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开关和窗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8047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开关和窗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开关和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窗式空调器的开关机操作与运行模式功能的选择均由一主令开关来完成。通常于主令开关的旋转轴上安装一个旋钮,以利于人对空调器进行操作。因主令开关的使用次数很多,在使用多次后,旋钮很容易从主令开关的旋转轴上松脱下来,从而无法使用该旋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部分窗式空调器旋钮开关结构通过在主令开关和旋钮之间增加一个平面弹片来约束旋钮,使主令开关和旋钮为过盈配合,从而避免当旋钮反复旋转时从主令开关的旋转轴的松脱或打滑。但是,只有当旋钮同时在径向与轴向都受力时,固定弹片才会起作用以防止旋钮脱落,而且固定弹片在旋钮一开始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向向外运动时,会受力拱起,此后,旋钮继续往外运动,固定弹片拱起高度越来越大,拱起到一定程度后会将旋钮与旋转轴间隙扩大,旋钮受固定弹片挤压而破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开关和窗式空调器,旨在防止旋钮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打滑、松脱及破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旋转开关,包括主令开关和套设在该主令开关的旋转轴上的旋钮,旋转开关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旋转轴以及所述旋钮均固定连接,所述旋钮通过所述固定套筒装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固定套筒包括贯穿设置的凹槽以及靠近所述凹槽设置的至少一尖刺部,所述尖刺部用于在所述旋钮脱离所述旋转轴时带动所述固定套筒抱紧所述旋转轴。优选地,所述固定套筒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旋钮的限位槽;在所述旋钮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卡合在所述限位槽中,将所述固定套筒与固定连接在所述旋钮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尖刺部包括尖刺端和固定端,所述尖刺端为所述固定端沿背离所述旋钮的方向延伸而成,所述旋钮包括对应所述尖刺端设置的凸柱,所述凸柱抵持于所述尖刺端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并在所述旋钮相对所述旋转轴脱出时抵持所述尖刺端向所述凹槽方向运动,使所述固定套筒尺寸变小而抱紧所述旋转轴。优选地,所述尖刺部包括尖刺端和固定端,所述尖刺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固定端沿背离所述旋钮的一侧,另一端相对所述固定端翘起,所述旋钮相对所述旋转轴脱出时,所述尖刺端刺入所述旋钮的内壁,并带动所述固定端变形向所述凹槽方向靠近而抱紧所述旋转轴。优选地,所述尖刺部呈三角形状。优选地,所述旋转轴上设有一贯穿于该旋转轴的轴向的凸台,在所述固定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凸台适配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与所述凸台卡合,限制所述固定套筒相对于所述旋转轴转动。优 选地,所述限位筋与限位槽为过盈配合。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旋转开关,该包括主令开关和套设在该主令开关的旋转轴上的旋钮,旋转开关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旋转轴以及所述旋钮均固定连接,所述旋钮通过所述固定套筒装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固定套筒包括贯穿设置的凹槽以及靠近所述凹槽设置的至少一尖刺部,所述尖刺部用于在所述旋钮脱离所述旋转轴时带动所述固定套筒抱紧所述旋转轴。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通过旋转开关和窗式空调器,设置固定轴套与旋转轴过盈配合,因此旋钮在旋转时,不会相对于旋转轴打滑。同时,当旋钮在受到轴向的力使旋钮脱离旋转轴时,固定套筒的尖刺部相互靠近使固定套筒抱紧旋转轴,从而使固定套筒与旋转轴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启到防脱的作用,同时,因固定套筒与旋转轴的形状适配,因此,旋钮相对于旋转轴向外脱落时,固定套筒不会像传统弹片一样会变形而将旋钮挤破。


图I为本发明旋转开关第一实施例的旋转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I所示旋转开关中固定套筒的一视角的立体放大图;图3为图2所示固定套筒的右视图;图4为图I所示旋转开关中固定套筒的另一视角的立体放大图;图5为图I所示旋转开关中旋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旋转开关第二实施例中固定套筒的俯视图;图7为图6所示固定套筒的左视图。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提出一种旋转开关。参照图I至图5,图I为本发明旋转开关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I所示旋转开关中固定套筒的一视角的立体放大图;图3为图2所示固定套筒的右视图;图4为图I所示旋转开关中固定套筒的另一视角的立体放大图;图5为图I所示旋转开关中旋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放大图。本发明提出的旋转开关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旋转开关,包括主令开关10、旋钮20以及固定套筒30,其中,固定套筒30套设于主令开关10的旋转轴11上,且形状与该旋转轴11适配,旋钮20套接于固定套筒30上,以通过固定套筒30装设于主令开关10的旋转轴11上。固定套筒30与旋转轴11以及旋钮20均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固定套筒30与旋转轴11为过盈配合,固定套筒30表面开设有一贯穿该固定轴套轴向的凹槽31,固定套筒30上位于凹槽31两侧设有尖刺部33,所述尖刺部33用于在旋钮20受到脱离旋转轴11的力作用相对旋转轴11运动时带动固定套筒30抱紧旋转轴11。
当旋转旋钮20带动旋转轴11旋转时,固定套筒30紧密地卡在旋钮20和旋转轴11之间,以防止旋钮20相对于旋转轴11打滑。当对旋钮20施加一脱离旋转轴11的拉力时,所述旋钮20在脱离旋转轴11的过程中将抵持凹槽31两侧的尖刺部33相互靠近,使凹槽31的开口减小,从而使固定套筒30的尺寸也相应减小而抱紧旋转轴11,而固定套筒30与旋钮20为紧密连接,进而防止固定套筒30从旋转轴11上脱落。通过设置固定轴套30与旋转轴11过盈配合,因此旋钮20在旋转时,不会相对于旋转轴11打滑。同时,当旋钮20在受到轴向的力使旋钮20脱离旋转轴11时,旋钮20抵持固定套筒30的尖刺部33相互靠近使固定套筒30抱紧旋转轴11,从而使固定套筒30与旋转轴11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启到防脱的作用,同时,因固定套筒30与旋转轴11的形状适配,因此,旋钮20相对于旋转轴11向外脱落时,固定套筒30不会像传统弹片一样会变形而将旋钮20挤破。在本实施例中,旋钮20与固定套筒30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如卡扣、粘合连接等,只要将旋钮20与固定套筒30相对固定即可。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接方式在固定套筒30的相对两侧开设有限位槽32 ;同时在旋钮20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与限位槽32适配的限位筋21,限位筋21卡合在限位槽32中将固定套筒30固定在旋钮20的内壁上。优选将限位槽32与限位筋21设为过盈配合,使限位筋21不容易从限位槽32中脱落,从而使旋钮20与固定套筒30的连接非常牢靠,阻止旋钮20与固定套筒30发生相对滑动。此外,优选将尖刺部33与固定套筒30 —体成型,生产时,将固定套筒30经冲压等工艺得到尖刺部33。具体地,尖刺部33包括尖刺端331和固定端332,尖刺端331由固定端332背离旋钮20的一端沿该固定端332所在平面延伸而成。本实施例中尖刺部33设有4个,且两两相对所述凹槽31对称设置。在其它变形实施例中,尖刺部33的个数不限于4个。优选尖刺端331为一三角形。本实施例中,旋钮20内壁对应每一尖刺端331凸设有凸柱(图中未示),当所述旋钮20套设于固定套筒30上时,所述每一凸柱抵持于对应尖刺端331背离凹槽31的一侧顶部。具体参照图3说明,当旋钮20受到脱离旋转轴11的力时,旋钮20将相对于固定套筒30向下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旋钮20内的凸柱将挤压相抵持的尖刺端331,使对称设置的两尖刺端331相向运动,所述凹槽30的开口变小,整个固定套筒30的尺寸也将变小而更加咬紧旋转轴11,从而阻止所述旋钮20继续相对旋转轴11运动而脱落。进一步地,旋转轴11上设有一贯穿于该旋转轴11的轴向的凸台111,在固定套筒30上设有与凸台111适配的收容部36,收容部36与凸台111卡合,限制所述固定套筒相对于旋转轴转动。此时,所述尖刺部33与收容部36—体设置。不同于现有的设有圆柱状的旋转轴11的旋钮开关,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凸台111,将所述凸台111卡持于收容部36中而增大固定套筒30相对旋转轴11旋转滑动的阻力,从而进一步避免旋转轴11与旋钮20相对打滑。此外,还可以在旋钮20的外表面设置防滑纹。当使用该旋钮20来调节旋转开关时,不会因手滑而导致拧动该旋转开关时出现打滑。进一步地,固定套筒30为铬锰金属材料制成,从而使该固定套筒30弹性好,即使反复转动旋钮20来带动固定套筒30 —起多次旋转后,固定套筒30也不会变形,进一步提高本旋转开关的可靠性。
参照图6至图7,图6为本发明旋转开关第二实施例中固定套筒的俯视图。图7为图6所示固定套筒的左视图。本发明提出的旋转开关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尖刺端331被相对固定端332折弯而突起于固定套筒30的表面,使尖刺端331一端相对于固定套筒30表面翘起,所述旋钮20内壁未对应所述尖刺端331设置凸柱。所述尖刺端331在旋钮20受到脱离旋转轴11的力作用时,尖刺端331翘起的那一端刺入旋钮20的内壁,进一步防止所述旋钮20与固定套筒30脱离。同时,当旋钮20相对固定套筒30运动时,旋钮20将撑大相对设置的尖刺端331之间的距离,相应使与尖刺端331相背的固定端332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咬紧旋转轴11。当相对于旋转轴11施加一轴向的拉力作用于旋钮20上时,使旋钮20相对于旋转轴11的轴向向外运动。因尖刺端331很锋利,而旋钮20内壁为塑料层,故旋钮20内壁很容易被尖刺端331刺入。当尖刺端331翘起的一端刺入旋钮20内的塑料层后,此时,固定套筒30将旋钮20施加一个反向的拉力。在旋钮20相对固定套筒30脱离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旋钮20将撑大相对设置的尖刺端331之间的距离,相应使与尖刺端331相背的固定端 332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咬紧旋转轴11,从而达到防止旋钮20相对于旋转轴11脱离。另外,在本发明的其它变形实施例中,尖刺部33也可只设置一个,只要尖刺部33的固定端332与凹槽31靠近,尖刺部33受力使固定端332向凹槽31 —侧靠拢,使凹槽31的开口变小,从而使固定套筒30抱紧旋转轴11,此时,阻止所述旋钮20继续相对旋转轴11运动而脱落。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向外翘起的尖刺端331,当旋钮20脱离旋转轴11时,尖刺端331刺入旋钮20的内部,使旋钮20与固定套筒30的连接稳固,同时固定端332变形使固定套筒30与旋转轴11连接稳固,从而使旋钮20与旋转轴11连接稳固,以达到防脱的目的。本发明进一步还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本实施例中,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旋转开关,该旋转开关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固定轴套与旋转轴过盈配合,因此旋钮在旋转时,不会相对于旋转轴打滑。同时,当旋钮在受到轴向的力使旋钮脱离旋转轴时,固定套筒的尖刺部相互靠近使固定套筒抱紧旋转轴,从而使固定套筒与旋转轴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启到防脱的作用,同时,因固定套筒与旋转轴的形状适配,因此,旋钮相对于旋转轴向外脱落时,固定套筒不会像传统弹片一样会变形而将旋钮挤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开关,包括主令开关和套设在该主令开关的旋转轴上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旋转轴以及所述旋钮均固定连接,所述旋钮通过所述固定套筒装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固定套筒包括贯穿设置的凹槽以及靠近所述凹槽设置的至少一尖刺部,所述尖刺部用于在所述旋钮脱离所述旋转轴时带动所述固定套筒抱紧所述旋转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旋钮的限位槽;在所述旋钮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卡合在所述限位槽中,将所述固定套筒与固定连接在所述旋钮的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部包括尖刺端和固定端,所述尖刺端为所述固定端沿背离所述旋钮的方向延伸而成,所述旋钮包括对应所述尖刺端设置的凸柱,所述凸柱抵持于所述尖刺端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并在所述旋钮相对所述旋转轴脱出时抵持所述尖刺端向所述凹槽方向运动,使所述固定套筒尺寸变小而抱紧所述旋转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部包括尖刺端和固定端,所述尖刺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固定端沿背离所述旋钮的一侧,另一端相对所述固定端翘起,所述旋钮相对所述旋转轴脱出时,所述尖刺端刺入所述旋钮的内壁,并带动所述固定端变形向所述凹槽方向靠近而抱紧所述旋转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部呈三角形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与限位槽为过盈配合。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表面沿轴向设有一凸台,在所述固定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凸台适配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与所述凸台卡合,限制所述固定套筒相对于所述旋转轴转动。
8.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转开关和窗式空调器,本旋转开关包括主令开关和套设在该主令开关的旋转轴上的旋钮,本旋转开关还包括套设于旋转轴上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与所述旋转轴以及旋钮均固定连接,旋钮通过固定套筒装设于旋转轴上,固定套筒包括贯穿设置的凹槽以及靠近凹槽设置的至少一尖刺部,尖刺部用于在旋钮脱离所述旋转轴时带动固定套筒抱紧旋转轴。通过设置固定套筒,使旋钮相对于旋转轴不容易松脱与打滑及破裂。
文档编号H01H19/14GK102983030SQ2012105463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柴多云, 鲁益军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