过螺旋安装螺钉11来固定至安装框架14。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中,由于充电电缆30d将悬挂于其上的钩部分I安装至壁W,钩部分I的安装强度增大。而且,由于衬垫3的存在,就防止了水在钩部分I与壁W的表面之间渗透。注意到,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安装于比如室内车库中的情况下,衬垫3是不需要的。因此,在插座10中,如图7中所示插座本体2可通过钩部分I直接安装至壁W。(第三实施例)下文中,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插座将参照图8至9B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与图I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钩部分I具有从止动件Ic延伸至保持部分Ib的切口部分Id。注意到,相同的参考标号指派给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那些相同的部件,并且其冗余描述将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插座10包括电源插头30e将连接于此的插座本体2 ;以及钩部分1,其与插座本体2—体地设置,用来悬挂用作电源插头30e的电缆的充电电缆30 d。钩部分I具有从止动件Ic延伸至保持部分Ib的中心部分的切口部分ld,其对应于电源插头30e插入其中的配线附件5的插入端口。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中,能连接充电连接器30的电源插头30e,充电连接器30用作如图9A中所示由枪型插头构成的充电枪,适合于连接至设置于电动车辆中的充电端口(未示出)。充电连接器30从插座10接收电能以经由充电电缆30d给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充电。充电连接器30包括圆柱形末端部分30b突出的大致L形本体30a。充电连接器30具有从本体部分30a的与末端部分相反的端部延伸的充电电缆30d。充电连接器30通过结合于末端部分30b中的导电部分(未示出)将电能供应至充电端口。抓握部分30h设置于充电连接器30的本体部分30a中,从而使得用户能容易抓握充电连接器30。而且,在充电连接器30中,设置有金属闩锁部分30g,其包括将钩到设置于电动车辆的充电端口处的锁定部分上的锁定爪30ga。这防止充电连接器30在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充电时意外地从电动车辆的充电端口断开。在充电连接器30的本体部分30a中,按钮型的释放开关30c设置于充电电缆30d从这里延伸的本体部分30a上。而且,充电电路中断设备(CCID) 40安装至充电电缆30d的电源插头30e侧上。CCID用来检测与电动车辆的连接状态,执行漏电检测,以及在检测到异常时将电动车辆与电源之间的供电线路断开。CCID包括用于接通和切断在外部电源与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之间的供电线路的继电器(未示出);以及控制电路(未示出)。这些部件容纳于矩形平行六面体外壳中。在继电器打开时,CCID中断由此将电能从外部电源供应至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的供电线路。而且,在继电器闭合时,CCID允许将电能从插座10供应至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控制电路将控制信号传输至安装于电动车辆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从而通报插座10和充电电缆30d的额定电流。这使得ECU能基于插座10和充电电缆30d的额定电流通过充电电流给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充电。而且,控制电路具有在检测到异常(比如漏电)时通过打开继电器来中断供电线路的功能。在CCID40的前表面上,三个指示器40a沿着如图9A中所示的纵向布置。指示器40a包括例如分别发射彼此间不同颜色的光线的发光二级管。发光二级管的发光状态例如显示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中,如图9A中所示,从插入配线附件5的电源插头30e延伸的充电电缆30d能延伸穿过从止动件Ic延伸至保持部分Ib的切口部分Id。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中,从插入配线附件5的电源插头30e延伸的充电电缆30d能缠绕到保持部分Ib上而不会成为障碍。而且,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中,与图3中所示的情况相比,能抑制从电源插头30e延伸的充电电缆30d由于钩部分I而弯曲,从而减少施加至电源插头30e的应力。如果充电电缆30d设置有将较重的负荷施加至充电电缆30d上的CCID40,能减少施加至充电电缆30d和电源插头30e的负荷。CCID 40和充电电缆30d的电源插头30e通常布置为使得其间的距离变成30厘米或更小。为此,在配备有CCID 40的充电电缆30d的电源插头30e连接至插座10时,CCID40能通过让从电源插头30e延伸的充电电缆30d穿过切口部分Id来悬挂在钩部分I下面。因此,在插座10中,能在充电电缆30d悬挂并且保持于钩部分I上时防止CCID 40成为障碍。与从电源插头30e延伸的充电电缆30d相同,也能有效地将在电源插头30e附近装备有相对较大设备的电缆悬挂并且保持。而且,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中,能通过使用切口部分Id将CCID 40的带41钩到钩部分I的保持部分Ib上来减少施加至电源插头30e的负荷。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切口部分Id的钩部分I安装至插座本体IOa的前侧上,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其可安装至插座本体IOa的后侧上。
(第四实施例)下文中,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插座10将参照图11至13详细描述。图11至13B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与图8至10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设置有切口部分Id的钩部分I以外,门部分Ie被枢转地设置为关闭形成于止动件Ic中的切口部分Id。注意到,相同的参考标号指派给与第三实施例中的那些相同的部件,并且其冗余描述将省略。与第三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插座10包括电源插头30e将连接于此的插座本体2 ;以及钩部分1,其与插座本体2—体地设置,用来悬挂用作电源插头30e的电缆的充电电缆 30d。在本实施例的插座10中,钩部分I尤其具有门部分le,其枢转地设置为关闭形成于止动件Ic中的切口部分Id。门部分Ie通过使用金属板比如不锈钢形成为矩形板形状。门部分Ie的左端部分通过铰接部分If和销Ig枢转地支撑在止动件Ic的左端部分处,以使得门部分Ie能在切口部分Id被关闭的关闭位置与切口部分Id被打开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参见图13A中所示的双向箭头)。而且,通孔Ih形成于门部分Ie的右端部分中。类似地,通孔Ih'形成于止动件Ic中以便在门部分Ie关闭时与门部分Ie的通孔Ih对准。而且,在门部分Ie处于关闭位置时,锁,比如挂锁20,插入穿过门部分Ie和止动件Ic的通孔Ih和Ih',并且将门部分Ie锁定至止动件lc。注意到,用于将门部分Ie锁定至止动件Ic的锁可与钩部分I 一体地设置,代替与钩部分I分开地设置的挂锁20。也就是,钩部分I可包括锁部分,比如上述锁,用来在门部分Ie关闭切口部分Id的状态下锁定门部分le。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装备有门部分Ie以关闭切口部分Id的钩部分I安装至插座本体部分Ia的前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钩部分I可安装至插座本体部分Ia的后侧,与第二实施例中所示的插座10的钩部分I相同。利用本实施例的插座10,能以相对简单的构造容易地防止电源插头30e的充电电缆30d从插座10移除,从而抑制充电电缆30d被偷或由有害方式损坏。虽然本发明已经相对于实施例示出并且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各种变化和变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如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下做出。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座,包括 插座本体,电源插头欲连接于此插座本体;以及 钩部分,其与插座本体一体地设置,用来将电源插头的电缆悬挂于其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座,其中 钩部分具有安装部分,用来将钩部分安装至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中 钩部分具有介于插座本体与壁之间的延伸部分;并且用于防止水在钩部分与壁之间渗透的衬垫设置于延伸部分的面朝壁的那侧上。
4.如权利要求I至3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插座,其中 钩部分包括 保持部分,用于保持电缆悬挂于钩部分上;以及 从保持部分延伸的止动件,用于防止电缆从保持部分掉落,并且其中钩部分具有从止动件延伸至保持部分的切口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中 钩部分具有门部分,用来关闭形成于止动件中的切口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中 钩部分具有锁部分,用来将门部分固定在门部分关闭切口部分的状态下。
7.如权利要求I至3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插座,其中 插座本体和钩部分分开地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其中 钩部分具有本体固定部分,用来将钩部分固定至插座本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座,其能防止电源插头的电缆过度地受应力并且防止电源插头的电缆成为通行的障碍。该插座包括电源插头将连接于此的插座本体(2);以及钩部分(1),其与插座本体(2)一体地设置,用来将电源插头的电源悬挂于其上。
文档编号H01R13/72GK102801062SQ20121016271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栗林啓治, 吉冈雅哉, 上野哲, 桥本昇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