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705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的定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晶片电阻的“导体”和“电极”大多采丝网印刷工艺,晶片电阻的主体均为陶瓷片,一般分中基板和小基板,大小尺寸分别是60*70mm、50*60mm,厚度为0. 5mm左右,每片基板根据电阻型号规格的不同,从几百颗电阻到几千颗不等,每列电阻之间均有一定的间隙,丝网印刷工艺对于每颗电之间的各距离是通过专用定制的“网版”而实现的,行业上统称为“印刷厚膜膜制程”,以下简称为厚膜制程。而随着电子行业的量化和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近几年在晶片电阻行业内出现一种新的晶片电阻制程,行业上称为“溅射薄膜制程”,以下简 称为薄膜制程,此制程的最大优点是比厚膜制程成本大幅降低,且相对厚膜制程更为环保,此制程中的电极和导电体均为溅射而渡上的,溅射只能把整片基板全部渡上,而每列电阻之间的间隙是在溅射之前通过丝网印刷水溶桨料,行业上称为腌膜层,待溅射电渡完成后通过超声波水洗,把腌膜层洗掉,从而有效的控制了每列电阻之间的间距;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晶片电阻加工工艺的要求,使得对基板进行准确快速的中心定位显得非常重要,常见的定位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定位漳州,图像识别定位装置和V型挡边停靠装置等,上述几种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分别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体积庞大,成本较高,定位精度较低和寿命较短等。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中心定位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中心定位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中心定位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中心定位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中心定位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定位精度高,结构紧凑,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在该底座一面上设置有六个滑台,在该滑台上设置有产品定位轮,其中,在该底座一面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两个滑台,在该底座一面的左右部均设置有一个滑台,在该底座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传动汽缸,所述传动汽缸通过传动挡片与滑台相连接,所述滑台六个滑台通过六轮传动机构相连通,六个滑台同时运动。前述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的六轮传动机构包括中心定位杆,四个滑动连杆和两个偏心传动轮,其中中心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于左右滑台相连接,所述中心定位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于偏心传动轮相连接,该偏心传动轮上分别对应活动连接着两个滑动连杆的一端,所述滑动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上部和下部的滑台,通过滑动连杆带动设置在上部和下部的滑台上下运动,通过中心定位杆带动左右部的滑台左右运动。前述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其中,传动汽缸通过传动挡片与固定在底座 上左部的滑台相连接。前述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的传动汽缸通过传动挡片与固定在底座上右部的滑台相连接。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结构精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滑台运动,进而带动产品定位轮同时向中心方向定位,重
复定位精度高,同时传动机构结构紧凑,利于实用。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定位精度高,结构紧凑。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中心定位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I为本发明所述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的正视图。图中1、第一滑台;2、第二滑台;3、第三滑台;4、第四滑台;5、第五滑台;6、第六滑台;7、传动挡片;8、传动气缸;9、第一滑动连杆;10、第二滑动连杆;11、第三滑动连杆;12、第四滑动连杆;13、传动杆;14中心传动杆;15、第二传动杆;16、第一偏心传动轮;17、第二偏心传动轮;18、第一产品定位轮;19、第二产品定位轮;20、第三产品定位轮;21、第四产品定位轮;22、第五产品定位轮;23、第六产品定位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I、图2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在该底座一面上设置有六个滑台,分别为第一滑台I、第二滑台2、第三滑台3、第四滑台4、第五滑台5和第六滑台6,在该滑台上设置有产品定位轮,产品定位轮对应为第一产品定位轮18、第二产品定位19、第三产品定位轮20、第四产品定位轮21、第五产品定位轮22和第六产品定位轮23,其中,在该底座一面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两个滑台,在该底座一面的左右部均设置有一个第五滑台5和第六滑台6,在该底座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传动汽缸8,传动汽缸8通过传动挡片7与滑台相连接,滑台六个滑台通过六轮传动机构相连通,六个滑台同时运动。六轮传 动机构包括中心定位杆14、第一滑动连杆9、第二滑动连杆10、第三滑动连杆11、第四滑动连杆12、第一偏心传动轮16和第二偏心传动轮17,其中,中心定位杆14的两端分别于第五滑台5和第六滑台6相连接,中心定位杆14的左右两端分别于第一偏心传动轮16和第二偏心传动轮17相连接,第一偏心传动轮16上分别对应活动连接着第一滑动连杆9和第二滑动连杆10的一端,第一滑动连杆9和第二滑动连杆10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一滑块I和第三滑块3,第二偏心传动轮17上分别对应活动连接着第三滑动连杆11和第四滑动连杆12,第三滑动连杆11和第四滑动连杆12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二滑块2和第四滑块4,通过第三滑动连杆11和第四滑动连杆12带动第二滑块2和第四滑块4上下运动,中心定位杆14的顶端通过传动杆13和第六滑块6相连接,中心定位杆14的末端通过第二传动杆15和第五滑块5相连接,通过中心定位杆14带动第五滑块5和第六滑块6左右运动,传动汽缸8通过传动挡片7与固定在底座上第五滑块5相连接,当然也可以把传动汽缸8通过传动挡片7与固定在底座上第六滑块6相连接。上述如此结构构成的本发明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的技术创新,对于现今同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均具有许多可取之处,而确实具有技术进步性。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该底座一面上设置有六个滑台,在该滑台上设置有产品定位轮,其中,在该底座一面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两个滑台,在该底座一面的左右部均设置有一个滑台,在该底座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传动汽缸,所述传动汽缸通过传动挡片与滑台相连接,所述滑台六个滑台通过六轮传动机构相连通,六个滑台同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六轮传动机构包括中心定位杆,四个滑动连杆和两个偏心传动轮,其中中心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于左右滑台相连接,所述中心定位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于偏心传动轮相连接,该偏心传动轮上分别对应活动连接着两个滑动连杆的一端,所述滑动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上部和下部的滑台,通过滑动连杆带动设置在上部和下部的滑台上下运动,通过中心定位杆带动左右部的滑台左右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传动汽缸通过传动挡片与固定在底座上左部的滑台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传动汽缸通过传动挡片与固定在底座上右部的滑台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轮偏心连杆中心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在该底座一面上设置有六个滑台,在该滑台上设置有产品定位轮,其中,在该底座一面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两个滑台,在该底座一面的左右部均设置有一个滑台,在该底座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传动汽缸,所述传动汽缸通过传动挡片与滑台相连接,所述滑台六个滑台通过六轮传动机构相连通,六个滑台同时运动,结构精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滑台运动,进而带动产品定位轮同时向中心方向定位,重复定位精度高,同时传动机构结构紧凑,利于实用。
文档编号H01L21/68GK102800617SQ20121031631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李永传, 徐明哲, 李刚, 陈海滨, 黄斌, 马新升 申请人:昆山市和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